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現代養生》增刊上發表了我撰寫的《淺談中華昆侖瑜伽功法》—文後,2005年,在《人物週刊》1~2月合刊上又刊出本人署名文章《結緣中華昆侖瑜伽功法》。本人在扎實的醫學、氣功知識基礎上長期修習該功法,刻苦探索,將自古以來說不清,道不明,只能口傳心授的瑜伽精髓“瑜伽呼吸法”,以醫學理論深入淺出、淺顯易懂地完全講清楚了它的機理和功效,為瑜伽的教學推廣和瑜伽的練習者提供了一個方便的法門。

    中華昆侖瑜伽功法是以鍛煉脊柱,修煉中脈七輪為運行點的瑜伽相應法。中華昆侖瑜伽功法亦稱“中脈功”。中華昆侖瑜伽功所指的中脈,位於人體脊柱中央,從脊柱的底部直通頭頂,是一條中空的管道,由下而上,分別形成七個能量聚集點,又稱為“中脈七輪”。它們分別是:

800   

海底輪:位置相當於會陰穴水準。此輪是人體生命能量的儲存庫,是生命活力的源泉。中華昆侖瑜伽功法的行功第一階段,就是通過特定的方法,打通人體中脈,將此處的生命能量不斷地向上提升。

水輪:位於海底輪之上,相當於人體的恥骨聯合水準位置。它與人體性腺(男:睾丸;女:卵巢。),前列腺等器官有關,在其他學說中,也稱此輪為生殖輪。

日輪:位於水輪之上,位置相當於丹道功中的下丹田,中醫經絡學中的神闕穴位置。在瑜伽中,又將此稱為臍輪。它是身體元氣,健康和體力的中心,主管胃、腸、肝、胰和腎上腺等器官。

火輪:日輪之上,相當於道門丹功中的中丹田水準位置,與心臟齊平。主管心、肺、胸腺等器官。

風輪:又稱喉輪,處於喉根同一水準的中脈部位。主管甲狀腺、甲狀傍腺等。

月輪:位於眉中心後方,與腦垂體同一水準位置。

梵天輪:又稱頂輪,相當於百會穴。

    整個中脈,由下而上,這七個輪是人體能量的會聚點,除海底輪,另六輪分別為相應的組織器官提供生命活力,這與近代科學家研究確證的人體七個“查克瑞”的能量旋渦位置基本一致。深入研究,應該是八個輪,還有一個生命輪,在此不作詳細討論。這些輪對應著脊柱的不同節段,與神經纖維、神經系統的分佈有著一定的關係。

    中華昆侖瑜伽功是以中脈七輪為中心,在行功中,以運動脊柱為特點。昆侖瑜伽的功法簡易,但其功理極為深奧,玄妙。現僅從現代醫學理論的範疇,來討論昆侖瑜伽在治病、強身、抗衰老方面的作用和機理。

    我們從人體解剖學和生理學的角度,來看看脊柱的構造。

   人體的脊柱從前後看是一直線柱狀體,從側面看呈S形曲線,從上到下,由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椎1塊、尾椎1塊組成。因此,成人的脊椎骨總數是26塊。各椎骨間借助椎間盤、韌帶等連接成脊柱。脊柱中間有一空腔,叫椎管,內容脊髓,頸椎上端借助關節與顱骨相連。

    人體由九大系統組成,如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其中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共同組成神經體液系統、器官組織間機能活動的協調、保持機體內環境以及內環境與外環境之間的平衡。

    神經系統有腦髓、脊髓以及將兩者相連的腦神經、脊神經等組成。根據所在的部位,顱腔中的腦髓和脊椎管中的脊髓組成中樞神經,由腦髓發出的12對腦神經和脊髓發出的31對脊神經組成周圍神經。

    按支配區域的功能,又可分為支配骨骼肌、皮膚和感覺器官的軀體神經,以及支配內臟的血管平滑肌、心肌和腺體的植物神經。當然,這種劃分是相對的,因為它們都是神經系統整體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脊髓的上端與腦幹相連,腦幹上端又與大腦相連,組成一個完整的中樞神經系統。脊髓的下端是一圓錐狀,以一軟膜組成終絲下連尾骨,以起到固定作用。

從解剖學角度看,成年男子的脊髓下端平第一腰椎,成年女子的脊髓下端平第二腰椎,兒童的脊髓下端平第三腰椎。這種形態構造上的微小差異,使練習瑜伽的效應產生了很大的差異,即女子優於男子,兒童優於成人。

