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心,是本源的自我。
但是這個本源的自我會在不同的環境下,不同的時空層,不同的狀況下,附加外衣,由此變成有情之生命。
聆瞻將這種情況命名為心之造化。
這裏的造化指的是——創造演化,指心在宏觀宇宙下自身發展繁衍的功能,也有一種法則的意味在裏面,更有一些對於這種造化的莫名滋味。
心,是一種什麼狀態?
蓮池大師說:“心是無形相的,所以沒有任何東西可作為比喻。大凡用來比喻心的,都是不得已,姑且取其仿佛與心的作用有些近似的東西來形容它,使人對於心的概念多少有所領會,但不可以認為心當真如某種東西。”
這也就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我們經常將這句話弄得玄而又玄,實際上,這是對心、對本源自己的一種闡述。
闡述什麼呢?
心的狀態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心,也可以這樣表述:
心是非有非非有;
心是物質、非物質;
心是精神非精神;
心非物質非精神,但心卻造化了物質和精神,心是物質和精神的母體和源頭。
這種非什麼,故名什麼的表達方式源于《金剛經》。《金剛經》的基本句式結構是,說是A,即非A,故名是A。如:“如來說三千大幹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等。這種句式最為準確地表述了宙心本體與宙心演化現象之間的關係。
我們行觀,實際上就是找到那處於不同時空的不同的一級級的自己。
如,觀到處於目前時空的大靈、音魂、色魂。
說起來,這音魂、色魂與大靈到底是什麼關係?
音魂、色魂是大靈在所處的時空中,在虛空世界所展現的外衣。大靈在物質世界所展現的外衣是我們物質的身體,在虛空、隱態所展現的外衣就是音魂和色魂。
這裏面有個對應關係。
簡單的說,大靈在物質世界(色相世界)衣服是肉身,在隱態世界(空相世界)衣服是色魂、音魂。
所以,由此可知我們凡人修心,修的是什麼,修的是大靈。只有取得與大靈最為緊密的相應和溝通,才能促使我們步步前行。
說天魂,其實,我們凡人的天魂有很多個,天魂也是大靈在仙界的外衣。我們目前所知道的天魂,大多為天仙之天魂,居於10級能量場之下的天魂。在更高層次,往上推,還有更多的大靈的外衣,更多的天魂。這種天魂,我們可以稱之為神魂。
如,聆瞻觀到自己是天開,我們先不論真假,那天開之前呢?是誰呢?
所以,我們凡人修心的本質,修心的節點,修心的關要,修心的根基,是在大靈。
怎麼開啟大靈?
我們一路而來,所學、所行,都是為了開啟大靈。也是為了一層層的剝離外衣,尋找到真實的自己。隨著心的外衣的一層層剝離,我們的心會愈加澄澈,愈加接近本源。知道名利、欲望、身體、情緒等等,都不是真實的自己,要放下假我,內求真我。
當然,這種內求,最終都會在大定中實現。
我們現在所能夠感知、觸摸、描述的最高等級的心,是大日之心,即是我們凡人往上推演,能夠推演到那一尊最為本源的自己。
大靈在宙心的外衣是宙心大佛。在宙心,我們大靈所呈現的一種狀態時什麼呢?就是阿摩羅識所描述的——清淨、無垢、真如、自性清淨、淨菩提、實相、佛性、如來等等。
我們反過來研究,這種描述到底有沒有道理。
上一章研究了清淨、無垢、真如、自性清淨,這一章補充一下。
清淨,說的容易,何其難哉!
一念不生,一念不起,生滅無住,可得清淨。
清淨自心,空靈無礙,智慧金剛,圓滿自在。
這是清淨,凡人難、仙神也難,只有入得大日方可得真清淨。
“真如”解釋為不變最高真理或本體。
在什麼情況下,才能稱得上不變最高真理或本體,不入得大日,如何能得。
一切諸法,
從本已來,
離言說相,
離名字相,
離心緣相,
畢竟平等,
無有變異,
不可破壞,
唯是一心,
故名真如。
多美的經文,反復閱讀,滿口餘香,內心歡喜,是真如也。
真如,何其難哉!不入得大日,何談真如。
由此可知,佛學中所說的阿摩羅識,實際上是表述的我們本源自己在大日之中的一種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