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莫大焉,閉氣!修持得法,閉氣,即關閉或幾近關閉“後天呼吸”,力促“後天返先天”,必然導致弱呼吸→微呼吸→不呼吸——先天炁生而自然胎息!

此文有點長,稍微花點時間看完,必有所獲。

2009年3月8日在北京召開了人體科學工作三十周年紀念座談會。

中國人體科學學會已經停止工作八年多了,我衷心希望早日復會,錢學森、張震寰等開創的人體科學工作能早日恢復工作,繼往開來,造福人類。

2005年以來我進行了兩項實驗,此兩項實驗都與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人體生命科學和人——天科學的瑰寶——內丹術相關。

這兩項實驗一項實驗是“辟穀采炁”,實驗物件是他人——5位元辟穀者;另一項實驗是“閉氣采炁修胎息”,實驗物件就是我自已。此兩項實驗是相關的:沒有第一項實驗就不會有第二項實驗。

2009年1月1日,我進行“浸水閉氣”,即將鼻口浸入盛水的塑膠小盆的水中,在鼻口始終不露出水面的狀態下閉氣(不吸不呼),持續了整整4個小時。

經過一年五個月零十天的奮戰,我“窮理”所得的構思和預想“閉氣采炁修胎息”成真——我持續4小時既不吸進氧氣,又不呼出二氧化碳,實現了持續4小時先天炁作用下的不用鼻口呼吸的胎息!

辟穀采炁”實驗

辟穀采炁”,簡言之,就是“通過辟穀,即關閉或幾近關閉後天消化系統,力促‘後天返先天’,采得先天炁”。

所謂“辟穀”,從辟穀者的實踐來看,絕大多數辟穀者的“辟穀”並非“辟穀”一詞的字面意義,即不食五穀(糧食),而是絕食或幾近絕食。

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我花了兩年半的時間完成了一篇內丹術的長文——“趙巧芝現象值得重視”,此文就專門論述了“辟穀采炁”。

1、修丹(修持內丹術)的頭等大事就是修得先天炁,傳統修得先天炁的方式就是高度入靜即入定。

清•劉一明注唐末五代•呂洞賓《百字碑》說:“性命之道,始終修養先天虛無真一之氣而已,別無他物。”

而修得先天炁的傳統方式就是老子在《道德經》裏講的“恍惚竅冥”、“致虛極,守靜篤”。

老子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這分明是告訴我們在恍惚窈冥中可修得“有精”、“有象”、“有信”之“物”——先天炁。

宋•張伯端在《青華秘文》中一語道破了“恍惚杳冥”的本質:“……恍惚杳冥,定之象也。”

老子在《道德經》裏又諄諄教誨,要“致虛極,守靜篤”,元明間張三豐在《道言淺近說》中點出了此“致虛極,守靜篤”的要害:“只是教人以入定之功耳。”

可見,恍惚窈冥也好,致虛極守靜篤也好,都是要求入定啊!只有由入靜至入定,方能修得此先天炁!一般人心猿意馬,連入靜都很難,入定就難上難。可見由此修得先天炁,難,極難。

無怪乎宋•張伯端在《青華秘文》中說:“能靜,則金丹可坐而致之也,但難耳!”

清•李涵虛在《收心法》中說:“昔我在洞天中,學鑽杳冥七八年,然後稍有把柄。”

2、“辟穀采炁”實驗以科學資料證明修得先天炁並非只有高度入靜即入定一途。

後天返先天”是丹道的一個重要“口訣”。(見張三豐《道言淺近說》)“趙巧芝現象值得重視”一文以很大篇幅證明辟穀即關閉或幾近關閉後天消化系統,力促“後天返先天”,可導致先天炁生,從微薄而至厚滿,實現“炁滿不思食”(這是丹經的名言)。

而“炁滿不思食”者不需食:厚滿的先天炁可以取代食物滿足修持者對能量的全部需求而長期甚至無限期不食。我將此現象稱之為“辟穀采炁”。

為了以科學資料證明此新認識、新觀點、新丹理,我專門進行了“辟穀采炁”實驗。

實驗物件是5名辟穀者(其中兩人為功能人,另三人為受功能人激發不餓而辟穀者),我請受試者在辟穀期間勤測自己的體重並每隔七天去醫院進行一次尿檢(我關注的是尿檢中的“尿酮體”指標)

實驗證明:功能人自激不餓而辟穀,或一般人受功能人的激發不餓而辟穀(還有一個類型:自主辟谷,即修持想上水準的人認識到位,多次辟穀,最終亦可實現不餓而辟穀)。

在辟穀初期,在體重和尿酮體指標這兩個方面均呈有規律的變化:在體重逐漸下降、最後不再下降的同時,尿酮體由三個加號(呈強陽性)變成兩個加號,進而變為一個加號或一個加號、一個減號(呈弱陽性),最後變為減號(呈陰性)。

5名受試者中4名無一例外,均呈此變化;另一名受試者(功能人)因故只進行了15天的辟穀即停止辟穀,留下了3份尿酮體呈強陽性(三個加號)的尿液檢驗單和體重逐漸下降的記錄(完全符合我所預料的辟谷剛開始時的情形)。

不餓而辟穀,在體重和尿酮體指標這兩方面均呈規律性變化的事實證明,辟穀者在斷絕或幾近斷絕從食物取得能量的情況下,逐漸由向自身體內儲存的脂肪、蛋白質、糖原等能源索取能量(表現為尿酮體呈陽性)

過渡到向內丹術視為至寶的先天炁索取能量(表現為尿酮體由陽性逐漸轉為陰性,這說明辟谷者向自身體內儲存的脂肪、蛋白質、糖原等能源索取能量越來越少,向先天炁索取能量越來越多);

一旦辟穀者尿酮體呈陰性,體重將維持基本不變,尿酮體將恒呈陰性——這標誌著辟穀者通過不餓而辟穀已采得厚滿的先天炁,即可以長期甚至無限期地將辟穀持續下去。

這就是趙巧芝至2006年6月持續辟穀(絕食或幾近絕食)五年九個月的原因所在,這也是修丹有成者所以能“世味永絕”的原因所在。

通過體重和尿酮體指標的變化我們用現代科學手段捕捉住了這來無蹤、去無影的先天炁,清晰看到先天炁從無到有,從微薄到厚滿的發展軌跡。

劉海榮資訊辟谷的受益者達二十萬眾,他們的一個共同特徵就是辟穀期間體重由逐漸下降到最後不再下降,僅憑這一條我們就可以判斷他們都通過辟穀采到了厚滿的先天炁;

