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瘀血綜合征(又稱為盆腔靜脈曲張症,慢性盆腔被動性淤血綜合症,盆腔淤血,卵巢靜脈綜合征)是由於慢性盆腔靜脈瘀血所引起的一種獨特的疾病,是一種婦科常見病。多見於30~50歲之間的經產婦。1958年以後,由於盆腔靜脈造影術和腹膜腔鏡檢查的開展,以及盆腔手術所見,使越來越多的醫生對盆腔瘀血綜合征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中醫無此名,據其臨床表現體征,可歸屬腹痛、痛經、帶下等病證範疇,病機主要是瘀血阻滯、脈絡不通。
 【症狀】
一、下腹部疼痛
        
多數為慢性耳骨聯合上區彌漫性疼痛,或為兩側下腹部疼痛,常常是一側較重,並同時累及同側或下肢,尤其是大腿根部或髖部酸痛無力,開始於月經中期。有少數病人偶爾表現為急性發作性,易誤診為急性、卵泡破裂、異位妊娠破裂。

二、低位腰痛
        病人所指的疼痛部位相當於骶臀區域水準,少數在骶骨下半部,常伴有下腹部疼痛症狀。經前期、長久站立、蹲位和性交後加重。

三、瘀血性痛經 
        幾乎半數以上患者有此症狀。特點是月經前數天即開始出現下腹痛、腰骶部痛或盆腔內墜脹痛,有的還逐漸轉為痙攣性疼痛,到月經來的前一天或第一天最厲害,月經第二天以後明顯減輕。

 

四、性感不快
    
   很少是主述, 如問及病人,常訴稱性交時有不同程度的痛感,多為深部性交痛,有的幾乎難以忍受,不但當時疼痛,次日下腹痛、腰痛、白帶多等症狀都明顯加重,因而病人對性生活產生了厭煩。

五、極度疲勞感

       
 病人往往整天感到非常疲勞,幾乎無力完成自己所擔負的工作(包括家務)。可醫生檢查發現不了有關的病變。 
六、白帶過多

       
 一半以上的病人有白帶過多的症狀。白帶的性狀多為清晰的粘液,無感染征。
七、月經改變

       
一部分病人有月經過多的改變,常因其子宮肥大被誤診為或子宮肥大症。還有一部分病人月經量反較前減少。但伴有明顯的經前期痛。

八、瘀血性乳房痛
     
  以上的病人伴有瘀血性乳房疼痛、腫脹。患者自己能摸到乳房硬結,並有壓痛,多於月經中期以後隨上述症狀同時出現,至月經前一天或月經來潮的第一天達高峰,月經過後,隨同上述症狀有所減輕,或完全消失。有的病人其乳房疼痛較盆腔疼痛為重,以至成為來診的主訴。

九、外陰陰道腫脹、墜痛

     
  盆腔瘀血症患者常有外陰和陰道內腫脹、墜痛感,或有外陰燒灼、瘙癢感。外陰可表現著色,陰唇腫脹或肥大,以至某種程度的靜脈充盈、怒張或曲張。婦科檢查外陰靜脈充盈,陰道、宮頸粘膜常為紫藍色,子宮多為後位質軟,宮旁附件區有明顯的壓痛及飽滿感,但無明顯增厚及塊狀物

 

十、膀胱和尿道症狀
       
約有1/3以上患者在經前期有明顯的尿意頻數及排尿痛症狀,常被懷疑為泌尿道感染,但尿常規檢查正常。對某些症狀嚴重的患者進一步做膀胱鏡檢查,可發現膀胱三角區靜脈充盈、充血和水腫。個別患者由於瘀血的小靜脈破裂可導致。

