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的本質很容易明白,只要我們瞭解:

放射性物質是由原子核內有一個或多個氦原子核的「鉛原子」所組成。

事實上,「鉛」形成的時候,有一些氦原子核會被困在鉛原子核內。

由於氦原子核總是處於振動的狀態,

即使當它們被困在鉛原子核內,仍會持續努力呈現自然的氣態。

有時候,氦原子核從鉛原子核脫困,並且以「α粒子」的形式被放射出來。

α粒子的放射會引發電子和鉛原子核之間的電失衡,

因此流失了兩個電子,它們被稱為「β粒子」。

這是與放射性物質息息相關的兩種現象。

 

可用來區分各種放射性物質的特性有:

在檢視時,被困在鉛原子核內的α粒子數量,

以及「鉛」在放射性狀態下最初形成的同位素。

 

氡是一種特定的「鉛同位素」,它的每一個原子核內都包含了四個α粒子。

這種特定的同位素,使得α粒子能夠佔用特定的立體結構,

它們佔據正四面體的頂點,每個頂點的α粒子和其他三個頂點的α粒子等距。

(譯注:正四面體是由四個等邊三角形組成的正多面體,一個錐體,有4個頂點和6條邊。)

這使得α粒子彼此進入同步的振動,因此強化了α粒子自然振動的特性。

 

這種經過強化的振動,足以激發沉重的、內含α粒子的鉛原子核,

在一般溫度和壓力下昇華至氣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光般若問道峰 的頭像
    心光般若問道峰

    t458686999的部落格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