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一詞原來是兩隻鳥的名字,赤色羽毛的鳥稱“翡”,綠色羽毛的鳥“翠”,後來人們把有同樣顏色的美玉也稱為“翡翠”了。幾百年來,文人騷客的溢美之詞給吸納天地之精華的美玉增添了許多靈性。翡翠自從明末清初傳輸入中國後便一統玉器天下,並隨著中華文化的傳播影響到海外。從乾隆皇帝到慈禧太后各朝帝皇都喜愛翡翠。因此,翡翠在清代也有"皇家玉"的美稱。國外的流行觀點亦認為翡翠是中國的國石,稱之為“帝王玉”。

    翡翠主要是由硬玉礦物或含硬玉分子較高的其他鈉質輝石構成的集合體,也稱鈉鋁輝石,同時還伴生少量的其他輝石,閃石,鈉長石等礦物。成分:NaAl(Si2O6)。英文為:Jadeite.硬度6.5~7,比重3.33左右,折射率1.66。

   翡翠是一種珍貴的寶石,有玉石之王的美譽。人們把翡翠和祖母綠寶石一起列為5月份的誕生石,是運氣和幸福的象徵。在東方,特別是在日本,東南亞各國和港澳地區深受人們的喜愛。翡翠出產於緬甸,目前世界各國的翡翠用途,部分為藝術雕刻品,大都數還是製成各種款式的飾品,如項蓮、指環、耳環、胸針等。

   翡翠首飾形式美麗典雅,深深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是古典靈韻的象徵,巧妙別致之間給人的是一種難忘的美,是一種來自文化深處的柔和氣息,是一種歷史的沉澱、美麗的沉積;別有韻味。那麼深邃晶瑩、含蓄神秘、雋永華貴的翡翠飾品則以其驅邪護身、吉祥富貴之寓意而成為時尚界永不褪色的潮流,成為國人永恆的時尚。源於古典,又頗具現代氣息。那些雕刻著吉祥圖案的翡翠更是幸運與幸福的象徵,成為人們所說的祈福珠寶。

  一般人常常以為翡翠是綠色的,其實不然,除了常見的深淺不一的綠色,翡翠還有紅、黃、白、黑、灰、藍和紫之分,各色中又有深淺之別,一塊同時並存有多種色彩的翡翠,不僅寓意豐富,也更加珍貴。比如紅綠並存的被稱為“雙喜臨門”,紅、綠、紫並存的則是“福祿壽”,再加上黃色就成了“四大喜”,如果還有白底色的就彌足珍貴了,被尊譽為“五福臨門”。如果在一件西方國家的男女都以擁有一二件色澤翠綠、沁入心扉、純正無瑕的翡翠飾品而感到自豪。中國近年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個人收入增多,佩帶翡翠飾品在大城市中,也逐漸形成時尚。玉上,紅、綠、紫、黃各色共存的話,寓意福、祿、壽、喜,那它就是一件價值很高很難得的玉器了。

psb (2)  psb   

翡翠的基本概念
1、翡翠知識

種(共4級)

種指的是翡翠的質地,也是對一件翡翠產品的最基本的描述,在市場上的所講的老種、新種、玻璃種、冰種、蛋清種、豆種、油青種、藍花、藍水、晴水等等都是習慣上的商業名稱,但是由於這些商業名稱在標準上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所以並不能把它作為我們的分級標準。
事實上,翡翠的結晶體顆粒大小和這些顆粒的交結關係是決定翡翠商業品種的主要原因,並由此制定出以下分級標準:

級別 劃分標準
1級 結構細膩緻密,10倍放大鏡下不見礦物顆粒及複合的原生裂隙,粒徑小於0.1mm
2級 結構緻密,10倍放大鏡下見礦物顆粒及極少的細小複合原生裂隙, 粒徑在0.1~1mm
3級 結構不夠緻密,10倍放大鏡下見礦物顆粒及局部的細小複合原生裂隙, 粒徑在1~3mm
4級 結構疏鬆,粒徑大小懸殊, 粒徑在3mm以上

