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子女意味著100%的成功或失敗,孩子幾乎成了大人的全部,殊不知他從脫離母體起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與其把財富留給孩子,還不如把孩子變成財富!

 

五個忠告

  一、成長比成功重要

  ——輸得起的孩子最成功

  現在的父母什麼都替孩子幹,認為孩子的任務就是念書。而我說,不要總是給孩子預設結果,而要重視他的成長過程,讓他走好腳下的路。輸得起的孩子才是最成功的孩子!

  二、經歷比名次重要

  ——過分溺愛造成孩子無能

  都說現在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經受不起挫折,這是因為家長不給他們接受磨煉、承受失敗和挫折的機會。可以包容孩子,讓家成為孩子最後的港灣;可以理解他,讓他找到溫暖和安全感,在彷徨和沒有出路時,給他指條路而不是給他一堵牆。

  三、付出比給予重要

  ——給孩子愛你的機會

  只對孩子付出愛,會讓他們沒有責任感,只會一味索取。過分溺愛、無限縱容滋長了孩子的自私,使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沒有別人。

  四、對話比對抗重要

  ——別跟孩子“較勁”

青春期的孩子愛跟父母“對著幹”,四五十歲的父母也愛跟孩子“較勁”,雙方各站一方,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對方,只想改變別人,不想改變自己。青春期的孩子正處在成人感迅速增強但心理卻不成熟的時期,他希望得到大人的尊重,特別需要心靈的關懷和理解。

  五、激勵比指責重要

  ——欣賞孩子,告訴他“你能行”

  一味地對孩子表示不滿、求全責備,帶給孩子的是負面資訊,讓孩子怯弱、抑鬱。其實對孩子來說,有沒有天分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興趣和自信。別瞧人家,大膽為孩子喝彩,相信你的孩子會創造奇跡!

 

  孩子成長的五大缺失

  缺失童年快樂

  ——“三大三小”的困惑

  走近孩子,覺得今天當孩子真累,今天當家長真煩,今天當老師真難。作為“知心姐姐”,我這兩年真切地感受到孩子心中不快樂,為什麼不快樂呢,有兩個原因:孩子太累,沒有空間。

  我到上海跟小學生座談,問他們心中小康社會是什麼樣,一個孩子說:“我希望自己有一個大房子,但門很小,只有我一個人能鑽進去,爸爸媽媽都鑽不進去。”一個孩子說:“我想發明一種藥,讓我媽吃了光說好話不說壞話。”一個孩子說:“我想發明一種隱身術,藏在父母身邊聽他們怎麼說我。”還有的孩子說:“我買了床不擱家裏放在樹上,省著他們一天到晚嘮叨我。”

  我忽然明白了,孩子心中的好日子不是有多少錢,而是有一個寬鬆和諧的成長空間。今天的孩子存在“三大三小”的現象:生活空間越來越大,生長空間越來越小;住房面積越來越大,心靈容積越來越小;學習壓力越來越大,學習動力越來越小。孩子的精力被繁重的學習、興趣班佔據,沒時間閱讀、運動、親近自然,這些都違背了孩子的天性,必定對其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孩子最發愁什麼事——不會寫作文。有一個老師跟我說,他給學生佈置了一篇作文“我做了一件好事”,全班70%的孩子寫的是揀錢包,加起來揀了37萬元。孩子們看的最多的是爸爸媽媽給買的《優秀作文選》,腦子裏的東西都是別人的,沒有真情實感、沒有自己的感悟,怎麼能寫好作文?所以我今天跟很多爸爸媽媽說,節假日多帶孩子出去玩玩,多接觸大自然,讓他們的眼界寬一些。眼界有多寬,就能走多遠。

  現在爸爸媽媽節假日願意帶孩子出去了,但是人去心沒有去。爸爸拿著手機不停地打,媽媽把旅遊變成了購物,孩子跟著什麼也看不著,三個人上山爬幾步照一張相,回家就看這張笑得挺好、那張閉眼了,大自然什麼樣全忘了。孩子腦子裏的東西都是看來、聽來、做來的,大自然會給孩子很多的智慧。爸爸媽媽們,珍惜孩子的童年吧,讓他把該玩的玩了、該看的看了、該走的路走了。

  缺失學習動力

  ——沒有目標和動力不可能成功

  現在的孩子學習好像都是給家長學習。今年高考,一位家長問孩子:“今天考得怎麼樣?”孩子說:“都給你寫出來了。”