辟穀者(包括已停止辟穀,複食後再次辟穀的功能人)辟穀初期體重逐漸下降,說明辟穀者從自身體內儲存的脂肪、蛋白質、糖原等能源索取能量;

體重最後不再下降,說明辟穀者不再從自身體內儲存的脂肪、蛋白質、糖原等能源索取能量,已采得厚滿的先天炁,“食炁遠勝於食食”,先天炁完全能取代食物滿足辟穀者對營養的全部需求。

二十萬眾辟穀者的實踐證明了“辟穀采炁”的真實不虛。我作的“辟穀采炁”實驗只不過除測體重外,增加了測尿酮體。

如果對這些眾多的辟谷者辟谷初期增加測尿酮體,可以肯定尿酮體同樣會呈由強陽性轉而呈弱陽性最後呈陰性的變化。

辟穀采炁”是不通過入靜入定,而是通過關閉或幾近關閉後天消化系統,力促“後天返先天”,采得先天炁,從微薄而至厚滿而長期甚至無限期不食!這在丹經裏是找不到任何直接根據的。

對丹道來說,這可是一件關係到丹理的大事,這是今人在丹道理論和實踐上的一個創新。

3、“辟穀采炁”不僅可以使人“不食不饑”,還可使人“不渴不飲”。

元明間張三豐在《黃庭要道》中說修持至進入中關煉炁化神後,先天炁“時時發生”,“自然不食不饑,不飲不渴”。

辟谷者並未修丹,通過“辟穀采炁”,同樣可在采得厚滿的先天炁的作用下不僅“不食不饑”,而且“不飲不渴”。

劉海榮激發的一位辟谷者辟穀46天,最後8天體重不再下降(已采得厚滿的先天炁);

這8天中的最後6天發生了另一奇跡:“最後6天沒喝一口水,而唾液特別多,滿口滿口的吞咽,雖沒喝水,6天中還解了三次小便,量很少,不足500克。”

(見“趙巧芝現象值得重視”)中華醫學會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說:“一般來說,在沒有水的情況下,72小時是一個極限。”

(國際公認72小時為“黃金救援時間”)72小時是3天,這位辟穀者是3天的一倍時間6天“沒喝一口水而唾液特別多,滿口滿口的吞咽,雖沒喝水,6天中還解了三次小便”!

4、從“辟穀采炁”入手修丹是修丹的一條捷徑。

這4名辟穀至尿酮體呈陰性的實驗者從辟穀開始到尿酮體呈陰性的時間分別是:12天、26天、28天、88天,就是說這四位辟穀者並未修持內丹術,只是自激不餓而辟穀(功能人)或受功能人激發不餓而辟穀(一般人),

分別只花了12至88天就證得了修持內丹術在完成初關煉精化炁(過初關就極難),進入中關煉炁化神三月、四月、五月或多月方能達到的“炁滿不思食”!

趙巧芝與其他辟穀者不同,她的辟穀從未中斷,她不知不覺間由此踏上了“從‘辟穀采炁’入手修丹”之途,在另一個偶然而又極為重要因素(夫妻分居14個月)的作用下,

她證得了多少修丹者夢寐以求的具有“三無”特徵即無精(女子無月經)、無竅、無欲的“無漏”和多少修丹者只聞其名、未見其實的“入定得定”,因此我們說,趙巧芝闖出了一條從“‘辟穀采炁’入手修丹”的捷徑。

5、趙巧芝現象對我有極大的震動和震憾作用。

丹理並沒有被窮盡啊,修得先天炁並非只有入定一途!丹家、仙家也是人做的,認識有一個過程,難免有對錯!一些丹家反對辟穀是反對錯了啊,功莫大焉,辟穀!辟穀可采得先天炁,由此而另辟修丹蹊徑!我對丹道有了一嶄新的認識。丹道也應與時俱進!

閉氣采炁修胎息”實驗

閉氣采炁修胎息”,簡言之,就是“通過閉氣,即關閉或幾近關閉‘後天呼吸’,力促‘後天返先天’,采得先天炁而自然胎息。

所謂“閉氣”,我查了人體生理學方面的資料,就是以會厭(喉頭蓋)關閉氣管(呼吸道),而以會厭關閉關氣管必然導致關閉或幾近關閉整個呼吸系統。

閉氣采炁修胎息”實驗物件是我自身,第一階段實驗時間一年五個月零十天,2007/7/21-2009/1/1。

1、存在兩種呼吸,即“後天呼吸”和“先天呼吸”;丹道“後天返先天”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由“後天呼吸”逆返至“先天呼吸”。

現代科學認為,“機體的生命活動需要能量,能量來自體內營養物質的氧化代謝,代謝過程消耗氧氣(O2)並產生二氧化碳(CO2)。

因此,機體必須不斷地從外界攝取O2,排除CO2來維持生命活動。這種機體與外界的氣體交換過程稱為呼吸。”這就是呼吸的本質,這也就是內丹術稱之為“後天呼吸”的本質。

現代科學對後天呼吸的表述比古丹家要高明得多,可見要發展內丹術必需將現代科學引進丹道。

道家和隨後的丹家(修持內丹術有成就者)認為還有一種呼吸,即“先天呼吸”:不用鼻口呼吸的胎息,準確些說,是先天炁作用下的不用鼻口呼吸的胎息。

什麼是“胎息”?晉•葛洪在《抱樸子內篇•釋滯》中給“胎息”下了一個堪稱經典的定義:“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噓吸,如在胞胎之中,則道成矣。”

葛洪給“胎息”下的定義有四個特徵:

葛洪明確指出能像在母體中的胎兒一樣雖有鼻口但不用鼻口呼吸即為“胎息”(請注意:任何比喻都是取其一點相似處而不及其餘);

葛洪定義的“胎息”與後世丹家定義的內丹術的“胎息”截然不同,兩者有本質區別:葛洪的“胎息”與修持內丹術的“結胎”和“脫胎”無關,就是說並非因“結胎”而有胎息,“脫胎”而最終修成胎息;

葛洪的定義未涉及修持者“胎息”的成因;

石破天驚,葛洪斬釘截鐵地宣稱“得胎息者……則道成矣”:他將“得胎息”視為“道成矣”的唯一標準。

修持者何以能不用鼻口呼吸而“胎息”?

