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不僅僅是宗教修行時的一種坐法,目前已經成了一種非常時尚的養生健身方法,有些同修在練習打坐之前,能夠先認真學習瞭解有關打坐方面的一些常識和知識,再持之以恆地勤加修煉,所以收效顯著。
但也有的朋友只是“照葫蘆畫瓢”,看人家打坐覺得不錯,也不求甚解就開始自己修習打坐,但是打了一段時間也沒見到什麼“效果”,於是就覺得沒用或者乾脆放棄,實在可惜!
本文特意推送收藏的打坐48個問題,希望能夠對同修有所幫助。
1、每次打坐多長時間為好?每天打坐多少次為好?
打坐時間越長越好,次數越多越好。虛老和尚曾經一次入定半個月。請注意,是打坐時間長好,不是盤腿時間長好。打坐有二個要素:盤腿和入定。如果不入定,那只叫做盤腿,不叫打坐。但是,如果是盤腿,時間越短越好,因為盤腿壓制了血液迴圈,對身體的各臟器不利。
但是,初學打坐,不可能一下子就入定啊?沒錯,剛開始盤坐而不入定,是你的投入。就像做生意一樣,最開始,肯定要先投入。但是,這個投入是為了產出,不可能永遠投入而一直沒有產出,那樣,是承受不了的。
2、打坐選擇什麼時間好?
吃飯前後一小時不能打坐(老修行不受此限,因為身體的調節能力增加了)。其他任何時間都可以打坐。選擇自己有精神,周圍又不吵的時候。有條件的,可以選擇子午時,但上班族一般做不到。職業的修行人可以。
3、什麼是參話頭?
參話頭是為了讓意念集中在一句話上,讓思維不散亂,進而入定。
所以,一般會參一句比較難的話、沒有答案的話。並不是為了想破腦袋去想那句話的意思,如果那樣,方向就反了。參話頭是為了制心一處,讓意念定在那裏,不起妄想。也就是為了靜心。但是參話頭如果參得不好,很容易變成妄想。
4、打坐入靜後,身體有輕安感,入定後,有喜樂感,這為什麼?
佛家認為,入靜或入定後,人以憚悅為食。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能吸收宇宙能量,補充了身體的不足,所以,人就會感到很舒適。這也是很多人喜歡打坐的原因。比如,在吃飽喝足了之後,我們也會感覺到很舒服,很滿足,因為補充了身體所需。
5、為什麼身體軟是福報?
這個身體軟,指的是身體的柔韌性好。小孩子的身體最軟,少年的身體也很軟。老年人的身體就硬了,摔一跤,就骨折。死人的身體最硬。
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這個枝條是最柔軟的。到了冬天,樹枝就硬了,一折就斷。
心軟,身體就軟。所以,佛家主張身心調柔,不要剛硬,不要混身是刺,總是紮到別人。這個身體軟也是前世修來的,體操運動員、雜技演員、舞蹈演員,身體都很軟。如果沒有這種先天的條件,從事不了這個行業。
身體軟,打坐就容易,會少受很多罪,也不會因為疼痛的牽制而不能入定。
6、小孩子能打坐嗎?
小孩子骨頭軟,更容易盤腿,心地也單純,心裏沒有貪念,沒有嗔恨,煩惱少,更容易入定。一般,7歲以上的小孩,都可以打坐。
有人擔心小孩子出現定中境界後,會處理不了。其實,也不必過多地擔心。小孩子是沒有那麼多貪心的,不會去追求感應、神通,出偏的可能性很小。只要告訴他,無論定中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都不必害怕,一心入定就行了。平時,如果能讓他念佛更好,有助於增加他的定力。有了定力,在世間,無論做什麼事,都容易成功。
聽過有同修說,自己小時候,學習成績效很不好,是班裏倒數幾名,後來,他看媽媽打坐,也跟著學。然後,突然腦洞大開,成績突飛猛進,排到了前幾名,所有的人都驚到了。還有一個同修,說他小時候打坐,一上坐,就能入定,後來,因為怕家裏人說他神經病,就不打坐了。現在再打坐,再也找不到那種感覺了,不能入定了。
7、我念佛號打坐很久了,為什麼還沒有氣感?
