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發現,許多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的眼界,不僅僅停留在世俗的成功上。

日本著名大企業家稻盛和夫一生培育了兩個世界500強企業,他說他所有的成功之道,不過這八個字——敬天愛人,利他之心。

稻盛先生在各種艱難、複雜的決策面前,始終堅持“作為人,何謂正確”這個根本的判斷基準即出發“原點”,“敬天愛人利他”就是稻盛經營企業和為人的原點。

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

古人說人必須有三畏:畏天、畏地、畏己。這裏所說的畏,其實就是敬。

敬畏之心源自於人的信仰,人的心裏有敬畏或恐懼的事物,才能既敬重又畏懼,才會規範與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常懷敬畏之心的人顯得格外謙遜。

曾國藩在給曾紀澤的家書中寫道:“敬則無驕氣,無怠惰之氣。”他認為只有心存敬畏,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謹慎態度;才能有戰戰兢兢的戒懼意念;也才能在變幻莫測、紛繁複雜的社會裏,不分心,不浮躁,不被私心雜念所擾,不為個人名利所累,永遠謙遜平和,保持內心的執著和清靜,恪守心靈的從容和淡定。

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不僅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行為準則。

仁者愛人,道德的最高修養

仁者愛人”,出自《孟子》,“仁”的基本涵義,就是愛人。

莎士比亞也說:“上天生下我們,是要把我們當成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去照亮別人。”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愛心贈人,心有光芒。

孔子的弟子冉伯牛有一次生了麻鳳病不能起床,這種病是傳染病,人們都不敢接觸他。但孔子卻非要親自去探望他,他還握著冉伯牛的手說:“亡之,命也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明代外科醫家陳實功曾說:“再遇貧難者,當量力微贈,方為仁術;不然有藥而無伙食者,命亦難保也”。

仁愛是一種人道思想,仁是人之為人的本質特徵。對天下萬物都一視同仁,一切的苦和病,都能感同身受,這就是道德的最高修養,仁愛的極致了。

利他之心,菩提心之所起

利他之心”,簡單說就是對自己要求嚴格,不貪慕金錢名利,但對於別人卻是盡自己所能予以最大的幫助。

日本北海道旅客鐵路公司曾計畫關閉一個幾乎得不到使用的火車站,但後來發現有一名學生仍會每天搭這班車去上下課,公司決定保留這個車站直到這個學生高中畢業。這個“只為1人開設的車站”,很好的詮釋了利他之心這個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