多位丹家明確指出:修持者所以能不以鼻口呼吸而胎息,其因就在修持者修得先天炁。

唐末五代•呂洞賓在《鐘呂傳道集》中說:“真氣生而自然胎息。”

明•伍沖虛在《天仙正理•胎息直論》中說:“呼吸之氣最難制伏,必有元炁相依,方可相定而成胎息。”

清•黃元吉在《樂育堂語錄》中說:“若無先天元氣,則後天之胎息無以生……。”

三位丹家所說“真氣”、“元氣”、“元炁”就是指的先天炁。

三位丹家言之鑿鑿。這等於說,只要修得先天炁即可在不用鼻口從大氣中攝取新陳代謝所需的氧氣,排出新陳代謝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的情況下,將體內營養物質轉化為機體的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這是必然的邏輯推理。

後天返先天”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由“後天呼吸”逆返至“先天呼吸”,即由後天用鼻口呼吸逆返至不用鼻口呼吸的胎息,即先天炁作用下的不用鼻口呼吸的胎息,亦即兌現我們上面所說的“必然的邏輯推理”。

丹道關於“後天呼吸”和“先天呼吸”的論述參見元明間張三豐的《道言淺近說》。

2、內丹術的“胎息”具有三個特徵、兩個層次。

修持內丹術,修成胎息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內丹術的胎息具有三個特徵。

第一個特徵:胎息始於“結胎”,終於“脫胎”。按修丹程式,初關煉精化炁,中關煉炁化神,上關煉神還虛,之後“最上大成”煉虛合道;完成初關,進入中關“結胎”時出現胎息;中關完成後,“脫胎”,進入上關時方修成胎息(永遠不用鼻口呼吸)。

請看明•伍沖虛是怎麼說的:“何為胎息?其肇音趙。始也。也,結胎之息,從無入有,而實若無;於不息之中,而或暫有;有無兼用之際也。結胎者,成化神入胎之初也。神馭元炁及呼吸氣,歸於黃庭之根而為胎。

得此住定,謂之結胎。……其既也,末後之時。脫胎之息,從有入無矣,而實無。無息中而靜定寂滅,此正所謂無餘涅磐者也。”(《伍柳天仙法脈》172頁)

他又說“然胎息何以知其成也?以呼吸歸於胎息,則口鼻無呼吸而成胎息,及其真成也,終不復至口鼻為呼吸。”(《伍柳天仙法脈》90頁)

作點說明:

伍沖虛將胎息之始歸結為“結胎”:“結胎者,成化神入胎之初也。”胎息者,“結胎之息”;

伍沖虛明確指出永遠不用鼻口呼吸方為修成了胎息;

修成胎息之時在“脫胎”之後:“陽神出殼,謂之脫胎。”(《中華道教大辭典》1236頁),此際是初成“神仙”(《伍柳天仙法脈》74頁);此際因“無呼吸之氣而入水不溺,又名水仙”(《伍柳仙宗》353頁);此際因“脫胎成仙”,又名“胎仙”(《中華道教大辭典》1437頁)。可見修成胎息在修丹上達到何種層次!

第二個特徵:無為靜定胎息,這六個字體現了內丹術修胎息的基本方式,是內丹術胎息的最重要的特徵。

宋•張伯端在《青華秘旨》中指出:“惟定可以煉丹”,可見入定(包括大定)對修丹的極端重要性。

十月中關煉炁化神初始的“結胎”,中間的“養胎”,最終完成時的“胎圓”以及完成中關,進入上關的“脫胎”,無不在入定(包括大定)的定境中完成。

入定(包括大定)具有三要素:

無為:入定、大定的修持方式乃“無為”。伍沖虛在《天仙正理》中指出:“懷胎煉炁化神入定者之候”為“行大周天之氣候”。又說:“有作者小周天也,無為者大周天也。”;

由靜到定——靜定,有一個過程;

胎息——“定”的層次越高,胎息的層次越高,反之亦然;正因為入靜入定有一個過程,不可能隨時(包括動中)立即進入胎息狀態。此三特徵歸結為六個字,就是“無為靜定胎息”。

可見,“無為靜定胎息”者,入定(包括大定)胎息!入定方能修得胎息,大定“脫胎”方能修成胎息(永遠不用鼻口呼吸:動、靜均無息)。這就是內丹術修胎息的基本方式。

原來對於修持內丹術而言,入定(包括大定)不僅是修得先天炁的傳統方式,也是修得先天炁生而自然胎息的傳統方式。

第三個特徵:整個十月中關煉炁化神都是處於“動而有息,靜而無息”狀態(《道樞•呼吸篇》,《中華道教大辭典》968頁),只有在修成了中關,“脫胎”,進入上關,修成胎息(永遠不用鼻口呼吸)後方能做到不僅“靜而無息”,動也無息。

上面引證了明•伍沖虛的話,未引全,全句是:“神合矣,是名神仙,無呼吸之氣而入水不溺,又名水仙。”(《伍柳仙宗》353頁)一個“入水不溺”表明此際不僅“靜而無息”,動也無息!

為什麼長達十月之久,中關煉炁化神都是處於“動而有息,靜而無息”狀態呢?與入定、出定相關。中關煉炁化神實際上是在不斷地入定、出定。入定必胎息(此即“靜而無息”),出定呢?非胎息——用鼻口呼吸(此即“動而有息”)。

內丹術的胎息具有兩個層次(內丹術胎息的層次與內丹術胎息的特徵相關)。

內丹術胎息的第一層次為“動而有息”即動中用鼻口呼吸,“靜而無息”即靜中即入定(包括大定)的定境中不用鼻口呼吸,時間可延至三、五、七日。

整個中關煉炁化神都是處於“動而有息,靜中無息”,達十月之久。

此“靜中無息”的“靜中”實為處於入定(包括大定)的定境中,從丹經看,中關開始的“結胎”,“小靜一日,混沌無知,如氣絕身死一般,中靜三日,大靜七日”(唐•崔希範語,《大成捷要•皈根複命》);

中關結束的“胎圓”,“一定七日”(明•伍沖虛語,《伍柳天仙法脈》6頁);

中關中間的“養胎”,入定(包括大定)三、五、七日不等(參見《大成捷要》)。據此我們確定了內丹術胎息第一層次的標準。

內丹術胎息的第二層次為“修成了胎息(永遠不用鼻口呼吸)”:不僅靜中無息,動中也無息,即入定和出定均無息——不用鼻口呼吸。

完成中關,“脫胎”,進入上關,初成“神仙”(“水仙”、“胎仙”),方能達此層次。

3、修丹者修得先天炁有層次之分:“從微而至著”;修丹者修得先天炁生,“從微而至著”達到的層次決定修持者修得胎息的層次。

本文開頭就講過,“修丹(修持內丹術)的頭等大事就是修得先天炁”,此話沒錯,但未講透,應當是“修丹或者說修真的頭等大事就是修得先天炁生,從微而至著。”