  在外國的一個工地上,有三個工人正在搬磚。問他們在幹什麼,第一個人回答:我在搬磚;第二個人回答:我要賺錢養活一家人;第三個人回答:我正在建造一座宏偉的教堂。後來,第一個人仍在幹搬磚的活,第二個人也就只能賺到維持一家生計的那點錢,而第三個人則成為了一個著名的建築師。

  孩子們為什麼不愛學習?就是因為他沒有找到目標。有夢想才有可能成功。

  夢想從社會的需要中來。一個孩子的爺爺生病了,看到病床上的爺爺,這個孩子就決定努力學習,長大了要當醫生。所以,現在人們應該有這樣的意識:職業設計要從中學開始,要早給人生設計未來。

  其實考大學只是一個過程。在孩子小的時候要多帶孩子到社會生活中瞭解各種職業,或者在和親戚朋友見面時認真地給孩子介紹對方的職業,讓孩子瞭解某個職業到底是幹什麼的。或許孩子就會對某個職業感興趣,孩子思考得越早,瞭解得就越具體,目標就會越明確。

  夢想還來自於成就感。1960年《中國少年報》就有了“知心姐姐”欄目,我寫信給“知心姐姐”,“知心姐姐”給我回了信,所以我特想當“知心姐姐”;初二的時候,我第一個加入共青團,就開始與同學談心;初三時,我有了一個夢想:考上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當“知心姐姐”;20歲的時候,我成為知青的“知心姐姐”;1978年《中國少年報》復刊,我給報社寫了一封信,希望能到報社工作,沒想到,第二年我真的來到了這裏。

  缺失精神文化

  ——沒愛心的孩子無情無義

  一個孩子從小缺鈣,就會長成羅圈腿;從小缺少愛心,將來無情無義;從小缺少精神文化的滋養,將來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

  2000年浙江金華17歲的中學生徐力用榔頭打死了自己的母親,此事震驚全國。徐力是一個學習優良、長得白白淨淨的男孩子,媽媽對他的希望就是考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至少要考上浙江大學。“我雖然是重點學校重點班的學生,可我是這個班倒數第四,每次考完試媽媽拿我的成績跟班裏前三名比較,然後說‘你怎麼這麼笨,你是豬腦子’。媽媽不讓我看書看報,運動的時間到了,媽媽跑到學校監視我。”我分析,這是徐力做出這樣舉動的直接原因:一個青春期的孩子,會有很多不良情緒要發洩,但他沒有出口。

  下午在金華舉行報告會,1700名老師和爸爸媽媽坐在那兒,在座的聽眾很多是中學生。我講完之後,一群中學生擁了上來,一個初二學生滿臉嚴肅:“當電視新聞播徐力事件的時候,我跟我媽媽說,你怎麼越看越像徐力他媽。”有一個孩子悄悄跟我說:“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多少人意識到環境的惡劣侵害著我們的健康,但卻沒有意識到心靈的塵暴威脅著千千萬萬幸福的家庭。

  我忽然覺得,要想改變孩子,首先應該改變孩子成長的環境,要想改變孩子成長的環境,首先應該改變爸爸、媽媽、老師的教育觀念,應該平等溝通,學習共同成長。

  我去少管所,把我的書《告訴孩子你真棒》送給所長一本,送給徐力一本。沒想到所長拿到這本書非常感慨:2000年徐力進來時少管所少年犯不足千人,現在是2500人。我給兩千多個孩子作了一場報告,講完之後,走到他們中間,一個男孩問我:“我能跟你擁抱一下嗎?”我說可以。當他跟我擁抱的時候輕輕說了一句話:“媽媽從來沒擁抱過我。”我的眼淚流了出來。

  我忽然意識到,這是一群嚴重缺少愛的孩子。我又在想,這種缺失怎麼來的?爸爸媽媽不能只關心孩子的吃穿,還要關心他們的精神世界,讓孩子讀好書、看好報,把閱讀變成一種快樂,就會獲得美好的精神世界,而高尚的精神世界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缺失親情溝通

