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書有色,豔於西子;唯書有華,秀於百卉。”
染唐山宋水之風,萃幽蘭芝草之香,取環佩琴瑟之音,
拈清風明月之影,棹軒窗蘭舟之夢......
流淌於墨香的素箋,忘情于南山的紅豆,縱情於詩畫的江南。
每處動人的影像裏,都有一段婉約的邂逅;
每個折疊的故事中,都有一隅唯美的重逢,宛若靈魂的穿越。
十裏洋場,夢裏水鄉,踏莎折柳,
銅雀美眷,我不知道是書中載著我的影子,
還是我攬著書裏的幽夢!
孟德斯鳩:喜歡讀書,
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晨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
那難得的寧靜,便是時光慈悲的給予。物質可以或缺,精神不可匱乏。
在那難捱的光陰,唯有讀書,
可以給靈魂指引,給思想灌溉,給生命激情。
最重要的是,它可以讓你浩瀚如海,氣質如蘭,嫻柔似水。
讀書的意義,不一定能使你增長財富,但是一定可以豐盈你的內心。
書籍就像一把鑰匙,開啟生活中的所有美好。
讓你更加聰慧,篤定,淡泊,讓你站的更遠。
胸藏文墨虛若穀,腹有詩書氣自華。
讀書的人,如一朵花,
花香淡雅而悠長;如一棵樹,枝葉茂盛而長青!
從書中獲得的智慧,雨不能濯其色,風不能掠其香,
月不能采其光,任憑誰都無法攫取,那便是你最大的財富。
栽種于心,明朗于貌,豁然於情。
連寂寞的時光,便褪變成清歡的盛宴。
展一副墨暈江南,走一程畫卷河山。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
一榮一枯的興替,一花一草的簡淨,都會看的涇渭分明;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能輸梅一段香。
縱橫素冬的香,天心月圓的白,各有千秋;
北國萬里雪飄,塞外駝鈴聲聲,江南水鄉嫋嫋.....
每處景致都會駐足,葷繞的美,在那隔閡的時空,分外驚豔。
“有氣則有勢,有識則有度,有情則有韻,有趣則有味。”
傳統文化無不在展現它的魅力,聲色張合的底蘊,情意雋永的闡述,
妙筆生花的載體,審時度勢的鑒賞。
智慧的箴語,仿佛人間四月天,讓人心湛起請冷冷的細波,
手中宛若被蓮荷潤澤,臉上好似柔風拂面。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用微妙精湛的詩句形象的栩栩如生,知識的獲得,就像活水澆灌,
不停萃取心的知識養料,才不至於視野狹窄,思維閉塞。
才會“才華馥比仙,氣質美如蘭”,
獲得一份素雅的大氣和自身的恬淡。
好的書籍,就像打開了一扇通向世界的門。
會讓你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讓你理性的思考,讓你充滿正能量。
讓你正視真善美,鄙睨假惡醜,讓你行為處世散發著人性的光輝;
讓你言談舉止彰顯著幽蘭的清香;讓你靈魂思想彌漫著雄渾的大氣。
就像林語堂說的:讀書的意義是使人較謙虛,較通達,
不固陋,不偏執。我們在書中發現了另一個自己,
從而在現實社會中自我矯正。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在知識的堡壘中,構築一個思想殿堂。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老子用睿智的話語引領我們步入道的經閣。
美的事物總在辯證的自然界,陰陽沖氣間。太刻意的追求
會損折其本質的意境,相反“無為而治”卻是解開天機的鑰匙。
春秋置換,在歲月的編排下,四季分明,榮枯隨緣。
我們遵循宿命,恪守理哲,隨遇而安。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那如靡香的文化,
在文字的風情解析下流轉四野,傳誠古今。
時光如繡,歲月結繭。
人生是一場旅行,書裏有美麗的風景;
精確的航標;感性的獨白......
讀書雖不能改變生命的長度,但是可以拓展它的寬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