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者,天地之靈,人生元氣。
古人認為,精血是人體營養物質中的精華部分,是生命的物質基礎,五臟六腑得精血的供養,才能保持其正常功能。
如果精血虧損過多,就會造成身體虛弱、病變百出、減損壽命,因此保養陰精則可延緩衰老。
固本聚元涵養生機,是道家養生的重要內容。在競爭激烈、聚變的時代,如何內觀、靜心,收斂外溢的光芒,是養生得上則。
老子說,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韜光養晦凝聚精華、人生是奮鬥的生命,更是凝聚的人生,是蓄養內在自我的過程。
一、內觀,養生的主要內容
中國古人所講的養生,主要是指“內養”,也就是說要從改善身體的內環境入手,通過內觀人靜、呼吸調節、意念冥想、肢體導引、欲望管理等一系列的手段,來達到身體免疫力的提高,增強內在生命源。
中國古人向來認為“天地是個大宇宙,人體是個小宇宙”,所以不提倡人們總是把目光盯在外部世界上,而是應該以天地萬物的變化機理來作為調節身心的依據,以此達到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
古人內觀的習慣源於對自身體內資源的珍惜,養生者“內觀”的對象包括:丹田、氣血、經絡、穴位、腑髒等。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即衰,戒之在得。”孔子非常重視人體內氣血資源的健康狀況,他認為,性欲、物欲、利欲等,都會影響到身體內部的平衡,所以一定要很好地進行約束。
孟子曰“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吾善養吾浩然之正氣。”
孟子認為:毅力、志向是人體之氣的統帥,有志向的人完全可以駕馭自己的氣血運行;為了實現人生志向,人就不應該輕易浪費氣血資源。
總之他認為,追求道德真理的人,是內心純正的人,所以胸中總有浩然之正氣。
蘇軾在《上張安道養生訣》中描述自己常用的養生方法:每夜於子午後,披衣起,面東若南盤足,叩齒三十六通,握固,閉息,內觀五臟:肺白、肝青、脾黃、心赤、腎黑。
次想心為炎火,光明洞徹,下人丹田中,待腹滿氣極,即徐出氣,出入均調,即以舌接唇齒內外。
蘇軾這種內觀方法可能是與傳統的陰陽五行觀念有關,能夠想像人體的五臟具有五種顏色,說明人進入了入靜的狀態,外部世界已經無法吸引人的思維意識了。
內觀在養生中可以起到抵禦外界誘惑、降低身體損耗的作用。
老子認為人應該“致虛極,守靜篤”“塞其兌,閉其戶”“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莊子則認為“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清必靜,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
在《易經•艮卦》曰:“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其意為集中注視背部命門,就能得到身心縹緲的美妙感覺,即使有人走進院子裏,也會對他視而不見。這樣做,對身體有益無害。
中國明朝的大學問家林兆恩,曾經發明了“艮背功”養生法,教人學習後,治好了很多老百姓的疾病。
善於“內觀”的人,特別重視自己身體的不良反應,及時進行身心調節,所以患病的機會比較少。當然必須將內觀與外調相結合,即在內觀的過程中,還要關注外部環境的狀況。
二、固精,靜心修為
養生的真諦是“固攝”。耳多聽則搖精,口多說則傷氣,目多看則勞神。大道至簡,越用越少。用功用到心無一點雜念,方為入門。
此不只在靜坐時,在行、住、坐、臥時也是如此,這緊要的功夫,讓你的心靜下來,讓你的身體康健,學會休息,醫藥不能解決人生的全部問題。
其靜為心,而非身。一個健康長壽的人,動健身,靜修心,形練意。
“習靜”不入靜不能見本性。何謂本性?本性即元性,乃無性之性。
元性為先天五元之一。根據古《洛書》所示,人欲修煉返還之道,須在性、命根本上落腳。此性命之根本即天地之根。
若將人身比喻為天地,此即人身之根本,名曰“天地根”“天地心”,或簡稱“天心”。
儒曰“太極”亦即人身之太極是也。此性命之根無方位,無定所,內有先天之資訊,其中含有元性,元精,元氣,元情,元神,謂之五元。此五元者為先天所具有。人降生之後謂之後天,後天生五物,即魂,魄,妄想,濁精,識神是也。
三、身心合一方入靜
靜功之法用功之時,處於靜室,坐則忘形,靜則忘心,返觀內照。勿追求,勿助長,順其自然。
呼吸要靜、細,不可稍粗,不可聞聲。聞聲則神氣皆散。練功以平和中庸為好,要按老子所指出的“虛心絕慮,保氣養精,不為外境愛欲所牽,恬淡以養神氣,即為長生之道”,做到“有欲觀竅,無欲觀妙”。
即是對竅位可以靜觀寂照,再逐步進入無欲觀妙。所謂無欲觀妙,就是進入虛寂靜篤無為之妙。也就是進入人天合一無物狀態之妙。
返觀內照是練靜功的基本要求,靜時觀照,重要的是隨時運用雙眼,眼到哪里,心到哪里。在寂照時注意到神和眼的結合,結合得好,呼吸就能安定以至於人大定。將氣息定於中,就是進入伏氣狀態了,如此才會真入身與心一之境地。
陰陽自然相合,我之氣也就隨之自然伏下來。可以用眼看體內天體根即守中,守天地之正中,也要似守非守,若有若無,不即不離,不可執著。
這樣可幫助入靜。習靜之極,靜極生動,真氣必會逐步發動。
《丹經》說“時至神知,即此時也”。而後則神與發動之元氣相凝合。
如此習靜,可使精神充足,智慧叢生,一切舊病,恍然若失,渾身舒暢,個中滋味,非言語之所能形容也。
達到靜細自然,息息歸根,外呼吸與內呼吸相結合的狀態,即所謂“大道不繁,道法自然”。
有詩雲:松靜坐臥一心專,閑是閑非拋一邊,若到恍惚杳冥時,後天氣自接先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