有氣感、沒氣感,氣都在,不必追求氣感。有的人比較敏感,感受到了,有的人不敏感,都是正常的。
打坐中,是極靜,任何一個微小的意念,都可能形成很大的作用力。關注氣感,容易造成氣亂竄。所以,不關注氣感更好。關注氣感,就像是你掙了錢,存在銀行帳戶上,總認為沒感覺,一定要拿在手裏數一數,摸一摸質感,才覺得錢是自已的,不然,總覺得沒掙到錢。其實,這除了給自已造成麻煩外,沒有任何好處。
8、聽說女人打坐後,會絕經,好可怕,女人還能打坐嗎?
按“女丹修煉”法修煉,功夫高時,可以“斬赤龍”。恢復童子身。“赤龍”比喻經血,指經血斷絕。斬赤龍的目的,是為了恢復童子身,讓身體更有活動。
這是一種特殊的修煉方法,不是簡單的打坐。普通的打坐達不到這個效果。
9、打坐中,不由自主地想笑,是什麼原因?
有心血管病、或者有這個病的不良基因者,在打坐入靜中經常會有笑的反應。
10、在打坐中聽到聲音怎麼辦?
他愛講什麼,就講什麼,和你不相干,你打你的坐就好了。就好像你走在大街上,別人講話也和你不相干,你走你的路。如果別人講一句什麼,你都要停下來聽一聽、想一想的話,你就什麼都不用做了。
11、下雨時能打坐嗎?
打雷天不要打坐。入靜後,人體是在和天地萬物溝通。打雷天,氣場亂又不穩定,身體很容易受到雷電的干擾。同時,如果入定後,突然出現一個響雷,容易受到驚嚇。
初學者,下大雨時,濕氣重,不打坐為好。因為,打坐中,全身毛孔是張開的,會吸收濕氣。如果很想打坐,可以關閉門窗,打開空調,抽濕45分鐘左右。然後,關閉空調,不開門窗,就可以打坐了。打雷時,最好不要開空調。
12、打坐沒有津液,還口幹是怎麼回事?
是身體陰虛的表現,體內津液少。也是打坐還沒有見效。如果見效了,能滋陰補氣,口內自然就有津液了。
13、這次打坐,感覺身心比平時靜,以為過了很久,可一看表,才十多分鐘,是怎麼回事?
可能是你平時打坐,思維一直在跑,但你都沒意識到,思維在跑,沒發覺。時間就過得快。初打坐的人,思維跑了好久,都意識不到。自己在胡思亂想,卻沒有發覺自已在胡思亂想,任由思路往下跑,那樣,時間是過得很快的。
這次,思維還有,只是跑得不曆害了,能意識到自已的思維,比以前靜了一點,但還沒有真靜,時間在感受上,就慢了。念頭少了,但還沒有完全靜,你會有捱時間的感覺,會覺得時間過得好慢。真的靜心了,就留意不到時間了,時間就過得很快。
14、打坐有一段時間了,最近身上總是有一些地方疼痛,是怎麼回事?
有二個原因:
一、那個地方氣血通得不好,打坐後,身體敏感了,感知到了。
二、在入坐時,為了儘快入定,會刻意地往下沉氣。氣沉下來後,有的人會通過打嗝的方式,把氣又返上來了。
有的人,氣就沒返上來,長期在身體內淤積,造成了一些地方氣滯血瘀,就疼痛了。改變這一習慣,時間久了,那個地方自然會疏解開。情況嚴重的,看一個中醫,吃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藥。
15、打坐一段時間後,能感覺到大小周天的轉動,這是周天運行通暢了嗎?
