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學佛的人都是熱情有餘而理性不足,不明理的學佛,就如在黑暗中遠行,隨時都有喪失掉自己慧命的可能。
能圓滿施捨一切,就能證得菩提。
作為一個修行人,必須具足信心,悲心、和智慧。
未盡大悲心,不輕舍自身。
我們聽習佛法,目的是改變自相續,疏導心理障礙,使自己與法相應。要想真正在今生有所成就,就應當不間斷地聽聞思維經論,背誦經論,念佛憶佛,修觀心性。
佛菩薩智慧之光已灑遍三千大千世界,但有人不睜開雙眼,處於無明黑暗中,還自言自怨:黑夜的痛苦太可怕了,我可怎麼辦?,這些人太可憐,我在此也只能歎其不爭,憐其不幸,為他發願回向而已。
信而無解增長無明,解而無信增長邪見。
若能調內心,外敵不能害,一句彌陀佛,萬病皆化去。
因緣、業力主宰一切嗎?我們就是要跳出來。
1
一切功德皆是由心而生,如是內心願將自己所有的一切,毫不保留的施捨給眾生,此無偽舍心名佈施波羅蜜。
對初入佛門者來說,無法做到心意高度專注,能念一句佛號,都有很大功德。
以正知正念觀照護持自心,止惡修善,無有正知,無法清楚自己的缺點,很難發起懺悔的意願。
覺悟之心,人人有之,但那覺悟之心不蘇醒過來,我們怎能真實解脫煩惱呢?
持守菩提心的堅固正念,是燃亮的正法燈,放射著慈悲與無垢智慧的光芒,消除三毒黑暗。
觀察正念是否在心相續中,如果不在,儘快以方便找回來,使其連續不斷。
我們自以為是很隱秘的行為和思想,其實就如同在強烈的燈光下,面對十方聖眾作表演,佛菩薩慈憫的注視我們,而我們掩耳盜鈴,經常幹些不如法的事。
時刻覺察到三寶不離自己,觀照護念自己,念念相續,阿彌陀佛的智慧象點金劑一樣,也就能將自己鋼鐵般的妄念,變成純淨的智慧黃金。
我們念佛憶佛的正念,要象大樹一樣,不為煩惱風所吹動。日常生活中要學會善巧發菩提心以助緣。
心裏所想的,不能全都付以行動,否則,要帶來很大禍害。
自心沉侵在佛法裏,到哪里都是淨土。
根據經論與往昔大德們的教言,無論做什麼事,必須以正知正念觀察取捨,如法的設想,一旦決定下來,中途再不能有很多變化,否則,什麼事情都無法圓滿。
我們的心有時就像一頭狂暴的野象,如果不經常調伏,會造很多貪嗔癡惡業,給今生後世帶來無量無邊的痛苦,必須用正知的繩索,將自己那如狂象的心拴在憶念阿彌陀佛的柱子上。
我們翻開高僧大德的語錄,論著,無論淨土宗,禪宗,密宗都是要求修行者以正知正念去制心一處
不知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的種種方便法,去喊破喉嚨念佛,或閉起眼睛靜坐,只能是徒勞無益。
正知正念,滴水石穿,調伏自心,絕不自欺。
以警醒之心恒念正法。
做為一個學佛的人,在我們想要移動身體或想說話的時候,應先觀察自心的動機是否清淨,然後再行持。
一個有智慧的人,絕不會讓內心煩惱變成行動。
心裏的煩惱,智者和愚者基本上沒有什麼差別,但智者不會將他表露于言行,以此而很少造成不良後果。愚者不觀察身心而隨煩惱流轉,最後也就越變越野蠻,越加低劣了。
2
多數人都是晚上睡覺時的心願。早上起來就沒有了
信心猶如雙足,能趨入解脫道,猶如雙手,將一切善法攬入自相續。往昔的經歷已經給我們自己許多無常幻化的教育。應該醒悟了。惡則此身輪回因,,善則此身解脫船
學佛人的思想行為與世俗的人正好相反,因為他們是利用人身造惡業,學佛人利用人身造善業了生死,所以說,要善用無用之身。
要努力把持自己的身心,經常面帶笑容,平息憂惱的皺眉與怒容,做眾生的善友,常說正實之語。
我是一條道路,願所有眾生從我身上踏過,由凡夫地而步向佛果。恒常莫舍菩提心
凡是能對治煩惱的一切善說,實際上都是佛的加持。
世界上有錢的人很多,然而他們卻很少有寧靜安樂。
我們應常保持著安樂心境,以寬廣的心懷去對待一切,放下種種不必要的憂慮和痛苦,不要為一些小困難,小誤解而牽腸掛肚。
以清淨心看待周圍的一切,慢慢的就會出現智慧。
佛陀教我們應當這樣走路,說話、吃飯、睡覺,我們應當如法行事。
仰臥易生貪心,府臥易生嗔心。
看經不是瞭解而已,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真實修習這些內容,經常憶念這些內容,要學會應用。
3
以正知正念調伏自心,清淨自心,這是根本,如果失去根本,整天念經、打坐、禮拜,也不屬真正善法。
一個學佛人的相續中,如果經常為煩惱所染,為物欲所累,則惡業不斷積累,善業一天比一天少,那就算不上什麼學佛人了。《智者以善巧方便接受一切,所以能變成智慧》
醫術高明的醫生,他眼中所有的草木全都是藥材。菩薩所學的一切學問都會變成度化眾生的善巧方便。
善妙地觀察自己的身語意,在明覺狀態中去利益自他,此即智者。修行就是要保持正知正念,淨化自心,而不被煩惱所污染。在日常生活中以佛法為標準,來衡量要求自己,改過除習,這就叫正法甘露,實踐修行。
一個人的修行,如果不能克服傲慢,脆弱、懶惰的習氣煩惱,很難成功。若人能發心,佛也恒加持,若得佛加持,彼人證覺性。真發心的利益勝過其餘任何善法。
讓我們推開封閉的心靈之窗,佛菩薩圓滿智慧的光明,定會彌漫自己的小屋。
菩提心生起時,所有罪業老鼠就會跑光。
我們凡夫眼中的挫折、磨難、困苦、苦行,在菩薩境界裏是無緣安樂,是任運順利的修行助緣。
菩提心法門是最珍貴的,是八萬四千法門的心要總會。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以意念緣取菩提之願,以意幻與佛光溝通。
4
聞思修是修學佛法之正道,不懂修行竅訣,在家無論磕多少頭,念多少經,沒有菩提心的攝持,能有多大的功德呢。
為利一切有情而行諸法行,為以此善根,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願一切眾生皆證無上菩提。
菩提心有兩種:即發菩提之願心與行菩提願之心。願菩提心是緣菩提果而發的願心。行菩提心是將願心付諸實踐,真正行持佈施,持戒,安忍,苦修等六度萬行就是行菩提願之心。為利有情,求正等菩提。
一切佛法的功德建立在自心上,只要自心與法相應,外表行為已經是第二位了。
為利有情願成佛,為度化有情,應當認真刻苦修法。
今生我獲福,善得此人身,複生佛家族,今成如來子。
珍貴的菩提心,是洗滌痛苦的勝妙甘露,它的廣大福德怎能度量呢?
