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雲:致虛極,守靜篤;

《莊子》雲: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大學》雲: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其實,不必去守這個竅守那個竅,只須誠意正心,保持一點靈覺正念即可。

於黑漆漆的小屋中,自然而然的睡醒了,是為“陽生於陰”。

此時且勿睜眼,也不要去胡思亂想,就讓這種靈明靜安的狀態一直保持著,保持著……

慢慢的,會感到周圍亮堂了起來,開始是淺亮,後來是明亮,再後來是大亮,隨著天長日久的修習,會感到內外通透,無所不亮。

用這個心,聽著各樣細微的聲音,自身的心跳聲、呼吸聲、耳鳴聲,屋內的點滴動靜,屋外各樣狗吠車嘶、鳥唱蟲鳴……

身是安靜的、不動的、或者各樣亂動但卻不因其動而動的,然而心卻是聰慧的、感知的、真正的如如不動的。

心是“君”,其他一切只是“臣”。

心感知著各種聲音、各樣明暗相,但心卻不會隨著它們起浮或亂跑,因為,它們僅僅只是心中的事物而已。

心是“天”,它們只是“雲雨”;心是“地”,它們只是“花草”……

如之,已分不清是看到的,還是聽到的,其實你也不會去做這樣的分別。一切的一切,只是心“觀”到的。

然後,“心”的境界越來越大,力量越來越強,閉著眼睛,亦可觀到五臟六腑,觀到天光雲影。一念起處,過去未來、吉凶休咎,原來皆是自家心中事物……

如之,約束於肉身這具“黑漆桶”中的“心”,終於慢慢解放了。但解放的程度,當然因人而異、因功夫深淺而大大有別了。

從“糊塗人”到“明白人”,是為“陰轉為陽”。因為,所謂的“明白”,也是一種光明。

月亮之光,來自太陽;

太陽之光,來自自身。

心”之光,非來自外,亦非來自內,因為它本來就是光明的。

但我們感知不到它的光明,只因“心”這顆“如意寶珠”所覆塵垢太厚而已,所以需要用修行的方式予以細細打磨,是謂之“修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光般若問道峰 的頭像
    心光般若問道峰

    t458686999的部落格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