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講究的性命雙修是什麼意思?

簡單地說,就是追求身心和諧。既要有心靈上的健康,也要有身體上的健康。

是身體決定心靈,還是心靈決定身體?身心之間是如何發生聯繫的?此類身心關係問題,是自古以來西方哲學、宗教和自然科學的一大疑難,迄今未獲妥善解決。

當前,現象學、醫學、生命科學已在此領域取得長足進展。越來越多的證據說明,身心之間的關係極其微妙,甚至很難嚴格劃分身心的界限。中國文化的整體思維方式,使國人沒有走上身心對立的錯誤道路,這典型地體現在道家養生上:它既推崇精神的修為,又不忽視形體的修煉,兩者相輔相成,無一偏廢。因此,道家養生與現代科學的前沿存在相合之處,以身體作為心理的物質基礎,注重身、心間的良性互動。

人生活在身心的內外往復之間。然而除道家(教)外,以往的各家哲學或宗教常偏重心靈,而忽視、輕視甚至貶低身體的意義。民國學者梁漱溟先生年近不惑方曉悟,道家在人類生活中自有其真價值,並謂之身學道家為學所重在人身,趨向於此身之靈通而造乎其運用自如之境。道家(教)的確格外看重身體,並善於從身體入手來解決身心問題。身是心的物質載體,身為本,心為上。

健康的精神寓於健康的身體,這是自古以來的道家傳統智慧。《黃帝內經》指出,心理活動是由身體產生的,分屬於五臟: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素問宣明五氣論》),還主張臟腑是情緒活動產生的生理基礎: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思、憂、恐(《素問天元紀大論》)。身體的生理結構及其功能狀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人的心理狀態,甚至人生命運。那些身殘志堅的人,之所以能憑藉頑強意志創造奇跡,正是其意志所屬的臟腑核心功能健全。體若不健,心必難寧,這在生活和科學上已不斷被證實。

若無好身體,無論如何開朗,也會意志消沉;再怎麼努力,終究一空。有人認為,作為腦力工作者,肢體發達與否無所謂。其實,就連教書這類似乎不用體力的活,也同樣需要健康的體魄,如此才能帶來平和的心態。任何心理問題,都有其物質或能量的基礎。例如,為什麼人們有時會閃出一些邪惡的念頭?這是因為其背後有種負面的能量,或所謂邪氣,若將邪氣清除出去,邪念自然就沒了。

當前人類所面臨的身心問題,很大程度上來自於社會轉型所帶來的激烈競爭和生存焦慮。對於這類身心疾病,西方醫學已難於應付。面對諸多心理問題,現代心理學亦頗感棘手。其實,許多心理疾病不只是由主觀因素所致,很多是由生理問題引發。像抑鬱症,就多由身體的失序而導致心緒的紊亂。因此,除了心病治心、身病治身的老路之外,心病由治身入手,身病由治心入手,或者身心同時兼治,常有事半功倍之效。

傳統心學養生從最高的統一原則出發,先建立一個心性形上學以提升人的境界,進而通過心力來調節身體。道家則在融攝心學的同時,注重從下向上的身學路徑,以實現由身體到心靈的昇華。這兩種路徑分別適用於世上境隨心轉心隨境轉的兩類人,但前者極其難得,後者則占絕大多數。後者的身學路徑與現代思維模式頗為一致。就現代思維與傳統思維的區別,美國哲學家丹尼特比喻是吊車型,前者是舉重機型。

心學與身學正好對應以上兩種思維模式,它們猶如太極圖中的陰陽兩儀,對立統一,互為其根,最終目標都是提升身心和諧的境界。其結果雖一致,過程卻不同——吊車型思維往往需要做過多假設,這就導致其路徑往往並不順暢;舉重機型思維則從身體的本質需求出發,由低到高地逐步推進(如精氣神依次轉化),不需要做太多假設,這就導致其技術更為牢靠,道路更為通暢。

道家養生,是一種在身心和諧的基礎上,與自然、社會融洽相處的健康生活方式。它理念先進,同時兼具現代性和可操作性,因而在當代呈現出新的活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光般若問道峰 的頭像
    心光般若問道峰

    t458686999的部落格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