沒有菩提就是犯戒
以意幻供養三寶在一刹那間能積累無邊資糧,可以為得佛果積累起無量功德。
世人大抵如此,鼠目寸光,對眼前微小危險很注意去防備,而對自己生生世世墮惡趣的大危險---貪嗔癡煩惱罪業,卻不聞不問,一點也不在乎,有的甚至隨心所欲,不斷去造作惡業,似乎怕自己以後所墮地獄不夠深,受痛苦不夠多一般。內心銘記:吾生終歸盡,死期必降臨
5
假若我們的心識轉變到另一個層次時,一切外境隨之而有相應的變化。
俗子凡夫難見佛境
我們每個人活著時,如同盲人步行,前面處處有死神的陷坑,總有一步會給生命劃上句號,因此必須抓緊念佛。
從勤奮中打發時間,立地志向,堅定目標。
從苦行中激勵精神,充實學問,修養品德。
從信願中增進道念,以戒以法淨化身心。
從發心中擔當責任,以道以信追求未來。
從理想中實踐抱負,為人間要留下貢獻,難忘的回憶。
從佛像經書內看到本來面目,從花草、山河裏認識內心世界,從拜墊、禪坐中堅守無限的生命,從人我是非中體會真實寶藏。自知者方可明白腳下
寬其心聽天下難忍之言,時間會帶給我們利益的。
恒心可幫助我們的成就。道德的觀念,可以改變命運;正確的信仰可以改變命運;善意的結緣可以改變命運,;合理的持戒可以改變命運。
無事時心能澄然,有事時心能斷然,得意時心能淡然,失意時心能泰然。
做人難有純潔之心
在黑暗的處境,要點燃般若的火花。在懷疑的地方要陪養信心的力量。人生最大的能源是信仰。最大的歡喜是法樂。懈怠是隱形的危機
6
若要成功,就要進去奮鬥,若要和樂,就要彼此包容。人生就是一隻皮箱,應提放自如,人生就像一枝彩筆,應彩繪人生,人生就像一本簿子,記錄功過。
在修持菩薩行的過程中,如果不斷嗔恚,會招致極大的違緣,應以種種方便善巧修持安忍。沒有哪種罪過象嗔那麼惡毒,也沒有一種修持象安忍那麼難行。所以應當以正理、方便、努力修持安忍。貪心破戒只能壓制善根增長,但嗔恚卻不一樣,它能將以前積累的福善全都摧毀,對治它必須修安忍。
一個內心懷著嗔惱的人,所有安樂喜悅似乎都已遠遠離開了他。世間那些胸懷狹窄、性情暴躁、易怒的人。如果不克制,他的親人朋友也會厭離,捨棄他,除了菩薩聖者外,沒人願意接近他。
嗔恨心如同黑暗,只要有它存在,安樂的光明不會存在。
無論遇到任何逆境違緣,都不要擾亂清淨的心境,因為憂惱心不但於事無益,反而會使人失壞許多有益的善行。
作為因善惡業力交雜而投生的人,在人生的旅程中,不會永遠是那麼平坦寬暢。
如果一個人總能保持著平和安樂的歡喜心,則不易為外境所改變。
內心安住於對佛法的勝解信心中,一生都保持著快樂心境,外境無法動搖他們的修行。
7
面對別人無意之間的衝撞,風言冷語,一記耳光,乃至頭上敲幾個包,錢被騙走等等,如果不能忍受,讓憂惱侵入相續,那麼忍辱波羅密又從何談起呢。
每個念佛修行的人,隨自己往昔的業力,在修法中難免要遇到些逆境,困難,這種時候,正是檢驗自己修行的機緣。
在快樂的時候,大家都像個學佛人,遇到挫折時,各自的煩惱就會露出來。
人的苦樂不在外境,而是在於內心對生活的態度。如果事情無法補救,生氣憂慮又有什麼用呢?如果還可以補救,為什麼不保持歡喜心呢?
《我們雖然都不樂意感受輪回痛苦,然而痛苦是修行佛法的助緣》。我們在遇到任何痛苦時,能夠正視痛苦,安忍痛苦,學佛就會有極大的進展。
當智慧的光芒專注到內心時,痛苦的黑暗也就無影無蹤了。
我們隨便翻開那些大成就者的傳記,可以發現他們有相同的一點,那就是:他們都是能夠堅忍地面對任何苦難的修行人。
不宜太嬌弱,若嬌反增苦
做為一個學佛的人,錢財生命毀掉了並不可惜,如果自己往生極樂世界的決心,智慧被毀掉了,那才是最痛心的事情。
8
愚笨的弱者,在遇到苦難時,心煩意亂,毫無主見,只能可憐的隨業風而浮沉。
智者無論再計窮,絕不邁步愚者道。
能以大勇大智制服煩惱者,才是真正的勇士。
人們雖然不希望患病,但業感疾病仍會生起,不想生煩惱,但在業緣逼迫下煩惱仍然會湧現出來。
所有眾生過失都是依靠因緣聚合才現起,沒有一個獨立的主體以自力生起。
世人對自己的身體最為珍惜執著,但在業力現前,強烈的煩惱襲擊之下,人們往往會將平時最為珍惜執著的身命棄之不顧,甚至自我摧殘毀滅。
有些愚癡的人,站在泉水邊受著乾渴苦惱,卻不知去飲用。
如果說傷害他人是愚昧世人的無明,那麼嗔恨他們便毫無道理。
具有智慧者,看到眾生的種種過失,皆是煩惱所致使,因此不嗔怪眾生,而將注意力放在對治煩惱上。
一切痛苦不樂根,此身極大煩惱源。
觀察社會那些到處胡作非為的罪犯,最後受到法律的處罰,如果去嗔恨執法者,那是毫無道理的,同樣,我們受到傷害時,也肯定是隨自業轉招致的惡報,不應憎恨他人。
9
地獄中的執刑獄卒,都是自己惡業所化現,眾生在輪回中,由自己的罪業而受到苦害,如嗔恨獄卒,只能又造業而已,自己製造的惡果,如果還恨他們,這是愚癡至極的舉動。忍受不了小苦,解除不了大苦。
我們在人間所感受的一切苦,與地獄眾生感受的苦,道理完全相同,大大小小的苦乃至小小的病痛,無一不是感受惡業的果報,豈能去怨恨他人。
人世間每一件事,皆由他特定的因緣所引發,由於自己往昔造過類似惡業嗔害過他人,于今生相遇時,自然導致他人對我生起嗔害心,我們受到損煩,只是償還宿債,決不能怨責他人,他人因我們的宿罪而嗔恨,以此惡業隨落地獄的痛苦果報,因此,對嗔恨自己的人,必須給他回向功德。
佛教的教義,最突出吸引人的特點是:認清煩惱的真相。
學佛人對佛經殊勝的教言,必須反復的思維,觀想,使這些智慧融入內心,認清煩惱的面目,掌握對治的竅訣,如果心相續與法相離,縱使看經多少年,也只是看著甘露而渴死。
歷史上的最多高僧大德,在遇到怨敵傷害等安忍對鏡時,如同遇到寶藏,善知識一樣,特別欣慶,因為他們真實體悟到:依敵修忍辱消我諸多罪
只隨善噁心差別,不隨善惡像大小。
10
世間絕大部分人是為今生而忙碌,因為他們只有這麼短淺的目光,為了短暫的安逸,製造著千萬劫也還不清的惡債,以惡業去求得安逸,必定要以將來巨大的痛苦為代價,最終要墮落惡趣的痛苦。寧可清貧 ,不守濁富
學佛的人就是在於轉化自心。寧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著魔
沒有智慧的人,總會趨於當事者迷的處境,我們今生遭受的傷害、痛苦,究其根源,只能找自己算賬,往昔造惡業害眾生,現在也就不得不受惡報,自作自受。
在無始生死漂流中,所作的種種善惡業,如同錯綜交結的大網,牢牢系縛著自己,雖然無法看見,事實確實如此。
來終南山三個多月,我如是體悟到:念佛不能只是口頭上去念,也不是毫無理由的強迫自己去念,而是從內心深處生起念佛的意樂,對念佛的必要性,生起深切的體會
我們生活在矛盾的世界,如果不能理解與寬容別人,那麼根本不可能順利的生存下去。
如果以慈悲忍辱對待周圍的一切人,心就會平靜。一個人貪欲的對境越多,痛苦也就會越多。
大多數人在世間最大的遺憾和痛苦就是自己付出艱辛的努力付之東流,得不到有益的結果。
智者以吃小苦而除大苦,愚者以不吃小苦而受大苦。
自己如果想要得到快樂,就要先讓別人得到快樂。
11
人的心,最大特點就是能夠如麵團一樣,改造成所希望的狀態。
欲成大事,崳移淥

心隨境轉是凡夫的做法,境隨心轉是聖者們的境界。
很多人的心像瞎子一樣,被外境牽著亂轉,一旦外境不順,自心就痛苦不堪,一旦遇到順境,自心就控制不住高興,這種學佛的人,又有何境界可談呢?我們的一生,外境變化是無法預料的,如果不調治自心,無論到哪兒,也會有煩惱現前。
因緣具足,果必現前
我們世間所遇到的:炎熱時一絲涼風,寒冷時的一絲陽光暖氣,都是佛陀的大悲恩澤所賜。
一百個貪欲惡業之罪,也比不一刹那的嗔罪,因此,對治嗔惱惡業,功德非常大。人越愚癡,就會越傲慢
他方世界的菩薩經常讚歎羡慕娑婆世界的修行者,原因就在他們的國土中,眾生福德圓滿,弄得菩薩們無法找到行持佈施、安忍等法門的對境。
因與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眾生説明修行人證悟佛果,有助進修行人的向道之心與修持,使修行者得以積累資糧,圓滿斷證功德。
如果有了堅定決心,修行就已踏上了成功第一步。
精進就是對善法充滿喜悅欣樂的心態。
