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說: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方法成為科學家的。
你在思考嗎?你真的會工作思考嗎?
請不要假裝很努力的思考,因為結果不會陪你演戲!
多職場工作者都有類似這樣的二種經歷:
1、集體思考,商討問題時,大家東一榔頭,西一棒,你一言,我一嘴,討論半天,甚至爭執了好幾天,直至精疲力盡了才思考出一個解決方案,可是最終輸出的結果往往也你兜出一個更長的彎路。
2、點對點商討問題,工作輸出結果,上司卻說你的方向搞錯了,導致你辛苦好幾天的工作白做了,這事上哪說理去!
不怕苦,不怕幹,就怕苦幹。大家想的不在一個點子上,想不到一塊去,越思考越累心,越聊問題越紮心!
問題的癥結出在哪呢?
思考的程式有毒!大腦沒有植入淺度思考問題的方法。思考方法不對,工作努力白費。
不論是個人還是集體,往往都陷入到思考的誤區裏,舍其易者而不行,究其難者以為學。這句話的意思是,簡單容易的不做,偏要搞得很複雜!
人人都會思考,可是很少人會去關心自己是如何思考問題的,這並非難事!
據說愛因斯坦被問到什麼對《發展論》最有幫助時,他的回答是: “弄清如何思考問題,抓住事物的本質……
掀起你的蓋頭來,弄清楚如何思考問題,這就是文章開頭賣的那個關子。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第一思考的答案就是弄清楚如何思考問題。這是思考的起點,這才是真正的思考,會思考,在思考。
真正的思考由淺入深,大繁至簡,從淺度思考開始。這個簡單的思考都沒有做到,怎麼可能把簡單的事情做好?更何況是複雜的事情!
所以職場中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一句傷人自尊的話:你怎麼那麼笨啊,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或是抱怨自己,為什麼連一件最簡單的事情,我都做不好,這是怎麼回事?
思考有方法,努力有成效!過度思考,想得太多,不知從何入手何……
學會淺度思考,才能心往一處想,智往一處謀,勁往一處使。拒絕盲目思考,簡單至真,回歸淺度思考,才叫會思考。
成為真正厲害的人,工作先學會淺度思考。
淺度思考傻瓜思考,沒你想得那麼簡單
什麼是淺度思考?
打個比方說,你要挖一口深井,得先從最簡單的幾項工作開始,比如測量、鋤草、架機器等等,然後開始複雜的操作,一點點往下挖,往深了挖!
相比深度思考的複雜性和延展性(14個關鍵點),注:詳文見文章結尾。淺度思考是指我們在思考一個問題時,形成一個初始的思考框架,把思考的問題,拆解成幾個簡單的問題,先易後難,再進入深度思考,直至找出一個最優解的答案。
通常我們在思考一個問題時,採用思考的三段式: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這是淺度思考嗎?是,但不完全,存在很大的bug(漏洞),而真正知道如何去運用它的人也不多。
因為它看上去很簡單,簡單到像相貌平平似路人,以至於工作者或管理者往往忽視或忽略了它的存在和作用。就像公司口號牆上掛,又有幾個人印在心裏。
淺度思考到底是什麼呢?
達利歐在《原則》這本書中提出了實現人生願望的五步流程方法:目標問題診斷方案踐行

有明確的目標。注解,既思考目標是什麼?
找到阻礙你實現這些目標的問題,並且不容忍問題。注解,既思考目標的問題怎麼了?
準確診斷問題,找到問題的根源。注解,既思考問題的根源為什麼會這樣?
規劃設計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案。注解,既思考解決問題該怎麼辦?
採取行動實現成果。注解,既目標成果具體做成什麼樣?
實現人生願望的五步流程方法,實際上是通過一個個問題的解決,不斷累積疊加,最終得以實現人生的願望。
換句話說,五步流程就是實現人生願望的淺度思考的法則。
可是我覺得這個流程的概念辭彙太複雜了,知識都是相通的,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換作疑問句,一種更為簡練、世俗化、普及記憶的表達方式,五步流程既是:
淺度思考=是什麼怎麼了為什麼怎麼辦辦成什麼樣?
它比傳統思考的三段式多了二環,彌補了思考三段式的漏洞,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邏輯思考鏈,你也可以叫它淺度思考的五步閉環。
淺度思考+深度思考=思考的環肥燕瘦,你再也不用擔心自己的思考能力沒有彈性和粘性。
工作思考的五步流程
那麼,你如何用淺度思考來解決問題?
1、工作思考的第一步:是什麼?
問題的概念界定清晰,有邊界,思考才能有的放矢。思考出了格,撒了歡地跑,其實就是一種作死的感覺,最後全是眼淚和買不來的後悔藥。
什麼是什麼?比如愛情是什麼,溝通是什麼,工作是什麼,很多人並沒有弄清楚它的概念是什麼?就像有人說的那樣,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是認知差距。區別就在於:
概念的內涵定義不同:我認為打工打好了一樣有出息,可是你認為打工沒出息。
概念的外延定義不同:你認為打工就是在流水線上工作,我認為打工等著老闆發工資,幹什麼職業都是打工。
這種認知思考的偏差、分歧,所導向的深度思考及行為結果就會造成很大的差異。
其實認知偏差不可怕,可怕的是認知偏見。
80%的無效勞動=問題本身概念的認知偏見。
偏見是思考的最大障礙。一個人看到的世界和別人看到的世界不一樣,交集越少,心裏的暗黑面積就越大。
認知偏見是思考最大的硬傷。每個人閱讀這個世界的能力是不一樣的,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你理解的和我理解是兩個概念;或是你理解的概念和我理解的概念不是一回事,這是兩碼事!