能感覺到周天轉動,這不是通暢。真正通了,就感覺不到轉動。就像一隻瓶子裏裝滿了水,你不會感覺到水的流動。只有在空間沒有被充滿時,你才能感受到流動。
感受到氣機轉動,實際上,還沒有進入到修心態。只有進入到修心態,才叫修道。氣功,頂多進入二禪。修氣,還處於修身的階段。但修道之前,確實要修身。因為,身體不健康無法修道。如果還處於關注身體的階段,不能把身體空掉,修道還沒有入門,修道是修心。
16、我打坐時,總是想吐,是什麼原因。
想吐就吐出來,也許是排毒。我們只有在吃了不乾淨的食物、有毒的食物時,才想吐(孕婦除外)。有學佛的居士,在打佛七時,把膽結石吐出來的。
按照王鳳儀的理論,在真誠懺悔自已的過失後,也會把病吐出來。
17、我在學靜坐,總感覺腦袋裏有緊束感,是什麼原因?
應該是那裏有些小毛病,或者,曾經受過輕微傷,那裏的氣血運行就不是很順暢。打坐中,或念佛中,身體敏感了,就感受到了,平時感受不到。打坐,有利於修復那裏。有這種情況的人,一般會有輕度的腦供血不足。外在表現為白髮比同齡人多,記憶力也不太好。
18、對打坐的環境,有要求嗎?
如果有條件,儘量不要在床上。因為,床上有污穢之氣。
打坐要在清淨之地,善人多的地方。佛教道場最好,能吸收到好的能量。在寺廟、禪堂裏打坐,會坐的時間更長,入定更深。如果在惡人、黑幫附近打坐,有可能吸收到他們的黑氣,讓人不舒服。這是古大德所說。而且,有人已經親身體驗過了。
打坐,本身就是向全宇宙開放自已,並吸收宇宙能量的過程。修行,我們都處在嬰兒期,需要有一個善的環境。“孟母三遷”,這是這個原因。所以,修行人,也要常懷菩提心,才能和善的能量相對應,易於吸收到善的能量。如果常懷噁心,吸收到惡能量的可能性就加大了。
19、打坐時,可以開空調、開風扇嗎?
打坐開空調、風扇,易受風。坐中,全身的毛孔都打開了,如果受了風,會和女人的月子病一樣難治。所以,古人說,打坐,要避風如避箭。
可以先將空調開一會,讓房間降溫。或一直開著風扇,做一些打坐前期的準備工作。等坐好了,盤穩了,再關上空調、風扇。坐中,只要入靜了,“心靜自然涼”,是不會熱的。
20、打坐後,可以立即洗澡嗎?
剛打完坐,不要立即洗澡。因為,這時全身的毛孔都是張開的,洗澡易入濕氣。可以在30分鐘之後,再洗澡。
21、經常泄欲,對於修行有何利弊?
打坐,是為了修心,淨心。平時,就要修身養性、清心寡欲。坐中才更易入定。如果平時心思雜亂、四處用心、到處使勁,指望在打坐時,讓心一下子定下來,是有難度的。
打坐,會聚集真氣。泄欲,是泄掉真氣。如果把聚氣比喻為掙錢的話,洩氣就是在花錢。最後,你還有多少錢,就要看掙得多,還是花得多。
22、打坐後,我能感覺到,氣到處亂竄,是怎麼回事?
有幾種情況,可能造成氣亂竄:
1、坐中,有意、無意地去關注、感受氣脈的運行。
2、在守竅時,用意過重。一直緊盯著竅去守。
3、對打坐這件事過於重視,當成了生活的重心。平時活動又比較少,喜靜不喜動。
以上這些情況,都是意念過重。在坐中,有意、無意地關注了一些地方,自己都沒有察覺。所謂:“意到氣到”,是自己的意念干擾了氣的運行。
23、我打坐數氣息,呼吸反而會亂。不去數時,一下子就非常安靜。但我一想到調息、數息,呼吸就又亂了,是怎麼回事?
數息法,如同嬰兒的學步車,當你不會走路時,可以依靠一下。如果會走路了,還帶著它,就會影響你走路。
好多數息、調息法門的都有這個問題。不數息的,反而沒有這個問題。數息法只適合初學打坐的,入了門後,就不要再數了。
當你靜下心來時,呼吸自然是平穩的。到了入靜比較深時,呼吸已經非常微弱,如果還去數,呼吸會粗重,又出靜了。有可能障礙你入定。
24、今天打坐,打了半個小時的嗝,是怎麼回事?