笨鳥先飛早入林,修行佛法在於勤。
12
事情已現前,再想做對治,此乃愚者行。
學佛人要拓寬心懷,不能局限在自己那種狹小錯誤的境界中。
佛菩薩的功德需要付出多少努力精勤才能成就,而自己有沒有晝夜如是去努力呢?細心的觀察、思考、體悟才發現自己與這些要求相差太遠。
是因前世未求學,今生終身成愚者。
老狗在屋頂,始終往下看,雄鷹縱空中,昂首看藍天。
情性越易波動者,事業成功率越低。
我們看看世界上的眾生,整天為自己的生活利益奔波,但到頭來只有一無所得而已,在惡業中虛耗時光。
修行人應反其道,斷煩惱隨理智行事。
煩惱所攝的傲慢是貢高我慢心。
勝慢是制服傲慢煩惱的殊勝信心,是一種發自智慧的力量。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奪志
見不到別人的功德,也見不到自己的過失是貢高我慢,如果內心生起傲慢這塊石頭,就會將自己的功德之源泉全給堵死。
人在遇到危險時,都會先護住自己的眼目,同樣遇到引生煩惱的危機時,也應該護住自心這個智慧功德眼目。
不為煩惱所左右。如果不護心,則不能保證任何善法的圓滿。
要護心不隨感
13
我們的內心要經常問自己:你到底願意往智者的安樂道上走,還是願往愚者的苦難方向墮落?如果願意走向安樂光明大道,那你為什麼還不斷舍自利自愛的偏執,向諸佛菩薩學習利他菩提心呢。
作為一般念佛學者來說,應在發心加行方面多下功夫,反復觀修自他平等,相換菩提心。使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能以利他發心攝持,這樣可以迅速斷除我執煩惱,生起無我智慧,痛苦自然消融于利他功德大海之中。
整個大乘佛法建立在菩提心基礎上!如果沒有生起這種利他菩提心,則無論修何法,皆不能成就佛果。
可悲的是有些人成天癡心妄想,追求那些無法得到的東西,將寶貴的人生虛耗在這些空想之中。
時間最可憐的就是愚昧無知者。
最幸福的就是有智慧的人。
我們如果不願讓自己的福德智慧生命毀掉,不願墮落輪回之苦,那就得時刻緊攝六根,抓緊念佛。
如果不淨化自心,昇華自心,那念佛修行就沒有什麼成就功德可言。天氣雖熱,心靜自然涼
智者與智者交往,智慧更加增上,愚者與愚者交往,愚昧無知更加增盛,智者與愚者交往,智者變愚,愚者變智。
貴而無智則為衰,智而驕慢則為愚。
利他雖無能,常有此意樂,懷此意樂者,既是行利他。
要想成就菩提道,是故應當遠女身。
長時間練習而不變成容易適應,這種事情絕對沒有。
同樣的外境,隨各人心情的不同,會引生不同的感受。
真正的智者縱然遇苦,也能安忍,不會攪亂內心的清淨。
如果自心中生不來智慧,利益,度化眾生就變成一句空話。所以在寂靜山中觀修菩提心是進入大乘佛法的必經之路。
自他平等與自他相換法其關鍵就在於內心所持的觀念。
如果以我所執來觀想一切眾生都是我的眾生如是修行成熟後,則一切眾生與現在的無有差別,對自己如何保護,對眾生也是如是保護。
14
三界眾生都願意得樂,不願意有痛苦,但他們以愚昧無知,不知安樂因是十善法,反而以惡業斷送樂因。
雖然一切都是虛妄,都是夢,可自己沒有覺醒,一切痛苦遭遇的夢境還會給自己帶來極難忍受的苦感。理應精勤於使自他醒夢的方便。
修行人以現修自他平等菩提心,將一切眾生的痛苦攝為自苦,以此而願除遣一切眾生的痛苦。
諸佛以菩提心為正因,大悲心為根本。
大悲心是一切諸佛功德之本,也是智慧波羅密多之母,諸法之祖母。
將渺小的徹底投入到利益無邊眾生的事業中,則自我分別妄執自然泯滅于廣大利生功德海中,而自利事業於無求之中也會得到圓滿。
以防護自己痛苦的態度,去修習悲護他人之心。
我們的心非常奇妙,他可以隨意改造,只要給他定個目標,然後反復觀修,就一定可以達到這種目標。
自己是一切過失的來源,他人是一切功德的來源。
虧損失敗我取受,願將勝利奉獻他
慈悲心的佈施,可以挽救自己墮落的命運。
菩薩具足一法,能守持一切如來勝法,何為一法?不舍一切眾生是也。
15
心明慧生。
學佛各有所見,多數人充滿了多欲與好奇的心理。脫離現實物欲而促使精神昇華。如果不絕世間多欲之心,捨棄其他多方面的發展,念佛難功夫成片。
靜是培養接近本性的溫床。要清明睡覺
智慧是從靜中靈光一現而得的。
心理方面:意識、思想、知覺、情感。生理方面:血液的通行、神經的感受、氣息的運行、時刻都會發生苦樂的覺受。
意志的堅定是從氣力充沛的功能所發生的。
智慧的敏捷是由神的定靜而來。
人的生命歸納起來,不外是身心兩種組合。身包括生理、精氣兩種作用。屬於感覺的範圍,心的主要功能屬於知覺的範圍,他是神的作用。
靜中覺物,皆有春意,一切清淨,就是道場。
每個人的一生,很少被別人所騙,都是自己被自己所騙。
學佛人要有遠見,沒有遠見就沒有偉大的作為。
什麼叫念佛?念佛是心心念念仰慕追隨、信奉、追求佛的成就,以佛來警策。什麼叫念法?就是專心用這些道理來體會人生,以及身心的變化,佛法就是正思維。
什麼叫念僧?念僧不是念和尚,而是念證得果位的聖賢僧。
真佈施就是把心中的雜念,妄想,不好的心行,都佈施掉。
若要不老,腹中不飽,若要長生,肚子長清。(16
學佛的人為什麼不容易精進?就是不會休息,當然不是睡覺得休息,睡覺是假休息,必須身也休息,心也休息,空也休息,行住坐臥,念念放下是真休息。
如果精神與氣不能配合,想不生妄念絕對做不到。
心行不夠,見地不到,煩惱妄想習氣的根就轉化不了。
檢查自己的心理就是見地,光有見地,沒有修證也不行。
性欲是個無明,但不一定是罪惡,無明產生惑業,惑業產生煩惱,煩惱有善也有惡,無明的力量不來,也不能證得菩提,這股力量來時,如果轉化不了,就成了欲界凡夫。
當你知道清淨時,已經不清淨了,本性好比玻璃,你用白筆(清淨念)或黑筆(妄念)在上面畫一畫,也是一個東西,不能因為黑筆是壞的東西,白筆是好的東西。
現代人腦子太複雜,內心的種種偏執,是學佛過程的障礙。
在這個影響佛法時代,資訊比較發達,明理的人不少,但實際修行的人不多,證果的人就更少了。
沒有成佛以前,誰的心都不能安,盡管理上誰都會講,事實上心卻安不下來。
以思無思,思盡還源,性相常住,性相現前。
我們靜坐時觀心,這個不是明心見性的心,這個心代表思想,以及煩惱的念頭,當前面一個念頭跑掉,而後面的一個念頭還沒來時,中間有段空洞洞的,保持中間這個空,就是觀心法門。 (17
學佛的路線有兩條:一是加,一是減,現代人心太複雜,悟性差,雜念減不掉,只好用加法,加到你挑不動了,只好放下,才想到減法。
學佛如果能做到念念清淨就行了。
學佛的人,口口談空,步步行有,一切都要,一個都不願丟開,愛到處聽課,叫他好好用功嘛,又不上路。
有很多學佛人很清淨,但身體一身是病,說他沒功夫,心裏空空洞洞,但連病都轉不了,臨死時,疼痛使他念也不空了,跟著昏沉下去。
人的外形儘管衰老,自性清明卻沒有動過。
法身不癡即般若,般若無著即解脫,解脫寂滅即法身。
世尊留給我們的法寶很多,只是我們自己沒有用功,沒有去看,所以看不出,悟不到,法寶就在自性中。
智慧不成功,功德不圓滿。
既然是凡夫,當然有妄念,只管念彌陀,妄念轉成佛。
慈航本是度人物,無奈眾生不上船。
人人皆有光明在,體悟不到暗昏昏。
念佛成佛沒有身體幫忙不能成功。
絕對健康的人才能談明心見性。光聽光看不行,必須調好心,進入正思維,經常聞思修,念佛才能功夫成片。
莫道無心便是道,無心猶隔一重關。
18
有時候有這件事,但我們不明其理,因為學識、智慧不夠,修證也不夠,對於學佛,只懂佛的理,功夫一點都沒做到,不能證得,所以,事理必須鍥合。
佛說百千三昧,有很多定的境界,真昏沉,真睡覺也是定,是昏沉定。若真知道他是昏沉,這個也是定,就不叫昏沉了。
來了妄念心別煩,在這中間,有一個知道妄念來去的,它並沒有跟妄念跑,關照五蘊皆空就是這個本性。
做一個學佛的人,要有科學的頭腦,任何一點問題,都要解決,不能茫然。
我們知道五蘊明明是幻,為何在諸緣中處處癡呢?就是把握不住正念,沒有堅定的信心。
我們平常念佛住在自己的境界,執著於像、空中,想成道,想證果,以有所得之心,求無所得之果。當然都不能成功。
真正學佛的人是把修行當生活的全部,所有平常生活,不過是修行的一點點調劑。
