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之年罹惡疾

我於1984年退休,1985年仲夏突然排便習慣改變,每日一至三次,成形的大便後出現少量膿血。如此持續一年餘,其間飲食起居,不痛不癢如常人。多方求醫都視為痔疾、肛瘺類。一年後經省腫痛醫院直腸鏡檢為高位直腸癌(距肛門9cm),於86年12月24日由該院陳賢貴醫師主刀手術截除直腸癌灶約15cm,並保留肛門,術後診斷為中分化直腸腺癌、伴肝臟轉移,診斷依據除病理切片外,術者在術中窺見肝臟膈面有無數個小結節,其中一個約有黃豆樣大。

眾所周知,肝癌是癌中之“王”,中醫學稱之為“百日臌”,即患上此病之人最多只能生存三個月。“百日臌”按病理發展,患者在百日之內先由兩下肢水腫及至腹部臌脹衰竭而亡,因而也叫臌脹病。絕症!絕望!後事已定!為此省腫瘤醫院沈漢澄主任要我留院做化療,不料在做第一次化療時出現的過敏反應——劇烈地嘔吐實在讓我難以忍受,於是我不顧一切地要求出院。

 

半枝蓮花

絕望之中出現希望

我祖籍浙江紹興,祖父是民間草頭郎中(醫生),清光緒年間在縣城集賢橋開葆和堂藥鋪,專治癭瘺(即癌),我父親在35歲時患肺疾,常咯痰血,經年不斷,冬季更甚,乏錢求醫。解放前四十年代的鏈黴素是肺病的特效藥,當時國內還不能生產,需從外國進口,因而藥價也貴的嚇人,約合一石米一瓶(1gm),一石米為150市斤,而一療程需30gm即30瓶,這在當時絕非一般平民百姓能負擔的起。父親只好靠祖父所傳的秘方自治,也怪,父親雖痰血、低熱、氣促,卻靠著祖傳藥方堅持了二十多年,於1951年(66歲)謝世,當時因限於條件,對我父親之病例到底是肺TB還是肺Ca,未能做確切診斷,但從中可見祖父藥方之功效不凡也。

絕望中我油然地想起童年時祖父輩防治癌瘤的一味藥草——半枝蓮(中藥店有售,750克才7元多人民幣),每日7到8克以沸開水沖泡天保暖杯中,每天代茶水飲用,可連續添加開水,視個人飲用習慣服用,也可同時加入視個人需要的茶葉、杭白菊、西洋參(切忌人參)等,飲用三個月後竟出現了意想不到的成績,我竟然活了下來,期間未做任何放、化療及其他治療,身體狀況自我感覺均甚良好!可怕的“百日臌”並未將我奈何!此後我隔日乃至隔二三天連續服用“半枝蓮”,至今二十三年癌症不復發,後因抗癌有績榮獲杭州市96年度抗癌明星稱號。古人名言:單方一味,氣死名醫,確有其道乎者也!

 

癌症不可怕,它確實不等於死亡

癌瘤學說有二,一曰遺傳因數學說;如上世紀法國輝煌一時的拿破崙家族,竟因癌瘤惡病而舉族死絕。一曰細胞變性學說;如人體之臟腑、器官在生活中受到不斷的經久的惡性刺激,如吸煙者易得唇癌、肺癌,就是尼古丁經年累月的惡性刺激致正常細胞變性而致癌。另外,經常醉酒也易患肝、腎癌。

當你不幸罹患癌症,不用怕!只要早期手術(切斷癌源),化療放療(陰斷癌源)都能生存下來。防止原病灶殘留的癌細胞再度復發至關重要,但即便是最徹底的手術、最科學的放化療手段,也不可能百分百地將癌細胞徹底清除,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哪怕只有一小撮甚至只是幾個肉眼不能見的癌細胞殘留體內,就難免有復發的可能性!這絕非危言聳聽,而是忠而告之!

本人的祖傳單方就是為各種類型的癌症患者在手術、放化療後用以防止復發的手段——阻斷癌源。因該藥可長期代茶飲用,對患者體內殘存的癌細胞予以長期地抑制乃至消滅,以達到抗癌瘤復發之目的。

 

調整心態健康飲食

除了必要的治療以外,病人還要保持積極的精神面貌,遇事泰然,心胸開闊,儘量保持雍容與淡然的心態,切忌生氣發怒,怒則傷肝,憂則傷神。

此外,在生活習慣方面,要少食膏腴,飯食以清淡為主,宜多食粗糧、素菜。人工催化養殖的雞鴨魚肉少食或不食,因為雞體內殘存的激素有可能啟動人體內的癌細胞。此外在選擇果蔬時也應留意那些不合時令的果蔬,比如平常在菜場見到的黃豆芽也很有可能是添加了什麼催生素、生長素之類的物質。因此,還是多吃些純天然或者無添加的健康蔬菜為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光般若問道峰 的頭像
    心光般若問道峰

    t458686999的部落格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