十一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絕大多數盆腔瘀血症患者都伴有某些植物神經系統的症狀。其表現和嚴重程度雖不盡相同,但不外幾個方面: 
   1一般神經系統症狀:心情煩躁,易激動,好生氣,好哭有淚,情緒低落或心情憂鬱,夜夢多,白天疲勞感及精神體力上的無能感常很嚴重,常有頭痛,多為枕後部痛而非一般經前期頭痛的類型。 
   2心血管方面:可有心悸、心前區悶脹不適。 
   3呼吸系統方面:有氣短感,常需用力大口吸氣。 
   4消化系統方面:有呃氣、腹脹及排氣不暢的感覺。自覺食欲很差,消化不良,但實際上並不少吃,也不消瘦。 
   5其他:全身到處有莫可言狀的酸痛不適,如肩關節痛、髖關節痛、手指緊感,不少人還有眼球脹感等等。
 十二直腸墜痛
   一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直腸墜感、直腸痛或排便時直腸痛,以經前期較明顯,尤以子宮
度後位者較多見。
 【體征】
       腹部檢查可有深壓痛,但無明顯固定壓痛點,無腹肌緊張及跳痛,部分患者兼有下肢及外陰靜脈曲張。婦科檢查:外陰靜脈充盈或曲張;陰道宮頸有瘀血,呈紫藍色,宮頸肥大,多有糜爛。移動宮頸或觸摸後穹隆可有疼痛,但觸不到硬結,易誤診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體肥大、後位、質軟,宮旁及附件區有明顯壓痛及飽滿感,甚至可觸及周界不清之軟體包塊,若慢慢加大壓力,可使腫塊消失,盆底鬆弛。有時可觸及增大、壓痛的卵巢等,故易誤診為慢性盆腔炎。但按子宮內膜異位症、慢性盆腔炎治療均無效。

 

【 診斷要點】
  
 1.病人多為生育年齡婦女,有過兩次或兩次以上的生產、流產史,繼某次生產或流產後不久,出現上述慢性盆腔疼痛,低位腰痛、性感不快、痛經等症狀,但並無產後或流產後感染史。 
  2.自覺症狀與客觀檢查所見不相適應。病人訴說的症狀多而嚴重 而婦科檢查僅見宮頸肥大、紫藍、有的有糜爛,子宮後倒於骶骨凹內,但如猛一觸動子宮頸或觸抵後穹窿,就會引起相當嚴重的盆腔及腰骶部疼痛,宮旁及附件區有明顯的壓痛及飽滿感,如繼續慢慢地觸摸時則有一種軟如海綿的感覺,並沒有慢性附件炎所常有的增厚及硬的條索狀物,也沒有腹肌緊張及反跳痛。當企圖用手法使後倒的子宮體複成前位時,病人更是感到疼痛難忍。 
  3.常伴有經前期乳房腫痛及某些神經衰弱的症狀。 
  4.雖曾被診斷為“慢性附件炎”或“慢性盆腔炎”,但卻很少妨礙懷孕。甚至於人工流產後被診斷為慢性附件炎,症狀尚未治癒就又懷孕了。 
  5.對以往按慢性盆腔為所進行的各種治療均收效不大,甚至毫無效果。病人自覺有嚴重的婦科病,久治不愈,被婦科醫生視為難治之症。
【輔助檢查】
         1 體位試驗 患者取胸膝臥位,使盆腔靜脈壓降低,下腹痛可減弱或消失。再使患者的臀部向後緊緊坐在足跟部,頭部與胸部保持略高於下腹部位置,這樣由於腹股溝屈曲較緊,髂外動脈向股動脈血流受阻,從而向髂內動脈分流量加大,盆腔靜脈回流增多,靜脈壓上升而血管擴張,又出現下腹痛。若再回到胸膝臥位,下腹痛可再次消失。這種現象稱為體位元試驗陽性。
        2 盆腔靜脈造影術 於經淨後3~5天,以特製的長套管針,由陰道刺入子宮腔底部肌層約0.5cm為宜,先注射透明質酸酶1500IU或0.5%普魯卡因5ml,5min後注入30%醋碘苯酸鈉20ml,在30~40s快速推完,立即攝片1張;以後於20s及40s時各攝片1張,可顯示子宮輪廓、子宮及卵巢靜脈、髂內及髂總靜脈。正常時造影劑應在20s內完全流出盆腔,如在20s及40s攝片中仍見有造影劑瀦留表示有盆腔瘀血。
        3 腹腔鏡檢查 鏡下可見子宮體呈一致性增大,表面呈紫藍色或瘀斑瘀點,使子宮表面呈“花斑”狀。多數子宮後倒於骶骨凹內,子宮直腸陷凹內常有淡黃色漿液,10~80ml不等。一側或雙側卵巢呈囊性增大、水腫,卵巢靜脈曲張、變粗,可出現異常側支迴圈。部分患者闊韌帶基底部筋膜裂傷,以後葉多見,闊韌帶內血管迂曲、怒張或形成靜脈瘤樣。
【病因病理】

任何使盆腔靜脈流出盆腔不暢或受阻的因素,均可致成盆腔靜脈瘀血。和男性相比,女性盆腔迴圈在解剖學、迴圈動力學和力學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是易於形成盆腔瘀血的基礎。