我們的身體也是意生身,如果心裏一灰心,一崩潰,這條命就自然乾癟了,現在活著的一個主要因素,是有精神生命在支持,精神生命就是凡夫的意生身。悟道的人可以造成聖人的意生身。甚至成就了百千萬的化身,這些都是意的作用。
19
事於過後方知悔,覺悟在先心才平。
因為有眾生,有苦惱,才有菩提,才能成佛。
本性好比水,倒在茶杯裏,它的範圍境界就是茶杯那麼大,假如把一杯水倒在大海裏,你看這個水性的境界有多大。
什麼叫學佛修道?就是一輩子研究自己,檢查自己,征服自己。不刻意求善而自然合乎於善
心靈深處天重天,本性裏面有佛仙,佛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堅。為求善而行善是勉為其難的行
人生最高的修善是守得住寂寞,能欣賞得了淒涼,面對淒涼的境界,會覺得很舒服。
鈍根的人只是有信仰,由信仰慢慢培養功夫和見地。利根的人因信就進入了,證進了,馬上起作用。
散亂修止,昏沉修觀,落昏沉煉氣。
學佛必須先成就身內功德,也就是把原先不良的習氣、過錯、心理行為、都轉成正確方面來。
只喜歡清靜,不喜歡塵垢,這是功德不圓滿,也是過錯。
智慧好比大火炬,什麼東西都不怕丟進來,好的、壞的、越丟,智慧的火焰越大。
智慧如孔雀鳥,因孔雀專吃有毒的東西,蜈蚣、蠍子、越毒的東西對它越好,毒品吃多了以後,羽毛越漂亮,所以大菩薩能夠下地獄,能在六道中度眾生,智慧更大。
20
一個真正學佛人要嚴格檢查自己的心行,在一天之中,經常查看自己的念頭是善是惡,你說我在念佛,一邊念佛,一邊六根到處亂動,這樣的念佛沒有真正生起善的福德資糧,一分功德沒有,想進步一步都是不可能的,如果心裏轉了一分,升起一分善境界,智慧就會跳出一份。
任何一個念頭,自己做不了主就是天魔,整天腦子昏昏沉沉的就是陰魔,見地就是智慧的成就。
變成習慣的就是思,思變成業力,變成種子,帶到來生
如果沒有行願,見地是不會徹底的,沒有真正的行願,修證功夫是不會進步的,行願就是修證自己的心理行為。
只念佛不修命,此是學佛之毛病。
我們的自性本來清淨,因煩惱連帶發生的行為,變成了後天的罪惡。
諦觀自性證覺性
不要以為煩惱不好,因煩惱的刺激,才能引其覺悟。
見地到了就是法身,修正到了就是報身,行願到了就是化身,三身都在一念之間。
身是寺廟心是佛,菩提行願是莊嚴。
只要是有智慧,有福緣者,自然會隨正理隨自己的福緣而信奉佛法,修學佛法,以超越痛苦世間,獲得自在安樂。
沒有有悲苦惱的情緒,沒有得失有無的念頭,沒有生老病死的感受。
21
怨人是苦海,管人是地獄。
認不是 生智慧水,找好處 開天堂路。
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盡情理。
天上有個性我,地府有個命我,性要服人,不服人傷性,心要愛人,不愛人傷心,身要讓人,不讓人傷身。
心裏心思別人不對是心病,性裏常發脾氣是性病,心病引起性病,性病必引起身病,能反過來病就好了。
天皇、玉皇大帝管人的性,人要是動性耍脾氣,天就降災,地皇閻王爺,管人的命,要是壞了良心,違背倫理常道,地府就降病,人皇是皇王爺,管人的身,人要是犯罪,國法處罰。
性界清沒有脾氣,心界清沒有私欲,身界清沒有不良嗜好。
性不清沒有福,心不清沒有祿,身不清沒有壽。
三界的病吃藥是沒有效的,心性的病非用佛法治不好,身無不良噁心,身就沒病,心無我執,心界就沒病,性無脾氣,性界就沒病。
貪的虧天理,欠天上的債;爭的虧道理,欠人情債;攪的虧情理,欠陰間的債。欠三界的債哪能有好結果。
貪就是過,爭就是罪,攪就是孽。
好報屈傷心,不報屈保氣、保命,好後悔傷性,不後悔保性、保福,好怨人傷身,不怨人保身、保壽。 (22
人生有三寶就是性、心、身,性屬水,心屬火,身屬土。水是人的精,土是人的氣,火是人的神。精足有智慧,氣足有健康,神足有靈氣。
人生有三性,天性、稟性、習性。天性是純善無惡的,稟性是純惡無善的,後添的性叫習性,是可善可惡的。
以天性用事的會看人的好處,以稟性當家的准看人的不對,什麼性招什麼事。天性有源,稟性有根,前生的習性,就是今天的稟性,能化去稟性(怒、恨、怨、惱、煩)天性就圓滿了。去習性,化稟性,圓滿天性。
人生有三命:天命、宿命、陰命,性就是天命,佛法道義就是天命;心就是宿命,欲望、知識、能力、錢財就是宿命;身就是陰命,稟性惡業(怒、恨、怨、惱、煩)就是陰命。把這三命研究明白,命好不好在於自己,不用算命。
知道別人的長處是知天命,知道別人的功勞是知宿命,知道別人的稟性是知陰命。好動稟性(耍脾氣)消天命,佛法道義減去了,好生怨氣消宿命,知識、能力、錢財減去了,好佔便宜長陰命,惡業加上了。
學佛就是加減法,天命小要會加,宿命小要會增,陰命大要會減。命運在手,唯我使用。
要想能成為善人,必須把自己的心減掉,也就是把宿命儘量減少,宿命是無盡無休的為它沒有頭的
23
善用宿命長知足,能消陰命。不會用的長惡業。只有長天命,才能消陰命,現在的人,只知用陰命,重宿命,不知道長天命,又怎能明白佛法天道呢?
以宿命為眾生的長天命,以宿命為自己享受的長陰命,所以說:有錢會花超三界,不會花孽難逃。
不說人的不對是消陰命,能忍才可以消陰命;天命大的宿命也不小,宿命大的陰命了不了,所以說要止宿命,了陰命,長天命。 性是人的根,若性根好了,那命根沒個不好。
性是命的根,有德的人性量必大,性量大,命也必大。
人的命都是好命,因為性子不好,把命也拐帶壞了。
性是根,命是果,紮下根,才能結果,若不認命,也難結果,性化了就不生氣,認命就不怨人,不怨人才能吃苦,受苦才能享福。可惜世人不知,把性命看輕,把名利看重。
念佛不修性,此是無明第一病,修性不修命,靈光本性無處用。
身界人只知為身子做事,有己無人,橫不講理,見著東西就想占為己有,占不到便宜就生氣打架,總是發愁,所以是個鬼。
心界的人貪而無厭,總是不知足,滿腦子妄想,是個小人。

意界的人知足常樂,樂就是神。
性界的人看透因果,不找迴圈,得會挪界(轉移境界)。
身界的人互相揭短,心界的人互相爭理,意界的人互相容讓,性界的人互相感恩。
24
佛界的人不思而得,神界的人思則得之,魔(心)界的人求才能得,鬼(身)界的人爭才能得。
佛界的性是無為而無不為的,神界的性是遇到好事就願意讓給別人,魔界的性是貪而無厭,一心為己,鬼界的性是破壞成性的,人已兩傷也不知悔,所以說,心身兩界絕對不可以叫身性為主,只可叫他聽命,佛經講的六道輪回,都在我們身上呢。人的持身行事,用性的便是佛道,用意的便是神道。用心的便是人道,貪取外物,不顧情理的便是物道(畜生道),專好上火的便是妖道,好生氣的便是鬼道,這六道每天都輪回在我們身上,何必等死後呢。
以身當人的,無論做到什麼地步也是個破敗星,以心當人的,不論怎麼能幹,也是個操心的人,以意當人的,不論事情怎麼多,也不累心,以性當人的,不論遇到多麼大的逆境,也不動性,就是一尊佛。把一切假事看破,自然成真
有病就是地獄,貪心就是苦海。
會使用心性的人,越遇逆境越樂,會使用意的人意念多大,義氣也多大。不高興就是生心眼了
死心才能化性,稟性化了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志誠。
天堂沒有壞人,地獄沒有好人,苦海沒有真人,佛國沒有假人。
平常人要奪古人的志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以法性做人就是真
情理足道理長,道理足天理長,如果做這個想那個叫做漏氣。
25
人的心理總是好高,都是愛好,哪知事全糟在高上,壞在好上,高處哪里有道,別人不做的,你去做,別人拋棄的,你撿來,那就是德,也就是道。
世人都怕水深火熱,怕死在裏面,好名的死在名上,好利的死在利上,好色的死在色上,每天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自己還不知道呢???
命就是人的本分,守住本分就立住了天命,道是行的,德是做的,不行沒有道,不做沒有德。
上天按天理命名,人要照本分行事。
做事、說話、思想不出本位,才能當體成真。
若是生為女身,羡慕男人,做這想那,就出位了,怎能成道呢?
