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聽一位道友說過,修行,始于修,成於行。修,就是修改、修正、完善之意。因此,修就要將那些固有的陋習一一摒棄,將以前習得的錯誤的觀念、看法、態度進行適時調整,並不斷學習、完善自己的理性思辨能力、認清方向。當修的功夫到位了,接下來就是行的問題。不過,說實在的,即使我們周圍有很多修行人,但大多數僅停留在嘴上,而真正身體力行地修行的人其實不多。

其實,很多人在靠嘴巴修行。靠嘴巴修行有一點好處,就是能講出一些道聼塗説的修行感悟,對某些正遭遇瓶頸的迷眛之人來說,或許是一種激勵和鞭策。比如,引用一段馬雲這樣的成功人士所講的話,可能對那些處於事業迷茫期的人有一定的激勵作用。因此,嘴上的修行功夫也有可取之處,只是終歸不是修行。

我這裏所說的靠嘴修行,說的是宣揚些正能量的言辭、感悟、語錄,但未見身體力行者,所以千萬不要對號入座。其實很多人分享的東西,未必出自自身感悟,因此,即使再深奧的道理也顯得不合時宜,就像一個十八九歲的女孩遭遇了感情挫折而大歎天下無真愛,又或者一個二十出頭的人感歎人生悲涼一樣,雖然可愛,但也可笑。所謂的感悟,是經歷過某些事情之後的心得及深層次思考所得,有些事若未曾經歷就談不上感悟,所以,如若尚未修到一定的層次便大談修真之要,還是有待商榷的。

修與行是相輔相成的,行是根本,修是方法。行需要勇氣和魄力,修需要智慧和眼界。因此,行的過程離不開修,修的結果必求諸於行。只行不修則易進入死胡同、遭遇瓶頸,而只修不行則有紙上談兵之嫌。當然,修是認識自我的過程,因此,顯得很重要;行是挑戰自我的過程,決定修行的結果。修行日久就會發現,自己才是真正的坎,戰勝了自我才能有所突破。

修的方法有很多,但多須以史為鑒、以人為鏡。以史為鑒,是借助古之大成者所用之方法作為自己修行的參考,特別是修真方面,這些就是理論支持,才不會誤入歧途。從平素修行看,從古聖先賢、高道大德的言行語錄中體悟修行之法,並身體力行,即可走上正道、修行才能日益精進。以人為鏡者,多指將身邊的人作為修行的參考以自察。看到別人身上有優點,則看看自己是否具備相應的優點,若尚未具備,則立刻學習;若看到別人身上尚有缺點和不足,就看看自身是否有類似的缺點和不足,以完善自身。

通常情況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話不假。我們是什麼樣的人,我們的修行如何,我們也會感召跟我們類似的朋友。這叫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我們發現從小到大,我們的朋友圈發生了很多變化,這跟我們自身的修行層次有關,只有那些層次差不多的人才能形成一個圈子。因此,修行越久則身邊的圈子品質也會不斷提高。比如,剛開始修行的人一般沒有緣分遇到得到高人,因為氣場不同。而且,就算拜師皈依,也未必能一下子學道師父真傳,不是師父不願意傳,而是機緣未到,即氣場尚未調整到適當的層次。

我剛開始修行之時,亦曾自以為是、以人為非,總覺得自己的理解才是正確的。因而,那時候還經常與道友辯論高低,後來才發現,跟我辯論的人也有跟我類似的毛病。這也許就是感應。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學道的階段,多多益善;而為道的階段則不然,儘量做到無為。而我當初所犯的過錯就是胸有宏願、一心道濟天下、普度眾生,因此總顯得有好高騖遠之嫌。

試想,像我這種尚且無法做到衣食無憂的初修者又如何能道濟天下呢?一切都需要時間。所以,經歷了很多口舌是非、別人鄙夷和嘲笑、家人的不理解、師兄弟的反目之後,我才開始靜下心來正視修行這回事,也才發現自己口口聲聲所謂的修行,只是嘴上功夫,連門都沒進去。

修行過程中,發願是必要,是標明修行的決心,所發的願也是對自己的警醒。然而,不能光發願而不付諸行動,那就淪為嘴上功夫,反而招來禍端,百害而無一利。發願容易,而踐行很困難。一般情況下,剛開始修行尚有熱度,過了一段時間後,很容易放棄,所以,我曾見過信誓旦旦一心向道的人,過不了多久就淪為俗人,照樣與人爭名奪利、計較得失,看不到一絲一毫修行過的痕跡。這是很可悲的。

其實修行是給自己一個交代,與過去的自己有個了斷,讓生命重新煥發光彩。修行不是讓自己在別人心中樹立高大的形象,也不是為了證明什麼,而是讓自己儘早明白生命的意義。然後,在修好自己的同時,若能影響身邊的人擁有正念、正信,則就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了。不過,千萬不可將自己的信仰強加給人,逢人就講,否則會讓人感覺很另類,引來異樣的眼光。而真正的修行人和光同塵,不標新立異,不鶴立雞群,與世俗同流而不合汙,或許,這才是修行人該有的模樣。

總而言之,修行不易,但重在堅持。摒棄修行的嘴上功夫,而是腳踏實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能者不推諉,不能者不妄為,如此才能不斷精進。真誠、真實地做人,就是俗世中最好的修行。慈悲無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