有二種可能:
一、如果不斷地打嗝,這是在上坐時,因為急於想立即靜心,有意、無意地向下沉氣,導致氣隔在下腹部附近。過了一會兒,這股氣又一點、一點地返上來,造成的。
二、如果偶爾打一下,可能是打坐後,身體暢通了,在排濁氣。
25、我打坐後,怎麼臉色越來越差哦?
打坐初期,臉色可能會變得差,因為身體內的毒素多,在排毒,皮膚也是排毒器官之一。排出來,總比留在體內要好。等排完了,皮膚會變好,比打坐以前好。
比如,有人吃了大量的辣椒後,會感覺到手指是辣的。其實,手並沒有接觸辣椒,這就是一種排毒反應。
26、打坐後腰疼得難受,確定是打坐後才產生的,怎麼辦?
如果坐中痛,下坐後不痛,可能有二個原因:
1、重心太靠後了,造成腰部負擔過重。初學者必須將重心落在腿盤和屁股組成的支撐面上。屁股後面加一個半墊。重心不要落在尾椎上。不然,很快就會出現腰部、背部肌肉酸痛的現象。
2、如果重心是正確的,那麼,是腰部那裏有些小毛病。坐中,如果入靜了,就會修復那裏,等修復好了,就不會痛了。
如果下坐後還痛,是腰肌勞損。或因長時間打坐姿勢不正確,形成的禪病。要停止打坐。等好了之後,再打坐。情況嚴重的,要看醫生。
27、打坐中,肌肉會顫動、抖動。是怎麼回事?
可能有二個原因:
1、坐中沒有放鬆自已。身體因為太緊張,使肌肉僵硬。當氣通過那個比較僵硬的地方時,會受到阻礙,就會形成肌肉的顫動。
2、如果身體確實放鬆了。還是肌肉顫動。是因為那個地方有點小毛病,或曾經有過輕度的損傷。比如:小時候摔過,等等。當氣通過時,也會形成阻礙。等那個地方修復好了,氣能夠順暢地通過了,就不會了。
28、打坐後,為什麼會發現這麼多的毛病?
準確是說,這不是激發病因,是你以往有的小毛病,你不知道的,被你發現了。就好像現在你戴上了放大鏡,原來看不到的東西,現在看到了。其實,這些毛病原來也存在的,只是你不知道。打坐後,身體敏感了,感覺到了,原來身體是半麻木狀態的,現在不麻木了,身體蘇醒了。
29、打坐中,一放鬆,身體總是向後仰,是怎麼回事?
是重心沒有坐穩。重心要放在腿盤和屁股組成的支撐面上。身體要稍微向前傾斜。如果重心只放在屁股上,重心就靠後了。一放鬆就會向後倒。這樣,坐中一直不能放鬆,不但不易入靜,還容易形成禪病,造成肌肉、骨骼的局部疼痛。打坐時,在屁股後面加一個半墊,來調整重心。
要檢查自己的坐姿是不是正確,就在坐好之後,放鬆,看看身體會不會走形。如果走形了,是坐姿不正,需要重新調整。
30、打坐時,後背要挺得很直嗎?
後背要挺直,肩要張。但是,要自然地挺直,肩也是自然地張。而不是強制性地、刻意地直和張。人的脊柱本來就是自然彎曲的。如果刻意去直,你一放鬆,就軟下來了,就變樣了。
31、打坐中,總會向前彎腰,是怎麼回事?
二個原因:
1、一放鬆、或一入靜,立刻向前彎,是坐姿不正確。重心太朝前了。
2、入靜後,身體在不知不覺之中,腰或脖子就向前彎了。
這是初學打坐的常見現象。是正常的。發現之後,就在坐中用意念去慢慢調整,就像用意念力在拉直一根鋼管一樣,慢慢地拉,一直到接正為止。這樣,你一直在靜中。如果突然去一挺直,一下子出靜了。坐中,是不主張用意念的。這只是對一種特殊情況的處理。打坐時間長了,就不會出現這種現象了。
32、打坐時,總是昏沉怎麼辦?