救有形的命是一時的,救無形的性是永遠的。
人被事物所迷,往往認假為真,那叫看不透,所以才說人不對,和人生氣上火,恭敬我的,正是害我的,羞辱我的,正是成就我的,假的(財色榮辱等)來了,要把它看透,知道是佛使它來考驗我的,受辱受罪正是消災免難。
能知人的性,才能認識人,能知物的性,才會利用物,這是和天接通。什麼樣的人,就存什麼樣的心,哪一界的人,辦哪一界的事,所以說都對。
26
真正修行的人,受任何打擊,都不生氣,不上火,被人譏笑也不動性,氣火是兩個無常鬼,能把它們降服住,使火變為金童,氣變為玉女受了受了,一受就了
凡是對面來的,都是命裏有的,真認清命,才能成道。
人欺人,天不欺人,天加福是逆來的。
如果遇到逆事,自己立不住志,那就半途而廢了。
智者怎能和愚人生氣,以保金明不壞之心。
舍錢不如捨身,捨身不如舍心,舍心不如舍性,人能舍掉稟性,就算得道。
因緣業力主宰一切嗎?我們就是要跳出來。
愚者今世中的一切瑣事,無有任何意義,並且全部都是痛苦根源,世間迷亂已經徹底迷惑了愚者的心。
佛經中說:依靠禪定力,眾生獲菩提
隱藏在心靈深處的痛苦,只有佛法才能化解。
懺悔是洗清過去心靈污穢的良藥,是心靈的閃光,是往生的資糧。學佛不是談玄說妙,而是自性的顯現。
用真心、平等心、慈悲心去待人接物,就是真懺悔。
把一切順境、逆境都轉成法緣,把一切人情眷屬,全轉成菩提眷屬。
專念自佛屬理,專念他佛屬事,自他俱念屬事理圓融。
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惑盡智顯,得證圓通。獲覺之果。
對境無心,即證無生法忍。
27
以佛法身的香,智慧的光來薰染自己本具的佛性。
只有懺悔自己的業障,誓發菩提心,隨緣了舊業,不再造新業,才能得以往生。
不學佛,認識不到自己有無量無邊的罪業,眾生來這個此界都是接受果報而來的,正因為前世以來與眾生有了不同的牽纏和糾葛的關係,而形成善惡業,才會有今天所謂的命運,這個命就是惡、善果報的展現。
通過學佛,我們才知道一切順利和不順利的事情和地方,都是過去的罪業所形成的不同果報而已。
任何事情遇緣才能結果,所以我們有緣聞到佛法,就應該把不好的命,修成好的命,還可以成佛,只要不再造緣,前世的因就不會結果,所以,斷惡才是真懺悔。
把自己的信心窗戶打開,讓佛菩薩的陽光照耀自己。
眾生由於無明愚癡,在開始輪回中養成了深厚的惡習,想除苦,卻去製造更大更多的痛苦之源。雖然都想求得安樂,卻因無知,將自己的快樂果當兒戲一樣消失。
從表面上看,菩薩需在千萬億劫中修持各種善行,積累兩種資糧,難度太大了,而實質上發了菩提心,千百萬劫中要積的資糧往往能在一刹那中圓滿,而且福慧資糧任運而生,如同步行到北京感到困難,但是坐飛機去少時即到。
28
雖學多論,不修無益,雖持明燈,盲者無用。如同病人唯讀藥房而不服藥,是無法對疾病起作用的,要治自相續的煩惱病,就得實踐修行,正法甘露的良藥在日常生活當中,改過除習就是良藥。
惡業如同烈日,善業如同小小的樹蔭無法讓人感到涼爽,只有在佛陀這片吉祥的白雲下,才能享受難得的清涼。
修行人的名聞利養受到損害時,能如如不動嗎?
每個人都是棟樑之才,可惜被雜念的小蟲蝕食,成了無用之才。
親朋好友猶如小鳥,不要貪戀他們,誠摯的信心猶如良田,不要讓煩惱變成荒地,人生猶如如意寶,不要送與貪嗔的怨敵。
如果自相續中遍滿菩提心,任何境界都是好境界。
加持與祝福,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瞭,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事常行菩薩道。
講道容易得道難,雜念不轉總是煩,世事塵勞常掛礙,深山靜坐也徒然。
以正知觀察三門,以正念恒系自心,一切言行都如法如理,利益自他眾生,經常對自己的心念言行如實地了知,如法去舍。
觀賞著那迷亂心識現起的世間萬象,眾生都在為這種惡夢困惑,多麼希望他們都能有緣進入正法之門,步出迷惑的人生。
29
作為學佛人,您想過沒有,如水流逝的歲月,沒有讓您到感到人生的無常嗎?世人的痛哭與勞累,沒有使您感到人世的苦難嗎?即使您樣樣美滿,然而沒有佛法的修證,死亡之時又有什麼意義呢?
本人的天性很喜歡將智者的善說銘記內心,並願意將感受介紹給他人。
我多麼希望,所有的眾生都能以慈悲智慧,澆灌心靈,以愛心來寬容、來擁抱世界。讓自性的佛光在心中永遠開放。
感謝您們的理解,但願我們以此殊勝緣分,領悟宇宙人生真相,並為一切有情帶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我對佛法非常仰慕,對大德非常敬仰,在探尋追隨先賢的足跡時,您的修行和風範早已潛移默化於我的心間,我是不敢欺騙神通廣大的高僧大德的,您深藏聖德是能夠理解的。
若想快樂,不應增加其財富,而應減少其欲望。
陷入物欲享受之中的出家人,不可能有解脫出離的希望。我深知世間欲樂,絕非出家人所應求,世尊當年捨棄皇宮,為弟子范三衣一缽,四處乞食的清淨生活,是我弟子應該效仿的,我默默合掌,祈禱三寶:但願自己生生世世不貪名和利,去除煩惱棘,恒時心清淨,安享現法樂。
30
萬法唯習氣所現,調伏自相續,則能隨意顯諸法原理。現代人們的思想受到了世俗文化的局限,一切都已外境物質為本位,因此而對自心越來越感到陌生,對佛法也越來越感到難以理解,當人類完全成為物質的奴隸時,那就真的是末法時代了。
無論修何種法門都離不開修心,生而為人,雖有緣遇到了佛法,卻沒有精進心戰勝懈怠違緣,虛耗時光,沒有獲得一定的修證功德,臨終痛苦不堪,難道不是最堪痛心疾首的事嗎?
平凡的僧人,沒有那種微妙的文字般若,以大悲智慧之筆,譜寫更美好的心靈,書中見面,也算有緣,我先敬禮心中的佛陀。作為希求解脫的修行人,我深知,走破鞋子,不如坐破墊子。
人生真是奇妙,年輕時夢寐以求的目標,卻在淡忘之後的現在,無意之中得到實現。
面對層出不窮的新事物,新問題,要把握住正念。在迷茫而痛苦的世間,內心的種種偏執,將內心的幻覺強行加於外境而致,實際上一切境界哪有什麼差別呢?不同業力的眾生以各自的業感執為不同的境相。
今生短暫時間形成的習俗尚難改變,何況那些無始以來的誤執惡習呢?所以要堅定正念。
31
壓抑在人們心中的那種宗教情緒,時時以狂熱的形式傾瀉,由於佛教能拓寬智慧,與日常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密不可分,所以,一定要體會佛法無處不在的意義。
即知空不礙有,即知有不礙空,本性原有珍寶,世人隱蔽難用。
無情何怕體如酥,空色兩忘是丈夫,任他千變萬化,一心不動,萬邪自退。
勸君莫慮無知音,自有同心合德人,時來自有風雲會,何愁孤樹不成林。
世法即是佛法根,如無樹根既無莖。
菩提心能把定業與不定業都加以淨除,故能阻塞惡道之門,能得究竟的解脫,所以在此我頂禮菩提心!
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對眾生懷著愛護珍惜的情意,只恭敬佛菩薩,不恭敬眾生,佛法中哪有這樣的教言。平時見這個眾生不好,那個眾生不順眼,對他們生起嗔恨,捨棄了菩提心,你說可惜不可惜。
願以清淨心將所寫的信供養給三寶弟子。
在驕慢的山頂上存不住功德水
一方面對眾生發菩提心,一方面又要把自己看得比任何人都卑賤。
何處行何事,當現自心何相狀。
32
煩惱是自心習氣的顯現,通過對治可以完全消除,煩惱轉為道用,痛苦與快樂主要由精神所支配。
學佛的人都願意制心自己的煩惱,但強大的業力使這種美好願望不能實現。我修持的還不夠,只是稍有些體會和經驗,寫信講給您們,供參考。
如果修行和做人不能相應,遇到違緣就沒辦法遣除。
彼雖非理妄加害,願視彼為善知識。不因稱讚而高興,不因辱駡而悲傷。隨處與誰為伴時,都是己的善知識,從心深處思利他,恒常心懷真愛情。
眾生都活在自以為真實的物質現象中,追求感官上的刺激與享受,因而在不同的境界中隨欲沉浮,無法做主,以致久溺輪回。
在物質文明發達的現代社會,眾生我執實有,所以,越追求越空虛無聊,逐漸走向精深的荒漠,為刺激麻木的心靈,用盡奸心巧計,造作各種惡業來尋歡作樂,結果把自己的後世投向無底的深淵。
文殊菩薩曾經加持魔王,讓魔王說法,結果魔王還是魔王,但在加持下,他不得不說正法。
一個對外境特別執著的人,怎能夠活得自在呢?