  1、解剖學因素:女性盆腔迴圈的特點,主要是靜脈數量增多和構造薄弱。

  盆腔的中等靜脈如子宮靜脈、陰道靜脈和卵巢靜脈,一般是2~3條靜脈伴隨一條同名動脈,卵巢靜脈甚至可多達5~6條,形成蔓狀靜脈叢,彎曲在子宮體兩側後方,直到它們流經骨盆緣前才形成單一的卵巢靜脈。

  在子宮、輸卵管、卵巢靜脈間有許多吻合支,在輸卵管系膜內,有子宮靜脈與卵巢靜脈的吻合支,並形成環狀的靜脈迴圈,再與外側的卵巢靜脈叢吻合。起源於盆腔臟器粘膜、肌層及其漿膜下的靜脈叢,彙集成兩支以上的靜脈,流向粗大的髂內靜脈。盆腔靜脈數量上的增多,是為了適應盆腔靜脈流動緩慢的需要。

  盆腔靜脈較身體其他部位的靜脈壁薄,缺乏由筋膜組成的外鞘,沒有瓣膜,缺乏彈性,穿行在盆腔疏鬆的結締組織之中。因而容易擴張和形成眾多彎曲的靜脈叢。

  盆腔的中小靜脈只在它進入大靜脈前才有瓣膜,有的經產婦還常有瓣膜功能不全。這些特點使盆腔臟器的靜脈系統,就像一個水網相連的沼澤一樣,能夠容納大量迅速流入的動脈血。

  此外,膀胱、生殖器官和直腸3個系統的靜脈叢彼此相通。由於缺少瓣膜,故三者間任何一個系統的迴圈障礙,皆可影響到其他兩個系統。在盆腔靜脈的這些解剖學特點的基礎上,如再受以下相關因素的影響,便促成盆腔瘀血綜合征,而表現種種臨床徵象。

  2、體質因素:有些病人由於體質的因素,血管壁組織顯著薄弱,彈力纖維少,彈性差,易於形成靜脈血流瘀滯和靜脈曲張。即使第一次妊娠,平時不從事長時間站立或靜坐工作,就可能出現下肢及/或盆腔靜脈曲張及盆腔瘀血綜合征。

  3、力學因素:不同力學因素證明能夠影響盆腔血液的流速,從而改變局部血管的壓力,靜脈更易受其影響。

  (1)體位:長期從事站立或坐著工作者,盆腔靜脈壓力持續增高,易於致成盆腔瘀血綜合征。此類患者常訴稱久站久坐後下腹痛、腰痛加重,白帶量及月經量加多,而經過休息,往往症狀即減輕。

  此外,習慣於仰臥位睡眠者,由於子宮體的重力作用及膀胱充盈使子宮體向後移位,也可影響盆腔靜脈的流出。從力學角度來說,習慣性仰臥位睡眠時,盆腔大部分靜脈的位置均低於下腔靜脈,不利於盆腔靜脈的流出盆腔,側臥位或側俯臥位睡眠則有利於盆腔靜脈的流出。

  (2)子宮後傾:子宮後傾在婦科病人中占15~20%,在經產婦中可能還要高一些。100年前,人們曾認為子宮後傾是造成各種盆腔症狀的原因,而經常行了宮懸吊術。到本世紀初,人們逐漸認識到絕大多數活動的子宮後傾一直沒有症狀,不需治療,只有一部分子宮後傾的致病痛作用。但很多醫生相信有少數活動的子宮後傾確可引起盆腔疼痛。

  子宮後傾時,卵巢叢血管隨子宮體下降彎曲在骶凹的兩側,使靜脈壓力增高,回流受到影響,以致使靜脈處於瘀血狀態。如再有仰臥位睡眠習慣,則久而久之便可引致盆腔瘀血綜合征。

