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氣沉丹田與腹式呼吸

常見的呼吸方式主要有兩種: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胸式呼吸以肋骨和胸骨活動為主,吸氣時胸廓前後、左右徑增大。因此,胸腔也增大,但腹部仍保持平坦。腹式呼吸以膈肌運動為主,吸氣時胸廓的上下徑增大,此時橫膈肌下降,腹肌隆起,腹壓增加。腹式呼吸又有順式和逆式的區別。逆腹式呼吸吸氣時腹肌內縮,呼氣時腹肌放鬆外凸。逆腹式呼吸常見於太極拳演練之中,傳統氣功則大都採用順腹式呼吸。

氣沉丹田,最早見於清王宗嶽的《太極拳論》:“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但文中僅提此一句,未作詳解。近人楊澄甫(楊式太極拳宗師)在《太極拳說十要》中提到“含胸拔背”時,曾作這樣解釋:“含胸者,胸略內涵,使氣沉于丹田也。”是針對人們練拳時氣容易上提,從而產生憋氣和上重下輕、重心不穩的毛病而提出來的。因為讓胸部肌肉放鬆,腹肌收縮,可以降低腹壓並使丹田向上合抱,這樣便有利於外氣貫入丹田,並發揮下守重心和引動形體的作用。

清人萇乃周的《萇氏武技書》中有一篇《聚精會神氣力淵論》,曾說到“聚氣”。文雲:“神以氣會,精以神聚,欲求精聚神會,非聚氣不能也。聚之之法,惟將穀道一撮,玉莖一收,使在下之氣盡提於上,而不下走;采天地之氣,盡力一吸,使在上之氣,盡歸於下,而不上散,下上凝合,團聚中宮,則氣聚而精凝,精凝而神會,自然由內達外,無處不堅硬矣。”這個“聚氣”,是指逆腹式呼吸在吸氣時結合提肛,使清氣沉入丹田。

傳統氣功所說的氣沉丹田與上述武家不同。傳統氣功為了實現凝神氣穴,意守丹田,常在腹式呼吸的基礎上,通過以意領氣,不斷引導外氣進入丹田。它所採取的是順腹式呼吸,而不像武家那樣採取逆腹式呼吸。它可以順著吸氣,讓意念引氣沉入丹田;也可以順著呼氣,讓意念引氣沉入丹田。丹功中稱此為“神息相依”“氣氣歸根”。

《道鄉集》說:“神不依息必外弛,息不依神難自伏,是以神依息而定,息依神而安,互相依附,始歸大定。”當代氣功名家李少波創編的“真氣運行法”廣受好評,其五步功法的第二步“意息相隨丹田趨”,作者特指出這一步即氣沉丹田。沉的方法是“意息相隨”。“真氣運行法”是讓意念跟隨呼氣不斷沉入丹田。

其實,人的呼吸從鼻腔吸進空氣之後,便通過氣管進入肺泡,氣體根本不可能進入腹部的丹田;呼氣時是將氣體排出體外,更不可能進入丹田。所謂氣沉丹田,純是主觀上的一種感覺運演。傳統氣功作功時,通過意念將諸多呼吸動覺整合成一道從咽喉沿任脈路線至丹田的呼吸動覺移動線,意念就是跟著這道移動線進入丹田。這樣,便會產生氣沉丹田的感覺。

比如吸氣時的氣沉丹田,便是以膈肌下降和腹肌外凸的動覺為主,組成一道呼吸動覺移動線;而呼氣時的氣沉丹田,則是以鼻腔向外向下排氣的動覺為主,並將這種動覺遷移至咽喉處,再配合腹肌內凹的動覺,以此組成一道呼吸動覺移動線。這種動覺整合,只要想一想,便會自動完成。

氣沉丹田,可以建立起意念、氣息和任脈經線的條件聯繫,可以激發任脈經線的真氣,可以強化呼吸運動產生的震動波和內壓力對丹田的激惹,從而激發丹田的氣機。根據以上所述,可見氣沉丹田是傳統氣功對腹式呼吸的一種巧妙運用。

