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養生 (38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胎息經》:天之神發於日,人之神發於目,目之所至,心亦至矣。

《青華秘文》曰:心之不能靜者,不可純謂之心,蓋神亦役心,心亦役神,二者交相役,欲念生焉。心求靜必先制眼,眼者神遊之宅也,神游於眼而役於心,故抑之於眼而使之歸於心。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元功源於道家,歷經七代宗師的精心提煉總結,形成了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完整、系統的功理功法。它由動功入手,性命雙修。最後以靜養完成三煉實功,結成聖胎,以達盡性至命、健德全形的上乘功法。

三元功包括太元功,采元功和養元功,通過三功不同次第的修煉,可達到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的上乘境界。此功簡單易學,上手快,氣感強而明顯,不論男女老少都很容易掌握,月餘便可達到內氣外放、外氣內收之效。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周天怎樣才叫通?道家的書中有通周天的標準。首先就練功來講,且不說以意貪氣,因為以意領氣是達不到通周天的目的。以意領氣,你往哪領?”“任督二脈都在什麼位置上?你只知道在身體的中間,從後面中間上來,前面中間下去,可你不知道任督二脈的具體位置。它有多深多淺?多寬多窄?你根本就不知道。這樣,無論後面向前轉,還是前面向後轉,無論男的是後面向前面轉,還是女的從前向後轉等等,大家不必為此再爭論不休了,任督二脈在哪里都沒搞清楚,結果轉了半天,那一點氣都在經絡外面亂轉,與肌肉產生摩擦,感到熱烘烘的,以為是得氣了。實際上是能量消耗了。摩擦生熱嘛。元氣是用來活命的。你的元氣在運動中就消耗掉了,而並沒有在經絡中運行。

那麼,如何知道自己的小周天在哪里?那就要勿妄勿助,無中生有。首先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指妄想,或者希望得到不切實際的主觀意識去幫忙,讓它自己產生。這個過程就牽扯到了下丹田的位置問題。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先看下丹田的生理解剖位置。下丹田這個體腔的分層空間,左右是輸尿管;左右偏上是腎臟和腎上腺;再往上,左上方是胃和脾,右上方是肝和膽;正下方是小腸;再往下是膀胱;膀胱再下則是睾丸和附睾;下丹田體腔的平衡位是橫結腸,臍上一點是胰臟,左下方是降結腸,右下方是升結腸,十二指腸在此竅穴的右方縱穿而過;再往前的分層空間是動脈和靜脈的分叉處,下丹田的後分層空間是太陽神經叢及性腺神經的部位;最後面的分層空間正對位是腰椎骨,下部則是骨盆。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山海經大荒西經》有關於靈山和十巫的記載。所謂十巫,就是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謝、巫羅,十巫都從靈山升降,乃百藥所在,不死之藥——“金丹。晉代開始,便有天帝神仙長生藥,皆出自巫山的說法。《抱朴子・金丹》記載:夫丹之為物,燒之愈久,變化愈妙;黃金入火,百煉不消,埋之畢天不朽。服此二物,煉人身體,故能令人不老不死

但凡君主帝王,都曾心懷長生夢,幻想可以通過秘術仙丹,成就不死之身,永掌千古王權。華夏歷史上,第一個稱皇帝的秦始皇,為求長生不老,派方士徐福,帶童男童女各三千,乘樓船入東海(今山東省榮成市天盡頭),赴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求不死之神藥,一去不返。自秦始皇以後,歷代皇帝都在探求長生不老藥,金丹。春秋戰國時出現煉丹術,這一神秘的道家方術,被歷朝歷代的君主帝王所尊崇,乃至深信不疑。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 :入海功

功效:鍛煉下丹(包括性腺系統),,就能培補精氣,精氣也喻之謂祛病強身延年益壽的良藥。能有經絡,利通百脈。健身的機能。故堅持習練法,能獲得精旺神足、氣血暢通、還精補腦、益智開竅、恢復青春活力功效,對於腎虧、消化不良、慢性腸胃病、性功能障礙、遺精、失眠、肥胖、關節炎等有顯著功效。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個養生規則,其實是很有道理的。

就是不要熬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凝神氣穴:將微細之元神輕輕移於氣發處,有而如無,似無而有。有二義:一為斂聚,二為不動,合即為一心不二,守之不離,勿忘勿助。氣穴即氣發之處,古有昔日遇師傳口訣,只要凝神入氣穴句,歷來丹家視之為重要訣法,然而,學者如執文泥象,用為常行之法,則必由此墜入邪途,正如《仙學真詮》所言:所謂凝神者,蓋息念而返神於心耳。神返於身而不外馳,則氣返於身,漸漸沉入氣穴去矣,作丹只要氣沉到此處,非用意注想之謂也。旁門小道,妄指身中一處,令人注想於此,以為凝神入氣穴,人或不悟而從之,其終必致於疾,此凝神入氣穴所以誤人之由也。