這是我通過“閉氣采炁修胎息”實現4小時不用鼻口呼吸的胎息之後取得的新認識。

請注意:呂洞賓在《金華宗旨》中提出了修得“先天一炁”當“從微而至著”的要求,我對“修得先天炁生,從微而至著”的解釋與呂洞賓所述略有不同。

先看呂祖是怎麼說的:“後天返先天”是一個過程。呂洞賓明確指出有兩個“先天”:一個是“時時之先天”(我的理解此“時時之先天”為局部短暫一時之“先天”),還有一個“先天”,是“先天”的最高層次、最高境界——“統體之先天”;

兩個“先天”的區別就在修丹者修得先天炁“從微而至著”達到的層次不同:一個屬“微”的層次,呂洞賓形象地用“一粒”“先天一炁”來形容;另一個屬“著”的層次,呂洞賓形象地用“一粒複一粒”,“一粒乃至無量也”來形容。

請看呂洞賓的原話:“此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須自己信得過方真。先天一炁,即在現前,證驗中自討。一炁若得,丹亦立成。此一粒真黍也。一粒複一粒,從微而至著。有時時之先天,一粒是也。有統體之先天,一粒乃至無量也。一粒有一粒之力量,此要自家願大,為第一義。”

後天返先天”就是要修得先天炁生,“從微而至著”,從後天逆返至“時時之先天”,進而逆返至“統體之先天”。

上面我們曾引證呂洞賓在《鐘呂傳道集》中說的話:“真氣生而自然胎息”,此話未引全,前面還有一句,全句是:“……殊不知胎仙就而真氣生,真氣生而自然胎息。”

修丹者所以能修成了胎息(永遠不用鼻口呼吸),初成“神仙”(“水仙”、“胎仙”),其因就在正如呂洞賓所說的,修持者已逆返至“統體之先天”,修得先天炁(即呂洞賓在《鐘呂傳道集》中所說“真氣”)已至“著”的層次,采得“無量”的先天炁:先天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還需用鼻口呼吸嗎?當然永遠不用鼻口呼吸!

顯然,修丹者之所以相當長時間(達中關煉炁化神十月之久)只能處於“無為靜定胎息”,即僅能“靜中無息”,不能動也無息,原因無他:火候未到,只能在入定(包括大定)的定境中三日、五日、七日處於不用鼻口呼吸的胎息中,出定之後,修得的先天炁尚不足以至動也無息!

走“無為靜定胎息”之途,從“動而有息,靜而無息”修成靜而無息,動也無息,何其難哉!

修得“先天一炁”即“一粒真黍”而“丹亦立成”之前,在修先天炁方面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這就是呂祖在《金華宗旨》中明確指出的“百日立基”。

百日如何立基?還是修先天炁以立基啊!比如對於已漏之軀,除祛病外,首要任務就是修得先天炁以補足虧損,而對於精氣已耗散殆盡的老年人來說,除祛病外,首要任務就是修得先天炁以延命。

這一切理所當然包括在“百日立基”之內。這就是我定義的“修得先天炁生,從微而至著”。

4、存在另一條截然不同的修胎息之途——不需高度入靜即入定,只需持之以恆、千方百計閉氣,即關閉或幾近關閉“後天呼吸”,力促“後天返先天”。

在我完成“趙巧芝現象值得重視”一文過程中的後期,我對“胎息”這一對內丹術而言比“絕食”更為重要的現象進行了深入研究。

(1)一個合理的邏輯推理。

既然辟谷者不修丹,不按修丹程式,辟穀即關閉或幾近關閉後天消化系統,力促“後天返先天”,導致先天炁生,從微薄而至厚滿而長期不食乃至“世味永絕”。

那麼不修丹,不按修丹程式,閉氣即關閉或幾近關閉“後天呼吸”,力促“後天返先天”,亦當導致先天炁生,從微而至著,而自然胎息。

這是趙巧芝現象對我的重要啟示,我為此下了大力“窮理”,“窮理”的結果就是誕生了我的“閉氣采炁修胎息”的雛形。

(2)三國時期葛玄以自身為實驗物件的“居水下一日許”的偉大實踐和晉•葛洪“閉氣胎息”論的精闢理論分析。

我找到了一個極具說服力的實例。晉•葛洪在《抱樸子內篇•釋滯》中說:三國時期的葛玄(道教尊為葛仙翁,又稱太極仙翁,是晉•葛洪的從祖)“每大醉及夏天甚熱,輒入深淵之底,一日許乃出”。

居水下一日許”,就是說“一日許”即24小時左右不用鼻吸氣(在水下是不能用鼻吸氣的!)。

24小時左右不吸進一丁點氧氣,人還能健健康康地活著,這可能嗎?古文獻的記載可靠嗎?一般人看了,很可能不太在意,甚至一笑了之。

我看了,信,堅信。

這是我大力“窮理”的結果,因此我稱葛玄的“居水下一日許”是以自身為實驗物件的偉大實踐。

葛玄是修外丹的,他的“居水下一日許”並非因修外丹,他的從孫晉•葛洪對葛玄“居水下一日許”的原因作了精闢的理論分析。

請看他在《抱樸子內篇•釋滯》中的兩段話:

其一,“故行炁或可以治百病,或可以入瘟疫,或可以禁蛇虎,或可以止瘡血,或可以居水中,或可以行水上,或可以辟饑渴,或可以延年命。其大要者,胎息而已。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噓吸,如在胞胎之中,則道成矣。”

其二,“予從祖仙公每大醉及夏天甚熱,輒入深淵之底,一日許乃出者,正以能閉氣胎息故耳。”

從這兩段話我們可以看出:

居水中”等奇行壯舉產生的原因是“行炁”,即行先天炁(只有修得先天炁,方能行先天炁,這是必然的邏輯推理);

所以能“行炁”,“其大要者,胎息而已”;

胎息之由是“閉氣”;

得胎息者……則道成矣”。這分明是告訴我們:“閉氣胎息”者,閉氣致胎息——閉氣致先天炁生,行此先天炁而自然胎息;修得胎息,則道成矣。這就是葛洪“閉氣胎息”論的要旨。

(3)葛玄通過閉氣已修成了胎息(永遠不用鼻口呼吸)。

葛玄通過“閉氣”獲得先天炁而自然胎息;他已越過了“靜中氣停,遂入大定”而進入長時間胎息的層次:他隨時(“夏天甚熱”時)甚至在“大醉”中都可以“輒入深淵之底”——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這意味著他修先天炁已達呂洞賓在《金華宗旨》中所說“著”的層次,采得“無量”的先天炁,他已廢棄後天用鼻口呼吸,隨時隨地處於先天炁作用下的胎息狀態,就是說他雖然只是“居水中一日許”,在胎息上已達到最高層次——“修成了胎息(永遠不用鼻口呼吸)。

我有一個極有利的旁證——葛玄做到了我們上面引證的伍沖虛所說的“無呼吸之氣而入水不溺,又名水仙”,葛玄可不是一般地“入水不溺”,他是“大醉”中入水不溺!“居水下一日許”不溺!

