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離不開吃吃喝喝,但是現代人吃的太好,運動太少等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高血壓,高血脂等病症的發生。正常的血液是通暢流動的,當血液中“水垢”(膽固醇,甘油三酯等等血液垃圾)在血管壁上堆積過多,形成如同黃色小米粥樣的斑塊,就會造成“堵塞”。若不適當及時地處理,就會阻塞血液流動,導致身體組織缺血、缺氧,於是疾病就產生了。久而久之,血管壁彈力也下降了,血液流動因此受阻,最終因缺血而引發更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

血壓異常。

血壓突然持續升高到200/120mmHg的時候,是發生腦血管堵塞的前兆;血壓突然下降到80/50mmHg以,是形成腦血栓的前兆。(參考:人體的理想血壓是80-120mmHg)

突發劇烈頭痛。

最主要表現為突發的頭痛,抽搐,昏迷,嗜睡等,或者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頭痛等,都是腦血管堵塞的前兆。

鼻子出血。

多次鼻子的大量出血,再伴隨著眼底出現血絲,尿中帶血,這也是腦血管堵塞的信號。(一般在半年之內可能會發作)

 

突發眩暈。

眩暈是心腦血管疾病最為常見的症狀,如果伴隨著高血壓,1-2天內反復出現5次以上的眩暈,發生腦出血或者腦梗死的可能性增加。

步態突然異常,出現姿體麻木。

這可能是偏癱的先兆之一。這時,就要多留意老人心血管的狀態了。

 

不斷打哈欠。

缺血性腦血栓患者,80%在發病前5-10天會出現哈欠不斷的現象。

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其實並不是一天形成的,一日一日地積累,可能就會造成急性疾病。因此,解決心腦血管疾病的關鍵就是解決“血管堵塞”,只要清除血管垃圾,就能從根部解決心腦血管疾病。這也是許多患者每兩年輸液來“衝衝血管,擴擴血管”,防治疾病復發的原因。反過來想,如果在平時的生活中就能注意,並且加以預防,做到有病早治療,心腦血管造成的死亡率就會大大降低。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推薦食療方法 飲用火麻茶

配方:火麻仁10g、桑葚5g、芭樂果、萊菔子、決明子、葛根、槐米、黃精、黑木耳各3g

 

制法:首先要把藥材全部打磨成碎片,然後取一過濾布袋裝好,放入鍋中煎煮半小時,待涼代茶飲用,熬煮的方法比較麻煩,現在市面上類似的袋泡茶產品很多,效果一樣,比較方便。(每天3次長期堅持效果更好,切莫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功效說明:火麻仁可以起到養護血管的作用,增強血管彈性擴張能力更強,血管疏通血液更通暢。決明子和火麻仁還可以改善高血壓作用,對於高血壓併發症頭暈、心悸療效特別好,再上決明子可以利尿排毒。黑木耳原本就有抗凝血小的作用,可以很好的預防血栓的生成,防止腦中風,心肮梗死等。桑葚含有不飽和基酸可以降血脂,將體內多於壞死的脂肪、膽固朜從血管清理出去,通過大小便排出體外。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方法

限制總熱量

糖在總熱量中的比例應控制在60%~70%。宜多吃些粗糧,以增加複雜糖類和纖維素的含量。

限制脂肪

脂肪的攝入應限制在總熱量的30%以下,以植物脂肪為主,適當的吃些瘦肉、家禽、魚類。

 

限制膽固醇

膽固醇的攝入量每天應少於300毫克,一個雞蛋中的膽固醇接近於300毫克,心腦血管病人最好每天吃半個雞蛋或每兩天一個雞蛋。此外,還要特別限制動物內臟的攝入,因為動物內臟也是高膽固醇的食物,尤其是豬腰,每百克豬腦中膽固醇的含量在3000毫克以上。

限制蛋白質

每天從麵食攝入的蛋白質應占人體需要量的一半,其餘的蛋白質可從牛奶、優酪乳、魚類和豆製品獲得,心腦血管病人每天攝入的蛋白質以每公斤體重不超過1克為宜。

 

限制食鹽

我國居民目前平均的食鹽攝入量在10克以上,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我們每天攝入6克食鹽,而對於心腦血管病人來說,食鹽的每日攝入量更要嚴格控制在5克以下。特別是秋冬季節,出汗少,活動量相應減少,鹽的攝入更要嚴格控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光般若問道峰 的頭像
    心光般若問道峰

    t458686999的部落格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