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自己:
心即宇宙,心造(做)萬物
我是心,我是你
我是宇宙,我是萬物
我是一,一切
我是你,我愛你,我(們)是一
1=心=宇宙=神=佛=道=光=愛=靈=能量=生命你=我=他=她=它=萬物=一切
做自己:
我是心,我選擇體驗心
我是愛,我選擇體驗愛
我是萬物,我體驗著萬物
人生幾步曲
1, 覺悟(我是誰)
我是宇宙,我是萬物
一切都是我的選擇和創造
2, 成長(做自己)
我是心,我選擇體驗心
3, 完全做到是自己
我是心,我選擇體驗心
持續清理思維、話語、行為模式及相關小我
4, 再體驗大愛的生活(愛之初體驗)
選擇法身(心,靈魂,自性,本我)正位,表達愛
修行人繼清理小我業障後如何轉變選擇體驗大我
首先需要明白我(們)的選擇是在這幾種意識下做出的:
1, 頭腦的顯意識(小我意識)做出的選擇
“我”明確知道做出了選擇(能自覺)。
2, 潛意識做出的選擇(可能是小我,也可能是靈魂)
我可能都不知道我已經做出了選擇,所以經常覺得冤枉,不承認是自己的選擇。
3, 心(靈魂)意識做出的選擇(冷靜狀態下也能自覺)
我在某個很冷靜的時候動的念,這一念後來可能都被我忽略,事成的時候才可能想起來或者根本想不起來而覺得是奇跡,某些重大的選擇如果是在很冷靜的狀態下做出,也是非常自覺的。
4, 行為的自動選擇
我們的行為受頭腦的影響,往往是按照某些模式在發生,這些模式深深的刻在頭腦意識或者潛意識裏,當心沒有正位的時候,行為做出的選擇往往也是小我的選擇,自己也是不自覺的。
修行人在清理完小我模式之後,一段時間內是很容易重複體驗這些小我的,原因就是無論是思維、話語還是行為,都有慣性,在慣性作用下很容易重新選擇體驗新的同樣的小我,這個時候覺察自己的每一念、每一言、每一行非常重要,無論是事後覺察還是事前覺察,當下就要選擇體驗心(大我),如果事後覺察,就還要再清理一遍小我。
在今後的生活中,要逐步做到在心上做出選擇(冷靜下來的決定),而不是腦子上做選擇(匆忙、浮躁時的決定)。
讓心(真正的自己)正位的方法很簡單:只要說幾句:我是心!就可以啦!
新的選擇做出了,行為模式、生活方式就需要轉變,只有行為才能體現了意識的轉變。如果只是清理,當下意識轉變了,但因為行為沒有跟上,行為又自動選擇了新的小我,所以自己感覺到好像清理沒用。確實,如果行為模式不轉變,清理效果有限。所以關鍵是要做到行為的轉變!
如果持續的清理,這個行為本身就是用行動選擇不體驗小我而是體驗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