當我在大丹家張三豐的《服食大丹說》中赫然看到“葛仙翁……成道”這幾個字時,我為以上我對葛玄修成了胎息作出的判斷找到了最為有利的證據。

(4)晉•葛洪的“閉氣胎息”論的胎息具有不同於內丹術胎息的三大特徵。

比較上文所述內丹術“胎息”的三大特徵,我們也可以歸納出晉•葛洪的“胎息”的三大特徵

第一個特徵:葛洪所說的“胎息”與內丹術“結胎”、“脫胎”毫無關係,是通過“閉氣”獲得並完成的。

第二個特徵:與內丹術“無為靜定胎息”迥然不同,是“有為閉氣胎息”。從內丹術看,“無為靜定胎息”是無為法,而“有為閉氣胎息”卻是有為法(有作法),根據有兩條:

閉氣”本身是在後天意識掌控下的一種行為:從人體生理學來看,平日會厭(喉頭蓋)並不關閉氣管,空氣可以自由出入,進行呼吸,而當人有意閉氣時,立即以會厭關閉氣管。閉氣既然是人的一種有意識的行為,用內丹術的術語來說,就是有為法而非無為法;

閉氣過程中後天意識仍起作用:葛洪說“初學行炁……陰以心數至一百二十,……久久可以至千”,這句話裏的“陰以心數”即默默用後天意識數,數什麼?

數息要意識專注,否則不能準確數至“一百二十(息)”,進而至數“千(息)”,這當然是有為法。

用有為的閉氣法亦可修成胎息(永遠不用鼻口呼吸)。請看葛洪是怎麼說的:“……但習閉氣至千息,久久則能居水中一日許。”

這分明是宣告其從祖葛玄用有為方式閉氣一竿子到底,以“醉中”“輒入深淵之底”,“居水下一日許”方式,修成了胎息(永遠不用鼻口呼吸)!

我們前面列舉了“無為靜定胎息”即“入定(包括大定)胎息”的三要素,在此我們也列舉“有為閉氣胎息”的三要素:

有為,在後天意識的掌控下進行。

閉氣,而不是入靜入定,可隨時(包括動中)立即進行胎息。請再看前面我們已引證過的葛洪的話:葛玄“每大醉及夏天甚熱,輒入深淵之底,一日許乃出”。

這是什麼意思?“輒入深淵之底”前,須走到深淵之旁,脫衣,然後入水,這在靜定中能完成嗎?

不能!這不明擺著不作任何準備,隨時(包括動中)入水,胎息——“居水下一日許”嗎?

胎氣,從葛玄的實例看,此“有為閉氣胎息”亦可達胎息最高層次——“修成了胎息(永遠不用鼻口呼吸)”。

第三個特徵:葛洪所說的“胎息”即“有為閉氣胎息”,並非“靜而無息”,亦即並非“入定(包括大

葛洪所說的“胎息”屬於“靜而無息”的對立面——動而無息:隨時(包括動中)立即胎息,如前所述,這是它的優勢,但是此“動而無息”也是它的劣勢:由於“有為閉氣胎息”並非“靜而無息”,不具備修丹不可或缺的“入定得定”——別忘了宋•張伯端所說的話:“惟定可以煉丹。”

根據唐•崔希範的話“無呼吸便為入定”,“有為閉氣胎息”的這個劣勢當可較易消除。

是否需要從“有為閉氣胎息”過渡到“無為靜定胎息”,如果需要又何時、以何種方式從“有為閉氣胎息”過渡到“無為靜定胎息”就是擺在我面前的一個新的課題。

(5)完全有可能以修成胎息為目標,能置其他於不顧,一往直前。

白貓黑貓逮著老鼠就是好貓,“老鼠”就是“修成了胎息(永遠不用鼻口呼吸)”,管它是通過修丹,還是通過閉氣,或是用其他手段!

修成了胎息(永遠不用鼻口呼吸)”有什麼意義啊?

唐•崔希範說:“古雲:人有生死,因有呼吸。苟無呼吸,自無生死。……”(《大成捷要•皈根複命》)崔希範是《入藥鏡》的作者,大丹家唐末五代呂洞賓曾以崔希范為師。

唐朝離我們巳經一千一百多年了,唐人引證古人的話,可見此蘊含著生命重要資訊的“古雲”之古遠。

晉•葛洪在《抱樸子內篇•道義》中說:“夫神仙之法,所以與俗人不同者,正以不老不死為貴耳。”

他在《抱樸子內篇•釋滯》中又說:“得胎息者……則道成矣。”我想,將葛洪《抱樸子內篇》不同篇章的這兩段話放到一齊符合葛洪的本意吧!

不僅如此。如前所述,“修成了胎息(永遠不用鼻口呼吸)”即進入上關,初成“神仙”,又稱“水仙”,又稱“胎仙”。修丹可達到此層次,閉氣何嘗不能到此層次?殊途同歸,異曲同工。

以上足以說明“修成了胎息(永遠不用鼻口呼吸)”的意義!無怪乎晉•葛洪說:“得胎息者,……則道成矣”!

以此為目標修持,能置其他於不顧,一往直前,不亦可乎?值得嘗試。

5、我踏上“閉氣采炁修胎息”征程取得的初步戰果。

《系辭》:“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我在“窮理”上下了大功夫,既窮現代科學關於呼吸之理、關於包括人類在內的生物體具有適應變化了的環境的巨大潛能之理,又窮丹道關於胎息之理、關於“後天返先天”之理,關於“有為”(“有作”)和“無為”之理,最後初步形成了一整套從理論到具體實施方法的新的認識,這就是“閉氣采炁修胎息”。

紙上談兵不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人生難得幾回搏!