打坐容易昏沉、犯困,有二個原因:
1、沒睡夠。
2、如果睡夠了,還困,是氣血不足導致的神經衰弱。
平時多念佛,能補氣血,還能增加定力,再打坐,就容易入定。本來打坐也是補氣血的,可是容易困,打坐就難。等念佛念一段時間,再打坐不遲。
33、我打坐時,同時感覺又熱又冷,是怎麼回事?
你的身體即有寒氣,又有虛火。你的肝虛,腎也虛,肝屬火,腎屬水,陰虛火旺,導致水火不能相濟,水是水,火是火,水火不平衡,就會又冷又熱。多念佛,多打坐吧,這二種方法都治身體失調。你這個現象就是失調。
34、打坐過程中,丹田處跳動是怎麼回事?
說明丹田處的氣聚足了。丹田氣聚足了,就會把氣運送到全身。
如果說心臟是個“血泵”,通過一收一放,把血液泵至全身各處迴圈;那麼丹田就是一個“氣泵”,通過一開一合,把內氣泵至全身各處迴圈。打坐就是不斷地聚氣,讓這個“氣泵”的作用不斷地加強,從而達到練功效果。
35、打坐耳鳴是怎麼回事?
耳鳴要分哪種鳴,如果是像夏天樹上的蟬鳴一樣,或是一種噪音,是因為腎虛,腎開竅於耳,就會耳鳴。對治的辦法就是滋補腎水,腎好了,耳就不會鳴。
另一個是修到某個階段,體內的氣足了,在運行,來回地迴圈,因摩擦而產生的一種聲音。這說明你生理的能量蘇醒了,復活了。就像水管一樣,當裏面有水時,你一打開水龍頭,裏面就會發出流水的聲音。
如果耳朵聽到的是音樂之聲,則是修行有了大長進的表現。古時候的修行人就是通過耳朵聽到的各種聲音,來判斷此時心靈淨化的程度和修行的功力。當能量上升以後產生的耳鳴,是一種功態的耳鳴。它們之間的區別在禪宗裏有一個順口溜,叫做“鼓鐘初二三,琴簫出八定”。意思是說當耳朵聽到鼓聲、鐘聲的時候,說明你證到了初禪、二禪和三禪。聽到了琴簫聲,表示進入了四禪八定。
36、打坐時,感覺耳朵往外冒氣,是怎麼回事?
這是一種好現象。在六根關閉以前,會有能量往外流。在印度,有些人為了保存這股力量,用兩個耳塞堵住耳朵,不讓這股力量往外流。當一個人六根完全收回時,內在就會產生一種力量,往上沖。
37、我才練習打坐,有半月時間,最近幾天天天拉肚子是怎麼回事?
如果拉了之後,沒有什麼不舒服,人很正常,也很精神,甚至越拉越舒服,是身體有寒氣,在排。是好事,等到排完,就好了,如果拉了後,人不舒服,發虛,沒有精神,是吃壞肚子了。
38、打坐中,總是流汗,是怎麼回事?
如果坐中出汗,下坐即止,是因為體內有濕氣,在排濕。有濕氣的人,一般沒感覺到熱,就出汗了。出的汗也是冷汗,一摸汗,是涼的,體表也是涼的。
等排完了,就會一切正常。坐中不要擦汗,就由著它流。一擦,出靜了,汗不流了,留在體內,反而不好。打完坐,下坐再擦。
身體有濕氣的人,一般有如下症狀:有舌苔,舌苔滑膩。舌邊有齒印。有時,口水發黏。下體潮濕。大便後,用三、四張紙都擦不乾淨。沖馬桶時,馬桶也不易沖乾淨,總會殘存一點在上面。身上像穿了一件濕衣服一樣不舒服,“濕氣如裹”。腳上長腳氣。
如果你有以上症狀中的二、三項,一般是有濕氣。深層原因是脾虛,不能行水化濕,導致濕氣內停。濕氣的特點是“黏”。嚴重的,可以看一下中醫,吃一些健脾祛濕的中成藥。
怎樣避免身體有濕氣?
