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攖寧自幼年就與道教丹道結下不解之緣,葛洪、左慈煉丹的天柱山就近在咫尺,或許這也是冥冥之中註定的仙緣。而追本溯源,陳攖寧所宣導的仙學,實際上正是源自左慈、葛洪一系的金丹學派。

明清時代的內丹學呈現勃興之態,各種內丹學著作層出不窮,並與儒家、佛教的心性之學相融合,成為當時影響深遠的社會思潮之一,而民國時期陳攖寧仙學之創立,也正是迎合了內丹學獨立發展的趨勢。

陳攖寧宣導仙學實修和丹道科學化

近代仙學的創立者陳攖寧(1880-1969)先生,安徽懷甯人,原名元善、志祥,字子修,後因修習道教,改名攖寧,號圓頓子。早年習儒學,舉秀才,因體弱多病而接觸道教養生,修煉氣功,四處尋師訪道,並親自進行數百次的外丹實驗。

陳攖寧精通儒釋道三教之經典,以道教內外丹為核心,融合儒家、佛教的理論,提出創立獨立的“仙學”,在上海先後主辦《揚善半月刊》(1933-1937)和《仙道月報》(1937-1941),傳播仙學理論,宣導仙學實修和丹道的科學化,推動丹道學術的發展。

冥冥中註定的仙緣

陳攖寧自幼年就與道教丹道結下不解之緣,據他自述十余歲時就讀葛洪的《神仙傳》,而葛洪、左慈煉丹的天柱山就近在咫尺,或許這也是冥冥之中註定的仙緣。而追本溯源,陳攖寧所宣導的仙學,實際上正是源自左慈、葛洪一系的金丹學派。他在杭州期間,曾分別作有吟詠葛玄、葛洪的詩作,亦表明對左慈-葛洪一系金丹學派的推崇。

《龍泓洞吟葛效先》曰:“回龍橋畔臥犀泉,青壁芙蓉好洞天;學道偶居靈鷲麓,登真猶憶赤烏年;蒼茫舊宅懷句曲,轉輾丹經付稚川;極目初陽臺畔路,神仙畢竟有家傳。”

另一首《葛嶺詠葛稚川》的詩作:“曾從句漏乞丹砂,飽看羅浮萬樹花;是處深山堪避世,一車行具此移家;松陰古井澄寒水,雲裏高臺麗曉霞;我與神仙多宿契,靈樞也學種蘭芽。”

詩中表明瞭他與神仙家葛洪實有宿緣契合,那就是對內外丹學術的熱愛。仙學從宗教、哲學和科學中獨立出來

陳攖寧因身體之原因而四處尋求養生之道,儒家的,佛教的,道教的,最後他認為道教的丹道最為適合,因此專門留意於道教內外丹,並欲將此學術建成一獨立的“仙學”。陳攖寧所宣導的“仙學”,實際上是一種基於道教丹道學的生命科學。

他在《仙學必成》的篇前聲稱“仙學乃超人之學”,又說“此道雖與宗教、哲學、科學皆有關係,然而非單純勸善的宗教,非空談理論的哲學,非偏向物質的科學,研究起來簡直是一種超人的學術,實行起來可稱為人類中最高尚的事業” 。實際上,他是意圖要將仙學從宗教、哲學和科學獨立出來,在儒釋道三家之外更立“仙家”為第四家學派。

中國古代就有“神仙之學”,秦漢的神仙思潮和方仙道都是古代的仙學,而後世傳承仙學的則是道教,雖然有南宗一系並非以道士的身份傳承,但仍可以看做是道教的丹道體系。陳攖寧提出:“仙學乃是一種獨立的學術,毋用借重他教門之門面。” 而據長期在陳攖寧身邊工作的李養正先生所述:“先生所說的仙學,就是我國自古留傳的神仙家養生學。養生的目的,就現實而言是延年益壽.最高境界就是企求長生久視。”

陳攖甯先生何以要將道教的神仙養生學獨立出來,如果要考慮當時的時代和環境,則陳先生的創立“仙學”的苦心可以理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