2007年7月21日對我來說是一個有紀念意義的日子,由入靜入定入手修丹十數載不得其門而入的我,毅然決然改弦易轍,另闢蹊徑,踏上了“閉氣采炁修胎息”的征程,啃這塊難啃的硬骨頭。

路途艱險,修丹者向來以自身為實驗物件。我深知我會付出很多。我只能自力更生,自主“閉氣采炁修胎息”。

我決心以自身實踐檢驗我大力“窮理”取得的認識並在實踐中不斷從理論到具體操作方式上完善此認識。

如前所述,按修丹程式修胎息相當長時間是“靜而無息”,就是說相當長時間是無法測知胎息達到的層次和水準的(只要一進行檢測即影響入靜入定),

因此丹經裏才用“有無兼用”(明•伍沖虛語,即有息與無息兼用之意,見《伍柳天仙法脈》172頁)、“似有似無”(清•黃元吉語,見《樂育堂語錄》)之類語句來描述胎息的狀態。

而“閉氣采炁修胎息”不需入靜入定,是應當而且可以檢測的,我從一開始就琢磨用什麼方法檢測我“閉氣采炁修胎息”達到的水準和層次(能檢測,隨著“閉氣采炁修胎息”的進程知道達到的層次和水準,就有了一往直前的底氣)。

終於在我煉“閉氣采炁修胎息”四個多月後的2007/12/14琢磨出一個妙招——“浸水閉氣”:將鼻口浸入水中,鼻口始終不露出水面閉氣,即以會厭將氣管關閉,不吸不呼,並始終保持此狀態。

請注意:將鼻口浸入水中,始終不露出水面閉氣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吸進一丁點氧氣的(一吸氣,水即進入氣管);

經過努力也可做到不呼氣,即不排出二氧化碳:“浸水閉氣”過程中盆中水不冒水泡,不起漣漪,水準如鏡即行!

鼻口雖然浸入水中不可能呼吸,那麼是否有可能通過皮膚呼吸呢?我查了人體生理學方面的資料,“人類的皮膚可以呼吸,但呼吸量極小,皮膚吸收的氧氣量僅為肺的1/160,不足以供應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所需,所以人不能生活在水裏。”

下面就是我從2007/7/21至2009/1/1一年五個月零十天煉“閉氣采炁修胎息”的初步戰果:從2007/7/21以來,很長時間(好些個月)“閉氣采炁修胎息”進展速度如蝸牛爬行,至我煉“閉氣采炁修胎息”5個月差一天,2007/12/20:

我“浸水閉氣”僅能持續1分鐘(我“浸水閉氣”時,按葛洪說的“陰以心數”,不過不是數息,而是數數:聽座鐘清晰可聞的嘀噠聲默數數,嘀噠聲二響即2秒1數,30數即達60秒即1分鐘)。

人體生理學有關知識告訴我們,閉氣若能持續30秒者為及格,說明你很健康;時間越長,說明肺活量越大,肺功能越佳;

能達到1分鐘,肺就十分強壯了。若以上動作不能持續半分鐘,說明你的肺功能欠佳。

我煉“閉氣采炁修胎息”5個月差一天,僅能做到“浸水閉氣”持續1分鐘,這就是我出大力、下苦功,5個月差一天煉“閉氣采炁修胎息”達到的層次和水準!

至我煉“閉氣采炁修胎息”8個月差6天,2008/3/15,我“浸水閉氣”持續2分鐘;至我煉“閉氣采炁修胎息”一年差一天,2008/7/20,我“浸水閉氣”持續3分20秒。

慢慢騰騰,但扎扎實實,毫無憋氣難受之感。這已很難用“肺就十分強壯了”、“抗缺氧能力奇強”之類語句來解釋。我已能為一般人所不能為!前途一片光明!

生理學家說:“缺氧5分鐘即可造成腦死亡。”至我煉“閉氣采炁修胎息”一年整時,2008/7/21,我闖過了禁區,“浸水閉氣”持續5分鐘安然無恙。

我終於跨進了胎息的門檻(5分鐘不用鼻口呼吸)!這是貨真價實而非自我感受的不用鼻口呼吸的胎息!

這證明我關於“閉氣采炁修胎息”的認識對頭,為貫徹“閉氣采炁修胎息”我自定的“認識到位,積極進取,循序漸進,善用‘利器’,持之以恆”的“四言五句”方針對頭,包括幾個閉氣“利器”在內的閉氣方式方法使用對頭。總體上對頭,雖然回頭看,確有改進之處。

蝸牛爬行,慢是慢點,但一步一個腳印,確保了我“閉氣”的安全性,也為今後的騰飛奠定了基礎。我的底氣更足了!

至我煉“閉氣采炁修胎息”一年兩個多月時,2008/9/30,我“浸水閉氣”持續10分鐘!

我煉“閉氣采炁修胎息”由最初每天數小時,後來增至每天七八個小時,從2008/5/11起增至每天十五六個小時(生活化之,除花時間專門煉閉氣外,看書、讀報、上機、走路、看電視甚至睡覺都是在閉氣或兼用“利器”閉氣狀態下進行),閉氣時間的增加唯一原因就是“閉氣采炁修胎息”見成效、見大效。

至我煉“閉氣采炁修胎息”一年五個月左右(2008/12/18-22)時,量變到質變,我期盼的辨證法的威力終於顯現,我煉“閉氣采炁修胎息”的巨大付出得到了回報,進展速度如野馬奔騰。

我高興啊!高興得不由得詠頌起莊子的雄文:“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5天之內我“浸水閉氣”由10分鐘躍升為36分鐘,再躍升為1小時,再躍升為3小時;

10天后,即2009/1/1,我“浸水閉氣”持續了整整4小時,我高興啊,電話裏一位元一位元告知了我的好友,讓他們分享我的喜悅。

而4小時是5分鐘的48倍(5分鐘×48=240分鐘=4小時)。

前面提過,生理學家認為“缺氧5分鐘即可造成腦死亡”,我5分鐘的48倍不呼吸安然無恙。

我“浸水閉氣”4小時內不憋氣,氣也不往上湧,“浸水閉氣”結束後不喘氣,頭抬出水面後,氣息平和,就像剛才未曾“浸水閉氣”4小時。

閉氣的強敵、頑敵、宿敵即憋氣、氣往上湧和喘氣早已逃之夭夭,無蹤無影!

人體生理學教科書所說的鼻和口、心和肺、神經和體液均參與的呼吸系統得到了休息。

氧氣是被阻絕了4小時,但道家和丹家視為至寶的先天炁來了,不以鼻口呼吸的胎息成了(雖然暫時只是4小時),我“窮理”所得的構想和預思“閉氣采炁修胎息”成真啦!

我細細體驗著、品嘗著、享受著先天炁生而自然胎息。古丹家的話並非虛談呵,人是可以不用鼻口呼吸!

請當代的科學家們想一想,丹道之理是不是該認認真真審視一下,這裏面可蘊藏著數千年來我們的老祖宗世世代代積累並留下的人體生命科學和人——天科學的瑰寶啊!