一、在身體毛孔張開的時候,不要洗澡。
1、比如剛從外面回來,身體很熱時,不要洗澡。
2、身上有汗時,要等汗出完了,完全幹了,再洗澡。
3、剛打完坐,不要洗澡。
二、避免被潮濕物品覆蓋
1、如果衣服被雨淋濕了,或濕到水了,應儘快更換。
2、洗完頭髮後,要等頭髮完全幹了,再睡眠。可以用吹風機吹幹了再睡。
3、平時,身上有汗時,應儘快擦幹。
三、避免潮濕的環境
民間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說法,室外的木頭、草地、木椅子,表面上看起來是幹的,但是內裏一般都很潮濕,因為夏天多雨的緣故,儘量不坐為好。在潮濕的天氣裏,睡覺前,最好關閉門窗後,打開空調,調到抽濕一檔,開上45分鐘點左右除濕,然後再關閉空調睡覺。門窗最好不要打開。
39、我打坐,有時候胸口會痛,是怎麼回事?
是那裏有點小毛病,平時都感覺不到的小毛病,在修復那裏。等修好了,就不痛了。
如果是大毛病,平時就感覺到了,不會只有在打坐中,才感覺到。打坐時,身、心都沒有任何任務,處於極靜狀態,這時,哪里有點小毛病,就被我們感知到了。這樣的小毛病,到醫院裏是查不出來的。或者,也不算是毛病,那裏只是薄弱一些。
每個人都有身體的薄弱環節。打坐入靜後,人體會自動啟動修復功能,哪里有問題就修復哪里。這是打坐的好處之一。
40、打坐中應注意什麼?
打坐中最應注意的是不要受風。因為在打坐中,是全身最為放鬆的,全身的毛孔都張開了,是一個吸收宇宙能量的過程。如果這時候受了風,會和女人的月子病一樣難治。所以,古人說,避風如避箭,不要當風而坐。
還有就是不要受驚。要在周圍環境不吵鬧時,再打坐。坐中是極靜的,如果受了驚,易掉魂。人有三魂,掉了一魂,就會沒有精神,或出現其他症狀。要找大師來調整。
所以,不要受驚。也要告訴家人,在你打坐時,切勿打擾。
41、打坐後,為什麼有的地方會串痛?以前沒有過的。
打坐中,如果感覺到有的地方痛、癢、麻、漲、跳動,都是因為打坐後,你的氣多了,但是,氣聚在那裏,又沒有通,就會出現這種現象。氣如果堵得不嚴重,平時是感覺不到的,只有在坐中,才能感覺到。如果堵得厲害,或者對身體比較敏感的人。下坐後,也能感覺到。中醫說:“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意思是一樣的。
就比如一條河流,河道裏有淤泥、沙石。原來只有涓涓細流時,基本看不出來水流被阻。等水流增大了,就會在淤堵處濺起水花,還會發出很大的聲響。你能明顯地看到。
打坐是聚氣、養氣的過程。平時,氣少時,你根本不知道還有被堵的地方。等氣足了,你才能感到。但這時,氣聚得還是不夠多,等氣聚得更多時,那些地方就通了。這好像河道裏的水流更大時,就能把淤堵的泥沙都沖走了,河流就順暢了。
氣不通的人,可以在下坐後,多按摩那裏,或多活動那個地方,幫助它通。
42、我為什麼下坐後,還有氣感呢?
打坐,有的人有氣感,有的人沒有。不論有沒有氣感,氣都在。有氣感的人是比較敏感。一般是在坐中會有氣感。下坐後,還有氣感的,身體更敏感。但一般也只是保持一段時間,時間一長,就感覺不到了。
每個人都有氣的,無氣的是死人,氣少的是病人,氣足的是強人。打坐就是為了聚氣,讓氣比正常人多。這樣,身體就好。中醫說的“氣血不足”,就是指這個“氣”。氣不足,就病了。
43、打坐中,總是有痰、放屁,怎麼辦?