水(共5級)
“水”是翡翠評價的重要因素,行內俗稱“水頭”,透明度高的即為水頭足,這樣的翡翠顯得晶瑩透亮,給人以水汪汪的感覺,而透明度差的翡翠乾澀、呆板,給人以乾巴巴的感覺,即為水頭差,水不足。翡翠的透明程度可大致分為透明、較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翡翠越透明,則其價值越高:

級別 透明度 陽光透進度 常見商業品種
1級 透明 10mm以上 純淨無色老種玻璃地
2級 較透明 6~10mm 少量老種玻璃地特級品
3級 半透明 3~6mm 老種玻璃地、冰種特級品
4級 微透明 1~3mm 色濃者、粒粗者、新老種
5級 不透明 陽光透不進 色濃、底差、新種

 1  3  

底(共4級)

底指的是翡翠絮狀物(又稱棉),黑斑,其他色斑的多少程度。由於翡翠是多種礦物的集合體,其結構多為纖維狀結構和粒狀結構,雜質的多少程度也必然影響翡翠的價值。

級別 劃分標準
1級 10倍放大鏡下不見任何綹裂、灰黑絲, 在不顯眼處偶有個別白棉、小黑點
2級 10倍放大鏡下不見綹裂,見少量細小白棉、黑點、灰黑絲
3級 肉眼不見綹裂,10倍放大鏡下見少量綹裂、肉眼可見少量白棉、黑點及少量冰渣物
4級 肉眼見少量綹裂及較多白棉、黑點、灰絲及冰渣物

4   

色(共6級)

翡翠常見的顏色有綠色、白色、紅色、紫色、黃色等 ,其中以帶綠色為最優的品種,如果一件翡翠中既有綠色,又有紅色和紫羅蘭色,那也是一件非常難得的翡翠。
對於綠色的翡翠來說(例如戒面),傳統上有“濃”、“正”、“陽”、“和”之說。所謂“濃”是指綠色飽滿、濃重;“正”是指綠色純正,不含雜色;“陽”是指綠色鮮豔、明亮;“和”是指綠色均勻、柔和。
在色溫為5000K的連續光源照射下觀看翡翠的顏色分級為:

級別 純正程度 均勻程度 深淡程度 色澤
1級 純正綠、祖母綠、翠綠等 極均勻 不濃、不淡 豔潤亮麗
2級 正綠色、蘋果綠、黃秧綠等 均勻的整體上有濃的條帶, 斑塊、斑點 整體不濃、不淡 豔潤亮麗
3級 正綠色、蘋果綠、黃秧綠等 整體不均勻 濃淡不一 豔潤明亮
4級 微偏藍綠(含黃綠色的鮮豔紅色、紫羅蘭色) 均勻 不濃、不淡 潤亮
5級 藍綠色 均勻 不濃、不淡 潤亮
6級 灰藍色(含淡黃綠色、 淡紅色、淡紫羅蘭色) 均勻 淡雅 潤亮

 5  6  

工(共4級)

在這個分級標準中“工”是指一件翡翠成品的形狀、做工、以及重量3個方面,需要指出的是由於翡翠成品在設計師、工藝、文化內涵、製作年代、體量等方面的差異每件作品都有其自身的特點,詳細的分級是無法做到的。有些網站是這么分的:

級別 形狀 做工 重量
1級 比例適合,飽滿大方 名師製作、巧奪天工 5克拉以上
2級 比例適合,飽滿大方 自然流暢、匠心獨具 5克拉以上
3級 比例適合,飽滿大方 普通製作、平整光滑 5克拉以上
4級 比例適合 製作一般 無要求

2、關於種和色的資料

硬玉的分級:
傳統老式的玉石分級總是以深色老坑,老坑,金絲種,新坑種,油青種,豆青種來形容,但是對消費者來說,可以說是太過於抽象,為了讓消費者能夠簡單且貼切瞭解玉石,以下提供新的分級法做參考。

