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養生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跨越上千年,其養生觀念仍深深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可以說,道教養生是活著的文化遺產。

當今,養生熱的悄然興起反映了人們在基本溫飽問題解決後對提升生命品質的渴求,林林總總的養生書籍介紹著各式各樣的養生手段。對比如今各樣的養生方法,道教養生有其獨特的優勢。

它不忽視藥餌、起居、飲食等外部因素的重要作用,但更強調的是人自身的和諧,包括心靈和諧、身心和諧及生命與自然的和諧等。可以說,以人為本是其最基本的特色,其核心的價值觀是和諧。

以下以此為中心,從三個方面闡述之。

一、心靈和諧

古代道教煉養家認為人的生命體是精氣神構成的整體存在,而對整個生命功能起統帥作用的是神。正因神的主宰對生命活動起決定性作用,因此,養生以養性或養神為第一要務。

養生大家孫思邈認為修身養性最重要的是養性,在其名著《備急千金要方》中專以1卷論述養性。在養性序中,他指出:夫養性者,欲所習以成性,性自為善,不習無不利也。性既自善,內外百病皆悉不生,禍亂災害亦無由作,此養性之大經也。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故養性者,不但餌藥餐霞,其在兼於百行,百行周備,雖絕藥餌足以遐年。德行不充,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

《七部語要連珠》曰:夫神者君也,氣者人也。心神動則精搖,精搖則使形不安,若三事各令清靜無為,則萬事自安也。

傳為丹道大師張伯端所作的《青華秘文》指出心的安靜是精氣神得養的根本:心者,神之舍也;心者,眾妙之理而宰萬物也。性在乎是,命在乎是……故夫神鬼之所以測度者,吾心之有念耳。心無念,則神之靈不可得而知也。豈神不知吾心,吾亦自不知其為心,乃定之根本也……能靜,則金丹可坐而致也……心惟靜則不外馳,心惟靜則和,心惟靜則清,一言以蔽之,曰靜,精氣神始得而用矣。精氣神之所以為用者,心靜極則生動也。非平昔之所謂動也,用精氣神於內之動也……蓋心靜則神全,神全則性現。

擾動人的心神,使不得安的是人過度的欲望。不管什麼欲望、性情,過度了就會破壞生命的和諧穩態。道教養生並不提倡禁欲,而是強調心性修養的關鍵是適欲,就是要抑情養性,把人的各種欲念控制在一定範圍內,這樣就可以達到心靈的和諧。

孫思邈專門論述了養性之道必須合度的要求:養性之道,莫久行久立,久坐久臥,久視久聽。蓋以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立傷骨,久坐傷肉,久行傷筋也。仍莫強食,莫強酒,莫強舉重,莫憂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懼,莫跳踉,莫多言,莫大笑。勿汲汲於所欲,勿悁悁懷忿恨,皆損壽命。若能不犯者,則得長生也。故善攝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行此十二少者,養性之都契也。多思則神殆,多念則志散,多欲則志昏,多事則形勞,多語則氣乏,多笑則髒傷,多愁則心懾,多樂則意溢,多喜則忘錯昏亂,多怒則百脈不定,多好則專迷不理,多惡則憔悴無歡。此十二多不除,則榮衛失度,血氣妄行,喪生之本也。

對於食、色這樣人之大欲所存的欲望,亦是如此。如對性生活,孫思邈認為:男不可無女,女不可無男。無女則意動,意動則神勞,神勞則損壽。並進一步對性生活與四時環境的關係作了探討。對於飲食,則專有食治論述,他指出:安身之本,必資於食;救疾之速,必憑於藥。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藥忌者,不能以除病也。斯二之事,有靈之所要也,若忽而不學,誠可悲夫!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血氣。若能用食平屙釋情遣疾者,可謂良工,長年餌老之奇法,極養生之術也。