二、丹田呼吸與腹式呼吸

傳統氣功在神息相依、氣沉丹田之後,丹田部位會出現熱感,出現內氣躍動。這說明功夫已有一定積累,意念、氣息和任脈經線的條件關係已經建立,此時便要將呼吸的注意點從鼻端和任脈經線轉到腹部的丹田部位,覺得就是丹田在吸氣、呼氣。此即古人說的“出從臍出,入從臍滅”(《攝生三要》)。這就叫丹田呼吸,丹經又稱“氣穴呼吸”。《道鄉集》說:“只有後天氣息息歸根,進行氣穴呼吸,才能引發先天祖氣。”這一階段重在意守丹田,凝神氣穴。李少波的“真氣運行法”稱此階段為“凝神守丹田”。

如果說前一階段主要是建立起意念、氣息和任脈經線的條件關係,那麼這一階段則主要是建立起意念、氣息和丹田的條件關係。此時意念不是跟隨氣息從鼻腔經任脈經線落入丹田,而是直接守住丹田,呼吸之氣也覺得不是經任脈經線進出,而是直接從丹田進出。意念、氣息和丹田已經凝抱一起。這樣,便能對丹田進行更有效的激惹,從而促使真氣的萌發和集聚。清代氣功名家黃元吉說得好:“欲收先天元氣蘊于中宮,生生不已,化化無窮,離不得一出一入之呼吸,息息歸根,神氣兩相融結,和合不解,然後後天氣足,先天之氣生始有自也。”

所謂丹田呼吸,即“出從臍出,入從臍滅”,這也是經過呼吸動覺整合之後的一種主觀感受。因為此時主體將注意力集中于吸氣時的腹肌外凸和呼氣時的腹肌內凹上,並以此兩種動覺為主,整合成一種“丹田呼吸”的動覺移動模式。而吸氣時膈肌下降的動覺,呼氣時膈肌上升復原的動覺,以及其他呼吸動覺,均被分別整合到這個動覺移動模式之中,於是便產生了“丹田呼吸”的感覺。

丹田呼吸持續一段時間後,丹田部位會感到明顯的發熱以及內氣躍動,這時便要儘量減弱意守的心理強度,並讓呼吸運動變得更加柔長細緩,達到古人說的“吐唯細細,納唯綿綿”。同時,還要讓意念和氣息凝抱一起,達到神氣合一,神氣相住。而且還要和功中出現的內氣團凝結一起,好像是丹田在呼吸,又像是內氣在躍動。這種狀態古人稱之為胎息。丹田呼吸是腹式呼吸的一種特殊表現方式,而胎息則是丹田呼吸弱化的一種表現。

三、傳統氣功對腹式呼吸巧妙運用

傳統氣功對腹式呼吸有巧妙的運用。因為呼吸是介於隨意和不隨意之間的一種骨骼肌運動,而氣功的調息則屬於隨意性的骨骼肌運動,所以氣功可以對呼吸的運作方式進行種種改變,從而更好地發揮吐納運動在功中的動力作用。這種改變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改變呼吸的自然節律。如讓呼吸的頻率變慢,常人每分鐘呼吸為16~20次,氣功要求呼吸做到柔緩,練功有素的人,每分鐘可減至5~6次,乃至2~3次;如改變吸與呼的時限比例,可以吸長呼短,也可以吸短呼長;如改變呼吸的結構,可以吸—停—呼,也可以吸—呼—停等。另一種情況是通過意念運作,將諸多動覺進行整合,從而建構起多種不同的動覺移動模式。下文擬對後一種情況稍加闡述。