一.質地(種)
1. 玻璃地:質地明亮、清澈、細膩。最重要的是具有類似寶石單一結晶體之"硬"的感覺,極少可見之石紋,若有可見之雜質則多為形凍石花、甘蔗渣或片狀之黑煙。此種質地鑲起後常可見內部之反射光芒,有時會有"貓眼"現象。這個質地是所有種質中的最高等級,可謂千萬年不變。
2. 冰地:顧名思義,其結晶如冰塊或冰糖感覺,乾淨度頗高。質地亦頗細緻,但其感覺不如玻璃地來的凍、硬,這種質地鑲起後水頭相當好。
3. 化地:其質地正如"果凍"之半透明狀,但可見細微小石花、棉絮等。
4. 冬瓜地:質地亦接近半透明狀,感覺如煮熟後之冬瓜。
5. 糯米地:質地要透不透,具有如熟糯米之細膩感,一般所稱之芙蓉地與此質地接近。
6. 翻生地:質地類似糯米地,但玉肉中部份結晶如不熟之生米般出現飯渣。
7. 豆地:如豆般不太通透,透度只入表面二分,有非常多可見之棉柳,蒼蠅翅、稀飯渣等,此種質地在強光下照射一段時日後易起小白花,"嬌度"降低。
8. 白地:一般玉石結晶多呈白色與無色,白色又為最常見之色彩,前述之新廠玉多隻到此級,此質地己無通透之意境可言,此質地與常稱之"瓷地"接近。
9. 芋頭地:白中略帶灰,色如芋頭般,底屬木。
10. 灰地:不透明,質地多纖維,色暗如香灰般,具沙性。
11. 烏地:質地呈黑褐色,不透明,底木。
12. 油地:種質冰、硬,感覺有油脂光澤浮於表面。一般顏色較墨綠之玉石較有機會出現上現象。

 7  8  

二. 顏色:
1.豔綠:綠色純、正、濃,但不帶黑色調。
2.藍綠:綠色中微帶藍色調,以寶石學觀點稱之為綠中微藍。正因其綠中微藍之色調使其看起充滿冷靜之神秘感,給人較"沉"的感覺。
3.翠綠:綠色鮮活,若生於玻璃地中,如綠水般搖晃欲滴,顏色較豔綠淺,為標準綠色之代表。
4.陽綠:綠色鮮陽,微帶黃色調,也因其那份黃味,故綠色中帶有亮麗之生命感。
5. 淡綠:綠色較淡,不夠鮮陽。
6. 濁綠:顏色較淡綠色為深,但略帶混濁感。
7. 暗綠:色彩雖濃但較暗,不鮮陽,唯仍不失綠色調。
8. 黑綠:綠色濃至帶黑色調。
9. 藍色:色彩偏微藍,微帶綠色調,寶石學稱之為藍中微綠。
10. 灰色:顏色不藍、不綠、不黑,帶灰色調。
11. 黃色:大多數的黃色來自內皮,黃色調搭配的質地常為冬瓜地以上之玉種。
12. 紫色:與翡紅相對,生於霧者為翡紅,生於玉肉者多為樁(紫色)分為淡紫、紫色、豔紫、藍紫。
13. 白色:此種顏色在硬玉中最常見,當它生於化地以上為無色,生於豆地以下則白色顯現。
14. 翡紅:多出於內皮中,生於玉肉中者,多成絲狀分佈,亦有成片者,在裂縫中之紅色為鐵元素入侵結果。
15.黑色:無綠色調,呈墨黑色。
16.三彩:白地上有二色者叫"福祿壽" ,有三色者叫"福祿壽喜"。

9   

3、翡翠選購實戰手冊
翡翠的“老坑新坑”問題

至於老坑翡翠,大家就一定見得多了,但說句老實話,一般都是在商品標籤和商品說明上見到的。我要是讓哪位幫我找一件“新坑”的翡翠來那可就難倒我這位朋友了!說起來也奇怪,那些新坑的翡翠怎么中國的市面上就沒有呢?!是不是都銷到國外去了?