  (3)早婚、早育及孕產頻繁:妊娠期間因大量雄、孕激素的影響,再加上增大的子宮對子宮周圍靜脈的壓迫,可引起子宮周圍靜脈擴張。

  (4)便秘:便秘影響直腸的靜脈回流,而直腸和子宮、陰道靜脈互相吻合。痔叢充血必然引起子宮陰道叢充血,故習慣性便秘易於產生盆腔瘀血。

  (5)闊韌帶裂傷:闊韌帶筋膜裂傷使得構造上薄弱,缺乏彈性,缺乏固有血管外鞘的靜脈更失去支持,而形成靜脈曲張,還使子宮後倒。

  (6)輸卵管結紮術:隨著計劃生育的廣泛開展,輸卵管結紮術也是最常施行的計劃生育手術之一。近年來不少雜誌陸續刊出有關結紮術後出現下腹痛、月經紊亂、繼發性痛經等併發症的報導。輸卵管結紮術是一種小手術,從理論上講,完全有可能不產生上述併發症。但事實上確有些結紮婦女出現一些令患者痛苦、使醫生棘手的併發症。

  4、植物神經紊亂:儘管有上述種處原因及解剖學病變,但至今不少婦產科工作者認為盆腔瘀血綜合征的某些症狀如:抑鬱、憂傷、心情煩躁、易疲勞、慢性疼痛、腰痛、性感不快等,在很大程度上與患者的精神狀態有關。可能系因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結果。