    脊髓長40~50CM,分31個節段,與之相對應的有31對脊神經,通過對應的椎間孔,分佈到全身各組織、器官。每個脊神經分別管理皮膚、肌肉和內臟的特定部位。

支配內臟、心血管和腺體的植物神經,依其本身的形態和機能,又分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內臟、心血管和腺體一般都受到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雙重支配。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作用,既對立,又統一,相反相成,因而保證了內臟和整個機體的正常活動。交感神經的低位中樞在脊髓的胸腰部,副交感神經的低位中樞之一是在脊髓的骶部,其他中樞位於腦幹。

腦幹是由中腦、腦橋和延髓組成,向下由延髓與脊髓相連,向上經間腦與大腦相連。12對腦神經中,除嗅神經、眼神經外,均由腦幹發出,其中除迷走神經中有一支下行支配內臟、心血管和腺體外,其他神經均分佈在頭面部。在延髓中分佈著呼吸、迴圈和內臟運動的神經中樞。從解剖結構來看,腦幹所在的部位與中華昆侖瑜伽中的中脈生命輪第八輪處於同一水準位置。整個腦幹,又可看作是神經上下行傳導的通道。

    植物神經與軀體神經都是在大腦皮層的控制下進行活動的,二者在形態上和機能上有著密切的關係,但又有著各自的特點。

1、分佈上,軀體運動神經支配骨骼肌,而植物運動神經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體。

2、支配方式上,軀體運動神經自中樞發出後,不經過交換直達骨骼肌,而植物運動神經自

中樞發出後,要經過神經節的交換才能到達所支配的效應器。

3、功能上,軀體運動神經都受意識支配,而植物運動神經則不接受意識支配。

4、軀體運動神經只有一種神經纖維支配,而植物神經則分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雙

重支配效應器。

    再簡單地介紹一下內分泌的概念:內分泌腺是體內一種特殊的腺體。它們所分泌的化學物質,稱為激素,對機體的代謝、生長、發育和生殖等重要功能起調節作用。內分泌腺的活動與神經系統的機能活動互相調節,互相制約,共同組成體內的神經體液調節系統。

    內分泌腺包括松果體、腦垂體、甲狀腺、甲狀傍腺、胸腺、腎上腺、胰島、性腺等。

    這些重要的內分泌腺的分佈,從正面看,它們分佈在人體中軸線上或中軸線的兩旁。其中松果體位於兩耳上緣所連橫線,同百位穴與會陰穴所連垂線的交點上。這兩條相互垂直的交叉線正是人體生命的大十字線。此腺體在兒童7歲時最發達,以後開始萎縮。其確切的功能,現代科學還不能解釋。

    腦垂體位於眉心與兩邊太陽穴連線的交叉點上。它略大於松果體,從體積大小上看,女性腦垂體大於男性,這是男女結構細微差異之二。這些差異的結果使得在練瑜伽的效應上產生了巨大差異。

再向下是甲狀腺、甲狀傍腺和胸腺,它們所處的位置相當於風輪的位置。

    性腺,男子位於海底輪平齊的位置,女子則位於水輪同一水準。男女性腺所處位置不同是結構差異之三。這裏反映出女子性能量的上提較男子快,所以在功效上,女子優於男子。

以上粗略地介紹了人體內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一些基本概念。這兩個系統參與調節機體的各種機能,這兩個系統之間相互協調共同維持了機體內部各組織、器官和系統的穩定平衡。同時,又通過全身的感覺器官,協調了整個機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平衡穩定,從而保持了人體在自然環境中的適應和生存。

    前文主要說明了中華昆侖瑜伽功法從脊柱中脈入手,訓練脊柱的功能,隨著功法的練習,可出現治病防病、強身健體、對抗衰老、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以及健美的效果,達到快速調整生理平衡,身心健康,是完全符合現代醫學理論基礎的,這也就是該功法之所以能產生特殊的功效的特殊機理。正是這樣的功效使每個學員一旦進入中華昆侖瑜伽功的練習,都會自然而然地堅持練下去。

    中華昆侖瑜伽功法是一種輕鬆偷快的有氧運動,而且,在我的點撥下,大多學員可在1~3天內掌握特殊的“瑜伽呼吸法”,一旦掌握,每次練功時通過瑜伽呼吸法吸入的空氣比平時的呼吸可多達數十倍。同時還可實實在在地體驗到氣沉丹田產生的玄妙感覺,再將這種呼吸法與“中華昆侖瑜伽”的各式“體位法”巧妙有機的結合起來,可使每個學員感受到瑜伽鍛煉對於整個軀體、各內臟器官、神經系統、內分泌等系統帶來的全方位功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