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聽說您德行高深,假如美女、妖魔以及世間一切同時現在您眼前,您會不會眼花撩亂?”

 

答:

 

“讓青色歸於青光、黃色歸於黃光,讓看只是看、聽只是聽,哪來的眼花撩亂?”這是顯宗大德對於自性的認識,若是密宗大成就者,對於此問題的回答,則是:我們所看到的一切,皆是自己的心,所有的色相,皆是心性色塵所現幻境,妖魔與佛陀,美女與死屍,並無本質的區別,皆是心性妄想錯愕,所現的覺知分別,當我們的心,看到心性的色塵錯愕時,不要排斥,亦不要歡喜,色相本身不是過錯,亦不是功德,僅僅是心性自己的體驗,安住在心性本然,讓覺知錯愕,放鬆緊張,顯現出心性純然的本體,則一切色相,當下即顯出光明覺性,那就是心,在心靈的妄動中認出了他自己,則心與相,融為一體,則心與相,本來清淨,則心與相,純然無生,皆是本覺的倒影,生死與涅磐,本來無二,天堂與地獄,亦如空華,世界眾生,皆是如來妙覺所現,十法界盡在當下,妄想煩惱,皆是菩提,諸色諸相,皆是本尊如意妙明

 

問:

我們大家都知道世界的一切都是假像,是泡影,為什麼我們還要去拼命地掙錢,搞這搞那,建房子呢?

答:

修行者,要遠離四種疾病:做,止,任,滅。不要渴望通過做事情修行,這是離心外道;不要渴望通過打坐尋找靜止,渴望圓覺,這是外相依舊虛幻;不要放任身心貪欲,所謂隨其自然,這是業障流轉,心意妄想,會墮落業塵;不要渴望心意寂滅,於寂滅中尋求解脫,寂滅非相,而是不住無生,在一切相中,你的心,能夠清淨無求,隨順無染,在一切境界中,你能夠無取,無證,無得,捨棄自心一切獲得,即是圓覺,自性周遍虛空,明照萬有,卻如如不動,此為如來。

 

問:

老師,有位元大德說,我們要分辨事物而不分別事物,關於“分辨”和“分別”,弟子很難把握,請老師開示:分辨與分別有何本質的區別,應該怎麼做?

答:

眼睛看到面前的空間一切事物,這叫分辨,心靈情感不去攀援事物,意識僅僅是反映事物,不去給事物添加概念,這就是不分別,僅僅是明確事物的色相,不進行聯想。

 

問:

老師,有件學習中醫的事情,去做的好處,可以幫助很多人;不好之處,如果去做會影響修行(少時間學法...),對自己身體或許有影響(因我身體敏感會有不適感)。我該如何觀如何選擇啊?謝謝老師。

答:

你的時間太多了,換個角度,你不珍惜修行的時間,過去的和尚,整天整夜打禪,學法,目的就是要在死神來臨前,脫離妄想束縛,解脫生死大限,你們看不到十法界真相,被人情自我,欲望體驗蒙蔽在了六道紅塵之中,一旦失去人身,若不能順利往生極樂世界,接下來,等待你的,就是無休止的輪回,失去人身,再想獲得,十萬億之一的機會。

 

問:

佛法好在哪?

答:說出了生命以及宇宙的實相最究竟圓滿的解決了人類生命最終極的意義,人從哪里來,將要去哪里,宇宙如何形成,生命如何存在,信仰的意義,以及信仰的核心,若是沒有信仰引導靈魂,那麼,我們人類的生活,與畜生存在的意義,毫無區別。

 

問:

我執習氣太重,咋辦?

答:

修行者,從恭敬心,感恩心中去求法,一念虔誠,至死不休的心,生不起來,何談修行?你對於生活的渴望,對於情欲的享受,對於自我的愛護,時時處處都大於對於正法的渴望,你能夠升起什麼修行的正信?這些話不是給你一個人說的,是給所有渴求真理解脫,正法修行者說的。沒有捨身飼虎,沒有捨身求法的心,不要對別人說,我是一個修行者,你自己在家裏,自我陶醉一下,過過修行的癮頭就好了。真正的修行者,是自己與死亡的對話,是靈魂與佛陀的對話,是生與死的對話,是信心與欲望,是虔誠與誘惑的對話,若想知道自己修行的如何,去在紅塵俗世中,事事處處,讓你心靈的取捨,意識的分別,告訴你自己,你修行的境界,不要看行為,去看你的心意動機,去看你的心靈波動程度,去看你的良心是否安定。

 

問:

怎麼理解不執著和分別?生活中怎麼去做?

答:

看淡自我的索取獲得,就是不執著的前提。根本的不執著,是了悟“無我”的涵義,無我,則一切心,皆是“因無所住而生其心”,諸心皆是隨順,而無染清淨;而分別心,是心靈愛欲取捨,攀緣六根之意根,所現習氣妄想,分別心的根本,就是需求。如何減少分別心,有兩條路,第一,懺悔自己的錯誤,第二,寬恕他人,包容別人,減少身心欲望,慢慢地,心靈自然就會柔軟,清淨下來,柔軟的心,就會綻放出來自性的空明,這就是修行,真實的修行,是解脫法,而非成就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