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但怎樣界定是否老坑翡翠呢?說來話長!世界著名優質翡翠礦床位於緬甸北部烏尤河(親敦江支流)流域。從十三世紀(也許還早)就開始在這一帶開採沖積砂礦和冰川砂礦,直到十八世紀才發現原生翡翠礦床。原生翡翠礦產於前寒武紀地層中呈由北向東延伸的蛇紋石化橄欖岩體內。主要產地是度冒、緬冒、潘冒和南奈冒。

  這四個礦區是由彼此相距很近的脈狀、透鏡狀、岩株狀翡翠礦體組成長而厚的同一礦帶,沿走向長近1—2.5公里。含翡翠的脈體呈環帶狀構造,脈體中心部分是硬玉單礦物翡翠岩,向脈壁方向漸變為鈉長石一'翡翠岩帶,鈉長岩帶和鹼性角閃岩帶。翡翠岩一般厚2.5—3米,主要由白色硬玉組成。這種翡翠是一種緻密(極細粒至中粒)的硬玉顆粒集合體,它的外貌很象白色砂糖狀大理石(仔細觀察具變班晶交織結構)。有的地方在白“地”上雜亂地分佈有各種顏色(深綠、蘋果綠、黃綠、藕粉色)的斑點和條帶,有時在同一塊裴翠岩中幾種顏色恰到好處地融和搭配在一起。這幾個礦區被發現時,礦脈中的部分礦石在露天裸露的時間已經非常的久了。由於當地的帶酸性的地下水和雨水的長期浸泡和侵蝕,當地的翡翠礦石變得質地更加細密(因為那些質地粗松的礦石已經被風化和腐蝕掉了)在經過加工後顯現出非常好的通透度,這些礦區產出的翡翠就被行內人士稱作“老坑”料。

  所謂“新坑”,也就是指那些翡翠礦脈形成時間較晚一些的,遠離上述的那條礦脈的坑口。由於年紀較輕,露天形成時間也不夠,所以大多質地粗松,水頭短少,也有人將山料翡翠礦石也歸納進來,但其實大多數“新坑”翡翠礦石是從幾十米深的坑井裏掏出來的!最有代表性的當屬被行內人士稱作“83坑”的翡翠礦脈。因其被發現得較晚(1983年),加之產量頗巨,目前用來做翡翠飾品的原料,主要來自那個礦區。而真正老坑礦床由於幾代人的開挖,已經資源殆盡了。

  凡老坑礦料一般都質地緊密,密度一般都能達到3.20(由於礦物生成過程中產生交帶現象,故融合進的礦物含量也有不同,會產生不同密度的翡翠礦岩,但平均密度應不低於3.20/cm2),而新坑礦料可能在生成時沒有那么高的溫度和壓力,結果就是大都質地粗松,其中雖有質地較為細密的,看似水頭不錯的品種但普遍密度都達不到3.2這個界限。由於其質地粗松,有的就像冬瓜瓤,有的還像是糠蘿蔔,它們的底色多以乳白、灰白、淺綠為主,礦石看起來好象是粗鹽粒壓在了一起,底色中常常散佈著綠色,暗綠色,墨綠色。顏色的造型一般呈現出雲朵狀、浸染狀、脈狀、團塊狀,分散淩亂好似飄花。的確難登大雅之堂,但棄置也的確可惜!從而應運而生出了一隻將其優化改良的浩蕩產業大軍。

現在市場上所有的底子細膩,水頭好的翡翠,都叫老坑了。

翡翠的“種”
現今市面上關於翡翠的“種”的稱呼真是讓人掉進雲裏霧裏,摸不著邊。什么玻璃種啦,冰種啦,金絲種啦,觀音種啦豆種啦,芙蓉種啦,馬牙種啦,雷劈種啦等等,聽得人頭暈眼花到最後不知道該把見到的東西規在哪一類裏面。更有甚者,還有寧可買有種無色的也別買有色無種的這一說法。試問買一件老坑玻璃種無色的翡翠飾品戴在身上,您說有沒意思!?知道的說您買了件沒顏色的翡翠,不知道的還以為您身上這東東是塊玻璃呐!