呼吸動覺,從心理學角度上說屬於機體覺。機體覺是由有機體內部所進行的各種生理過程引起的。人體在消化、呼吸及泌尿生殖器官中都有內感受器,內感受器比較高級的中樞在下丘腦,並在大腦皮層有代表區,因此皮層能控制有機體的一切內部過程。機體覺有兩個明顯的特點:其一是具有不確定性,缺乏準確的定位,所以有人曾稱之為“黑暗感覺”;其二是在通常情況下,內感受器的信號被外感受器的工作掩蔽。因此,常常不能意識到。但是氣功修習進入虛靜境界,因為排除了外部世界的干擾,並且將意識引導到機體內部,所以不但能感受到呼吸動覺,還可以將諸多動覺進行整合,根據功法需要,建構起各種不同的呼吸動型。

傳統氣功在腹式呼吸的基礎上經過動覺整合建構起來的呼吸動型,大約有下述三類:

1直線型的呼吸動覺移動模式

其特點是將諸多呼吸動覺整合成一道沿任脈(或督脈)經線移動的動覺移動線,主體便順著這道移動線作功。因為功法不同,其呼吸動覺的整合方式也不一樣。

有這麼幾種情況:

1、呼升吸降法的動覺整合。這是以膈肌升降產生的動覺為主整合成的動覺移動模式。呼氣時意念隨膈肌復位上升的動覺而上達顱頂,吸氣時意念隨膈肌下降而達丹田或會陰。古人說的“呼接天根,吸接地脈”便屬這種情況。

2、吸升呼降法的動覺整合。這是以鼻翼肌作功產生的動覺和肋間外肌作功產生的動覺為主整合成的動覺移動模式。吸氣時將鼻翼肌收縮向內向上吸氣產生的動覺,遷移至丹田或會陰處,再配合肋間外肌收縮時肋骨向上移動的動覺,整合成一道自丹田或會陰而上達顱頂的動覺移動線。意念便隨著這道動覺移動線作功。

呼氣時則相反,將鼻翼肌作功向外向下排氣的動覺,遷移至顱頂,再配合肋間外肌放鬆時肋骨向下復位的動覺,整合成一道自顱頂而下達丹田或會陰的動覺移動線。意念便隨著這道動覺移動線作功。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裏介紹的一種小周天功,吸氣時“以意默運真氣,轉過尾閭,循夾脊而上貫腦部”,呼氣時“以意運此氣下歸丹田”,便屬此種情況。

3、吸降呼降法的動覺整合。吸時同上述第一種吸法一樣,呼時同第二種呼法一樣。此種動覺整合可強化“降氣”的作用。比如丹功中的“氣沉丹田”便常取“吸降呼降”的動覺移動模式。

2彌散型的動覺移動模式

它的特點是將諸多呼吸動覺整合後予以泛化,組成一種向全身彌散的動覺移動模式。

它有兩種表現形態:一是自上而下的彌散。隨著吸氣和呼氣,覺得氣息正源源不斷地向胸腹腔乃至雙下肢彌散、充盈。像傳統氣功“京黑先生行氣法”,就是運用彌散式的動覺移動模式。其法說,呼吸時“覺氣如雲行體中,經營周身,濡潤形體,澆灌皮膚,五臟六腑皆悉充滿”。

二是自外而內和自內而外的彌散。吸氣時覺得氣息正從全身所有毛細孔進入體內,並向胸腹腔所有組織器官彌散;呼氣時又覺得氣息正從胸腹腔所有組織器官的深處向胸腹腔彌散,並通過全身所有毛細孔向體外散發。朱熹《調息箴》說的“靜極而噓,如春沼魚。動極而翕,如百蟲蟄”,說的就是這種彌散式的動覺移動模式。

3竅位元型的動覺移動模式

其特點是以呼吸時腹肌伸縮產生的動覺為主,並將鼻翼肌作功的動覺遷移至腹臍部位,組成一種“出從臍出,入從臍滅”,在固定竅位作功的動覺移動模式。上述的丹田呼吸和胎息,正是這樣一種動覺移動模式。這種模式能持續地對丹田部位進行柔和的激惹,從而有利於丹田氣機的萌發。

綜上所述,氣沉丹田、丹田呼吸和腹式呼吸,顯然是三個不同的概念,充分理解它們之間的相關性和各自的獨特內涵,對修習氣功來說是很有必要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