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病毒更可怕的,是人的情緒傳染。
一個爛蘋果,足以弄壞一筐蘋果。
Facebook曾對69萬名用戶進行了一項情緒實驗。
他們把用戶分為兩組,為第一組用戶推送積極內容,為第二組用戶推送消極內容。之後,他們跟蹤記錄用戶們當天發表的圖文。
結果顯示:被推送了快樂內容的用戶,發佈的圖文也帶有積極的情緒;而接收到沮喪內容的用戶,發佈的圖文則消極悲觀。
這個現象,恰如心理學家羅奈爾得波德爾所說的:情緒,可以像流感病毒那樣傳播,傳遞給密切接觸者。
人是環境動物,易受磁場影響。
當外界的情緒彌漫開來,我們會迅速將其內化為自己的心情。
這種情緒傳染,有時候比病毒傳播更快更可怕。
01
情緒病毒,有人傳人的跡象。
畢淑敏在小說《花冠病毒》中,描寫過一場可怕的瘟疫。
一種傳染性極強的病毒,席捲了1000萬人口的燕市。
起初,在抗疫總指揮的部署下,全城老百姓並不恐慌,生活有條不紊。
可不知從哪兒冒出一對吳姓夫婦,闖入超市狂買物資,還在家族群裏散佈謠言。
眾人見他們神色慌張,也害怕起來,開始跟風哄搶。
有人因長時間隔離而內心苦悶,在網上大吐苦水。
不少網友被其煽動,一起在留言區抱怨、叫駡,哭訴自己的不幸。
還有人因事業不順而怒氣衝天,跑到大街上抗議。
一些原本安心工作的人,一經刺激,也加入其中,一場場暴亂隨之發生。
畢淑敏在書中感慨道:人們的戾氣仿佛一瞬間被啟動,壞情緒竟比花冠病毒傳播得還快。
想想生活中,你是不是也有這種經歷。
看著鋪天蓋地真假難辨的消息,莫名地煩躁不安;朋友傷心難過,你也跟著沮喪鬱悶;見別人生氣,你的怒火也噌噌地往上躥。
我們時常被帶節奏,總是心緒不穩。究其根本,是因為情緒本身具有人傳人的屬性。
一位父親,在公司受了氣,回家後把孩子痛駡了一頓。
孩子心裏窩火,一抬腳把貓咪踢出窗子。貓咪跳到路上,導致避讓的汽車,撞傷了行人。
隨後,司機與行人又陷入傳播憤怒的怪圈。
這就是著名的踢貓效應,所描繪的,恰恰是壞情緒傳遞的過程及後果。
一個備受爭議的熱點、一段激烈毒舌的評論、一首悲傷絕望的歌曲……這些人為製造出來的情緒信號,正在不知不覺地影響你,左右你。
到最後,我們已然分不清哪些是別人的情緒,哪些是自己的。
就像患了感冒,我們不知道何時被傳染的,只知道自己病了。
比起病毒,負面情緒看不見摸不著,但卻有著更為強大的傳播性與殺傷力。
02
感染情緒病毒的人,都是為別人的負能量買單。
知乎上有人問:身邊有個負能量的朋友,是什麼體驗?
有個回答一針見血:是痛苦,這種朋友是諸多不幸的來源。
想必你身邊也有這種人,他們愛抱怨,很頹廢,總是心灰意懶,消極悲觀。
與之接觸,我們也不免受其影響,喪失好好生活的熱情。
心靈導師威爾鮑溫,接觸過一個女性治療小組
這個小組,由女士們自發成立,本意為解決婚姻中的問題。可實際上,卻演變成對丈夫的聲討大會。
女士們圍在一起,抱怨各種不如意,發洩心中積攢的怨氣,結果每次開完會,她們會比平常更憤怒。
一位新婚女士參加進來,聽完大夥的哭訴後,竟萌生了離婚的念頭。
她對威爾鮑溫說,來之前只是遇到了點小麻煩,沒想到開完會之後,內心竟充滿了怨懟,恨不能趕快逃離家庭。
威爾安慰她說:不要被別人的情緒影響,否則,你就是在為她們的負能量買單。
《圈層突圍》裏,有個黑洞人的概念。
意思是,我們的生活中,有些人像個黑洞,不停地散發暗黑能量,將周圍的人吞噬於情緒的泥沼之中。
你本想用功考研,室友灰心喪氣地告訴你,階層固化了,努力沒用,你瞬間泄了氣;
你本想好好工作,同事都在躺平擺爛,你也忽然沒了幹勁,和他們一起渾水摸魚;
你本對婚姻充滿期待,一些過來人的怨氣與憤怒,讓你沒了盼頭,錯過了對的人。
這些負能量滿身的人,從不會告訴你生活的好,只會把你拖入和他們一樣的窘境之中。
社會學家調查過100個同居室友,分別監測半年內他們的抑鬱水準。
資料顯示,那些本就抑鬱水準較高的人,會慢慢同化室友,直到大家的抑鬱水準趨於同化。
佛蘭克林說:一個爛蘋果,足以弄壞一筐蘋果。
黑洞人太近,傳染上負面情緒,自己也會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到最後,我們為別人的情緒買了單,給自己的生活添了堵。
03
情緒遮罩力,是一個人最強的抵抗力。
心理學家馬丁賽利格曼說:
面對負面情緒,如果你沒有強大的心智去消化,那麼默默疏遠與遮罩,是最好的選擇。
遇見戾氣滿身的人,繞著走;碰上影響心情的事,遮罩掉。
醫生陶勇,有個調節情緒的神秘走廊
每次心情不好,他只要一個人去那走一走,便可滿血復活。
有一次,幾個同事湊在一處閒聊。
護士長說起生活裏的不如意,啜泣著抱怨不停;實習生小劉,談起被父母逼婚,情緒很是激動;還有個科室主任,唉聲歎氣,深表對前景的擔憂……
陶勇越聽越難過,又想起自己被襲的往事,不由得悲從中來。
但他沒有沉浸於此,而是起身出去,到辦公室後面的那段走廊上讓自己靜一靜。
遮罩掉外界干擾,他很快平復了內心,然後平靜地投入工作。
《奇葩說》裏,有個詞,叫情緒自由
想要掌控自己的情緒,我們首先要保持清醒,對事實有較為客觀的分辨。
如此,你才能判定他人的情緒是否恰當,意識到自己有沒有受到影響,進而有針對性地回避。
否則,你只能成為壞情緒傳播的中間一環。
一位海歸博士回國競聘,各方面都很優秀的他,卻在面試最後一環,被刷了下去。
那天,他本來狀態不錯,卻在打車後,碰上了個牢騷滿腹的司機。
受這位司機的影響,他也覺得自己遇上堵車很倒楣,變得心浮氣躁。
他帶著戾氣面試,結果頻頻出錯,被心儀的企業拒之門外。
白岩松說:我們太容易被外界的氣氛感染,被他人的情緒左右。
因此,情緒上的遮罩力,才是一個人最應有的抵抗力。
冷靜克制不從眾,明辨是非不跟風,心緒穩定不慌亂。多在意自己,少關注別人,是一個成年人的頂級自律。

讓一個開心的人和一個悲傷的人共處一室。
不到20分鐘,原本開心的人,開始唉聲歎氣。
洛杉磯大學用這項實驗證明:只需20分鐘,不良情緒就會傳染給別人。
情緒傳播猛於病毒,我們要為自己做好防護。
不要為別人的情緒買單,做自己心情的主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