坐中,打嗝、放屁、吐痰,都是在排除身體的代謝垃圾,等於在排毒。要自然地排出來,不要留在身體裏面。
44、打坐中,為什麼口水多?
這是好現象。打坐中,舌頭會自然地抵住上顎,會使口舌生津。這是瓊漿玉液,是滋陰的,自然地咽下,就可以了。
45、坐中,我感覺才半個小時左右,下坐後,發現自己坐了快二個小時了,是怎麼回事?
這是好事,說明你真的入定了。在定中,你的時間相對於外面的時間來說,是變慢了的。你的意識已經到了另外一個時空,和我們現有的時空有了一定的時差。比如,飛入太空的宇航員,他的太空倉就和地球存在一定的時差。他的時間相對於地球來說,是慢的。飛行的速度越快,他的時間就越慢。
46、打坐中是閉著眼的,可是看到前額很亮,有時附近有色彩,是怎麼回事?
這是自性光明現前了。這是開天眼的必經之路。開天眼之前,就會看到亮光、色彩、圖像等。但並不是就一定會開天眼。就像你上了高中,你就有了上大學的可能。但並不是所有的高中生,都能上大學。功夫再高些的,有的人,晚上不開燈,也會亮如白晝。所有的物體,都看得一清二楚。
但是,在打坐中,不要追求神通。如果追求,是貪求,容易被邪魔利用。容易出偏。功夫到時,自然就會有神通。但是,神通不敵業力,神通改變不了命運,修善卻能改命。所以,修善才最為要緊。
47、打坐聞到香味:是怎麼回事?
聞到特殊的香味,是有天神或佛菩薩路過此地,看你修煉得好,歡喜讚歎。天人身上都有香味。普通的香味是天神。檀香是修佛的天神,或佛菩薩。一般持續時間不會太長,少則幾分鐘,多則十幾分鐘。也有修佛功夫好的修行人,自己的身上會散發出檀香味。但是,那要功夫特別深的,才會有。自身出的檀香不會時斷時續,而是一直存在的。
48、打坐中,身體發熱是怎麼回事?
打坐前期發熱,是身有虛火。打坐後期,見到效果了,身體的“氣”聚足了,也會發熱。這是陽氣充盈的表現。這種熱,是曖乎乎的熱,是“舒服”的熱。但大部分同修打坐身熱,都是因為有虛火。這種熱,是煩熱,是“不舒服”的熱。
打坐前期,如果上坐身體發熱,下坐就不熱了,是在排虛火。等排完了,就好了。排虛火有多種方式,可能有黃色舌苔;喉嚨腫痛;也可能臉上起痘痘;可能晚上會再次發熱,熱到睡不著。或到了淩晨3-4點鐘,會失眠。要堅持一下,等虛火排完了,身體會比以前明顯好轉。虛火特別旺的人,可以看一下中醫,吃一些去火的中成藥。
身有虛火的人,有如下症狀:
有舌苔。口臭。牙齦腫痛或出血。喉嚨發幹、喉嚨痛,如果吃了油炸類食品、幹炒食品,病狀更明顯。嚴重的,會導致上呼吸道發炎。便秘。眩暈耳鳴。眼睛乾澀,容易疲勞。睡眠不好,夜間潮熱盜汗,多夢。淩晨3—4點鐘易失眠。
女性乳腺增生,乳房內有腫塊,乳房漲痛,經期更明顯。女性易做性夢。男子容易產生欲望、遺精早洩。
以上症狀中,有三項或以上,是有虛火的表現。
這樣的人,是因為肝火旺。一般來說,腎也不太好。腎屬水,肝屬火,腎不好的人,腎水不足,水不能制火,導致虛火上升。並不是真的火多了,而是水不足,不能克火,而“顯”得火多了。所以,是“虛”火。
願讀此文者,皆開悟見性。願轉此文者,皆圓滿人生。願贊此文者,皆神性具足。
- Sep 11 Wed 2024 10:56
《打坐實修寶典》(專為你解決打坐出現的各種問題!)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