氣穴,氣發始有,氣未發則不有。凝神氣穴實為藥生採取之法,用之有時,而非是常行之功。《道鄉集》:凝神氣穴,息息歸根。凝者,聚也;神者,心中之正念也;氣穴者,生先天真氣之本根。即將我心中之正念,凝聚於氣動之處,不令外馳。神凝則火聚,火聚于下,水自上升,此水火既濟之要訣,亦凝神氣穴之妙諦也。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8能量區的,中性人,是報佛能量管理人,恩師)

一字通天箭指功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步:行補身漏法——得卻病延年之果

一、誠意存于下丹田。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淨功最主要的功能在於讓身心放鬆平和。渾濁的水經過沉澱之後會變得清澈,同樣的,當我們的心安靜下來之後,身上的濁氣也會逐漸沉澱,所以清淨功也稱為「澄清功」。

想要保持健康,工作與休息必須平衡,一般而言,理想的作息分配為工作、睡眠、休息各占八小時,可是現代人過於忙碌,休息的時間已被分割殆盡,學會清淨功,就可以利用零碎的時間得到充足的休息。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精者,天地之靈,人生元氣。

古人認為,精血是人體營養物質中的精華部分,是生命的物質基礎,五臟六腑得精血的供養,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站樁:激發你體內沒有被激發的能量,是修復生命的修行!

上古有真人,提攜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蔽天地。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何首烏

特點:藥店中出售的何首烏可是有生、熟之分的,新鮮採挖的首烏經曬乾或烘乾後,就是生首烏:而將生首烏與黑豆汁拌勻,蒸至棕褐色,曬乾成黑色,稱為制首烏,也就是熟首烏。熟首烏補肝腎、益精血,且溫而不燥,補而不膩,實為滋補之良藥。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家,講究複歸於嬰兒。

其實,不要限於字面直解。限於字面,歸於嬰兒,一點自保能力也沒有。豈不悲慘?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在修練時,將心神融入到聽覺中去。本來,耳朵只是感覺器官的一種,而耳所聞到的資訊只是人的意識內容的一個來源,人在聽的同時也可以通過其他感覺器官獲取資訊。如果能把全部的意識集中在耳根的所聞上,就關閉了其他的感官資訊,然後以能聞的意識主體融入于所聞的意識物件,而能聞與所聞合一,就可凝神入定了。這是從耳根入門,進行修行得道的一個法門。

內丹養生修煉入門的具體方法很多,但要因人因時而宜。大家可以用寧靜地傾聽這個方法來靜心存神。在修煉這個功法的時候,務必將所有的塵勞雜事種種牽掛放下,然後雙目微閉,關閉感官,將意識的目光返回來觀照那虛靜無形的玄竅之中。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五、行、內、丹、功

一、功理,天地為分,混頓太虛。太極之動,天地成像。始見陰陽二氣,互行於天地之間,周流不息,化衍萬物。即老子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稟父母精血,實感天地陰陽以生。故與天地相摻同為一氣。天者先天之氣也,人者後天之形也。通調二天,天人感化自然真氣內聚,變有形之物為無形之像,此乃道之所存,神仙之妙用也。【內經】雲提擎天地,把握陰陽,納天陽以養氣,吸地陰以養血。以人之雙手,采天地之靈氣,入我丹田助我真氣,天、地、人三氣合一氤氳融洽,正氣浩然。即孟子雲;養吾之浩然正氣也。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的靈魂投胎的時候,是攜帶著先天能量的,這個先天能量是純淨的道炁,儲存在腎中。這個腎是中醫的範疇,不是西醫的理解。所以,一些人用修煉肉身的方法,也能夠修煉出金丹元神。

因為身體裏面本身就有先天的道與後天的精華之炁!但是,煉出金丹元神之後,身體攜帶的先天能量也就消耗殆盡了。所以有些氣功大師雖然修練出了金丹元神,但是卻招引來了外靈附體。結果練出的功夫等於給別人練了。有的人因此也有了神通法力,以為自己修成正果了,死過之後就知道了。另外一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的貪心欲望越來越強大,勞心傷神消耗能量,先天攜帶的能量早就喪失的差不多了。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傳統醫學理論認為:陰陽失調,乃百病之源。內丹功一旦練成,可使小周天水火既濟、任督互通,達到高度的陰平陽秘,使人病源消除,各種沉屙痼疾自會霍然而愈;同時,可打通任督二脈,使人體健神采、豁達長壽。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首先,你做任何事都要關注自己的心,不要被事情本身控制了,忘記了心靈的狀態:你是被妄心控制了,胡思亂想;還是始終安住,不生執著,不會慌亂,從容淡定?如果是後者,就叫虛靜。做什麼事,都要養成從容、按部就班、不急於求成的習慣。日久天長,浮躁的心就會沉澱下來,你的生命也就變了。

當你明白虛靜的心態時,你的身上就會出現一種不一樣的磁場、生物場。網上流行過一篇文章,上面有一個能量表,說你處在什麼心態時,你的能量級是多少,會發出什麼樣的光,這是有道理的。它是一種生命表徵,證明你的生命發生了客觀的變化。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