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只想說一句,姑娘們,你爸媽都覺得不好的男人,千萬不要嫁!】
01
昨天,上海“殺妻藏屍”案開庭。
因為一件小事,朱曉東與妻子楊儷萍爭吵,最後朱曉東扼住妻子脖子,致其窒息而死。
朱曉東和楊儷萍
殺人後他沒有自首,而是將妻子放入冰箱,直到105天后,丈人六十歲生日,實在瞞不住了,才在母親的陪同下自首。
這期間,殺人狂魔跑到南京、徐州、海南、韓國去旅遊,用妻子的身份證登記,帶各種女人開房。
殘忍之極,陰險之極。令人髮指。
白髮人送黑髮人,淒慘、可憐。
殺人狂魔理應淩遲。
在楊父看來,即使殺人犯下地獄,可愛漂亮的女兒再也不能回到身邊,替自己養老送終。
11月22日,楊敢連為女兒楊儷萍過“30歲生日”
在正義伸張之後,留給楊父的只有孤獨的晚年和一生走不出的陰霾。
在他看來,也許還夾雜著些許後悔,因為,女兒嫁的是當初全家都“相不中”的那個人。
女兒楊儷萍從小品學兼優,考上上海師範大學,順利進入教師行業,從沒讓楊父費心過。
因為這些,楊父說相信女兒眼光。
第一次見到朱曉東,全家人都不喜歡。
楊父覺得他是個奶油小生。
因為天氣冷,厚厚的衣服遮住了朱曉東身上的紋身。第一次沒見到,但是後來看到了。說實話,紋身在很多年輕人眼裏,是時尚潮流,但在一個傳統家庭裏,是絕對容不下這些出格徽記的。
2015年楊儷萍拍攝的朱曉東
看到朱曉東反手用筷子,楊儷萍的舅父問:“你怎麼這樣用筷子?”朱曉東回復,是小時候被逼練毛筆字落下的習慣。後來才知道,這是撒謊,朱家根本沒有筆墨。
楊家外婆說,看不中,油頭粉面,拿筷子像殘疾。
看人有三相。
如果家族中只有少數人看不中,那麼這場愛情還可以商量。如果所有長輩都看不中,說明這個人,不是這個家族的菜,不適合自己女兒。
因為長輩們吃過的鹽比走過的路還要多,他們經驗豐富,他們瞭解女兒的脾性,適合什麼樣的男人。
但是楊母因為考慮女兒倔強,楊父則相信女兒眼光,所以作了讓步,順從女兒。最後,女兒卻走向了死亡的“冰櫃”。
從楊父的觀念裏,其實兩家完全是門不當戶不對的,但是,他們太愛自己的女兒了。
對方條件不好,楊父為對方考慮,儘量做到不傷夫家尊嚴,女兒簡單出嫁,甚至連婚紗都沒有。
楊家所做的一切,無非想盡最大努力善待夫家,目的只有一個,希望所有的善都能回歸到女兒身上,希望女兒被善待,被愛,被包容。
這一場愛,是本質完全不同的兩個人走在了一起,女兒出嫁猶如羔羊進入狼窩,悲劇由此開始。
如果能夠重來,我想楊父一定站在全家人的立場,竭盡全力制止這場“相不中”的婚姻。
02
韓國三星長公主李富真,執意嫁給了父親的保鏢。
最大財閥的千金與普通員工之間的聯姻。
當父親——韓國首富三星集團會長李健煕聽到女兒要結婚的話後,一個人在新羅酒店咖啡店坐到關門,也沒能阻止女兒一路狂奔的激情。
公主嫁給平民的神話不少,可是少不更事的男歡女愛在激情消退後,還能有多少力量去與世俗的眼光抗衡?還能有多少力量與複雜的現實糾結?
褪卻了神秘光暈的愛人,在朝夕相處、耳鬢廝磨的日常生活中,家教、三觀、品性各種不同慢慢水落石出,一開始還可以在遮羞下潛伏、隱忍,當最後離婚案暴露在公眾視野紙包不住火的時候,公開,反而是名存實亡婚姻的真正解脫。
那個坐在咖啡店裏一個人沉思的男人,他不是富甲一方的有錢人,他只是一個普通的父親。
他知道女兒的脾性,他也知道那個保鏢的底細。他是明白人,這兩個人不適合,她們的未來他是一清二楚的,憑著豐富的經驗完全可以看得到。
可是,他阻止不了。
這是一個父親無能為力落莫的背影。
如果把婚字拆開來寫,“女——昏”,女子昏了,才義無反顧。
也有人說,熱戀中的女人智商為零。
為什麼會發昏?心理學上有一種叫暈輪效應,就是對某人某事由於其突出的特徵留下了深刻印象,掩蓋了其他特徵,從而造成人際認知的障礙。
在愛的光環下,女人們只被對方一方面吸引,而不能冷靜下來客觀分析。
但是此時此刻,長輩卻是最冷靜和緊張的那個人,他們會睜大雙眼,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用審視的眼光去挑刺:這個人到底適不適合女兒?