  5、其他:臨床上發現了子宮肌瘤、慢性盆腔炎(尤其是形成輸卵管卵巢囊腫者)、哺乳期閉經、中、重度子宮頸糜爛等患者,在做盆腔靜脈造影時,有的也顯示盆腔靜脈瘀血現象。

  而長期憂鬱、久病、失眠等精神影響,及經前期雌、孕激素水準波動者,也有類同盆腔瘀血症的症狀。前一類情況的盆腔靜脈瘀血景象可視為一種併發變化;後一類情況則可考慮為盆腔瘀血綜合征的加重因素。
【討論】
       盆腔靜脈較為豐富,呈蔓狀靜脈叢,且較其他部位的靜脈壁薄,缺乏外鞘,盆腔中小靜脈缺乏瓣膜,加上生殖器官與膀胱、直腸靜脈叢彼此溝通,故任何1個系統的迴圈障礙皆可使其他2個系統受到影響。導致盆腔靜脈曲張的誘因常可分為以下幾種:(1)妊娠增加盆腔血管叢的擴張,尤其是妊娠後期,由於增大子宮及胎頭的機械性壓迫,常使盆腔靜脈曲張,特別是多次孕育及分娩創傷引起闊韌帶底部筋膜裂傷者。(2)長期從事站立工作盆腔靜脈壓力持續增高。(3)子宮後傾後屈,子宮卵巢血管叢屈曲,靜脈回流受阻。(4)習慣性便秘影響直腸靜脈回流,間接影響子宮陰道靜脈叢。(5)情緒波動時通過交感和副交感神經對血管的控制,引起正常血管生理的改變,造成盆腔靜脈淤血。
【辯證舉例】
 1 氣滯血瘀型 
    證見胸悶太息,乳脹不舒,恥骨聯合上區彌漫性刺痛或脹痛,或腹部隱痛,腰酸痛。月經來潮前下腹脹痛、墜痛;經色紫黯有塊,經行不暢;經後腹痛或減輕,或有外陰著色重,陰唇腫脹,甚則靜脈充盈、怒張或曲張。舌質黯或見瘀斑,脈澀或弦。治宜活血通絡、疏肝理氣。 
    病案舉例:患者,33歲,已婚,機床工人,婚後3年未避孕而未孕,1996-07-12初診。自訴近兩年不間斷性下腹部隱痛,腰骶不適,經期加重,少腹二陰墜脹,兩脅不舒,經前乳房脹痛,時歎息,經色黯紅有塊。舌黯有瘀斑,脈弦細。多方治療無顯效。婦科檢查:外陰呈已婚未產型,靜脈輕度曲張;陰道暢,有少量分泌物,色黃;宮頸光滑,大小正常,宮體前位,大小正常,質中,活動可無壓痛;附件未見異常。B超未發現明顯異常。據其久站的工作性質,結合其臨床表現,行盆腔碘油靜脈造影,結果顯示:子宮、卵巢靜脈增粗、彎曲,靜脈顯影消失時間>30秒。診斷為盆腔瘀血綜合征。此因肝鬱氣滯、沖任失和而致經脈瘀阻,治宜活血通絡、疏肝理氣。處方:當歸20 g,川芎10 g,桃仁12 g,蒲黃15 g,五靈脂10 g,地龍20 g,水蛭10 g,柴胡10 g,枳殼9 g,白芍30 g。7劑,每日1劑,水煎服。2診時訴服上藥後諸證減輕,但仍有兩脅不舒,喜歎息,在上方基礎上加合歡皮15 g、陳香櫞15 g、綠萼梅10 g以舒心理氣。此後守上方,並據其兼證加減,調治2個月,下腹痛、痛經及伴發症狀消失。 
2 寒凝血瘀型 
    證見平素畏寒肢冷,腰酸痛,發涼,少腹冷痛、墜脹,經前或經期加重,經候延期,量少色黯淋漓不淨。舌質胖而紫黯,苔白,脈沉弦或緊。治宜活血通絡、溫經止痛。 
    病案舉例:王某,38歲,已婚,教師,1995-02-16初診。13歲月經初潮,月經週期為28天,經行3天,末次月經為1995-01-30。結婚8年,孕4產1流3,其中人工流產2次,藥物流產1次,藥流後行清宮術。近2年下腹冷痛,腰酸如折,經期加重,得熱而舒。經黯淋漓,旬餘始靜。曾予中西藥多方治療,症狀時輕時重。平素四肢不溫。刻診:納可,寐差,二便正常,下腹冷痛,腰酸如折,手足發涼。舌黯苔白,脈緊。婦科檢查:外陰呈已婚已產型;陰道暢,有少量分泌物,質稀,色白;宮頸光滑,大小正常;宮體平位,輕度壓痛,無明顯壓痛點。B超未發現明顯異常。結合臨床症狀及病史,慮為盆腔瘀血綜合征。盆腔靜脈造影顯示:子宮、卵巢靜脈增粗、彎曲,靜脈顯影消失時間>30秒。此屬寒凝血瘀,治宜活血通絡、溫經止痛。處方:當歸20 g,赤芍9 g,桃仁12 g,紅花10 g,川楝子10 g、延胡索10 g,桂枝15 g,小茴香10 g,幹薑6 g,地龍20 g,水蛭10 g。7劑,每日1劑,水煎服。2診時訴服上藥後四肢末梢發涼明顯減輕,下腹覺溫,疼痛減輕,仍睡眠欠佳、腰酸,在上方基礎上加炒杜仲15 g、桑寄生30 g、狗脊15 g、炒棗仁30 g、柏子仁30 g以溫腎壯腰、養心安神。3診時訴服上方5劑後睡眠轉好,腰痛有所減輕;7劑時,適逢經期,痛經明顯減輕,且無經水淋漓之象。此後守方並隨證加減,調治3個月,諸證消失。 
3 痰濕血瘀型 
    證見平素食欲欠佳,呃逆,口幹,下腹疼痛,腰隱痛,月經先後不定期,經色紫黯而質稀,經期腹痛,平素帶下量多,伴有神疲乏力,泛惡多痰。舌質紫淡,苔厚膩,脈弦滑澀。治宜活血通絡、軟堅化痰。 