  再者說,碰到一件很綠顏色的,質地很差的翡翠,綠色悶在裏邊透不出來俗稱“悶死”的,我想大家也不會考慮購買吧,因為怎么看都像一塊綠石頭,而不像是塊玉。  

  所以這么說來,種和色還有水是要結合起來看的,不可將任何一方面省略掉這樣才是科學的分析問題嘛。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種”!其實所謂“種”就是在說翡翠的質地,反正我的意識當中一直是按老稱呼來分類翡翠的質地的,當聽到新鮮稱法還需要像聽英語一樣,先要將那名稱現翻譯再理解。

翡翠的地

玻璃地:完全透明,玻璃光澤;結構細膩,韌性強;像玻璃般均勻而無棉綹、石花;可有色或無色。
  清水地:透明如水,玻璃光澤;可有少量裂隙或其他不純物質;
  蛋清地:質地如同雞蛋清,透明度稍差;玻璃光澤;
  鼻涕地:質地如同清鼻涕,透明度比蛋清地稍差,玻璃光澤,但此稱呼不雅,一般都歸到了上面一類;

  紫水地:質地半透明,但泛紫色調,是半透明的紫羅蘭色;
  渾水地:質地半透明,像渾水;
  稀飯地:質地半透明,像稀粥一樣,也稱粥地;
  紫花地:半透明,有不均勻的紫花,紫花均勻時為紫羅蘭品種;
  細白地:半透明,細膩色白,光澤好時是好的玉器原料;
  豆青地:半透明,豆青色地子,豆青色的半透明品種。

  白沙地:半透明,有沙性,白色,不細膩的細白地。
  灰沙地:半透明,有沙性,灰色,不細膩的灰色白沙地。
  青花地:半透明至不透明,有青色石花,質地不均勻,只能做玉料用,不適宜雕琢成飾品。
  白花地:半透明至不透明,質粗並有石花、石腦,白色質地粗糙的翡翠。
  瓷白地:半透明至不透明,白色,質地如同瓷器,有凝滯、呆滯的感覺。
  幹白地:不透明,光澤差,白色,俗稱“水頭差“,品質低。
  糙白地:不透明,粗糙,白色,水頭比干白地還差,品質差。
  糙灰地:不透明,粗糙,灰色,水頭比糙白地還差,品質非常低。
  狗屎地:黑褐色,通常都是靠近皮的部分,常有高翠出現。

 10  11  

翡翠的“色”

先說綠色:  
  玻璃豔綠:俗稱“高綠”“皇冠綠” 綠色濃豔,底子像玻璃般純淨,在陽光或白光下觀察,色調均勻,透明度好,最上品!一般只能從珠寶雜誌、拍賣會的圖冊和網站上不知盜用誰家的圖片上看到。  

  玻璃綠:綠色不夠濃豔,色調偏淺,陽光或白光下觀察,透明度好,上品;這樣的照片我這裏還有幾張,回頭註銷來給大家看看。

  豔綠:綠色濃豔,但不夠純淨,在白光下觀察(2-5mm戒面),色調均勻,透明度稍差,較上品;

  寶石綠:綠色好似祖母綠寶石,也有稱“祖母綠”,透明度不如祖母綠寶石;  

  陽俏綠: 翠綠色,無黃色調,翠色不濃;  

  黃楊綠: 黃綠色,色如初春黃楊樹嫩葉;  

  淺楊綠: 淺黃綠色,色比黃楊樹嫩葉淺;  

  鸚哥綠:色如鸚鵡綠色羽毛,綠色豔麗,但常有黃綠色調或藍色調;

