祖傳肺炎湯治療肺炎
主治:病毒性肺炎,細菌性肺炎,慢性支氣管炎,麻疹合併肺炎。
處方:麻黃4克,甜杳仁12克,冬花12克,紫菀12克,石膏40克~90克,生甘草6克,桔梗12克,魚腥草30克,地龍12克,半夏12克,細辛3克,五味子6克,風凰衣6克,柴胡12克,黃芩20克,生薑3片。
用法上藥煎前先浸泡40分鐘,文火水煎30分鐘,頭煎取汁150毫升,二煎取汁150毫升,二煎混合,分上下午服用。本方為成人劑量,兒用量宜減為3分之15分之1量,對麻疹合併肺炎,可酌加薄荷,牛蒡子,蟬衣;對久咳不愈及咳劇者加入罌粟殼:對慢性支氣管炎或頑固性咳嗽加用冬蟲夏草3~12克:對高熱不退者,可加用大黃3~6克(後下),羚羊角1~3克(沖服)。
療效臨床治療多例服藥多在2劑後,體溫下降至基本正常,肺炎症狀得以控制,6劑後,臨床症狀全消, X 線顯示病灶可完全吸收。

複腎湯治慢性腎炎尿毒癥很有效!
主治:慢性腎炎、尿毒癥
配方及用法:黃柏、大黃、黑醜、杏仁、幹姜、桂枝、蒲公英、丁香、甘草、五味各10克,生地35克,知母20克,枸杞50克,黃芪、黨參、白芍各15克,柴胡6克。上藥水煎服。如1劑小便通者減大黃,加黃芩10克,半夏10克,瞿麥15克。服8~10劑可愈。本藥方的劑量不可隨意加減。
按語:本病之機理,認為關鍵在於外邪侵襲,日久未愈,而致腎之脈絡鬱閉,導致氣化不行,氣血不得宣通,使腎失去了主水等重要功能,纏綿日久,腎之陰陽俱虛,脾失溫煦運化功能失司。治宜通達腎絡之鬱閉,清腎之鬱熱,補腎之陽陽,健運脾胃,兼補血強心,利水滲濕,方可奏效。對腎臟病分型為腎病侮脾型、腎病傳心型、腎病及肺型、腎陽虛型、肝腎陰虛型、腎病兼表徵型、心脾腎同病型。(腹脹如鼓、納呆不食為腎病傷脾之明證,心性氣短呼吸困難乃腎病傳心證,眩暈、嘔吐如坐舟中乃腎病傳肝之故等……
百姓驗證:近治一患者,男,40歲。因浮腫、無尿6天,前來就診。患者多年經帶腰疼,1周前暴食後突然高度浮腫,並有尿閉、噁心嘔吐、腹脹、心悸、眩暈等症狀。西醫診為慢性腎炎、尿毒癥。用各種西藥不見滴尿,病勢日篤。化驗室檢查:尿常規蛋白“++++”,紅細胞“++”,白細胞“+”,尿素氮100mg/dL以上。診見脈弦緩,重按無力,舌苔白而厚膩,腹大如鼓,實危在旦夕。急煎上方1劑便在當晚10時許小便通利、病減,以上藥方加減治療月餘而愈。曾追訪已愈患者10多名(10~20年),無一例復發者。
中藥壯陽補腎配方
補腎固沖湯是用茜草10克,阿膠珠10克,白芍10克,當歸10克,杜仲10克,沙苑子10克,菟絲子10克,山萸肉10克,淫羊藿10克,仙茅10克,甘草5克,艾葉5克。補腎固沖湯中用了很多滋補補腎壯陽的藥物,此湯是很適合滋補腎陽使用的
女性帶下病特效方
當歸12克、赤芍12克、生地黃12克、川芎10克、紅藤15克、薯莨12克、蒲公英15克、忍冬藤15克、穿心蓮15克、虎杖12克、萹蓄15克、烏藥10克、薏苡仁15克。
101療程,日1劑煎服3次。活血祛瘀,消炎止帶
腦萎縮驗方
組方:黃芪四兩(120g)、當歸尾二錢(3g)、赤芍一錢半(5g)、熟地 一錢(3g)、川芎一錢(3g)、 紅花一錢(3g)、桃仁一錢(3g)。用法:水煎服。功效:補氣活血通絡。主治:中風、半身不遂、腦萎縮等。