  ——“青春期”和“更年期”提前碰撞

  現在孩子十幾年的成長經歷勝過了過去的幾十年,他們在社會不斷的變化中長大。

  一位媽媽困惑地對我說,女兒上初二,愛吃愛喝愛打扮,就是不愛學習。媽媽狠狠心花400元錢陪女兒看舞劇《白毛女》,希望她能受到教育,可女兒想都沒想地說:“我看喜兒的悲劇全是他爸楊白勞造成的,逼著自己的女兒抵債。再說了,喜兒也夠傻的,黃世仁那麼有錢,嫁給他算了,幹嘛自己跑到山洞裏當白毛女。”

  同樣,孩子的事情爸爸媽媽也不理解。兒子上小學不會寫作文,小保姆替兒子寫了一篇作文,得了100分;爸爸是作家,替兒子寫了一篇作文,不及格。好不容易有一天,兒子問爸爸知不知道F4,爸爸說不知道,查字典:F4是美國轟炸機。兒子告訴他,咱們88吧,我奶奶都知道F4是誰。

  現在的孩子由於營養過剩,提前進入了青春期,青春期最大的特點是跟大人較勁;爸爸媽媽壓力太大,提前進入了更年期,更年期最大的特徵是跟孩子較勁。你不懂我,我也不懂你,再加上兩方心態都不是很好,你讓我朝南我就朝北,你讓我幹什麼我偏不幹什麼,青春期碰上了更年期。

    所以,溝通成了今天家庭教育最大的主題。其實,溝通就是傾訴+傾聽。從小學會傾聽,孩子肯定有什麼事就會願意跟你講。有了你的傾聽,孩子才會感到他存在的價值。

  缺失成就感

  ——過高的期望帶給孩子無望

  為什麼孩子離家出走?為什麼迷戀網吧?就是爸爸媽媽老是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較,總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沙子,人家的孩子是金子。

  有一個小男孩想當幹部,好不容易當了小隊長,媽媽說:“小隊長有什麼好吹的,那是中國最小的官了。我小時候當的是大隊長。”孩子後來當了中隊長,挺高興,媽媽問:“大隊委候選人有沒有你?”你說我們的孩子還有好嗎?爸爸媽媽的標杆永遠超越了孩子的水準。

  很多人都說,今天世界上中國的孩子學習最刻苦、成績最優秀,可中國的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滿意度最差。我有一個朋友的兒子在美國讀書,學校裏中國孩子、美國孩子一塊在操場打球,中國孩子十個球進了九個,中國媽媽不滿意:“那個球怎麼沒進去?”美國孩子十個球進了一個,美國媽媽說:“兒子你太棒了!”中國媽媽說美國媽媽有病。有成就感的是進一個球的美國孩子,有失敗感的是進九個球的中國孩子。

  中國的家長不為孩子得到的而歡呼,卻為失去的而遺憾。今天孩子成長的路上缺的不是老師,是觀眾。誰為孩子鼓掌喝彩?都在挑孩子的毛病。這樣比來比去,孩子的潛能就會被壓制。

  周舟是一個殘疾孩子,但他能成為一個樂隊的指揮,是爸爸媽媽的大愛調動出來的。周舟小時候不會系鞋帶,媽媽教給他讓他自己系,這個過程持續了半年,周舟終於自己系上了鞋帶,可媽媽一看,是個死扣。媽媽生氣了,可周舟卻高興得手舞足蹈。媽媽這才知道,孩子的最大快樂,就是自己想做的事能夠做成。周舟媽媽的了不起,就在於沒給孩子當保姆。而周舟的爸爸則給了孩子一個舞臺。周舟的爸爸在一個樂團工作,每天帶周舟上班,偶然的機會發現周舟拿著一根筷子在學著指揮的樣子,有板有眼。於是爸爸送給周舟一根真正的指揮捧,讓他做了一回指揮,沒想到孩子的表現非常好,並且在以後取得了成功。

  我小時候有兩大愛好,一是畫畫兒,二是跳舞。5歲時我畫了一隻大公雞,我母親說:“太好了!我早就說過,你畫的公雞比我養的還漂亮!”於是,我更愛畫了,黑板報從一年級畫到高三,到農村插隊給農民辦報,後來就辦了《中國少年報》。小學畢業時,北京市舞蹈學校來招收小演員就有我一個,結果不幸的事發生了:當我手背後、腳站直後,有個老師從我身邊走過,瞟了我一眼:“腿都不直還跳舞呢!”從此之後,我一跳舞就想起那句話,後來就不敢再跳了,再後來乾脆不跳了。