在2009/1/1我成功地實現在“浸水閉氣”狀態下不用鼻口呼吸的胎息4小時之後,過了14天,即到2009/1/14,我整夜煉功,除“浸水閉氣”一小時外,我又成功地第一次實現了不在“浸水閉氣”狀態下不用鼻口呼吸的胎息達5小時之久(很遺憾,此種方式的胎息只能自己感知,由於無檢驗手段尚無法測知。)

《證道仙經》指出:“胎息即證道根基。”

我既已隨時可以進行4小時胎息(“浸水閉氣”狀態下)乃至5小時胎息(非“浸水閉氣”狀態下),應當說我已獲得《征道仙經》所說“證道根基”,從而為下一步修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已證得了4小時乃至5小時不用鼻口呼吸的胎息,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

根據我對內丹術的理解,結合我自身“閉氣采炁修胎息”的初步體驗,我將“閉氣采炁修胎息”分為四個層次,閉氣者達到哪個層次完全取決於閉氣者“修得先天炁生,從微而至著”達到的層次:

第一層次為“跨進胎息的門檻(5分鐘不用鼻口呼吸)”;

第二層次為“胎息小成(數小時不用鼻口呼吸)”;

第三層次為“胎息中成(數日不用鼻口呼吸)”;

第四層次為“胎息大成(永遠不用鼻口呼吸)”。

作點說明:生理學家認為“缺氧5分鐘即可造成腦死亡”,據此我確定了胎息的第一層次;

根據上文所述呂洞賓關於成就“胎仙”的論述和前面引證的明•伍沖虛的相關論述(《伍柳天仙法脈》172頁、90頁),我確定了胎息的第四層次即最高層次;前面我們引證了張三豐的話:“靜中氣停,遂入大定”。

進入中關煉炁化神時一般入定(包括大定)時間為三日、五日、七日,我據此確定了胎息的第三層次;有了第一層次和第三層次,第二層次也就自然浮出水面。

由上可見,我確定的胎息四層次中的後兩個層次完全與內丹術相同,前兩個層次則是我根據自身“閉氣采炁修胎息”的實踐提出的。

我現在僅達到胎息小成(數小時不用鼻口呼吸),離最高層次還差得很遠呢!“修得先天炁生,從微而至著”,這是修丹或者說修真的一個大課題,值得我們認真研究。

貝時璋院士說:“什麼是生命活動?根據生物物理學的觀點,無非是自然界三個量綜合運動的表現,即物質、能量和資訊在生命系統中無時無刻地變化,這三個量有組織、有序的活動是生命的基礎。”

修丹的頭等大事就是修先天炁。先天炁是自古以來道家和隨後修持內丹術的丹家使用的一個最為重要的術語。

此道家和丹家視為至寶的先天炁到底是什麼呢?它確實存在,在辟谷者辟穀初期體重和尿酮體指標的變化上我們抓住了它,在我“浸水閉氣”持續4小時安然無恙中我感受到了它。

此先天炁是物質?能量?信息?還是包括物質、能量、資訊在內的綜合體?這可是擺在我們科學家面前的重大課題。

我究竟是如何通過“閉氣采炁修胎息”做到4小時不用鼻口呼吸的胎息的,這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說清的。

閉氣實際上是與缺氧鬥爭,可不是鬧著玩的。說不清,說出來就有後患,乾脆不說。

等我再修持一段時間,“閉氣采炁修胎息”功效全面顯現,當我確認它是個好東西時,我將合盤托出。

6、用有為法亦可修得先天炁生,在“從微而至著”過程中導致4小時胎息。

閉氣采炁修胎息”是一個新事物,它脫胎于晉•葛洪的“閉氣胎息”論,有自己的特色。我的“閉氣采炁修胎息”也是一種有為法(有作法),我也是走的“有為閉氣胎息”的路子,理由有四:

其一,我通過“閉氣采炁修胎息”做到的持續4小時胎息至今也與丹道的“結胎”無關(我身上未出現這方面的任何景驗),至於今後是否走“結胎”、“脫胎”之途,還需在實踐中摸索。

其二,“閉氣采炁修胎息”是通過各種閉氣的手段(包括閉氣的“利器”)修先天炁和胎息,而閉氣本身如前所述是一種有為法(有作法)。

其三,在我“閉氣采炁修胎息”過程中並未入靜入定:以我“浸水閉氣”持續4小時為例,我一邊聽座種清晰可聞的嘀噠聲數數(嘀噠聲2響即2秒1數),一邊掰手指計時:100數即200秒時,右手曲一指;再100數再曲一指;再100數再曲一指:總數達300數即600秒即10分鐘時,右手曲的3指張開,左手屈一指;

重複以上動作,左手曲5指張開後再曲一指時,滿1小時;再來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一小時。在整個“浸水閉氣”持續4小時中人清醒著呢,並未入靜入定。

至2009/1/1我的“閉氣采炁修胎息”所採用的方法均為有為法(有作法),至於今後“閉氣采炁修胎息”如何發展尚需在實踐中摸索。

其四,在我跨進胎息的門檻(5分鐘不呼吸),進而煉成持續10分鐘、1小時、3小時乃至4小時胎息(“浸水閉氣”持續4小時)後,我不作任何準備,隨時包括在動中均可立即“胎息”——“浸水閉氣”10分鐘、1小時、3小時、4小時。

動中亦能進行不用鼻口呼吸的胎息,這是“有為閉氣胎息”的一大特徵,也是它的一大優勢。

前面我們引證過明•伍沖虛的話:“神合矣,是名神仙,無呼吸之氣而入水不溺,又名水仙。

我“浸水閉氣”達持續10分鐘、1小時、3小時乃至4小時之久,在此期間做沒有做到伍沖虛所說的“無呼吸之氣”?應當說做到了;

此“浸水閉氣”達持續10分鐘、1小時、3小時乃至4小時之久,是不是另一種形式的“入水不溺”?應當說是。

但我這點功夫離“修成了胎息(永遠不用鼻口呼吸)”還差得很遠呢,這只不過是不同于“無為靜定胎息”的“有為閉氣胎息”的威力所致,是“有為閉氣胎息”特徵和優勢的體現。

從內丹術看,有為法(有作法)也很重要,宋•張伯端說:“始於有作人難見,及至無為眾始知。但識無為為要妙,誰知有作是根基。”

但是,當我“窮理”所得的構思和預想“閉氣采炁修胎息”成真時,我高興之餘陷入了沉思:用有為法也可修得先天炁生,在“從微而至著”過程中導致4小時胎息,這可是觸及丹理,在丹經裏是找不到理論根據的啊!

