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是“有神教”,佛教是“無神教”。
基督教認為,神創造了天地萬物和人類,並掌握著世間的生殺大權。世間的一切都在神的掌握之中。
佛教認為,“因果報應”和“生死輪回”是眾生的善惡業力在掌控著。這種“善惡業力”是一種“自然規律”,或者叫“自然道德法則”,並非是至高無上的神。實際上並不存在這樣一位至高無上的神。佛教承認存在的“鬼神”等,和我們人類是平等的,我們能成為他們,他們也能成為我們,不是基督教意義上萬能的神。從這個角度來說,基督教屬於“有神教”,佛教是“無神教”。有的朋友說佛教是“多神教”或“泛神教”,這種說法不準確,佛與眾生都不是神。
2、善惡標準不同。
基督教是以信與不信作為善惡標準的。信上帝者為善,不信者為惡。
佛教是以是否利益其他眾生為標準的。利益其他眾生的為善,只利益自己的為惡,既利自己,又利益其他眾生的視為上善。
3、對人性定論不同。
基督教是“人性本惡”論,人的本性是邪惡的,必需要通過“神”的救贖,才能去掉邪惡,升天堂得永生。
佛教是“人性本善”論,所有眾生的“本性”是佛,只因感染了“十惡業”,升起了“妄想分別執著”心,佛的神通才被障礙住了,變現出六道眾生。但這些不好的東西都是從外面感染的,不是本性裏具有的,是可以去掉的,去乾淨了就是佛。成佛就是“恢復本性”而已。
4、神只有一個,佛有無數個。
基督教認為,真神只有一個,升天堂的人只能稱其為“天人”,不能成為神。
佛教認為,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只是有的破迷開悟了,有的暫時還沒有開悟,還是“眾生”。到現在為止,成佛的眾生有多少了呢?答案是無數個。釋迦牟尼佛只是我們這一次人類文明中第一個成佛的,在我們之前曾經有無數次人類文明出現過,有的文明不在地球上。每個文明中都有人能破迷開悟從而脫離輪回,還有,其他五道中也有開悟的眾生。所以,佛的數量是“無量”多。
5、上帝有對立面,佛沒有對立面。
基督教認為,那些魔鬼、邪靈等,都是上帝的“對立面”,神早晚要把它們全部打入地獄。
佛教認為,所有眾生(包括魔鬼)都在佛的教化之內,不管他擁護還是反對佛法,都是佛的學生,佛不跟任何眾生為敵。正所謂“仁者無敵”,“無敵”是“沒有敵人”的意思,不是找不到對手的意思。
6、神會懲罰人,佛不會懲罰眾生。
基督教認為,神會把不信者死後打入地獄,世上的大災難,如地震海嘯等,是神在懲罰惡人。
佛教認為,眾生所遭受的一切懲罰皆是自己造作惡業的果報,大災難是眾生的 “貪嗔癡”心所感應的。不是佛菩薩在懲罰眾生,佛菩薩只會幫助、教化、救度眾生,絕不會因為眾生做錯了事而懲罰眾生。如來懲罰悟空的事,佛教是不承認的。會懲罰眾生,就是沒有放下“嗔恨心”,是不能了脫生死的。
7、救度的物件不同。
基督教“救贖”的物件是人類。
佛教“度化”的物件包括升天堂之人、魔道、人類、動物、冥界的鬼魂、下地獄之人。
8、宇宙的起始觀不同。
基督教認為,宇宙有始有終,始於上帝的創造,終於末日審判,時間是“線”型的。
佛教認為,眾生有什麼樣的心,就會變現出什麼境界。宇宙是我們的心所變現出來的,無始無終,本來就有,無需創造。人也本來就有,不是被造或進化而來,地球人來自外太空的“光音天”,宇宙中有無數個“地外文明”。六道輪回也沒有起點和終點,宇宙是迴圈的,時間是“圓型”的。
9、宿命觀不同。
基督教認為,人的命運是由神安排的。至於神為什麼讓我生在現在,而非古代和未來,同樣是神造的人,為什麼差距會這麼大?神又根據什麼給我們每一個人安排了不同的命運,基督教並不想對此做過多探討。他們認為,“被造物永遠也搞不清造物主的心思”,神的意思人不能問清楚,只能無條件去信。“算命”就是“褻瀆神靈”。
