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這話並不是現代才出現的,歷史上很早便有這個說法,這句話很好理解,從字面便可以理解。

很多人可能覺得是無稽之談,實際上仔細想想這句話絕對是很有道理,從字面意思來看,這句話的意思便是,家中的老人偏向誰,誰以後便混得不怎麼樣。

俗話說得好,龍生九子,九子不同,現如今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但是在過去,家家都有很多孩子,每個孩子都有所不同。

在這種家庭中,如果老人太過寵溺其中的一個孩子,這個孩子以後一定沒有太大出息,很可能會成為眾兄弟之中混得最差的一個。如果大家仔細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就會發現這話絕對不是空穴來風。

歷史上這樣的事情也沒少發生,比如說春秋時期,鄭國的君主鄭武公,他娶了貌美如花的武姜為妻子,武姜為他生了兩個妻子。

大兒子便是鄭莊公,二兒子名為共叔段。有趣的是,武姜生鄭莊公的時候難產,差點丟了自己的性命,所以武薑非常的厭惡自己這個兒子。

在這兩人還小的時候,武薑便區別對待,對大兒子一直非常冷淡,對二兒子卻異常溺愛,可以說是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

鄭莊公被立為世子之後,武薑更是厭惡他了,不停的在鄭武公身邊吹耳旁風,一直說大兒子的不好,想讓他改立二兒子共叔段,鄭武公卻堅持自己的決定。

武薑一直覺得應該讓共叔段繼承大位,鄭武公死後,鄭莊公繼位,武薑便讓共叔段造反,在她的眼中,共叔段的能力不知道比鄭莊公強多少倍。

誰成想,共叔段剛剛起兵,立即被鎮壓,兩兄弟根本不是一個等級的,鄭莊公收拾他就像鬧著玩一樣,當然最後鄭莊公還是心慈手軟,放他逃離鄭國。

這便是一個例子,武姜作為一個母親,無限制的寵愛自己的二兒子,在她的眼中自己溺愛的兒子就是最優秀的。

實際上,被寵愛的共叔段壓根沒有任何的能力,更不要說起兵造反了,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武薑,如果不是她從小便溺愛共叔段,相信共叔段至少不會那麼沒用。

歷史上這樣的事情不在少數,不僅僅是皇室是這樣,民間更是如此,即便現在也是這樣,如果大家用心觀察自己的周圍,就會發現這樣的例子不少。

老人向誰誰家窮,這話看似簡單,實際上總結了古人的智慧,其實有許多古代流傳下來的俗語看似是無稽之談,但仔細看就會發現很有道理。

古人普遍都有這樣的認知,如果父母特別偏愛兒女中的一個,那麼這個被偏愛的孩子由於從小在寵愛中長大,他的志氣會被慢慢磨去。

除此之外,由於從小被溺愛,這樣的孩子無論是思想頭腦還是生活能力,都會比經歷過風雨的孩子差很多。

而從古至今,最小的那個都是最受寵的,家裡父母喜歡,上面還有兄長護著,從小就習慣什麼都躲在別人後面,長大以後自然很難獨立,日子也就過得不太好了,有了自己的家庭也很難擔當重任,這個時候作為父母的老人,還要在補貼救濟,讓年輕人更不知道自己的目標和方向,就是坐吃山空的狀態。

所以大家的一生都不可能是順順利利的,你需要成長,你就必須經歷挫折和磨難,而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他該去承受的都被父母給承受了,當下也許孩子會很感激,但以後甚至還會反過來仇恨父母,是父母造成了以後的他,而那些自己去獨立成長的人,面對風雨無阻,他們的心早就強大起來了,遇到事情也不會慌亂手腳,能很快想出解決辦法。

這種情況不分時代,在大家庭中更是司空見慣。老人溺愛的孩子大部分恃寵而驕,沒有經歷過世間百態、沒有經過磨鍊,變得鼠目寸光、走向社會後舉步維艱;那些早早就經歷過世間冷暖、人間百態的人目光長遠、心胸豁達,往往是做大事之人。這句話也在告誡很多老人:要給孩子們一個公平公正的教育環境,不然只會害了其中一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光般若問道峰 的頭像
    心光般若問道峰

    t458686999的部落格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