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怎樣學會尊重、寬容、節儉,又是怎樣學會學習、愛上學習的?
  
  當我們數落出孩子的一大堆缺點:對學習沒興趣、自我中心、丟三落四、浪費……我們是否想過,我們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道理講夠了,孩子就會懂事嗎?
  
  現在的父母們都知道,不能體罰孩子,要給孩子講道理。常聽到父母說:“我從來不打孩子,總是給他講道理。”
  
  這確實是一種進步,它至少表明我們已經開始知道要尊重孩子了。在講道理成為潮流的時候,我們又開始聽到這樣的抱怨或疑惑:“我可沒少給孩子講道理,沒少教育他,可是他剛剛好了兩天,又恢復原樣了,怎麼講都沒有用。”
  
  出什麼問題了?問題恐怕在於,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太迷信“講道理”這種成人化的方式,沒有尊重孩子的特點,脫離了孩子的現實和能力。我們常常覺得,給孩子說了,他就懂了。實際上不是這樣。
  
  孩子是感性的,他們容易接受那些形象的、具體的東西,這是由孩子的思維特點決定的。說教太多,體驗太少,這種教育的效果是很有限的。
  
  做過了,孩子就會了嗎?

 

我們的教育界也反思過傳統的“滿堂灌”的方式,覺得應該讓孩子多動手、多參與,提倡讓孩子自己去探索。於是,各種讓孩子討論、動手的教學形式開始出現。
  
  但是,我們常常給孩子準備得太好了。一堂實驗課,他需要用的材料和實驗用具都是老師事先準備好的,孩子只需按照老師的指令一步一步做就可以了。這樣一來,孩子只是一個操作工,而不是一個真正的探索者。因為他沒有自己的思考,也不需要克服多少困難。在這堂課上,他的收穫要大打折扣,他體驗到的成功也要大打折扣。這樣的所謂“體驗”已經失去了原來的意義。
  
  我們生怕孩子得不出我們希望的結果和結論,所以,我們喜歡控制孩子,想讓孩子的思路沿著我們設定的軌道走。無形中,我們代替了孩子思考,我們的體驗強加給了孩子。
  
  但是,如果孩子只是操作,沒有思考,即便做過了,他仍然可能不理解,仍然可能不會,就像我們如果不自己開車,即便一條路經過了很多次,仍然不太會認路一樣。
  
  專家觀點
  
  · 引導孩子思考,而不要代替孩子思考。
  
  · 給孩子原始的材料,而不要給他標準化的、加工完好的材料。
  
  感受實錄
  
  分小魚
  
  在一堂數學課上,孩子們的一個任務是把15條小魚分給5只小貓,要保證每只小貓得的小魚一樣多。有些孩子每次給每只小貓面前放1條小魚,有些先放2條,看到有多的再接著放;而有些孩子一下就在每只小貓前放3條小魚,一下就完成了。讓孩子們討論為什麼這個孩子做得快,這個孩子說,他用的是乘法口訣:三五一十五。孩子們一下體會到,數學的簡潔之美。
  
  抬著桌子量教室
  
  學測量的時候,孩子們用1分米長的尺子去測量桌子的長度、鉛筆盒的長度,都做得很順利。最後的任務是測量教室的長度。他們拿著這把1分米長的尺子量來量去,忙得滿頭大汗,還是量不過來。最後,他們想出了一招:先把桌子的長度量出來,再抬著桌子去量教室的長度。他們發現,這樣果然方便多了。通過這個過程,不用老師說,孩子們也能深切地體會到:為什麼要有不同大小的長度單位。
  
  賣廢品——積少成多
  
  如果家裏有廢舊報紙、可樂瓶什麼的,我總是讓孩子們自己拿著到樓下的廢品收購站去賣。賣得的錢總是裝在一個存錢罐裏,一年下來,也能攢個一二百塊錢。後來,每次家裏有了廢舊的東西,孩子的媽媽要扔掉時,孩子總是說:“別扔,留著可以賣廢品呢!”雖然每次賣不了幾個錢,但是孩子知道:積少可以成多,廢舊的東西也別浪費。

  孩子會思考、有能力,就一定能學好、做好?
  
  我們很重視孩子的思維訓練,覺得只要孩子智商高,有足夠的能力,就能學習好,能做出好成績。
  
  但是,我們常常發現,那些學習不好的孩子,並不是智力有問題,也不是能力不夠,而是沒有學習的動力,不願意學。那些社會上成就平平的人,也並不一定是不夠聰明,而往往是沒有足夠的動力去把事情做好。
  
  即便一個人的智商再高,但是如果他不肯把自己的高智商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也不可能做出好的成績。這就是我們提出的“開關機制”的作用。
  
  父母們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於是他們想知道:怎樣才能讓我的孩子愛學習、有足夠的學習動力呢?
  
  不讓孩子承受生活的壓力,他就能安心、努力地學習?
  
  我們有不少父母,是從困難和逆境中過來的。我們自己曾經邊學習邊為家庭分擔著生活的重擔。自己有了孩子以後,我們決心為孩子承擔一切,讓他能夠安下心來專心學習。但是,我們卻發現,這些衣食無憂的孩子,並不見得如我們所願,能專心地承擔起努力學習的責任。他們甚至覺得要他們學習,簡直是讓他們去做天底下最苦的差事,他們甚至會說寧可去做乞丐,也不願意上學,真正能把父母們氣死。
  
  當然,現在的孩子們不愛學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他們不瞭解真實的生活,仍然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比如,他們真的瞭解乞丐的生活是怎樣的嗎?也許他們心目中地乞丐,就是《射雕英雄傳》中的“洪七公”。他們真的知道自己養活自己是怎麼一回事嗎?真的知道有一份自己滿意的工作是多麼不容易嗎?因為我們的關愛,這些真實的生活已經離孩子們太遠太遠了。而沒有為生活承擔過任何責任,是不會真正懂得生活是怎麼一回事的。
  
  當孩子真正瞭解了生活,真正懂得如何承擔生活的責任的時候,他們會知道應該怎麼做的。我們常常看到那些在學校裏有很好的學習機會卻不好好學的學生,一旦工作後,往往比在學校的時候更有學習的自覺性和動力。有了切身的需要,就會有動力。
  
  專家觀點
  
  · 要讓孩子有承擔責任的體驗,這些體驗能夠讓他們獲得真正的成長。
  
  感受實錄
  
  翹課,是為了替家裏幹活
  
  我生長在農村,從小的時候起,放學後就要割草、養兔子,為家裏分擔生活的壓力,自然而然地養成了和父母一起支撐家庭生活的責任感。
  
  我上學每個月要花10塊錢。我的母親每天早上很早就起來,挑著油到集市上賣,掙著每斤油1分錢的小錢,來供我上學。那個時候我就知道,這是何等的艱難。記得我還只有十三四歲的時候,就下了決心,要幫著家裏掙錢,同時也要努力學習考上大學。那時候,我會偷偷從學校裏“翹課”出來,回家幫助父母幹活。我覺得,生活就是這樣。
  
  5角錢買來的小豬崽
  
  有一次,我和父親到集市上賣完豬後,看到別人正要扔掉一隻受傷的小豬崽,就用5角錢買了下來。我對小豬特別好,為了給它做“營養配餐”,我到小河裏去撈小魚小蝦;它生病了,我特別上心地照顧它,居然把這只險些被人扔掉的小豬養到了50多斤。我們常常說孩子們習慣于“不勞而獲”,因為他們從來沒有體驗過自己付出努力獲得了回報,而這正是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東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