 

桑根奇方
一男,45歲,因股骨頭壞死不能行走半年,四處求醫無效,後聽說鄰村有人中風吃了後仍能行走,便差人要來方子,先後吃了三四次,竟然能上下樓梯了!奇吧!
藥方:桑根500~1000克,生薑500克,米酒5001000毫升加水9碗,煎成2碗,隔天一次
看上方用量大,沒有副作用嗎?桑根作用是什麼?能用單一的通經絡來解釋嗎?桑根的根皮就是我們的桑白皮啊!想想桑白皮的作用,就覺得本方不可思議了!大家分析分析!
桑根白皮
桑根白皮(圖缺),《本經》不著所出州土,今處處有之。采無時。不可用出土上者,用東行根益佳,或雲木白皮亦可用。初采得,以銅刀剝去上粗皮,其取裏白,切,焙乾。其皮中青涎勿使刮去,藥力都在其上。惡鐵及鉛,不可近之。桑葉以夏秋再生者為上,霜後采之,煮湯淋渫手足,去風痹殊勝。桑耳,一名桑黃,有黃熟陳白者,又有金色者,皆可用。碎切,酒煎,主帶下。其實,椹。有白、黑二種,曝幹,皆主變白髮,皮上白蘚。花,亦名桑花,狀似地錢,刀削取,炒幹,以止衄、吐血等。其柴燒灰淋汁,醫家亦多用之。桑上蠹蟲,主暴心痛,金瘡肉生不足。皮中白汁,主小兒口瘡,傅之便愈,又以塗金刃所傷,燥痛須臾血止。更剝白皮裹之,令汁得入瘡中良。冬月用根皮皆驗。白皮作線,以縫金創腸出者,更以熱雞血塗之。
安金藏剖腹,用此法便愈。桑條作煎,見近效方。雲桑煎療水氣、肺氣、香港腳、癰腫兼風氣。桑條二兩,用大稈六兩,一物細切如豆,以水一大升,煎取三大合,如欲得多造,准此增加。先熬令香,然後煎。每服,肚空時吃,或茶湯,或羹粥,每服半大升。亦無禁忌也。本方雲
,平,不冷不熱,可以常服。療遍體風癢乾燥,香港腳風氣,四肢拘攣,上氣眼暈,肺氣嗽,消食,利小便。久服輕身,聰明耳目,令人光澤,兼療口幹。《仙經》雲
一切仙藥,不得桑煎不服。出《抱樸子》。本方
一小升,細切,熬令香,以水三大升,煎取二大升,一日服盡,無問食前後,此服只依前方也。桑葉可常服,神仙服食方,以四月桑茂盛時采葉。又十月霜後,三分二分已落時,一分在者,名神仙葉,即採取與前葉同陰乾,搗末,丸、散任服,或煎以代茶飲。又采椹曝幹,和蜜食之,並令人聰明,安魂鎮神。又炙葉令微幹,和桑衣煎服,治痢,亦主金創及諸損傷。止血方書
稱桑之功最神,在人資用尤多。《爾雅》雲桑辨有葚(與椹同)、梔。郭璞雲辨半也,一半有葚,半無,名曰梔。又雲女桑、 桑,俗間呼桑木之小而條長者為女桑。又山桑,木堪弓弩。 桑絲中琴瑟,皆材之美者也,他木鮮及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光般若問道峰 的頭像
    心光般若問道峰

    t458686999的部落格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