學佛的過程境界,因個人的習氣業障而千差萬別,非片言隻語可以道盡。
堅持不懈,常提正念。
33
方便多門,不拘形式。
凡夫都是這樣,明明自己很痛苦,是業障凡夫,卻一開口就振振有詞:我好自在喔,我活得很實在,我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吃啥就吃啥……”在有智慧的聖者看來,這和瘋子有什麼兩樣呢?
夢裏做夢,癡上加癡,萬法皆如幻如夢,平等一味。
言不為主,修為主,若修不說心內知。
在一天當中,我們究竟有幾次把正念的繩子拿在手中,太多的凡夫都活在貪嗔癡等邪惡分別之中,與佛法未沾上邊,根本談不上正念了。至於學佛的人,如果每天還不覺悟,還在貪嗔癡等煩惱無明中轉,那就未免太辜負佛菩薩祖師們出世的悲心了。趁現在還有少許善根,福德因緣,更應加倍努力念佛啊。
我們不食而飽償著心安無執的法喜充滿之食,我們不飲而品著佛法的甘露妙味。
通過學佛法,得有個嶄新的人生宇宙觀,生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來。
有煩惱障,智慧就透不出來,有所知障,心裏就不清淨。
佛法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佛法是人性的教育。
我們學佛得到了什麼?得到了覺悟,事事物物都不迷,現前的曉得,過去的也知道,未來的也清楚。
如果佛法與我們的事業,生活不相干,我們學他幹什麼用?
34
眾生久昧良知,如何才能使他們覺悟?
修福德容易,修功德難,如昨天晚上發的脾氣。那麼從今天早上到現在,你的功德就這麼多,發脾氣以前的功德沒有了。遇到逆境有人來勸你,叫你趕快把功德林燒掉,一定要覺悟,不做傻瓜,功德是定慧,一發脾氣,定沒了,慧也沒了。
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聞。
修行滿天下,悟心有幾人,欲知妙理,唯有觀心,也就是善用其心,一切皆不著相。
信願行裏頭,第一個要相信自己,對自己要有堅強的信心。
妄想是從貪念生出來的,緣生出境,隨境流轉。
性命是根,執著是結,心平則能自在。
惡行難逃惡境,善行必得善果。
只准眼見,不准心見,就不被境轉。
一心生萬法,萬法歸一心,一心是妙有,是虛空,妙有非有,真空不空,照見心法界,法界就是心。
勸君學佛莫貪求,萬事隨緣正念留。
放棄身心世界就是明心,性雖本有但無形無相,領悟神會,才能見性,靠性的作用,而通過心在事上有所成就。
念佛是用佛號來喚醒我們的迷夢,清淨自己的心地,以與淨相應,而生西方。
35
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不為諸根所牽,不為情欲所惑,不為眾邪所擾。
絕不可讓煩惱毒蛇睡在心中,當用正念之鉤除掉。
不失正念,若失正念,則失諸功德,若正念堅強,隨入五欲中,不為所害。
少欲知足,身心自在,入佛知見,出陰界獄。
雖為俗人,守道清白,不染世樂,乘願力菩提船,直達彼岸。
離欲寂靜,住大禪定,降諸魔道。
內無所得,外無所求。
心若不清,淨土難生。
是上契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又是道路之義,是凡夫成佛的一條道路,一條修道必經的一條路徑。
什麼叫業障?就是我們做一切事業的障礙,不順心的時候,煩惱叢生,這是煩惱章。
打坐打是打死妄念,是坐見本性。
隨緣應用,妄念轉為妙用,佛現心中,就是接引,黑業一團不能見佛。 儘管做事情,但心無所住。
念念不停留叫無念,停留在上面就是妄念。
所有煩惱業障,都是自己著相造的,若非無明著相,父母同房時你怎麼會跑進去呢。
風聲鳥語都是法性之宣流,舉手投足無非法身顯露。有情、無情,時時都在說法,處處顯示妙義。離心一字,便同魔說。隨緣起念,不能停留,一切是非,沒有定論。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亡其鳴也哀。
佛法是教育我們怎樣做人,怎樣去除迷情,認識人生宇宙真相,怎樣了脫生死,怎樣教化眾生脫六道輪回之苦,共用本性天真之樂。
佛在眼前,猶如生盲。
家鄉的居士,須知求生西方是一件了生死的大事,不是逞人我,爭是非,鬧意氣,需要平心靜氣的想一想,在得失順逆悲喜關頭,能不為境界所牽移而佛念當前嗎?更進步自問,夜眼睡夢中做得了主嗎?
36
心大果大 破邪顯正
所修不離相,沒有真實義。不求真,不求妄,老實念佛。
不自作障礙就是一個健康的人。
學法得懂法,心外無法。
心是什麼?就是六塵落謝的影子,沒有實法。
一切經藏都貫穿著眾生所應知道的意義。
不開佛知見,成佛不可能,業不由己。
方便顯真,平等破妄,無妄可舍,無真可求。
當下覺悟,當下解脫。
以所的心而發心學佛,都是妄想。
妄想舉體,都是生死罪業和痛苦。
佛是指心覺悟,淨化說的。
發起正信,開示覺路,佛是心之果。
用本來心(佛性)念佛是實相念佛,理明瞭,還要依理進行修證。沒悟明自心,菩提心不能發。
依菩提心發起我們的正修行,修菩薩行,才能趣向無上菩提。
持戒離相是無漏善。
隨順佛法的淨化因緣而生活。
眾生皆有心,而真心難悟。
修行都有定,而性定難明。
一心不亂就是無心可亂
不少的學佛人都是真法假修,一邊坐,一邊妄想,哎呀,這事情怎麼安排呀,那樁事情怎麼了結啊。
1.念起不隨。2.親證無偽,一切事情儘管來,我心不動。3.微細流注消滅。4.一切放下,死心塌地。5.打坐念佛,念起即覺,不壓不隨。6.按時上坐,不急不緩。7.下座觀照,綿綿密密。8.心量廣大,容納一切。
只有信得真,願得切,才不隨業流轉。。不生西方誓不休息。
若是貪戀娑婆,妄念顛倒,想往生,白日做夢。
一切物,不為物轉,一切時,不為時轉。
學佛人,只要肯犧牲眼下的享受,放卻身邊的情愛,再加點苦功,密密持名於心,巳私鑰梢災こ桑
鞣健
六道輪回,全憑善惡業所支配,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人道的資格還不夠,如何生西。口中念佛而心不轉,妄念既不能斷,妄心亦不能轉,妄習更不能除,行來行去,還在老地方自欺欺人而已。
心本無生因境有,內在原因就是性,心由性起,才派上用場,性是體,心是用,性是理,心是事,性是真實永存的,但卻無形無相,心是虛妄的,但卻有形有象。
佛法非妙字能盡,世界萬有皆我性所體現。
心性本自空靈無住,方成妙用,眾生本來是佛,不因修成,只因不覺,淪為眾生。
37
法燈不滅
戒律是手段,不是目的,用手段達到定,定還不是目的,定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智慧。
我們好像一個茶杯,煩惱比漏,人有煩惱,定就沒有了,定是功德,定漏掉了,慧也漏掉了。
自性圓滿的智慧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持戒要重實質不重形式。戒律精神是防非止惡,是幫助心清淨的,如果死守戒律,心地越來越亂就不如法了。
任何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都離不開智慧覺悟。
戒是合情合理的方法,持戒就是遵守方法,守方法才能成就。
不管用哪個方法,能把貪心、愚癡嗔恚嫉妒斷掉,就是好法。
修學淨土必須把理論、方法、想法、看法、做法、境界搞清楚,真正做到心淨則土淨才能往生。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幸福是一種見仁見智的感受。好不貪,壞不嗔。
人情冷淡道心生,必須斷欲去愛。
超越分別、憎愛、取捨,無修而修,修而無修。
佛在經裏說:靜眾觀實相,既得滅罪
佛說:以心分別,諸法皆邪。住正道者,不分邪正
由果驗因,舉心一念,就是法界全體。
清淨安樂,不失道心,心中要有法的氣氛。
妄心不生,即是護法,名真精進。
37
以無心法治妄心,處處自在才是佛。
念佛者,念念歸宗,隨緣無礙,念也得,不念也得。
心起便休,遇緣便歇,不顧外境,但息自心。
人人都是佛,只可惜大家不知道,不認識,只在聲色裏打滾,穿衣時不好好穿衣,在那裏挑揀,什麼樣式好,什麼料子好,什麼是新潮?什麼是過時?吃飯呢?也不好好吃飯,也在那挑肥撿精,什麼菜好吃?什麼菜不好吃?吃葷的還嫌死的不鮮,活的才鮮,就是這麼造業受報,將一尊大好的天尊佛,埋葬在六道輪回裏。假如我們心無所住,有啥吃啥,任運隨緣,就證入無為大道了。
因為我們本來是佛,不是把凡夫變成佛,只是不迷於假的外境,心有覺悟就成佛了。
一念清淨心是法身佛,一念無分別心光是報身佛,一念無差別心光,是化身佛。我們的思想都不過在善惡美醜這兩方面轉,離開這兩方面妄念就不行了。
