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湖女:怎樣正確悟解觀自在這三個字呢?首先要把《心經》的題目讀懂?
杏子:《心經》的題目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其中的經字是方法、途徑、指南、路標等的意思。心經——就是心的歷程……問題是她要告訴讀者的是作什麼的方法?是幹什麼用的方法?
月湖女:心經的心……可以理解為佛,因為——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心經……簡單的說就是“心”由此岸渡及彼岸的方法,但又不同於通常的民俗佛教所謂的的往生之說,而是“心”渡及彼岸去作佛的方法。是即身成佛的方法。是見性成佛的方法。這個方法不同于淨土宗的修習方法,不同于律宗的修習方法,不同於如來禪的修習方法,不同於漢密以及藏傳佛教的菩薩乘的修習方法,也不同于藏密拙火功的修習方法……唐朝六祖所傳的祖師禪與之類似,但它更多的是大日如來所傳的秘密禪。
杏子:亂了亂了……所謂的即身成佛——是藏密佛教的理論,不過……這個即身成佛的佛——是活的……亦即活佛。但是活佛不是佛!!!所謂的活佛與賣豆腐的一樣——吃飯拉屎放屁,因為身不是佛……中國佛教界所謂的見性成佛——就是見了性——你也不是佛!!!因為是誰見性?這個誰就是所謂的見性的人……但是這個見性的人不是佛,而是他所見的那個性——是佛!此即佛在面前……佛在誰的面前?見性的人……(
(三)
杏子:你說心經的心字——可以理解為“佛”?那麼“心經”就是“佛經”啦?
月湖女:所以心經……這兩個字可以理解為作佛之路;或者是作佛的必由之路。問題是……是誰作佛?
杏子:當然是心經裏的那個菩薩啦?心經的第一句就是——觀自在菩薩……這個“自在菩薩”是誰?
月湖女:這個自在菩薩就是準備去作佛的那個“心”。(先把這個心放一放)
現代和近代的大陸佛教其主體是淨土宗,淨土宗最大的功績是使佛教在中國大陸得以流傳,得以續佛慧命。當然,中國佛教的特點是達摩、六祖、石頭、大顛……一脈的祖師禪——因為它深得文化人的青睞。但祖師禪在大陸早已是……幾乎絕跡,僅僅留下一些公案供人把玩——形成了文字遊戲的口頭禪。
杏子:現在的一些寺廟——比如少林寺——張貼文字讓天下參禪——又是個什麼?
月湖女:商業廣告……與電子遊戲機差不多,是口頭禪的現代化。
淨土宗可謂是大眾佛教,相對于陽春白雪的祖師禪而言——尤如下里巴人。所以淨土宗有較雄厚的信眾基礎,有簡易的、一些人自以為是“可行”的操作方法,有通俗易懂的理論,故而深受佛門大眾的喜愛而廣為流傳。
淨土宗的理論觀是:“佛理甚深微妙,而末世斷惑證理甚難,人們對佛理的解悟能力又是甚微甚弱,故而只能以念佛法門,以求得乘佛願力往生淨土為易行、可行之道。”
杏子:這段話……翻譯過來就是——所謂的修持淨土法門的人(僧尼居士眾)因為知道修成佛是絕對的不可能……所以就只好唉聲噯氣的念佛啦?佛菩薩呀——快來拉我一把吧……猶如宣揚淨土宗的人說的那樣——我們坐在沙發上——念一聲佛……就可以去西天!!!
月湖女:……
話雖如此,但在實際操作中,修習淨土也並非易事。
比如念佛,須是心中有佛,而並非是修習淨土的人常說的那句口頭禪:佛在心中?
大日如來曰:佛在心中,佛亦不在心中。用心禮佛,佛在心中。
試問,念佛的人中,又有幾多是用心禮佛的呢?
杏子:問題是怎樣才是用心禮佛?
月湖女:這也是修習淨土的最難處。如果這個問題能解決,修習淨土可謂是最方便的法門?
其實,你不論是修習任何法門,不論是修習再高深的法門,那怕是修習藏密金剛乘中的頂峰無上秘……若是不先解決“用心禮佛”這四個字,亦是無成。越是無上秘,就須越是用心禮佛,此即無上瑜伽的核心!
