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偶上昆侖,與同修說起關於“見月”後之“定月”及修行次第一事。當晚又遇見如一,其曰:白天觀之“天月星”三字,請為解之。因此問題有其共性,故發此帖,以《天月星》為題試述之。
天、月、星—是修行入門之三步曲,亦即“通天、得月、出星”。
第一步—“通天”:眾同修都有個人的親身體會。儘管五花八門,卻是萬變不離其靈。如果尚有未入門之同修,可以去向“見月”之人參問學習。希望先行一步的同修耐心給以解釋,將自己的心得簡述即可。學之自可自去琢磨了,在此就不復述了。
第二步—“見月”:這就需要有適合修人基礎的巧妙方法來實現了。方法有多種,各人皆不同。不必拘泥於外在,卻是要了知“見月”的實質,則方法就能用得活了。
當然,此時對相應的要求會更高,即“長依大門外”的心態。
“目前”能否有所動靜,要看你能否將中脈裏的有形之物質,運用正確而巧妙的方法,轉化成為性光,做到了即能性光乍現。但此尚不是見月。已傳出的大九拜、小九拜,九陰、九陽,其巧妙之處,皆在於使你處於“相應態”下,即有助力的前提下,運用好呼吸方法,將精、氣、神能量轉化為性光能量。關於呼吸的方法已有專帖。這裏請同修注意呼吸的“力點”與“通道”這兩個方面。力點在風輪,即喉部,吸氣時如同“抽痰”一般。另外,不是用鼻,而是從中脈底自下而上,全身骨骼隨之上拔。動作要靈活,混然一體,並仔細體味“抽、抖、甩、振、旋”的妙味。
在神能量(即後天意識的專注)作用下,加上氣的推動及壓強,氣入中脈,極化精能量,則立能轉化出性光。但往往此時,由於初修者中脈不通而產生大的震動,以致於跌倒。不少同修卡在此處,許久難以通過。一是因為下的功夫不到,值此關口之處,不僅不能懈怠,反而要快速上沖方能過去。二是因為方法不當。
當出現跌倒時,並不全是因為衝擊力過大。絕大多數是因為身體的某部位相對薄弱,而導致能量不是向上,而是朝向了其他方向,力量不勻,造成跌倒的現象。對治的方法一:強意念加一個反向的力對制,促能量上沖。如是多個方向,則可意念以八卦的八個方位用力,以固定自身;方法二:平常隨時隨地的以“靈力具”切割疏通中脈及全身經絡。具體方法可參閱《昆侖詞曲集》(續)中的詞曲內容。【XX注:《昆侖詞曲集》(續),是由印果在2002年初編輯的,接於S的《昆侖詞曲集》之後的一個集子,內容是從1998年7月至2002年1月之間的行觀記錄。】
如此在一段時間內,則能夠不再被頻頻的光爆擊倒。此時做功時,能量上提,則會在目前出現較為穩定的光團,即“秋月”。
第三步—出星:當你能隨時隨地在一至三個呼吸之中,就可在目前出現穩定的光團時,則下一步的內容就是提煉這個“月”了。此時,你要繼續做小九拜或是其他的什麼功法。注意開始加大呼吸的量以及動式的幅度。如在“九陽基礎訓練”一至五中,加入強武火呼吸,逐漸適應之。此時你若是將“靈力具”的方法用活了,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然後會出現“晶瑩玉白當中黑”,即“白光團”中出現了類似“黑洞”的東西。此“黑洞”正是能量極化時的過程,它吞食一切。
這當中,“黑”會不斷的交變。到此時,你或許就須要在白月道時,進入初步的“閉關”了。主要內容是靜坐。你可以更深入地去研究過去看過的各種修行方面的材料,加深理悟力。動功還是需要做一些,即武火的呼吸。但每天打坐的時間至少要有七、八個小時以上,即“文火”的調養。具體的方法:如果你已行到此,則會自然進入高層次通靈,隱態會給你安排詳細的功課。此時就顯出你打坐的功夫是否過關了。若此時還不能一坐兩個時辰的話,那麼此次“閉關”,也就只能是為下一次打基礎了。
從白月道開始四十九天,在此段時間內,你還是需要些活動、吃飯,不過會很少,一天一餐、兩餐。但足不出戶則是必要的,並且幾乎要斷絕一切與外在的聯繫。建議要順其自然,反而效果會更好。強行的心境無法平靜,則“閉關”就失去意義了。一般在家人很難有這樣的安靜的環境。
在這樣的一個環境裏,如果各方面條件皆具備的話。你會突破“晶瑩玉白當中黑”的境界,而在天目前形成穩定的“吉星”。其狀如菱形的方塊,寶石般湛然。不過吉星的形狀亦並不只此一種。
到此步,你算是步入了修之中層。小有所成了。
這顆星就是修人的“自”。“它是天上的一顆星,你是地上的一顆丁;它是天上的你,你是地上的它。”
關於“出星”就簡述至此。並不完備,望有識之士補充。
不過,到此您莫要停步,一山還有一山高。“星”是你已聚化回五萬戰隊的標誌。表示你可以“帶兵”了,開天闢地的重任此時君可以擔任了。其後的內容現在尚屬探討。但可以肯定的是,行至此尚為小乘。要進入大乘法門,還須有大智大勇,放下所有的成就與執著,再次以“小學生”的姿態,從頭學起。
莫要早早地沾沾自喜,以免自誤、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