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難發現多數人是帶著既定的觀念與看法,做為認知現前人、事、物的標準,並且深信「我」的看法是正確無誤。

隨佛長老曾說:「人會依自己的需要來批評別人,不會依對方的因緣、現前的因緣來認識對方。」
這也是業力千變萬化的樣子之一吧! 

 

一個念的大千因緣是整體的如所映射出的另一面、就是以心鏡不落兩邊為中立基礎、當這個既定的觀念與看法生成之同時、也代表著意與念的合成因緣論、即落入世間之相續輪迴依據、再當這意念轉識成執之時、即成如你所說的:作為認知現前人、事、物的標準而言、而論、而依據、才產生相續下一個的變化點大千的生成。

 

俗話說不做不錯、越做越錯、這不是業力現前或不現前的問題、而是在於不做前與既做後的差異與平衡點在哪裡?

 

上開皆是ㄧ與大千又一再大千的故是理論、但卻忘了整體現象的觀論平衡點、前說之平衡點是永恆不變的真理:無差別相:因為在一個整體之中無論如何的變化大千或更大千、其那整體還是整體的因緣相對當下妙有等等、隨佛長老所說的:那是看戲在戲裏說戲、故不知已落入戲裏因緣被看故有業力!

 

人會依自己的需要來批評別人、這是相對當下法則、因為萬象的不完美究是因那一口肚的更需要才完美、所以當你吃飽了的時候你還會感覺到什麼呢?

一定不會、更因為這時候已是大千回歸於一的時候、這霎那已是完美、就如沒有老病死的狀況!

 

不會依對方的因緣、那是因為每一個人的都有一個大千當下、而這個大千當下的整體、卻是由無數盡億個的一大千當下所組合而成的更當下整體、所以自然有角度觀上的差異而起意見當下。

 

現前的因緣來認識對方、那是因為上揭個有個的大千角度觀其所對人、事、物所產生的識變因緣當下、因為沒有交集上的牽引作用、所以對面不相逢、就如研究生與小學生要如何的牽引融合一體的平衡、除了交學費的學習外很難能組合一體、又每人都是經成長的洗禮因緣當下、更為什麼長大後的當下一切都會不一樣呢?

 

這說明了每個人臭味相投的地方不都一樣、因為需求與要不同、當下與當下不同、即使在一起那意念識也不同、這是生命大千的現實因緣環境不同所變識出的過程當下點、更當所有的老病過程都拿掉了所剩下的因緣就只有死一途霎那的時候斷氣點相同、那斷氣後又一定是大不相同、因為這又是另一段故事的緣起性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