二、身心和諧

對人的生命活動本質的認識,古人多歸納為形神、性命或精氣神、形氣神的並立。其實,可以視為形的特殊形式,它是形神溝通的媒介。無論是形神,還是性命,都是指人整體生命中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身心兩方面因素。

對於形神二者相互依存的關係,司馬談《論六家之要旨》有: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離則死。死者不可複生,離者不可複返,故聖人重之。由是觀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

《七部語要連珠》對司馬談的論述做了進一步發揮:形者,生之具;神者,生之本。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形神更相生,更相成。形神合同,可以長久。形者,神之舍也,神之主也。主人安靜,神即居之;主人躁動,神即去之。神之無形,難以自固;形之無神,難以自駐。若是形神相親,則表裏俱濟。夫人只知養形,不知養神;不知愛神,只知愛身。殊不知形者,載神之車也。神去即人死,車敗則馬奔,自然之至理也。

在道教煉養者看來,人的存在離不開身心兩方面,因此,養生入手之初即強調形神並重,而達到的最高境界也無非是形神俱妙這樣身心和諧的最高層次平衡。高道李道純所著《中和集》講:性無命不立,命無性不存。其名雖二,其理一也。嗟乎!今之學徒,淄流道子,以性命分為二,各執一邊,互相是非。殊不知孤陰寡陽,皆不能成全大事。修命者,不明其性,寧逃劫運?見性者,不知其命,末後何歸?仙師雲:煉金丹不達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真性不修丹,萬劫陰靈難入聖。誠哉言歟!高上之士性命兼達,先持戒定慧而虛其心,後煉精氣神而保其身。身安泰則命基永固,心虛澄則性本圓明。性圓明則無來無去,命永固則無死無生,至於混成圓頓,直入無為,性命雙全,形神俱妙也。

對於身心有所偏廢的養生修煉,歷代道教養生大家都持批判態度。如: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萬劫陰靈難入聖。達命宗,迷祖性,怕似鑒容無寶鏡。壽同天地一愚夫,權握家財無主柄。性命雙修元又元,海底洪波駕法船。生擒活捉蛟龍首,始知匠手不虛傳。

身心並重的養生學說是中國古代養生學說的一大特色,它著眼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全面提高,這是不同於西方養生著眼於體能強化觀念的另一套養生理論系統。

三、生命與自然的和諧

道教的宇宙觀認為自然萬物是由最基本的存在生成的,這個生成過程是藉由的推動實現的,經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樣的過程,人是萬物中最靈的一部分。養生的實質即是從自在的化而生成的返歸於自覺的帶有色彩的的過程。陳致虛講:是以三物相感,順則成人……何謂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故虛化神,神化氣,氣化精,精化形,形乃成人。

既然人是與自然統一的,那麼養生逆則成仙這樣的最高目標的基礎卻恰恰是和順自然。道家強調人處天地之間,所賴生存的是天地之元氣。若不能順應自然,就難以獲得自然元氣的滋養而生存。順應自然,關鍵是保持意識的虛靜,不妄作為,恬淡合德。

莊子講:聖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不為福先,不為禍始。感而後應,迫而後動,不得已而後起。去知與故,遁天之理。故無天災,無物累,無人非,無鬼責。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慮,不豫謀。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神純粹,其魂不罷。虛無恬淡,乃合天德。故曰:悲樂者,德之邪也;喜怒者,道之過也;好惡者,德之失也。故心不憂樂,德之至也;一而不變,靜之至也;無所於忤,虛之至也;不與物交,淡之至也;無所於逆,粹之至也。

成玄英解釋道:所有施行之事、教令之言,咸任物自為,而不使物從己。如此,則宇內蒼生自然從化。

順應自然,既包括與空間環境的統一,也包括與節令變化的和諧。與自然的統一,發展成了道教洞天福地的思想。而與節令同步的理論主要來自《黃帝內經》。《黃帝內經》的順應四時養生學說對以後的養生理論影響很大,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和託名邱處機所著《攝生消息論》中都有對四時養生方法的專題論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