心有所住,智有所隔,心明慧生。
口念彌陀心散亂,喉嚨喊破也枉然。
念佛應觀想如親在西方,面對彌陀,不敢散亂,如此才是念佛人,才能往生西方。
心水混濁,佛月不現,信為先導,願為後鞭。
把妄心轉換成佛心,即全心是佛,全佛是心。
他力不離自力,離開自力,絕無他力。
38
清淨平等正起作用就是智慧。
如果有智慧,哪一個行業裏頭都能得大自在。
為什麼念佛?不念佛不能快速脫離三界六道,不能圓滿成佛。真誠是體,清淨是相,緣可以決定一切。
念佛為什麼不相應?天天讀佛經,不知做佛事。
遺子黃金萬兩,不如教子一經。
仿佛看到您正跨著有力的腳步急速向心中淨土走去。
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修定有功,開慧是德。
佛法重智慧,決不能感情用事。
什麼叫迷失自己?就是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不知道自己應該幹的事情。人跟禽獸不一樣的,就是人接受過倫理教育。
各盡其責,正念分明,深信因果,老實念佛。
持戒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不著相,是般若波羅蜜。
只要心靜,不起心不動念,外面境界自然是清淨的。
真正持戒的人,他的生活是在淨土裏。
對社會對眾生有利益,條文上沒有,我們也要去做。
著相持戒是福德,不著相是功德。
唐代道宣法師,專修戒律,在終南山感動天人供養。日中一食,窺基法相宗祖師(玄奘大師的學生)有一天從終南山經過,聽說道宣律師很有名氣,去訪問,道宣師也聽說窺基法師對戒律比較鬆弛,有意表演一下,誰知天人未送供養。才知護法神保護,天人進不來。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見境生心,生死絕不能了。
堅持淨戒西方蓮開,不持淨戒閻王就來。
學佛人一切心行,不為後世作因緣。
佛法之故,經論雖多,宗旨是一,法門雖廣,容有不同,目的無殊。
心是和環境集合起來而生的,明心方可顯性。
如何開佛知見,開出本有,示出本無,悟無有無,入出無礙。
佛教是叫人明白真理,改惡向善,去邪歸正。
一切佛法,都是善巧方便化渡眾生,無有定法可說。
外道六師,探宇宙萬有緣起,不曰神我。即謂冥諦,斷滅,今之科學,哲學,究人生萬物之根源,不言二元,即言一元,隨各言之理,極盡玄妙,然皆如盲人摸象,無有是處。世尊悲憫眾生,教化眾生,開示兩種根本,一種無始生死根本,二者菩提涅槃原清淨體,以闡明人生宇宙之奧秘,揭示生死輪回之根由,我等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無明不覺,造業受報,才由共業感現山河大地,複由別業招來十二類生。
明心見性,實乃佛教之精髓,超生死的重要關鍵。
相不破本性不能顯,破相有兩種1.擴大。2.縮小。
學佛人要做到三少:要心中事少,口中語少,腹中食少。
把我們的心念安住在自心明體,無作無求中,才能見性。
不讓六根亂躥為戒,不被外境所轉,不離自性本體為定。
智慧增上,信願增上,慈悲增上,同歸佛道。
(39)
心行轉過來就有救,從解悟達到證悟。
身體是工具,借這個工具渡眾生,出不了六道輪回不叫功德。
信解是理,行是方法,證是做出樣子給我們看。
繫念諦觀,當修三福,定安慮得,思無邪。
沒有智慧,沒有福報是往生不了的,福報跟智慧有著密切的聯繫。真心、正常心不會生病,生慈悲心。
不清淨、不平等就是病毒。學佛難是不知怎樣修學?
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
占別人的便宜是盜心,要存佈施、供養的心。
別人欺騙我可以,我不可欺騙別人。
懂得南無阿彌陀佛的真實意思就保佑了。
念佛一定要把貪嗔癡念光了才行。
要保持身心象蓮花一樣,出污泥而不染。
阿彌陀佛名號的意理,深廣無邊,其味無窮。
財佈施、法佈施、身佈施、精神、體力佈施。
內有貪嗔癡慢,煩惱習氣,外有五欲六塵的勾引,怎能不造罪業,心外無法,法外無心。
觀音菩薩在起心動念之處顯大神通,說微妙法,是生活的全體。
我們就是說生活在佛法裏面,從來沒有離開過佛法,迷惑的人也生活在佛法裏面,只是不明白,當面錯過而已。
有智慧的人是自在美滿幸福的生活,迷惑的人是苦惱的生活,只見其然,未見其所以然。
通過起妄念,可以反證自心。
手持自性明燈,照破黑暗無明。
一切美女體如酥,腰間仗劍斬凡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裏摧盡骨髓枯。 一切妙法都是智慧光明相。
道驗的時候產生樂明、無念,明指心光髮露,又稱智慧真心妙用。沒有妄念而了了分明,心空如洗,有念而不住,當體即空,謂之無念。無住者,沒有執著,無緣者,沒有攀緣,任運者,隨順環境,應因緣而起,不隨緣動心,不違背自心明淨本體。
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佛說殊勝的方便,以淨樂國土,淨樂色身的法門來化導,這就是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以樂得樂的法門,真能修的淨樂色身,就可以深修勝慧了。
三昧是什麼?就是平等,誓願,不違越,平等者,佛與我們是平等的,自心明淨,本體完全一樣,沒有高低的差別,本來沒有苦海,只因眾生妄執妄取,才幻現出無邊苦海。
不分別並不是不分好壞,而不能分別不息,不能執著在分別上,我們想的作的都不離自性,念佛就合格了。
大多數人念佛都存在著邊見,什麼是邊見?執有、執無、執好、執壞。什麼是執著?盯在一件事上放不下,脫不開。什麼是遍計?普遍的算計,樣樣都要。
要把一切邊見,執著,遍計統統放下,遠離,超越,才與我們的本性相應。
40
學佛的意義,以實相的智慧,化解一切法,回歸自性。
不能隨著那些沒有意義的事情而犧牲自己的價值。要忠誠於自己的誓言,用分別心看一切法都有生有滅。
一切法從心想生,一切法為心所現。
所謂善根就是能信能解,所謂福德就是能願能行。
把業報身轉變為願力身,洋洋清楚,充滿智慧,絕無煩惱。
一切苦惱皆由迷惑顛倒,妄想執著而來。
慈悲有緣慈悲、法緣慈悲、愛緣慈悲、無緣慈悲。
發安心,讓眾生都安樂,這是無限佈施。
任何事情都有因有緣,有果有報,我們一定要辨別清楚。
心安理得,在心行裏面生根,教理行果
時間有限,人生苦短,煩惱不斷,開不了悟。
理一定要變成事實,理跟行相應,落實才能嘗到法味,明佛理沒有不願意破色相的。
知難行易,心開意解,一切法因緣所生。
把佛理在生活上展現出來,才是真學佛。
沒有緣先結緣,有緣讓他覺悟,已覺悟幫助成熟。
綠滿窗前草不深,省心省事是佛心。
把障礙消除就有感應了,綠就成熟了。
活著就是為眾生服務而已,緣成進,緣不成退。
欲望的副作用是八苦,從信心裏面生願力心。
勤除執著舊習,保護清淨法性。
一聽到有人乞求,生歡喜心佈施,才能使自己的功德增長,無常物能投入到波羅密多大海,成為成佛的資糧,這是世間第一等好事,真能體驗到為善最樂的境界。初學菩薩應先修習勝解的佈施,什麼是勝解的意樂施?沒有實物的佈施,在安靜的禪心中,以勝解力,現起廣大的無量的種種資財,上供諸佛,下施眾生,勝解就是深刻的信解。
一定要以無所得的心為方便而修。
多念無常,警策修行,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正念常住心時,身心輕安,舒適,而有行善離惡的力量。散亂念常住心時,對欲境的抗拒力,煩惱的制伏力,善事的進修力,都非常薄弱,總覺有心無力。
一念不起的靈知就是我們的本性,性就是能起,知覺的功能,見到本性才是正修。因我們不知道這個平等性義,而有取有舍,有愛有嗔,我們用功把無明、污染、煩惱、顛倒都轉成正念,就顯現出本來清淨的法體,那時淨土就在當下了。
道屬悟,不屬修,熟極能忘,忘極能化。
學佛是為了出輪回,超三界,必須先要端正知見,認識本具的平等心,明白事物的平等義。
以正念力,安住所緣,以正知力為助緣,時時關照,確知住在所緣的境界中。
41
平常訓練我們的心要保持平靜光明的狀態。
心念的頻道不一樣,全由自己掌握,覺悟就是轉換頻道,心念就像螢幕一樣,心念不一樣,答案就不一樣,果報也不一樣。沒有覺悟的心,就無有淨土,枉費工夫。
我們平常就要掌握好借境練心的機會,如果掌握不好,就會取相,就會動心、傷心。
我們都是忍力還沒有成就的凡夫,所以要正念分明,在種種身心的折磨中,雖然知道這是我應得的業報,也有不能安詳微笑的時候。
難道說第三者插足比成佛還重要嗎?