比如有一次,我和客戶部討論一個新甲方客戶的活動方案。客戶總監認為設計是要華麗,一出手就把對方震撼注,而我基於對客戶的資訊分析,認為設計是簡約的,更加實用的,結果認知觀念的分歧,導致我們在會議不停的吵吵,爭論不休。直到下午老闆來了,才拍板定了設計方案,用了我的觀點來開展工作方向。事實證明我是對的,提案遞交上去後,獲得客戶的極大認可。
因此在工作中思考問題時,問題的概念(內涵和外延)是什麼,不自以為是,放下偏見,基於物件和用途的聚焦,弄清楚概念的界定,它是什麼,才能再做下一步的思考。
否則接下來的所有思考,無論想法有多好,都是無的放矢的思考,做什麼都是瞎耽誤功夫。
這就好比父母為你想了很多,做了很多好,可是卻費力不討好。不在你認同的好的概念邊界裏,不論他們怎麼做,結果都得不到你的認可。
弄清楚問題是什麼,才能發現問題。
2、工作思考的第二步:怎麼了?
由於人的認知的有限性和無知,思考____是什麼的背後,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只有在分析問題產生的各種狀況和背景後,才能發現問題的矛盾點,知道該從那個方向去探索問題的本質。
很多工作者在沒有搞清楚狀況或根本不瞭解狀況,貿然行動,導致思考偏離方向,最終行動失敗!
搞清楚狀況,並不難!難的是如何破除急於求成的心態,雖然搞清楚問題的狀況,看上去比較費事,但不要試圖在這個思考環節上偷懶,否則就會這樣的:
打個比方,你揮刀自宮練成了葵花寶典的神功,狂笑一陣天下無敵後,這時看到秘笈最後一頁,寫了幾個小字,不自宮亦可練成此功。請問,此時此刻你是怎樣的一種心情?
搞清楚狀況怎了,做好前期資訊採集的準備工作,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必經之路,少走一步,兜圈子,繞彎路這是無知者無畏的代價,多此一舉。
弄清楚狀況,比盲目努力更重要。明白怎麼了,恰恰彌補了大腦思考認知的盲區和無知,在瞭解更多資訊的基礎上,才能便於我們發現問題。
搞清楚狀況,問題的本質也就浮出了水面!
3、工作思考的第三步:為什麼?
搞清楚問題發生的狀況(怎麼了),然後思考各種問題的產生的根源在哪?透過問題的表像揭開矛盾點背後的本質、原理是什麼。
工作中常常會發生這樣的情況,上司檢查完你的工作,扔給你一句話,“_____為什麼這麼做,和我說說你的想法。可惜很多工作者這時候往往都解釋不上來,因為事先根本沒有想好這麼做的理由是什麼,只是憑著某種經驗和感知在做事,沒有說服領導的原因,結果可想而知。
因此在思考問題時,弄清楚為什麼,抓住矛盾點的本質和原理,給個理由先,問題就已經解決了一半。
弄清楚問題的本質和原理,方法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4、工作思考的第四步:怎麼辦?
在弄清楚為什麼的基礎上,思考各種策略和方法,設計出一個計畫方案為解決問題達成一個最優解
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
很多工作者在遇到難題時,大腦第一反應是想辦法解決問題,還是急於求成的心態,直接進入思考問題的解決層面,往往導致問題百思不得其解。費心費力,辦法沒找到,浪費時間不說,相反陷入到問題求而不解的焦慮中,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時候冷靜下來,回歸問題本身的概念是什麼,按著淺度思考步驟,弄清楚問題是什麼怎麼了為什麼怎麼辦,就能因輕而易舉找出解決問題的答案。區別只是你自己有能力去解決,還是借力解決。
方法明確,才能規劃出目標結果的輪廓。
5、工作思考的第五步:辦成什麼樣?
描述解決問題可達成的、實現性的預期成果。
打個比方說,你準備做爸爸,生個baby,讓家裏有點鬧騰的生機,你會在家裏貼上一些漂亮男孩或女孩的大畫像,掛著牆上,讓媳婦天天看著,希望自己也生一個像畫上那樣健康漂亮的寶貝。換句話說,這幅畫上的內容就是你解決問題,輸出成果的參照系。
在工作中,如果解決問題的輸出成果,沒有評估體系,或評價標準不一,那麼工作輸出的成果往往無法達成大家認同的,等於工作按了一個“delete”,一鍵回到解放前,或說是你的工作被恢復到出廠設置
因此在解決問題時,工作思考必須形成一個視覺化、可量化的評估標準,讓個體和集體在輸出結果的執行層面,有一個結果導向的參照系,避免出現較大的偏差,造成個體或集體付出大量的無效努力。
綜上所述:當個人或集體在解決一個問題時,思考必須從淺層思考的五步流程開始,圍繞解決的目標問題列出五個思考問號,然後再進行下一個層級的深度思考。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你在解決一個問題時,可以用紙筆或是思維導圖來操作淺度思考的五步閉環流程。
集體在解決一個問題時,圍繞討論的問題,在白板上羅列出五步思考流程,避免大家隨性思考問題,天一腳地一教,脫離了思考的主題,以保證工作思考的高效性。
心裏有數,輸出結果才能八九不離十。
簡而言之,大繁至簡,解決問題從淺度思考開始,切忌不要試圖一開始就進入深度思考,這樣等於把自己拖入到思考的荒野中,成為一匹脫了韁繩思考的野馬,跑到氣喘吁吁,辛苦了半天,抱怨了半天,總感覺哪不對勁,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別讓思考的野馬喂了獅子,讓思考的風暴走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光般若問道峰 的頭像
    心光般若問道峰

    t458686999的部落格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