杏子:如何是用心禮佛呢?
觀音曰:
日暮陽西沉,百花皆餘暉。
青煙嫋嫋起,古刹傳鐘聲。
梵聲連綿傳,萬事萬物非。
夢系紅塵世,專心意猶新。
一言即九鼎,耿耿盡忠心。
聚沙積成塔,默念眾佛心。
良辰莫錯過,凡事不分心。
月湖女:所以心經這兩個字……可以理解為作佛之路;或者是作佛的必由之路。問題是……是誰去作佛?
杏子:當然是心經裏的那個菩薩啦?心經的第一句就是——觀自在菩薩……這個“自在菩薩”是誰?
月湖女:這個自在菩薩就是準備去作佛的那個“心”,不過心經裏的這個菩薩已經不是人了……?
杏子:為什麼呢?
月湖女:何為菩薩?
杏子: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為菩薩;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為菩薩!
月湖女:沒有人相的這個“物”亦即這個菩薩……還能是人嗎?所以說心經第一句裏的那個菩薩——已經不是人了。
杏子:那個菩薩不是人……又是個什麼呢?
月湖女:就是心經的心字……心經第一句裏的那個自在菩薩,就是這位“心菩薩”,在我們的研究中,我們把這個心——名之為鏡、名之為月、名之為白日、名之為白大身、名之為百草頭……不過,通常是在這個心作佛以後,名之為明明百草頭,明明祖師意。
杏子:這個心……名之為月?心月……這個心月是什麼?
月湖女:佛門的早晚課上眾僧尼唱的是什麼?
杏子:唱的是——佛面猶如淨滿月……
月湖女:佛面就是心月。
(四)
大勢至菩薩曰:摩訶我本大,般若元是說。
《心經》的題目——《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可模糊的理解為:以最大的無限大的說法,告之由此岸渡到彼岸的大覺性海,作密多佛或大覺佛的途徑。或直譯為:修佛作佛的無上法門。
可知為什麼幾乎是全世界的寺院,眾僧尼在早、晚課時,《心經》都是必誦之經,必修之課?在晨鐘暮鼓中,那鼓點聲必須是以《心經》的字數來擊,而且要連擊三遍經文?
杏子:卻是這經文開篇的三個字:觀自在……就把雲霧中的幾多飛鳥盡迷巢,找不到回歸作佛的路了……
月湖女:對於釋迦所在的原始佛教來說,打坐是最基本的修佛方法。打坐的目的是“見性”。這個性是什麼?是生命的本質,又叫原性,在古佛門又稱其為自性,佛性,佛面,佛心等等。
杏子:這個性就是心經的心啦?釋佛當年打坐就是修的那個心啦?把這個心修亮……名之為“明心”;心明瞭、亮了……能“見”了——名之為“見性”。如何知道見性了呢?
月湖女:佛在面前……意在目前,卻是不可照虎畫貓!
杏子:釋佛當年打坐修心的原理是什麼呢?
月湖女:……
生命的原性主要分佈在腦和脊椎,其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九十是集中在人體的海輪位和水輪位,即脊椎的最下部。通過打坐以及微妙的武火調息,將此生命能量,即性火,或性,沿中脈提升。當其提升並集中至眉心輪,亦即月輪時,人在坐中垂目就可觀見一個明亮的光團,即性光團。通常在古佛門將其稱為月,亦稱為佛面、佛性、自性或自。因為作佛的就是它,故而也將其稱為佛,又叫作“佛在面前”。
古佛門在修行中常用隱語,尤其是達摩、六祖、石頭、大顛一脈的祖師禪。月即是嬋,坐禪即是坐月,要把這個月“坐”出來。故知禪即嬋,月也。
當月在眉心輪出現後,打坐行觀。觀什麼?月。
這個月又叫自。
《心經》開篇的起點極高,故而但凡未見月之人,對心經的第一句是說什麼也是參不明白的,是因為你的眉心尚未“明白”。故知,修心經的人之起步點是已明明白白的見月了,否則這個心經對你沒用。
月湖女:……
《心經》的第一句——觀自在菩薩……是說:修佛打坐的這位菩薩,你好好看看,你的那個自,即那輪圓月還在不在?若在則可行深般若。
杏子:應該是……修佛打坐的這個人,你在打坐時一定要記住“觀”?觀什麼……“觀心”,亦即觀那位“自在菩薩”,這個自在菩薩就是你的心!!!