佛教認為,明白了而去信,這叫“正信”,不明白而硬去信,這叫“迷信”。人的命運是由“前世”的所作所為(定數,起主要作用)和今世過去的所作所為(變數,起次要作用)共同註定的。每個人前世(不一定是前一世,有可能是前多世)的所作所為不同,這一生的命運自然不同。雖然有的人前世不在人道,他的所作所為也能註定這一生的命運。動物們也有各自不同的“命運”,同樣也是“前世註定”的原因。算命只能算“定數”,一些易學大師們算命會有很高的準確率,但又不會百分之百算對,就是這個原因。命可改,但不易。
10、人死後的去處不同。
基督教認為,人死後只有兩個去處,一個天堂,一個地獄,再無其他去處,信上帝者可以免罪上天堂,不信者全部下地獄。而且去了之後就會永遠在那裏,不會再有變動了。
佛教認為,人死後共有七個去處,升天堂、做阿修羅、投胎做人、投生動物、去陰司做鬼、下地獄。以上這六個去處稱為“六道”,去了之後並不是永遠待在那裏不動了,這六處都有“時限”,到了該離開的時間必須離開,重新被安排新的去處。想去哪里自己是說了不算的,是受“業力”牽引而去的。只有一個去處是永恆的,那就是“佛國淨土----西方極樂世界”。
為什麼只有往生淨土才能永遠不死呢?佛解釋得很清楚:原來,六道其實就是六種身體,如天人身、魔身、人身、畜生身、鬼身、地獄罪人身,雖然鬼神身與我們人畜肉身有所不同,但再不同那也是身體。凡是身體皆有生死,六道輪回的本質就是神識投入到這六種身體裏受報,只有當神識“破迷開悟”之後,就可以不用被動的投入到任何身體裏受報了。沒有了身體也就沒有了生死,這樣的神識就被稱為“佛或菩薩”。
11、“靈魂”或“神識”的生滅情況不同。
基督教認為,人的“靈魂”是神製造出來的,人死後靈魂卻不會跟著滅亡,只會上天堂或下地獄。也就是說,人的靈魂是“有生無滅”的,靈魂的數量是越來越多的。只有“神”這一個“超級靈魂”是“本來就有,不生不滅,永遠存在”的。
佛教認為,萬事萬物有生必有滅,無生才無滅。虛空法界所有眾生的“神識”都是“本來就有,不生不滅,永遠存在”的,只是因為沒有“破迷開悟”,在不斷的“換身體”。“神識”的數量不增不減,是“無量多”。原來,父母生的“我”是個“假我”,“我”並不是父母生時才有的,“我”早就有,古代有“我”,現在有“我”,未來也有“我”,只是不在同一個身體裏,不在同一個時空裏。
12、對“靈魂附體”(農村中稱撞客)的解釋不同。
基督教認為,能附體的靈魂是魔鬼和邪靈,魔鬼與邪靈是怎麼來的呢?是“墮落的天使”,原本也是上帝造的,上帝身邊的使者,後來墮落到人間,附體後冒充已死的人的靈魂,每次都模仿已死的人的語氣說話,或模仿一些動物的特徵,從來不以自己的語氣說話。
佛教認為,常見的附體的眾生有兩類,一是一些靈性極高的動物,像蛇、刺蝟、狐狸、黃鼬等修成的“仙家”。修仙是道教之術,但佛教也是承認的,只不過“仙家”還未脫離自己原來的那一道,它們還屬於畜生道,與被附體者本人或家人有淵源,來復仇或搗亂的,有的是來求香火供養的。二是剛死不久的人的神識,還未去陰司,佛教稱“中陰身”,他們有放不下的事情,想和活著的人說說,但已經不是一個空間維次了,人聽不到,只好俯身。
13、不信的後果不同。
基督教認為,人類的祖先因魔鬼的誘惑而犯了罪,人類都是“罪人”之後,與人類的“法律”不同,“罪人”之後也有罪。信上帝者可以免罪,死後升天堂得永生。不信一句“沒有聽聞耶穌之名的人按善惡審判”,只要聽說基督教但不信的,全下地獄。
佛教認為,不信佛教的人,如果是作惡多端,那死後墮三惡道受苦自不必說。如果是行善之人,根據行善圓滿程度的不同,死後分別可以升天堂享天人之福,不夠資格上天堂的,也能投生人間富貴之家享福。總之,不信佛教的不一定會下地獄受苦,只是沒有了脫生死。
14、對待外教的態度不同。
基督教認為,上帝是“唯一真神”,其他皆是“偽神”。外教的神靈皆是“魔鬼”變現迷惑人的。基督教容不下一切外教。
佛教認為,凡是得到國際承認的合法宗教都是善法,佛教可以容納一切外教。外教諸神都是“諸佛菩薩”為了度化那一類眾生而化現,佛教徒應該像尊重佛菩薩一樣尊重外教諸神。的人死後全下地獄。後來,為了避免出現“自己的祖先全部下地獄了”這樣的結論,信徒又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