想讓李富真清醒,有錢的父親已經辦不到了。他只能眼睜睜看著女兒在百轉千回之後,碰壁頭破血流之後,在付出了感情以及鉅款之後,重新回到父親的身邊。這樣的代價,是青春不再,是內心傷痕累累。
最後我看到老父親牽著李富真的手,突然有種感動。
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天底下父母的愛是一樣的深沉,沒有人願意女兒不幸福或者故意和女兒結仇結怨。只有父母長輩真的覺得不適合的時候,才會跳出來阻止。
被愛沖婚了頭腦,願意為男方付出一切的時候,是不是要停下執著的腳步,冷靜一下,想一想,父母為什麼看不中,為什麼要阻攔?
03
《非誠勿擾》節目中,孟非曾這樣表達自己的觀點:
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說,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這句話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歸根到底,是你們相愛之後最後願意在一起共同生活的一個決定……
我也想把這話轉告我的女兒,如果有一天,這個男人不管什麼職業,不管受教育程度如何,這個男人說,回家要去聽爸媽的意見,而且這個回去聽的爸媽的意見,會影響他的決定同,那麼這個人不能嫁給他。
我也同意,這個男孩聽了父母的意見受了干擾,沒有主見絕對不能嫁。
可是問題來了,假如女兒看中的這個人,孟爺爺完全不喜歡,而且覺得女兒嫁給他完全不合適,而且認為完全不會幸福,孟爺爺會怎麼辦呢?
我想所有的父親都會阻撓,不會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女兒死心塌地地往火坑裏跳。
在結婚儀式上,會有一個重要環節,父親牽著女兒的手,在親友的見證下,把女兒的手放在女婿的手上,然後,父親駐足,凝視,看著女兒被女婿牽手,穿過佈置得浪漫有情調的長廊,緩緩到達主台。
這不僅僅是個儀式,更是人生的一種交接過程。
女兒在家被父愛,被母寵,父親把女兒的手放于女婿手心,預示著這樣一個希望:女兒到夫家,會變成母親,兒媳,但是,她在父親心中,還是被人疼愛長不大的女兒,希望出嫁後的女兒一樣能得到夫家的愛和照料,誰願意會把女兒交到一個讓他們不放心的人手上呢?
如果一開始都覺得不合適,不放心,還能會有下一程的放心交接嗎?
04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首因效應,其實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初印象,是指交往雙方第一印象對今後交往關係的影響。
長輩們對女兒男友,如果第一印象很好,那麼,父母就會為女兒的幸福助力;相反,如果長輩們不喜歡,那麼接下來的交往就會阻力重重。
晨晨出身書香之家,家庭條件比較好,到二十五六歲談婚論嫁的年紀,晨晨還沒有對象,父母很著急。
晨晨喜歡健身,週末常去做瑜伽。
有一天練好瑜伽準備下班,天落起雨來,這時一個練習拳擊的男孩剛巧路過,男人撐傘送她回家。一來二去,兩人暗生情愫,晨晨也很喜歡他,準備找個合適的機會帶去看父母。
在酒店,第一次見面甚是隆重。但是吃完飯,父親臉就陰沉了下來,不同意交往。
父親理由只有一個,這個男生吃相不好。只顧自己吃,夾菜夾過了河。
所謂“過了河”,是指夾菜不是夾自己面前的,而是夾到盤子另一邊。所以從這一點上,父母死活不同意。
只顧自己吃,夾菜“夾過了河”,說明這個男人以自我為中心。放在婚姻中,就是不會包容。
愛情是優點與優點的約會,婚姻是缺點與缺點的磨合,不會包容的婚姻,不會長久。
愛得死去活來的晨晨有時想到死,有時會想到私奔。
平時溫順的父親突然變得像獅子一樣咆哮:“你如果鐵定要跟他,你前腳走,我後面就打斷你的腿!”
面對不理智的父親,不理智的晨晨也慢慢泄了氣沒了轍。
後來在父母的嚴格篩選下,晨晨嫁了個愛她的人,丈夫忠厚,體貼,包容。
有一次她偶然聽說前男友過得不好,因為他經常打老婆,老婆一氣之下把他告了。
晨晨暗自覺得自己很慶倖,她從心內生出無限感恩來:如果不是父親的拼命阻擋,何來今天的安逸與幸福?她也生出無限敬意:在長輩眼裏,女兒幾斤幾兩他們一清二楚,配什麼樣的人也一清二楚!
因為,戀愛中的女孩是閉著眼跟著感覺走,但她身後的長輩們卻沒有閉著眼,反而睜大了一雙雙鷹隼一樣的火眼金睛!
父母心中的女婿,除了外在條件,更多考慮合不合適。
女兒的性格缺點父母心中早已有數,長輩挑的那個人,一定是能和女兒取長補短、包容女兒缺點、代替父母去愛她的那個人,而不是讓女兒去吃苦、受氣,受罪、不能給女兒幸福的那個男人。
所以有一定生活閱歷的父母從初印象中就能判斷出對方的大致情況,如果不符合他們要求,父母一定會竭力反對。
當然不是長輩所有的阻攔都是合情合理,也不是長輩“相不中”的婚姻就不幸福。
只是,如果長輩“相不中”,那麼女孩們就應當冷靜一下,多點理性,結合父母的意見,全方位地分析一下,那個讓自己一意孤行託付終身的男人,到底適不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