月湖女:何為“自在菩薩”?
杏子:不是那個“自”不在的菩薩……不過,如果那個“自”不在的話,其就不是菩薩了?菩薩為無相之相,這個無相之相……名之為“自”。
月湖女:……
修至月在(自在)……則叫明,若未見月則叫無明。
杏子:修至月在(自在)的人不是菩薩!
月湖女:誰是自在菩薩?
杏子:不是人……是那個人修出的那個月——叫做自在菩薩。
月湖女:……
嚴格來說,即便是修至見月,也還是叫無明。須是將月修至猶如一輪明亮的火紅的大日時,此時日月為明,有明方有“照”,這時方可行深般若。
月湖女:如何深般若?
杏子:舉頭鷂子過新羅……
月湖女:還記得碧霞吟的那首小令嗎?
杏子:你說的是……《空頭簪》?
空頭簪,
先師揮羅上南山。
南來北往故人多,
遠千山。
九九重陽又相賀,
山高路遠緊相隨。
月湖女:如何深般若?我問的不是——如何是深般若……
杏子:舉頭鷂子過新羅……
月湖女:……
修至見月的這個過程,叫海上升明月;見日了,則叫東方金月,也叫日出東海,也叫東方聖景、勝景,而此時的涅槃則叫長虹貫日……
杏子:不過,用不著急著去死?江山美如畫……
月湖女:修得明月在,是為得月人……此月名之為嬋。專注“拜”嬋、“禮”嬋——名之為禪。其特徵就是“月”在目前……此月即嬋,又名“金月”,又名為“鏡”……
杏子:為何又是名之為鏡呢?
月湖女:因為……此月能夠映射出圖像——山河大地、一眼三千!
杏子:須是——月映射的圖像,而不是你的幻像?
月湖女:在達摩、六祖一脈的祖師禪的修行裏,把這個圖像名之為“意”,古曰:意在目前。這個意……達摩、六祖他們的術語叫做“祖師意”,並把能夠獲得“意在目前”的人名之為“禪師”,這些禪師在一起交流“意”的含義與各自的見解的過程名之為“參禪”。
杏子:此即所謂的“意見”、“見識”、“意思”、“意會”、“會意”、“意向”、“意想不到”、“不解其意”、“何意”、“合意”、“同意”、“假意”、“真意”、“真實意”等等。
月湖女:比如中國佛經的首頁一般都要印上武則天的名句——
“無上甚深微妙法,……,……,願解如來真實意?”大唐•武則天
(五)
月湖女:……
中國古代有本《指月錄》,上面大多是記載的六祖門下的修祖師禪的得道高僧的參禪記錄。書中講的核心問題就是如何修出這輪明月,以及是否見月了?得月了就叫得道,尚未得月……就不能稱為得道高僧。
杏子:所謂的“道”就是“月”!!!
月湖女:比如說……乾隆皇六下江南,他從龍潭(現在是南京龍潭監獄)六次登上了句容城的寶華山,去會見一個和尚……並與這個和尚參禪?
杏子:乾隆皇為什麼偏偏是要找這個和尚呢?
月湖女::因為這個和尚的法號叫做——見月!!!
古僧有時用隱語亦將此月稱為鏡,或明鏡。此鏡是無台的,是不垢不淨的,是不會有塵埃的。此即是六租的那首偈的內函。故而五祖一見,知其見月了,也可能是得月了……亦將衣缽傳與他,從而演化出中國佛教文化的光輝——禪。
杏子:參禪參什麼?
月湖女:……
參的就是那個嬋(月)。彼此探個究竟,誰也別唬誰,你有我也有。但僅僅參的是有無嗎?不是的。真正要參的是月中的意,這個意又叫祖師意。修至見月仍是不行,尚須親見祖師意。這個祖師意又是什麼?說來話又長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