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聞清
生活中有一類人,總是喜歡成全別人,對別人狠不下心,讓自己太委屈自己。
每每受了氣,便自怨自艾、自我解嘲地哼一句:我總是心太軟。
但鬼穀子說了:“心軟之人是無福之人。”
做人太心軟,是沒有原則的表現,太過沒有原則,不僅自己會成為“受氣包”,也未必會給他人帶來方便。
因此,告別“心太軟”的自己,做人做事要牢記三句話。
不要被情緒左右
謀聖鬼穀子曾在《謀篇》中說過:
“貌者不美,又不惡,故至情托焉。”
一個人無論何時何地,無論所見所聞是什麼,能夠做到喜怒不形於色,不把情緒擺在臉上。
這樣的人,無疑是沉穩可靠的、值得託付的。
而心軟之人,常常容易為情緒所左右,別人的三言兩語便可讓其妥協。
因而,這樣的人最容易被掌控,常常失了自我,甚而釀成更大禍端。
須知,太過心軟善良,于人於己都未必是好事。
老話說得好:“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做人要懂得拒絕,懂得適可而止,任何時候都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要用理智去思考問題,而不是事事讓情感佔據上風。
餘生不長,要對自己好一點,再好一點,莫讓“心軟”成為自己的弱點。
懂得內圓外方
鬼穀子說:
“做人當如陰與陽,如陽與陰。
如圓與方,如方與圓。
未見形,圓以道之;既見形,方以事之。
進退左右,以是司之。”
人活一世,沒有誰能夠一路坦途,但也沒有什麼路是走不通的。
希望或許就在拐角處,所謂“柳暗花明又一村”,因此要懂得轉圓的道理。
同樣,為人處世,也要學會適當的“圓滑”,心可軟,卻不能對誰都心軟,更不能事事都心軟。
人生在世,務必善良,但也要守好自己的底線和原則。
用現在的話說,你的善良也要自帶鋒芒。
正如曾國藩在家書中所說:
“立者,發奮自強,站得住也;達者,辦事圓潤,行得通也。”
一味心軟、忍讓,未必會讓事情“行得通”,做個倔強而圓潤的人,才不會虧人也不會虧己。
把握好方寸
鬼穀子有言:“敬人不必卑盡,卑盡則少骨。”
又說:“讓人不必退盡,退盡則路寡。”
謙遜是好品質,而太過謙遜,就會處處退讓,變成了卑微。
一個人倘若連自己都不尊重自己,又有誰會尊重他呢?
俗話說“爭得不自在,恕得大慈悲”,做人當有所為有所不為,有些事可以讓,有些事堅決不能讓。
凡事都要有個度,心軟也要掌握好分寸,否則就會讓自己“讓無可讓”“退無可退”,最終陷入絕境。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太過心軟、太過謙卑,不僅不會得到尊重,也未必會被人以誠相待。
無論與誰相處,都要為對方留三分餘地,更要給自己留三分餘地。
現代社會,人情冷暖尤為複雜,既不能“損人利己”,也不必“損己利人”。
戒掉“心軟”,做個可軟可硬、能進能退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光般若問道峰 的頭像
    心光般若問道峰

    t458686999的部落格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