個中深藏著什麼樣的玄機,我苦苦思索仍不明就裏。我諮詢了幾位丹道上的朋友,也不明就裏。

其實,我的困惑也沒持續幾天,我想通了,困惑也就解除了。呂祖說得好啊,“此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須自己信得過方真。”

用有為法也可修得先天炁生,在“從微而至著”過程中導致4小時胎息,丹經裏是否有理論根據固然重要,更重要的還是事實本身。

路是人走出來的,只要事實站得住腳就行,丹經遲早會作出反映。如前所述,“浸水閉氣”是我檢測“閉氣采炁修胎息”達到的層次和水準的手段;

不僅如此,它還是我“閉氣采炁修胎息”的幾個“利器”之一。

別的“利器”暫且不談,至2009/4/9我煉“浸水閉氣”已達一年三個多月;至2008/7/21,我“閉氣采炁修胎息”滿一年整時,我“浸水閉氣”闖過了禁區,第一次持續了5分鐘;

就由這天算起,至2009/4/9,我總共“浸水閉氣”5分鐘108次;10分鐘556次(今仍以每天3次遞增);36分鐘3次;1小時183次(今仍以每天3次遞增);3小時1次;4小時1次。

我“閉氣采炁修胎息”所使用閉氣方式方法,包括我的幾個閉氣“利器”在內,也包括數數、掰指、計時,都是有為法(有作法)。

我一年五個月零十天“閉氣采炁修胎息”的實踐證明:用有為法閉氣也可導致先天炁生,“從微而至著”而自然胎息,鐵證就是至2009/4/9我用此法以“浸水閉氣”方式做到了不用鼻口呼吸的胎息持續5分鐘108次、持續10分鐘556次、持續36分鐘3次、持續1小時183次、持續3小時1次,持續4小時1次!這是經得起檢驗的。

那麼多次、那麼長時間不用鼻口呼吸,客觀上已證明不從無為靜定入手,從有為閉氣入手,同樣達到先天炁生,“從微而至著”而自然胎息!實踐出真知,一個新的丹理應運而生。

實踐將證明:不論“辟穀采炁”(進而“從‘辟穀采炁’入手修丹”),還是“閉氣采炁修胎息”,都是今人在前人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對丹道的創新!丹道不可能一成不變,丹道要發展,丹道與時俱進!

用有為法修得先天炁生而自然胎息,老祖宗就是大實踐家三國時期的葛玄,大理論家晉•葛洪的“閉氣胎息”論,我只不過還歷史的本來面目,以自身實踐證明了此真理。

要是晉•葛洪以後的丹家對三國時期葛玄“居水下一日許”的偉大實踐,對晉•葛洪對其從祖葛玄“居水下一日許”成因的精闢理論分析“閉氣胎息”論有深入研究,內丹術可能會有另一個發展前景,他們也就不會反對閉氣,他們反對閉氣是反對錯了啊。

功莫大焉,閉氣!關閉或幾近關閉“後天呼吸”,“後天返先天”,抓住了大道的牛鼻孔!

有為、無為;後天、先天,這裏面蘊藏著多少玄機,通過研究趙巧芝現象剛跨進丹道之門的我,只有實踐、實踐再實踐,窮理、窮理再窮理,方有可能洞徹玄機。

7、“辟穀采炁”和“閉氣采炁修胎息”各有自身優勢,可並行發展;我設想,兩者還可相互融合,各闖出一條更佳修持新路來。

人出生後,離不開三樣東西:一離不開食物,二離不開水,三離不開空氣。人通過後天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攝取食物、水和空氣以維持生命活動。

後天返先天”,在先天炁作用下不需要此三樣東西,不食,不飲,不呼吸。

辟穀采炁”可以使人“不食不饑”,甚至使人“不渴不飲”,“閉氣采炁修胎息”可以使人不用鼻口呼吸;兩者合力當然可以采得先天炁使修持者不食、不飲、不呼吸。

辟穀采炁”和“閉氣采炁修胎息”兩者的共性是都不是通過入定采得先天炁,不同點有二:

其一為“辟穀采炁”是通過關閉或幾近關閉後天消化系統,而“閉氣采炁修胎息”是通過關閉或幾近關閉後天呼吸系統;

其二為兩者采得先天炁達到的層次不同:“辟穀采炁”采到的先天炁只要達到“炁滿不思食”的“滿”(即厚滿)的程度(尿酮體由強陽性轉而呈陰性)即可長期甚至永遠不食。

而“閉氣采炁修胎息”采得的先天炁層次遠遠高於“辟穀采炁”達到的層次,必需達到“從微而至著”的“著”的層次(最高層次)方能修成胎息,達到“胎息大成(永遠不用鼻口呼吸)”。

辟穀采炁”和“閉氣采炁修胎息”各有優勢。

辟穀采炁”的最大優勢就是一些功能人能使他人不餓而辟穀,從而使他們直接“辟穀采炁”進而有可能直接“從‘辟穀采炁’入手修丹”,這個優勢“閉氣采炁修胎息”暫時沒有。

但“閉氣采炁修胎息”也有一個優勢,是“辟穀采炁”所沒有的,這就是前面提到過的“閉氣采炁修胎息”采得的先天炁層次遠遠高於“辟穀采炁”達到的層次。

兩者既各有優勢,當前就可以齊頭並進。

我設想,“辟穀采炁”和“閉氣采炁修胎息”是可以相互融合的,由此各闖出一條更佳修持新路來。

就“辟穀采炁”而言,當辟穀至體重不再下降,尿酮體呈陰性,可以長期甚至無限期將辟谷持續下去時,即可引進閉氣,邊辟谷邊閉氣,這勢必更有利地促使先天炁向更高層次的發展,從而促使胎息發生,使胎息一步步走向最高層次。

就“閉氣采炁修胎息”而言,利用它的優勢,就有必要、有可能將“閉氣采炁修胎息”同“辟穀采炁”整合到一齊,畢其功於一役。

具體來說,就是在煉“閉氣采炁修胎息”,在采得先天炁“從微而至著”過程中至“滿”(厚滿)時,即出現“炁滿不思食”景驗時辟穀,這樣在閉氣和絕食兩個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必將加快先天炁的成長過程,從而加速胎息的發展進程。

現在還只是設想,這需要進一步“窮理”,實踐中去探索。

閉氣采炁修胎息”至2009/1/1已告一段落,這是我自1988年修丹以來取得的真正意義的突變——實現了修丹第一輪的量變到質變,第一個飛躍,還差得遠呢!

閉氣采炁修胎息”的利弊得失及在整個修持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下一步如何修,為修成胎息(永遠不用鼻口呼吸)是走晉•葛洪闡明的葛玄的路,一竿子到底,繼續用有為法修下去?

還是有為法和無為法並舉?果如此,何時和如何並舉?還是過渡到無為靜定胎息之途?果如此,何時和如何過渡?以及如何將“辟穀采炁”融入“閉氣采炁修胎息”,闖出一條更佳修持新路來?等等等等,這是擺在我面前的一大課題,需要在實踐中去探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