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睡功修煉方法,對睡眠不好的有一定的幫助
        道家睡功有兩種,就說一個比較簡單的,祖師爺說過學道不學道,學個狗睡覺
        在晚上休息的時候,採用側臥,曲肘墊頭,耳朵放在手掌的虎口處,曲左手,右腿半蜷,曲右手左腿半蜷放在另一條腿側,曲左手右手扣放在丹田處,手心對準丹田撫摸,調整呼吸,想像自己全身都是水晶的透明的,躺在深不見底水裏什麼都沒有的的水面上,蓋在身上的棉被如白雲一樣纏繞著,如雞卵,然後不加任何思維,閉眼而臥,任他自然睡去。
        還有環陽睡和蜇龍睡法。
        睡覺的時候先把心靜下來,後再閉眼為之先睡心後睡

 

 1、 自然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膝微屈,兩臂自然下垂,全身放鬆,舌抵上齶,雙唇輕閉,雙目微合或睜開也可。自然呼吸。面帶微笑,心情輕鬆舒暢。
2、 意念由上至下放鬆:頭部——頸部——胸背部——腰腹部——骨盆——兩大腿——膝關節——小腿——腳掌。
3、 左肩放鬆,左臂緩緩下沉,下沉要用意不用力,是松沉,不是用硬力下沉;沉到不能再沉時,緩緩還原,如此放鬆下沉還原為1次,然後做右肩的放鬆與下沉(動作要求同左肩),如此左右反復交替松沉、還原,各9次,左右共計18次。

明代周履靖《赤鳳髓》載有《華山十二睡功圖》,以入睡為行スΨ,可以視為內丹功法的一種,相傳乃華山高道陳摶所授。其睡功總訣雲:“夫學道修真之士若習睡功玄訣者,於日間及夜靜無事之時,或一陽來複之候,端身正坐,叩齒三十六通,逐一喚集身中諸神,然後松寬衣帶而側臥之。訣在閉兌,目半垂簾,赤龍頭抵上齶,並膝,收一足,十指如鉤,陰陽歸竅,是‘外日月交光’也。然後一手掐劍訣掩生門,一手掐劍訣曲肱而枕之,以眼對鼻,鼻對生門,合齒,開天門閉地戶,心目內視,坎離會合,是‘內日月交精’也。功法如鹿之運督,鶴之養胎,龜之喘息。夫人之晝夜有一萬三千五百息,氣行八萬四千里,是應天地造化,悉在玄關龠。使思慮神歸於元神,內藥也。內為體,外為用。體則合精於內,用則法光於外,使內外打成一片,方是入道工夫。行到此際,六賊自然消滅,五行自然攢簇,火候自然升降,釀就真液,澆養靈根,故曰:‘玄牝通一口,睡之飲春酒,朝暮勤行持,真陽永不走’。凡睡功畢,起時揩摩心地,次揩兩眼,則心身舒暢”。《性命圭旨.亨集》載有道教所傳“五龍盤體法”,其訣雲:“東首而寢,側身而臥,如龍之蟠,如犬之曲,一手曲肱枕頭,一手直摩腹臍,一隻腳伸,一隻腳縮,未睡心,先睡目,致虛極,守靜篤,神氣自然歸根,呼吸自然含育,不調息而息自調,不伏氣而氣自伏。”此法乃內丹家煉去睡魔,以達到《參同契》“寢寐神相抱,消息候存亡”,《莊子》“其覺也無憂,其寢也無夢”的境界。其法雖然入睡,仍常惺惺,心地湛然,以睡引元神合道。如此“開心宗之性,示不動之體,悟夢覺之真,入聞思之寂”,其詩雲:“元神夜夜宿丹田,雲滿黃庭月滿天。兩個鴛鴦浮綠水,水心一朵紫金蓮。” 
  側身而臥之法,不必拘泥。仰身而臥,稱作屍睡,儒門有“睡不屍臥”之戒,然道教“未學生,先學死,”能行胎息僵屍之功,亦是仙人境界。據世傳張三豐《蟄龍法跋》,《周易.隨.象傳》雲:“君子以向晦入宴息”。不曰“向晦宴息”而曰“入宴息”,其妙處正在“入”字,“入”即睡法。以“神入パ
ā,坐臥皆有睡功,又何必“高枕石頭眼”哉!今將世傳華山陳摶《蟄龍法》睡功訣錄於後,以見道教睡功之真諦: 
  龍歸元海,陽潛于陰。人曰蟄龍,我卻蟄心。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雲高臥,世無知音。

中華道家秘傳睡功法訣,筆者整理為:“東首而寢,側身而眠。如犬之屈,若龍之盤。一手屈肱枕頭,一手直摩臍眼。一隻腳伸,一隻腳綣。神不外馳,炁自安然。收心下藏丹田,神炁和合成丹。”此訣大意是說:頭靠東方而臥(東方為太陽出升之地,乃是生炁之所),側著身體而眠。好象犬之屈身而睡(道諺曰:學道不學道,學個狗睡覺),又似龍之盤曲環繞。一手屈臂而枕頭,一手直撫於臍眼(丹田)。一隻腳伸展(左手屈則右腳伸,右手屈則左腳伸),一隻腳綣回(左手伸則右腳綣,右手伸則左腳綣)。神意不可馳逐於外物,炁機自然安定和平。收斂心神含藏于下丹田之中,神與炁自然和合凝聚,結成內丹。睡功起始,應當先唾心(先收心養靜),後睡眼(後閉目入睡)。致虛之極,守靜之篤。神炁自然歸根,入于丹田之內;呼吸自然綿綿,歸於元海之中。此時不必有心調息,而呼吸自會安定;不必用意伏炁,而炁機自然降伏。臨醒之時,應當先醒眼(先睜開眼睛),後醒心(後心生知覺)。然後慢慢輾轉身軀,方可起臥。睡功做到好處,白可入於大靜,一念不生,心同虛空。其後如果能夠放下身心,靜定一場,還會出現其他良好效驗,妙不可言。以上道家睡功的法訣,不是一般的小法小術可以比擬,乃是主靜立極的上乘大道。當初陳希夷(陳摶)祖師留其肉身于西嶽華山,蔣青霞真人脫質升舉于王屋山中,都是修習睡功得道的古代仙真。又,上古時代道家傳有“宴息法”:每當夜晚之時,耳無所聞,目無所視,口無所言,心無所住,息無所促,形無所動。只留一點元神元炁,相依相便,如同爐中一點火種相似,綿綿不絕,若有若無。久久純熟,自可達到“神滿不思睡”的境地。所謂妨礙修道之“睡魔”,亦不知不覺自動消失。陳摶老祖傳有睡功秘訣三十二字,名曰“蟄龍法”。其訣曰:“龍歸元海,陽潛于陰。人曰蟄龍,我卻蟄心。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雲上臥,世無知音。”呂純陽沮師曾為之題詩雲:“高枕終南萬慮空,睡仙常臥白雲中。夢魂暗入陰陽竅,呼吸潛施造化功。真訣誰知藏混沌,道人先要學癡聾。華山處士留眠法,今與侶明醒眾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光般若問道峰 的頭像
    心光般若問道峰

    t458686999的部落格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