  所以我對父母說,孩子從小生長在“你不行”的環境中,慢慢地會把“你不行”內化為“我不行”,他就真的不行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潛能,而潛能的發揮是需要機會的。爸爸媽媽要學會用語言激勵孩子,把孩子“行”的地方找出來,這樣他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

  家教心得

  把快樂心態傳給兒子

  盧勤說,她從小心態就很好。對於兒子,她也希望他心態好一點,希望他一生快樂。

  盧勤的兒子小時候有點口吃,剛開始很發愁。“那時候工作忙,他跟我說話時,我又翻書又翻本的,結果他就著急,一著急就結結巴巴,我說‘別結巴’,他就更緊張、更結巴了;我說:‘你慢點說’,他就說不出來了。”

  後來,盧勤很注意傾聽兒子,忽然發現他是很有智慧的。兒子5歲的時候,盧勤第一次坐飛機回來,他沒有問媽媽飛機什麼樣、什麼感覺?而是問:“媽媽在天上看見太陽了嗎?”他說:“我也看見太陽了。老師帶我們出去玩,我看見太陽掉下去了,我真怕他掉到海裏淹死,後來看它沒有掉到海裏,掉到地上了,我就放心了。”後來,盧勤把兒子的很多話告訴一個兒童文學作家,作家提醒她把兒子的話記下來。“後來我就搞了一個‘一得集’,專門記兒子說的好多好玩的話。”

  盧勤的兒子幼稚園畢業的時候,和另一個小朋友表演相聲,一點都不結巴。中學時他主持全校的聯歡會,大學的時候當過文藝部的副部長,還專門寫小品、導小品、當舞臺監督。“畢業後,他到一個大單位去工作,5年廠慶時,他自編自導自演一個小品,引起了轟動。”

  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

  盧勤的兒子從小興趣廣泛,一年級學二胡,二年級捏泥人,三年級學畫畫兒,到了四五年級又學無線電了。到了中學,他自己報名上軍樂隊了。“我當時就說,上軍樂隊有什麼意思?兒子說:‘你不是知心姐姐嗎,先別表態,看看再說。’後來我去看他訓練,看他站在太陽底下流了好多汗。他說:‘有苦我自己吃,有汗我自己擦。’我說行,男人有這氣勢我就放心了。結果一吹吹了6年,後來是北京中學生金帆交響樂團的首席大號,吹得很棒。”

  “孩子的快樂從哪里來,是從他的事業中、從他的成功中體驗到的。”盧勤說,快樂不是別人給的,要靠自己去創造。要讓孩子從小選擇自己熱愛的事情,然後給他機會讓他自己去做。所以家長要放手,不要管得太多。

  要懂得享受兒子

  盧勤說兒子很會替別人著想,懂得分享。“這是我們大家庭教育的結果。我記得有一年‘六一’,幼稚園搞活動,每個小朋友分兩塊巧克力,他一拿到就跑過來:‘媽,分你一塊。’我說:‘好!’大口就吃了。旁邊一個媽媽說:‘真羡慕你,你看我兒子一個人吃,瞅都不瞅我。’小孩子就是這樣,你要跟他去分享快樂,不要讓他獨享。”

  盧勤說她經常說一句話:“有兒子沒兒子就是不一樣。”“別太在乎兒子,要在乎他那點愛心。生活方面要‘放養’別‘圈養’,要使用別溺愛’。要用女人的眼光看兒子,信任他、肯定他,兒子肯定就能長成高山。”

         快樂人生三句話、精彩人生九個字:

          第一,太好了。

         改變心情就改變了世界,微笑的說“太好了”。永遠會快樂,給孩子留下金山銀山不如給孩子留下一個好的心態。

          1、要對自己說聲“太好了”。

         要喜歡自己,對自己說“太好了”,首先要喜歡自己的長相。太陽有七種顏色,論長相你是獨一無二的、你是最美的,只要你沒病,人生是因為不同而精彩,喜愛自己的人會越來越美。

           2、要對別人說聲“太好了”。

    男人要善待女人,女人要善待男人。夫妻間沒有微笑和讚美,愛情就枯萎了。一個男人回家,當妻子、孩子開門時,他要說“太好了,我活著回來了。”男人看重自己的事業,聰明的女人永遠對自己的丈夫說“你是最棒的”。女人柔美的聲音最好聽。不要總想改變別人,要想改變自己,沒有困難就沒有勝利,不見風雨就見不到彩虹。人生要有經歷困難的逾越。上次我們帶31個孩子去丹頂鶴的故鄉,今年我們打算組織幾百個孩子去外蒙草原體會大自然的美好。在小學、初中一定要有自己的感覺。

