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生在世的根本不是繁,而是簡,簡就是要“簡易”、“簡約”就是要少思、安閒、輕鬆!

太史公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旨時曾總結說:“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這或可說是對道家從簡精神最合適的概括。

至道不繁”,從簡使自己和他人都能有一個輕鬆的心情,相互交往也就沒有那麼的機關和算計,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白雲先生司馬承禎說“簡則益生”,也就是說從簡而行才能健康心身。

南華真人說:“達生之情者,不務生之所無以為。”“是以修道之人,莫若斷簡事物,知其閑要,較量輕重,識其去取,非要非重,皆應絕之。”

02

以簡處事,一是要知生之有分,不務分之所無;二是要明白什麼是無益於生的;三是要安閒無累。

對於如何做到以簡處事,孫思邈真人則提出了十二少的方法,即“少思少念,少笑少言、少喜少怒、少樂少愁、少好少惡、少事少機。”

保持了這十二少,即守住了生命生存的根本。

簡單生活即由心靈的虛閑開始,拋棄一切牽絆,讓思想自由地飛翔,與“道”同遊。

日常生活也應是以簡易為好,天天美味大餐於身體也不一定有益,反而可能生害,誠如白雲先生司馬公所說:“蔬食弊衣,足養性命,豈待酒肉羅綺然後生全哉!”

03

從簡的另一方面就是要“崇儉抑奢”,這也是道教的傳統美德,道祖老子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所謂“儉”,即節約,包括對物質追求的節制和個人貪欲的抑制。

道祖認為,沉溺於聲色滋味等感官享受,受制於名韁利鎖,不僅會大大地損害身體,更會妨礙體悟大道。因此道祖宣導“少私寡欲”,恬淡儉嗇,節制物質欲望和個人私欲。

節約而不奢侈,收斂貪欲,甘於恬淡,順乎道義而有所節制,乃是儉之德。

從簡才能達到輕鬆,放鬆我們的心情。少一些煩惱,少一些憂鬱,多一些開心,多一些快樂,像雲一樣逍遙。

我們有不少人為了得到奢華的生活可以忙碌幾年、幾十年,卻捨不得花費幾個小時享受生活。

捨棄物質而重精神,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似乎很難讓人做出選擇,神仙逍遙的道教思想,可以讓我們從中尋找解開困惑的鑰匙。

04

隨著社會的發展,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人的貪心也在快速膨脹,社會上出現了許多貪污腐敗的現象。

究其原因,是私欲膨脹促使他們絞盡腦汁爭奪名利財富、貪圖榮華富貴,其下場必定是可悲的。

就像《道德經》中所說:“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這些話語讓人們體悟,生命才是最寶貴的,一旦失去則不可複得。

懂得了這一道理,便不會為聲色財富這些個人私欲所牽累,自然能夠在實踐中做到去奢去貪。

崇儉節欲,從內心深處認同儉樸廉潔等道德要求,將其化為自身的品德。

淡化我們對於一己之私欲的過分貪求,淡化小我,不為物累,以求得心靈的安和,實現肉體健康和精神自由。

如此,才能最好地享受生活,實現體悟大道的人生理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