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不要看丹經?

學習內丹最關鍵的是找到明師,明師自可為學者口傳心授內丹訣竅。然後學者自可一通百通,再閱讀丹經自可心領神會。但是對於福緣未到的學者,只能先求助於丹經道書,所以說學習內丹丹經還是得看。如此問題就來了,丹經道書浩如煙海,學者如何從中拾到黃金卻不是一件易事。

古語有雲未遇明師且讀書,然丹經之難讀,以白氏之才情尚歎讀之猶墜五裏雲霧,如荊棘中行。經者,徑也。路徑不通,大道難明。

學者若欲下手行功,須是明理第一,故當遍閱典籍,所謂旁參博證,互相發明。然丹經每用隱語,設象取喻,著者往往自寫畫圖,讀者實難明。後世之注者又多發揮其說,引證己意。又因傳承之不一,諸家之丹經又多有相詆之語。是以,讀者不免有惑。

二、從經之中能學到真東西嗎?

著書為文,多為指引後學,只因此事為一大隱秘,反有難明之感慨,多歧路之哀歎。其前人之罪乎?在之于讀不得法爾。濟一子曰:丹經有微言,有顯言,有疑似之言,有正語,有反語,有比喻,有暗示,東露一鱗,西露一爪,要讀者自去尋求。然如何尋求,在於讀之得法,則自然融會貫通。

讀丹經道書最忌支離文字,死於章句之下。

上古之丹經,十隱八九,中古丹經,十隱五六,近世丹經,十隱二三。然近世之丹經,後人有譏之為秀才兵書,須慧眼識別。

三、丹經讀法提要

以下簡列丹經讀法提要。

1:丹經有理、有法、有訣,讀者須區別對待。理為根本,法為方便,所謂理出一端,法則百千,能理法一如,方才讀得。訣者,散在丹經,一鱗半爪,然必是行功緊要處才露得一句半句,讀到此處,需細心方可。

2:丹經每設象取喻,或以此喻彼,或寓意於言外,不得拘泥于名相方可。心腎水火,龍虎鉛汞,或喻此,或喻彼,不可作一固定之事物。

3:流派之不同,解經典則不一。如解悟真之雙修與清修,各有所指,不可混淆。

4:讀丹經須是廣參博證,相互發明,不可拘於門戶,然又須立定腳跟,方才不至有歧路之歎。

5:有疑則有悟,有存疑處,必是關節所在,在己則心參體悟,或待機緣求師印證。

6:讀丹經,須是反復玩味,更須下手行功,功夫不到是處,終是紙上文字。

7:丹經,前人之修證,不可全信,個體修煉必有個體之差異,猶其有關內景論述之文字,須仔細分別。

8:丹經道書之文字,有文本義、有引申義,有發揮義,有指虛為實處,有指實為虛處,須善為分別。

9:悟入丹經,須是未著一字方始參玄。即古人得魚忘筌之意,不必執於文字,埋首故紙堆中。

讀得入,亦須讀得出方才是道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