    病案舉例:患者,40歲,已婚,無業,1995-03-12初診。16歲月經初期,月經週期為30天,經行5天,末次月經為1995-03-04,量中,色紫黑有塊。素日帶下量多質稀。孕6產2流4,宮內有節育器。自訴下腹痛、腰酸痛8年餘。經中西醫抗炎治療乏效,前來就治。先行取環術,術後抗感染治療7天,上述症狀未明顯減輕。刻診:下腹痛,腰酸痛,極度乏力。舌黯淡苔白厚膩,脈沉澀。B超未發現明顯異常。盆腔靜脈造影示:子宮、卵巢靜脈增粗、彎曲,20秒及40秒攝片中有不同程度的造影劑瀦留。提示盆腔瘀血綜合征。此屬痰瘀互結,治宜活血通絡、軟堅化痰。處方:血竭3 g,當歸20 g,赤芍10 g,三棱10 g,莪術10 g,穿山甲6 g,海藻10 g,昆布10 g,半夏15 g、浙貝母15 g、薏苡仁30 g、炒杜仲15 g、桑寄生30 g。7劑,每日1劑,水煎服。2診時訴服上藥後腹痛、腰痛減輕,白帶反增多,守上方加橘核15 g、川楝子10 g、延胡索10 g,7劑,每日7劑,水煎服。3診時訴白帶減少,腹痛、腰痛明顯減輕,經將屆期,上方去海藻、昆布、穿山甲,加炒蒲黃15 g、牛膝10 g。此後連續4個月按上法治療,腰痛及其他症狀消失。 
4 濕熱瘀結型 
    小腹墜痛灼熱疼痛,痛而拒按,或月經先期,或量多,或淋漓不淨,帶下色帶,溲黃便結,或感覺異常。舌紅苔黃膩,脈弦細而數。治宜活血通絡、清熱利濕。 
    病案舉例:患者,34歲,2002-11-11初診。15歲月經初潮,月經週期為28~30天,經行4天,末次月經為2002-10-27。結婚8年,生育1女,流產3次。近兩年來下腹墜痛,經期加重,腹痛時自覺陰道有分泌物排出,腰酸痛,尿頻,大便秘結。時有呃氣,腹脹,排氣不暢。曾按盆腔炎採用中西藥物治療,時輕時重,無顯效。刻診:月經第16天,下腹墜痛,腰痛,自覺陰道有分泌物排出,口幹,時有呃氣。舌紅苔黃膩,脈弦滑細。婦科檢查:外陰發育正常;陰道並無分泌物;宮體後位,大小正常;下腹部亦無明顯壓痛及反跳痛。觀其症狀,慮為盆腔瘀血綜合征。行盆腔靜脈造影術,結果顯示:子宮靜脈及卵巢靜脈增粗彎曲,20秒及40秒攝片中有不同程度的造影劑瀦留。診斷為盆腔瘀血綜合征。證屬痰瘀互結、陰虛內熱,治宜活血化痰通絡、佐滋陰涼血清熱。處方:當歸20g,川芎10g,桃仁12g,牡丹皮9g,蒲黃15g,五靈脂10g,血竭6g,鱉甲15g,生牡蠣15g,浙貝母15g,生地20g。7劑,水煎服。藥後,下腹痛、腰痛減輕,但呃氣、腹脹、口幹仍在。原方去川芎、生地,牡丹皮改為15g,另加柴胡9g、枳殼9g、沙參30g、麥冬30g、半夏15g以疏肝理氣和胃。7劑後,呃氣、腹脹除,下腹、腰仍感隱痛。此後隨證調理3個月,諸症基本消失。 
5 腎虛血瘀型 
    經行腹痛,腰脊酸軟,月經先後不定期,經量或多或少,不孕。神疲,頭暈,面部色素沉著,性欲減退,便溏。舌質黯淡苔白,脈沉細。治宜活血通絡、補腎益氣。 
    病案舉例:患者,34歲,已婚,教師。1994-04-初診。13歲月經初潮,月經週期為28~30天,末次月經為1994-03-21。平素月經量少,色黯,痛經明顯。結婚5年,孕3產0流3。近3年常感頭昏疲倦,記憶力減退,下腹痛,腰膝酸軟疼痛,舌淡苔白脈沉細。婦科檢查:外陰、陰道、宮頸、宮體、附件未發現異常。B超無異常顯示。盆腔靜脈造影顯示20秒及40秒攝片中有不同程度的造影劑瀦留。提示盆腔瘀血綜合征。證屬腎虛血瘀型,治宜活血通絡、補腎益氣。處方:當歸20g,赤芍10g,丹參30g地龍20g,穿山甲6g,仙靈脾10g,肉蓯蓉10g,黃芪30g。藥服7劑,月經來潮,月經量增多,下腹痛稍減。2診、3診酌加川楝子、延胡索、炒蒲黃、五靈脂炒杜仲、桑寄生等,疼痛明顯減輕。守上法調治數月後,患者來診,月經過期15天未至,尿HCG陽性。 
6 體會 
    盆腔瘀血綜合征系婦科疑難病之一,以下腹疼痛、低位腰痛、瘀血性痛經、經前乳房疼痛、性感不快、極度疲勞感為主證,多有久病、長期站立、坐位、子宮後位、孕產頻繁、便秘、過勞等病史,主要病理表現為慢性盆腔靜脈瘀血。筆者認為,本病符合“久病入絡”說,即“久病必瘀閉”,甚至“經年累月,外邪留著氣血皆傷,其化為敗瘀凝痰,混處經絡”。其病理本質為瘀閉或瘀閉痰結,治療崇葉桂之蟲類搜剔法。基本治療原則為活血通絡,或佐軟堅化痰,同時選用鱉甲穿山甲、地龍、血竭、水蛭等蟲類藥搜剔通絡。然因病人的體質差異及所感邪之不同,常有氣滯、寒凝、痰濕、濕熱、腎虛等兼證,且搜剔法日久易損傷人體正氣,故在治療的同時要兼護人體正氣,並隨兼證加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光般若問道峰 的頭像
    心光般若問道峰

    t458686999的部落格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