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當我們對一切都沒有分別心時,要愛一切的“邪惡”嗎?當我們對發生的一切只是關照而無為時,我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佛”是怎樣一種存在?怎樣以無為的方式面對生活的一切?無為還有活著的意義嗎?感恩您的解惑!
答;
1
如果你真的不想痛苦,
那麼,你必須愛上一切,包括“邪惡”。
因為“邪惡”似乎是存在的,如果你不能“愛上”它,
你必然會痛苦。
痛苦可能會讓你創造新的邪惡——你厭惡的邪惡。
愛上邪惡,並非鼓勵邪惡或應允自己去作惡,
愛上“邪惡”的目的是,
不讓“外在的邪惡”引發你“內在的邪惡”——
不讓你成為他們中的一分子或為其貢獻一分子力量,
更為,不讓“已存在的邪惡”引發你的痛苦。
世上的“邪惡”由心而生,因角度而現,
心滅則邪惡滅,角度變而邪惡變。
世間的事物有哪一種不是人的定義呢?
凡符合你的名“好”,不符合你的曰“壞”;
你認為這事好它就“善”,你說那人不好他就“惡”。
符合你內心標準的被叫作“正”,不符合你內心標準的被說成“邪”。
世間有“絕對客觀的、確定的、人人都認為是”的善或邪惡嗎?
世間善和惡,分別而生成。
若不思善惡,自佛而現形。
一切善和惡,皆起於心動;
動則成愛名為善,動則化恨曰為惡。
世間一切正與邪,皆是邪心來說的;
若是正心無正邪,超諸善惡即佛陀。
2
如果你將“無為”理解為“什麼都不做”,
這樣面對生活,這樣活著,似乎沒有意義。
但如果你“無為”的概念有所不同,
那麼,也許“無為”地活著、“無為”地生活,
成為人生最大的意義。
我理解的“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
凡事沒有壓力的做、沒有阻礙的做、自由的做、歡喜的做。
凡事沒有壓力的做、沒有阻礙的做、自由的做、歡喜的做,
這就是我理解並稱為的“無為”。
3
一個佛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我認為中的佛是這樣的:
超乎常人的認識標準,但又符合一般人的行為準則;
活在世間,就是世間,但又不是世間——世間在他的裏面;
不壞一切法則而成就自我,沒有自我卻又有最大的我。
活在覺性光明:有一軀大身,普遍宇宙;
有一顆佛心,沒有形象,但卻用遍一切。
感知自我生生滅滅,又不生不滅;
有一種萬種身份充斥世間。
知道怎樣痛苦,知道怎樣不痛苦,
儘量地幫助他人而不邀功;
護你向前而自己在後;
托你向上而自己快樂地處於下;
有成就不聲張,有快樂不私藏。
像地球一樣公轉——為集體而奉獻,
又像地球一樣毫無矛盾地自轉——為了自己而工作。
處在矛盾之中沒有矛盾,
處在衝突之中化解衝突。
沒有努力地做事,但事事馬到成功;
擁有的看起來並不多,但知足得很。
不見他愁苦,只見他歡笑。
他的人生仿佛只有春秋,沒有冬夏。
一切看起來不可思議,對他做到卻顯得如此輕鬆。
理解他似乎很難,但與他相處卻很易;
走向他,就是修行;成為它,就是做佛。
它是“無為”活法的典範,不爭不搶,眾人相隨。
平凡得沒有話可說,平淡得接近無味。
它是普通的極致,它是無名的代表,
這就是一位佛,生活在世間的凡夫。
4
無為的活著,說白了就是自然地活著;
自然的活著,說白了就是沒有太多想法地活著;
沒有太多想法的活著,就是隨順現實地活著;
隨順現實的活著,就是無心地活著;
無心的活著,就是無為地活著。
像嬰孩一樣天真,
像老夫一樣慈祥,
像傻子一樣無心。
學習這三種人類,成就半個聖人。
不把權威看得過高,
不把金子看得過重,
不把自我看得過重要,
另一半聖人的形神摸到了。
無為地活著,
做事就像呼吸,來去不用費力;
做人就像心跳,持久且有道力;
作主就像覺知,不為念頭添力。
無心生無為,無為生聖人,
聖人生快樂,快樂生道力。
一個人要想得道,想要得道力,
一切就得從無心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