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
一、坎山離向:
利於正西先天來水以及西南後天來水。從東南方出水,這叫收水。如果先、後天水(包括道路及河流)從明堂前經過,或為腰帶水,流向東南,則催官旺才,利人丁。若為河流會更好些,意為常年有福,財源不枯。大忌向東流去。
如果東南之水流向正西或西南,則為敗水。為犯黃泉大煞,也叫天塹水,大凶,損丁、傷子、敗家。水從西方(兌)出,為破先天水,傷兒郎,男孩難養,有凶災。
先天水,主人;後天水主財與官。
若水從西南流出收水,主破財。宜在坤位元加土墊高,人工改造。坤位只能進水,不能出水。
家庭陽宅也是如此。坎山離向的風水,子午卯酉位不能做出水口。
墳地改造:若巽方來水怎麼辦?可將墳四周拉一道(80cm2)拱牆擋災。明堂宜平整,棺材放置一定要平穩,棺平穩意味著家平安。點穴要在平穩之地。如果是山區,可在山上打造臺階,十米寬為一個臺階就行。宜兩旁有小暗溝,樹林成行。
二、離山坎向
利於震方先天來水最吉,乾方或巽方後天來水,次吉。從東北艮方出水。
若離方有來水,易出瘋魔、高血壓之病人;若東北艮方來水,凶。
墳宅的東北,正南方不宜栽樹,否則大凶。
如果西北有河從明堂前過,點穴宜在正南方,則守著西北方向的來水。
明堂的水利于往東北流,利財丁。若有震、巽方之水往明堂過,流去東北,大吉。或西北高,下雨水也往東北流,好。
三、艮山坤向:
宜收東南、西北來水,即這兩個方位的來水為吉水。或者有東方來水亦為吉水。這些方位的來水,水勢越大越好。利錢財,旺人丁。
出水往西南方向流去,最好。如果出水往東南、西北方向去,則婚姻不順。
四、坤山艮向:
宜收正北方、東南方之來水。從明堂前流過,最為吉利。如果來水的方位有樹木,則女性容易患神經衰弱,常常是月經不調,甚至會有流產之實。宜調改趨吉。
出水往東北流去,大吉。如果出水往正北、東南方向流去,謂之犯黃泉大煞,常有人口傷亡之事發生,這樣的水最凶。
如果明堂前沒有明水流過,可在下雨天裏,看看來水往哪個方向而來,出水往哪個方向流去,可定其吉凶。依陰陽宅座向,定水流方向的吉凶,若水流方向不對,可用土墊高或挖低改向,使之趨吉避凶。
五、震山兌向:
宜收東北方(先天)來水,比如有河流越寬越大越好。宜收正南方(後天)來水。宜往正西方出水。
大凡出水口上有大湖、池塘、河流、山川等,亦可發大財,這叫真正的聚水。只要出水口能聚住水,則財上皆顯旺氣。如果有山川又有大湖,則為財官兩旺,不但顯貴氣,且子孫滿堂。
注意:乾、坤方禁止有樹,否則大凶。正南方不能出水,否則亦為大凶。陰宅與陽宅同論。
六、兌山震向:
宜收東南方(先天)來水入明堂,必發兒郎。宜收正北方(後天)來水入明堂。宜從正東方出水最為吉,還可以從東北方出水,這叫做副出水口。
如果正東方的水向正西方流,叫做游魂桃花水,主女人淫亂成性,與外人私奔,導致家敗。
七、巽山乾向:
宜收坤方(先天水)、兌方(後天水)到明堂。
艮方出水,大吉。坎方出水為次吉。
忌乾、坎方來水,特別是子水方位不宜來水,因為那是桃花敗水。
如果是坎水到墳前,則易傷害人口,大都會因為血液病而死去。
出水口之處不能栽樹栽花,否則易犯桃花,特別是廠礦、公司領導階層人物。
如果是陽宅,水口出水于艮方,壬、癸方有路為大吉。
如果坤方、兌方無來水,則有小湖、池塘也可以,總的說,就是喜來水方見水。
在陽宅的坤、兌方位設水池或噴水池也可。
一般來水宜清,污泥髒水不吉。
八、乾山巽向:
宜收離方(先天水)、艮方(後天水)到明堂。
巽方出水,大吉。乙方出水為次吉。
最忌坤方去水。坤方要麼是大水庫、要麼是大池塘或湖泊,而不能是小溪、小河或路,否則大凶。水大能反照過來,好似有來水那樣,吉利。
結束語:水法最講究的是水口,在八卦中,五爻、六爻指的就是水口的位置。如果上六爻生合世爻,說明水口有情,以旺相為佳;如果上六爻與世爻相沖克,說明水口無情,水口有災氣,人容易患病,比如火攻心、腦充血等等病症,如有這類情況的,不能選其作為地穴(墳墓),否則是犯黃泉大煞,為之遭殃。
水口代表人丁的安全、疾病、傷痛等等。水法好,則財運興旺,人丁貴氣。若巧遇天門地戶,發丁、發財都旺而快!
續)三元水法實用精要(陰、陽宅通用)之二
三、艮山坤向:
宜收東南、西北來水,即這兩個方位的來水為吉水。或者有東方來水亦為吉水。這些方位的來水,水勢越大越好。利錢財,旺人丁。
出水往西南方向流去,最好。如果出水往東南、西北方向去,則婚姻不順。
四、坤山艮向:
宜收正北方、東南方之來水。從明堂前流過,最為吉利。如果來水的方位有樹木,則女性容易患神經衰弱,常常是月經不調,甚至會有流產之實。宜調改趨吉。
出水往東北流去,大吉。如果出水往正北、東南方向流去,謂之犯黃泉大煞,常有人口傷亡之事發生,這樣的水最凶。
如果明堂前沒有明水流過,可在下雨天裏,看看來水往哪個方向而來,出水往哪個方向流去,可定其吉凶。依陰陽宅座向,定水流方向的吉凶,若水流方向不對,可用土墊高或挖低改向,使之趨吉避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