  蔥芯綠: 色如嬌嫩的蔥葉,綠色嬌豔,但常有黃綠色調;  

  以下綠色的翡翠是將就能看的:  
  豆青綠: 色如豆青,此品種較多,有\“十綠九豆\“之說;  
  菠菜綠: 色暗如菠菜葉子,綠色暗,與豔綠的差別大;  
  瓜皮綠: 色如綠色瓜皮,綠色微青,色欠純正,也稱瓜綠;  
  瓜皮青: 色如青色瓜皮,青中有綠,色欠純正;  
  絲瓜綠: 色如絲瓜皮綠色,綠色中有絲縷;  
  蛤蟆綠:綠色帶藍色或灰色調,可見瘤狀色斑,也稱\“蛙綠\“,顏色不均勻;  
  勻水綠: 淺綠色,色淺而鮮,較均勻;  
  江水綠: 綠色悶暗,色不如勻水綠,且有混濁感;
  墨綠: 墨綠色,黑中透綠,有時呈暗黑色;

  灰綠: 灰色中有綠色,灰色調為主,雖有綠色,但色不正;  

  灰藍: 灰色中有不純的藍色,灰色調為主,不純正的灰藍色;  
  油綠: 色綠暗不純正,如油浸般不鮮明;
  油青: 色綠暗不純正,較油綠更加暗淡,色非常邪;
  紅翡:紅褐色,包括紅色、淡紅色、紅褐色、褐色系列的色調在內,有時呈鐵銹色,純紅色十分罕見;  
  紫羅蘭色; 俗稱“春色”包括紫色、淺紫色、藍紫色,水頭好、質地細膩的品種也是非常難得的。
  黃翡: 黃色、褐黃、黃褐,米黃色十分罕見;
  福祿壽: 紅、綠、紫三色同體。

翡翠的“水頭”

什么叫“水頭”呢。其實就是民間對於玻璃地翡翠通透程度的一種評價標準。玉器行業內把翡翠每3mm能用透射光線通過稱作“一分水”,水頭越好就說明通透程度越好,相應的,翡翠的雜質含量就越少,並且質地越細密。礦物晶體顆粒就越小。另一個影響到翡翠成品水頭的因素就是翡翠的細密程度,質地越細密的翡翠在拋光“出水”後的視覺效果肯定要比質地粗松的翡翠要好很多。

12       

翡翠的“評價”

以上是評價翡翠毛料的基本標準,但當雕琢成為飾品之後還有另外的幾個因素也是比較重要的!
  那就是
  第一:瑕疵多少
  第二:雕工創意(意境)  

  首先,要承認翡翠因是天然形成的礦物類寶石,當然多多少少是會有瑕疵的。如礦物雜質;生長紋等,沒有任何雜質的翡翠是非常少見的。就連在拍賣會上創出天價的翡翠雕件上一樣有瑕疵。只不過瑕疵非常之小,有的連肉眼都看不到!但市面上銷售的翡翠飾品其上存在的瑕疵就要相對的多一些,而且有的屬於人為的,在開採,雕刻,運輸,庫存的過程中造成的人為傷害,那就是“裂痕和缺損”。這一點提請大家注意!不要輕易購買有人為瑕疵的翡翠飾品。儘管銷售人員再三地向您解釋“只是一點點嘛!看不出來,在裏面不大能看見的地方而已。”等等。因為被人為傷害的翡翠飾品在價值評估時在專家眼裏是非常致命的毛病。這對於將來的升值有著很大影響!  

  一塊好的原料交給一位技藝不高的雕刻師,由他雕琢出來的工藝品很有可能成品價值要低於由巧奪天工的資深玉雕師傅的作品幾倍乃至幾十倍!原因是構思,開料技巧,雕琢工藝,打磨工藝,雕刻技巧,有著天壤之別。所以成品後呈現出的意境,造型,和工藝的精細程度是完全不同的,相應的也會反映到飾品本身的價值上面來。

 1314  15  1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