覺悟的人好壞境界都能生智慧,愚癡人才生貪嗔癡。
斷掉名聞利養,保養法身慧命。
隨緣是次,不變是主,住在相上,便成蘊魔。凡有所住,就遮障了本性光明。
處處皆是覺悟的顯現,時時無非智慧的妙用。
人生就是一個旅程,坎坷不平的旅程上佈滿了各種痛苦的深坑。
透過色相見本質,見其理體,就是見到自性。
要善用五蘊,善用六根而起種種妙用,成就佛道。
在色體上修只能是一場空,用因地、本性修。
凡不住在內心修行的都是外道,應瞭解拜佛為何而拜。
提正念契順正理而能滅除愚癡。
念佛是念佛的身相與功德,緣相成定,趣入證悟。
佛性是佛的體性,是成佛的可能性,也就是成佛的因緣,有佛性並不因此說一切眾生是菩薩,要發菩提心才名為是菩薩,菩提心是一切佛法種子。菩提心是志願所在,慈悲心是動機,不著有無是做事的技巧,成佛時,菩提心成法身德,慈悲心成解脫德,法空慧成般若德。
念佛時觀想佛現前住,放光說法,都是隨心力而成。修的與現起的不一致,就不能相應。
成佛的主要方便是都無所得的空性慧。
若人生百歲,不聞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見聞之。
佛法是使眾生依照世間固有的慧性使他向高深處進展,進展到超越世間理智的------現證實相。
42
經典都是聖人的血和淚
難道佛的力量沒有充滿自己的身心嗎?
寶貴的生命喪送在怨恨當中,可惜的是自造的毒藥還得自己來吃。
不停的胡思亂想好像黑布擋住了明佛理的智慧。
安樂的生活,身心才能自在,智慧才能閃現。
佛經的每一個字據,都是幫助我們出離生死苦海的寶貝,假如我們不深悟,又怎能用得上呢?
把青春用名利奔波,直到病倒,發現名利不能減輕痛苦。
很多人忙了一輩子,苦了一輩子,又創下了一輩子輪回痛苦,苦的毫無價值,本來可以看清,好好生活,卻一念迷糊,身不由己的造業。
覺悟和智慧就是往生淨土的飛機票。
對自己佛性的信心強大無比,往生難易,一念之間。
日常生活中信和願的考題,看我們能否過關。
越放不下越牽掛,越掛牽越麻煩,天天擔憂受苦。
學佛人要正念分明,知道內心真正的需求什麼?
烏雲(妄想執著)遮住陽光,想見陽光(佛性)強求是辦不到的。
思得思失的人就是發起菩提心也不是真的。
做習慣、個性的奴隸,是無法快樂的,習慣會產生力量,放下不良的習慣和錯誤的追求,有信心就沒有害怕擔憂。有信心就不懷疑。
心向光明,時時覺悟,顯露智慧,隨緣妙用。
西方極樂代表自性的堅定、清淨、法樂充滿,也是宇宙中最美最莊嚴的世界。
因煩惱失去原有的光明和智慧,不值得。
即使明天是世界末日,今晚也要在心中種滿蓮花。
活一天就要讓心中蓮花開放一天。
大慈大悲正念起,疾病貧窮皆無礙。
如果不懂得如如的運用身體,即使有健康的身體也不能幸福。如果不瞭解真正的道理,就是物質在多也不見得幸福滿足。人最後的微笑才是最珍貴、最稀有的。
一個小小的蠟燭不顯眼,在停電時才能顯出意義。
在眾生苦惱的時候,我願與眾生同行。
快樂無憂才名為佛,佛法貴在悟,覺悟才有力量。
人都是活在自己的觀念中,往往被觀念所約束,色不迷人,人自迷。迷色法輕,迷心法重。
聽了佛法就要改變個性和習氣,佛法就是戰勝自己。
假如心中轉一個念頭,以佛法的慈悲智慧做為生活的前導,一定會有成就的。真正運用一定會有懇定、快樂的答案。
即使住在風景優美的地方,而內心被過去的是非、煩惱、陰影、別人的閒言碎語所捆住,實在是關在牢獄,無法相應。
等到全身狀況都破壞時,在學佛就晚了。
我是一名佛弟子,絕不會做出欺騙眾生的事。
對善知識信心不足怎能相應?!!!
世間表面的快樂是靠不住的,所以趁早接觸善知識,找到內心快樂的路。
心情平靜病就容易好轉,我真誠的把阿彌陀佛做禮物送到您的心田。瞭解自己才能瞭解別人。
依著我們的直覺瞭解到人的無奈,如能妙用發揮,一定能跳出無奈的圈外。
如果有智慧,一切因緣都能轉變為好時機。
我們念佛不相應,就是觀照功夫有欠缺。
運用智慧把每一個絆腳石都轉成墊腳石。
好人做到底就是佛法的圓滿。
開懷地接受佛陀的大願(用心來變)。
悲哀的終點就是快樂的起點。
把我佈施出去,捐獻給眾生,平常的事中,包含著奇妙的道理。
我們的心盡虛空、遍法界,小小的逆境有啥受不了的?
人家嫌我們是幫我們修禪定,作為改進的藍圖。
真想六度總修的人,要把握好西方錢。
空白是無限的啟發,是無聲勝有聲啊!學會用語言做功德。
提起精神,發揮生命的智慧,坦然對待痛苦。
若人心在道,自然無煩惱。
跟往生西方沒關係的事情,有什麼值得留戀的呢?
佛法就是為人處事的方法。
平靜觀察痛苦,善巧方便解除痛苦,不能因痛苦迷失自己。學會處理痛苦的智慧。
不能用幻想過煩惱的生活。
應該讓自性眾生(胃、心臟等)休息幾天。
應該深信人本身就有造病,祛病的能力。
同一個身體,前一秒,後一秒,由情緒的變化影響生理,心念、信念可改變我們的命運和幸福。
沒有人阻攔我們用心念過快樂無憂的生活。
任何眾生都能感受慈悲的心念波。
用強大的磁場,心念,改變病理細胞。
是誰教你手腳發涼的?是不是用壓抑煩惱的心念去改變細胞而引發的。
被亂七八糟牽掛怎能露出佛性。
念佛要流暢而清淨。放鬆就沒有阻力。
學佛就是把妄念轉正念,把煩惱轉快樂。
念佛要念出清淨、慈悲、無私的心懷。
天天過清淨歡喜念佛的日子,給自己注入快樂的信心。
要選哪種生活,就看我們的智慧運用了。
念佛就是念永不變心的佛。
將一切感情都流入阿彌陀佛智慧的大海中。
聽到佛法就能啟用智慧,不用老思想,凡夫的習慣啟用。
我也是一個凡夫,一個壞人,只不過每起壞念頭的時候,都會想起老師的教誨而生覺悟,沒有把壞的想法變成行動。
妄念有心難留我,自性無意自照人。
成佛若有易行路,世間哪個不聖賢。
雜念就是廢鐵渣,進入覺爐轉成鋼。
誰知七情六欲內,清淨法身在其中。
事事常無掛礙意,此時正是清淨心。
深悟佛理繪新景,往生極樂不能等。
不取不舍花開日,佛號不斷顯性時。
真心、正常心不會生病,不清淨,不平等就是病毒。
往生
荒眩訓氖遣恢В頤嵌佳Т砹恕
繫念諦觀,當修三福,定安慮得,思無邪。
沒有智慧,沒有福報是往生不了的,福報和智慧有著密切聯繫的,要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要發菩提心,深信因果,占別人的便宜叫盜心,要存佈施心,供養心。
別人欺騙我可以,我絕不欺騙別人。
轉貪嗔癡為戒定慧。
懂得南無阿彌陀佛的真實意思就保佑了。
名號的意理,深廣無盡,其味無窮。
一個人生在世間最難得的,最可貴的就是具有正知正見。
有能力爭而不爭,有本事求而不求。
有智慧的人怎麼叫世俗。俗緣勞累自己的身心?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