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說對靈性資訊顯現判斷的認知
一位道友問我:"一個有神通的大師說我前世是善財童子。另一位師兄前世是阿彌陀佛。這是咋回事啊?"
昨天,有位好友來我家聊天。也問道:"師父啊,現在外面看人前世,說身上帶煞氣,陰靈,靈體,神靈的太多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啊?”
我說:嗯,這些你都可以理解成是資訊或者能量。當然,這個能量與物理能量不是一個概念。我比較傾向于理解成資訊,比較準確點。因為,一旦說到能量,我們容易會將這個與物理能量等同起來。物理能量相比較而言,有個量的存在。而資訊的概念既可以包含物理能量,又可以包含物理能量以外的東西。
每個人,都有感知,感應這種資訊的能力!差別在於大家的敏感度不同,敏感類別不一樣。
而且,每個人,每個當下,認知這個世界的方式,都是瞬間來界定和確認的。這個過程在佛學的唯識宗中探討得比較深。但,那也只是將動態的心理反應概念化。你看了唯識宗的書,也只是多了些概念。佛學修行,其實就是以自己為道場,體認出唯識宗中所講的概念。在你的起心動念中認知出來!這,謂之實證。道家呢,是以五神修煉來體認這個過程。在此不詳述這些了。您可以就近請教實證的善知識,過來人。
隨著自己的長大,人本身都具備認識世界的能力。比如,對同一事物,我們都會有自己的認知,但這結論,往往大相徑庭,因人而異。你對面走過來一個人,你搭眼之下,瞬間會產生對他的判斷。美,醜,溫和,狡猾,喜歡,不喜歡……這些都會有或模糊或較清晰的認知。
然後,稍稍接觸,就會有更清晰的認知產生。
這個認識過程與判斷,絕對是因人而異的!你覺得很美很喜歡的人,別人可能會覺得醜陋或厭惡。這個能力,這個過程,是每個人都有的經歷吧。
同時,我們會發現,同樣的東西,每個人認知方向認知層面不一樣。在馬路上,你可能在判別女生漂亮不漂亮,小偷可能就注意她們的錢包,手機好不好偷。一幢建築物,你看到的是漂亮,設計師看到的是合理不合理,藝術家可能就看到高端大氣以及那個線條的美。觀察者的習慣取向是什麼,眼裏就向哪個方向延伸。
所以呢,我們人,認知到的東西都被自己過濾過了,都戴著有色眼晴!!修真修真,就是認知這個有色眼鏡,以及去掉這個色以後的真實世界。當然,修行重點不是在認知那個真實的實相,而是在於:確切地認知這付眼鏡!這兒有大文章!!明心在這,見性在這,見道,也在這的兒!
每個人,都帶有很多方面的資訊。素質,性格,氣質,工作經歷,心理狀態,生理狀態等等都混沌在一起,佈滿全身。當你與他見面或者鎖定這個人的名字,地址等,瞬間,你的內在認知系統已經在探測,判斷認知。每個人的認知演算法系統是一樣的,但每個人探測方向,探索位面都不一樣。整個反應與定性範本是完全個性化的,呈現給自己的,或許是模糊的感覺,然後這個感覺,會因每個人的認知方式不同而被自己個性化放大!放大成具象的客體概念。就比如一個電影名星,可能你看到了,沒啥感覺,但有人會覺得漂亮,有人會成為其粉絲,甚至瘋狂模仿,追求。一個溫和的有佐助的資訊,出馬仙可能會放大成保家仙;修佛的,可能會放大成貴人;修道的可能會放大成和合二仙等等。同樣,一個陰冷的,冷淡的,有傷害的資訊,出馬仙,可能會放大成冤親債主,陰靈,蛇仙;修佛的,可能會認知為外道,魔;搞風水的可能認知為煞氣;修靈性的可能認知為邪靈。
對於自己認知出來的資訊,有人顯現為圖像有人顯現為眉心跳,掌心跳,手顫抖;有人顯現為聲音;也有人沒有顯現,就只是:心裏覺得~心裏的感應。
同時有個現象,你會發現,張三看你前世或許是菩薩。李四看你前世,或許就是豬了!!同樣一個人,差別怎麼會這麼大呢?!!有的老師解釋:你有一世是豬,另一世可能是菩薩。他們看到的是不同的前世。哦,親愛的,別急,別沮喪哈,這是不是就是說:你現在既沒有偉大的慈悲,也沒有無邊的法力!同時,也沒有臭哄哄的豬屎臭!不是嗎?!前世與你現在沒啥關係!我要說,前面的師父看到你,認知,反應出來的是你的善良,慈悲心。後面的師父看到你,認知,反應出來的是你的懶惰!貪婪!!當然,你可能也不太講衛生哦?人家認知的方向不同罷了。當然,你一定要認為自己既是菩薩,也是豬,也行!你修得不錯,沒有分別心嘛。
記得在某地有位關係很好的高官,摟著我,推杯換盞悄悄地跟我說,有人看他前世是條龍。我眯眼看了下,笑笑說:確實有這個資訊。但你要注意哦,龍,不等於是坐帝位的哦。趕緊打消這個念頭!!你這龍土性水性,做房地產掙得多。還有淫,那方面欲望強。。
小妹妹不少吧。他嘿嘿嘿,默認了。
有位官二代女子,跟我講,她師父說她前世是王母娘娘的女兒。看她趾高氣揚不可一世的樣子,我輕輕說:嗯,這天上的權威與你沒啥關係。不過呢呢,你們家經濟條件很好,你象公主一樣生活到是真的,不過婚姻應該不太順哦!”
嗯嗯嗯,木然地點點頭
那個前世是善財童子,可能就是表示財運很好,但從沒將財當成自己的,喜歡捐款助人。
存不住錢,當然也無需存錢!
前世是阿彌陀佛的,可能就是表示喜歡幫助人。喜歡給人講修道經驗,喜歡度人。同時也比較自信。自信過了頭,就是自大啦。
我個人覺得,最好是將這些認知理解成資訊!
因為,你一旦認知為能量,那它就真的具備了能量!如果你只對物理能量,量化的東西有認知,那麼,這個認知的能量就有了物理動力,
就可以折騰你,折騰他人了!這裏,你怎樣賦予其內涵,賦予了怎樣的內涵,很有意思。這是潛意識的內容,是元神賦予,還是陰神,陽神等來賦予。這兒,修道者不可放過!!!空與色,無與有,啥是性空,啥叫妙有,你走過來了,就曉得了!
注:慢慢看,細細體會。看看,能體會出個什麼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