            第二,我能行

            改變態度就改變了命運,我能行是成功者的話。

            第三,我幫你。

            改變情感就改變了生活。人要想快樂,一定要學會關愛他人。在今天的生活中,貧困地區的孩子特別需要關愛。


           
精彩人生九個字:

          “你真棒”,改變角度就改變關係;“我要學”,改變現在就改變未來;“我思考”,改變了頭腦就改變了人生。

 

         今天就講到這裏,希望各家變成支持的家庭,希望父母對孩子說“你真棒”,希望孩子告訴世界“我能行”。

附:

 鼓舞孩子的好話22句


讓孩子感動
     
孩子的自信自尊,來自于成功經驗的累積和父母長輩的肯定,從這當中感覺自己是最重要的、被愛的、有價值的、有貢獻的;隨著孩子的成長,讓他從做自己當中,得到滿足感和成就感隨之而來的自我價值感;即使遇到挫敗,一個孩子被激勵、被肯定、被感動,他就會更努力!表達你對孩子的愛和鼓勵,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愛與支持:“孩子,我們對你有信心,無論如何,我們永遠支持你。我們愛你,因為你就是你,永遠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


父母的笑容
       父母經常保持笑容,用親切和藹溫暖的話語認定孩子、讚美孩子,
       相信孩子的裏面有著最尊貴的本質,不斷地把這了不起的單純美好的本質誘導出來,就好像相信花朵一定會綻放(如同本書封面綻放的玫瑰),對孩子滿懷信心地堅持下去!


父母的眼神
眼睛不是用來批判,眼睛是用來祝福;
請不要給孩子挑剔否定的嚴厲眼神,
孩子需要爸爸媽媽溫暖祝福的慈愛眼神。
你對孩子的信任的眼神、善意的眼神、溫柔的眼神,
你給孩子的慈愛的眼神、接納的眼神、肯定的眼神,
對孩子是一股安定成長的力量。
孩子是很敏感的;和孩子說話,眼睛要有光,
用“孩子,你很重要”的眼神,
專著地看著孩子、和孩子說話,一秒鐘都不要離開。
用愛毫無成見地看著孩子
用愛毫無成見地看著先生
用愛毫無成見地看著世界

        如果你很認真念祈禱文,一段時間後,你會看到孩子在某些方面明顯有了改變(變得比較貼心、會撒嬌,甚至還會幫忙做家事!),這個時候《鼓勵孩子的好話22句》就會好用了。看情況選擇適合的好話,肯定孩子的努力、肯定孩子對你表達的善意和愛意,讓好話朗朗上口,常說常用,就越來越能說出真心溫暖的愛語!建議不知道如何讚美孩子的父母,請多說以下鼓舞孩子的好話,孩子會有令人驚喜的改變!

鼓舞孩子的好話22句
1.寶貝,感謝你幫忙晾衣服!
2.寶貝,感謝你幫忙收拾餐桌!
3.我覺得你最棒!
4.小小年紀,就這麼會做事,真不可小看!
5.寶貝,爸爸在你這樣的年紀,都沒辦法做的像你這樣好!
6.爸爸看到你剛才的表現,很以你為榮!
7.孩子,過程比結果更重要;爸爸看得出來你很努力在學習!繼續加油!
8.我就知道你一定能行!
9.嗯!你很懂得安排自己、規劃自己!
10.孩子,你的內在有無限力量!
11.孩子,你的真面貌就像太陽一樣,光明燦爛、完美無缺!
12.孩子,你是上天賜給我們最珍貴的寶貝!
13.我對你有一百分的信心!
14.哇!真是超級優秀的孩子!
15.寶貝,你越來越進步了!
16.你好勇敢,你的勇氣令我敬佩!
17.能夠成為你的父母,是我們的驕傲!
18.真幸運能夠擁有你成為我們的孩子!
19.你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
20.寶貝,爸爸媽媽好愛你!
21.寶貝,有你真好!
22.寶貝,我要你無憂無慮、快快樂樂地長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光般若問道峰 的頭像
    心光般若問道峰

    t458686999的部落格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