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修行,修行是要在我們現有的人身當中找到自我,你不要在自我的表現上做功夫,沒有意義的。你把自己裝扮成一個非常莊嚴的修行者,然後你每天讀經,每天抄法,每天磕大頭,每天拜懺,踩般舟,那個只是在你的自我投射出來的影像當中做文章,那個叫緣木而求魚,那個叫水中撈月,鏡中取花,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修行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找到自我,一定要找到自我,身心中若沒有自我你們不能稱為一個人,知道嗎?沒有自我,你和那個低等生物沒有任何區別,它只有知覺,知覺它可不是覺知啊,覺知和知覺是相隔十萬八千里的東西,天壤之別;你要是真正的在你的身語意相續的間隙當中,找到那個不變異的,不動的覺察者,你就是造物主了,你就是七地菩薩了,所以我說的這個不是覺知,是知覺,“知覺乃眾生”。咱們看那個微生物,細菌微生物,它們是有知覺的,咱們看低等生物、小蟲,它們也是有知覺的,但是它們那個知覺不是覺知,它們也不是意識。也就是說,低等生物和微生物它們是可以沒有意識而存活的,它們只有知覺。“知覺乃眾生”,一切有情眾生都是有知覺的,而這個知覺和意識一旦結合的上,和我們的六根一旦結合的上,它就會變成了意識,有“我”的存在了。

這個“我”就是針對於動物和人類有,這是我執識。這個“我”是怎麼表現的呢?這個“我”就是內心願望與認知體驗,“我喜歡什麼,我不喜歡什麼;我愛什麼,我恨什麼;我需求什麼,我失去了什麼”。他一定有一個“我”的存在,那個“我”,你把“我”的這個名相去掉,他背後什麼東西呢?願望與認知。就是你內心裏面願望背後的明瞭,心中明瞭的認知,被你的欲望,你的願望,你的感受所形成願望,心願結合你的意識和六根,形成這個自我,從而有“我”的概念。

修行,把所有的外界的形式去掉,你可以不去看經書,不用去拜懺,不用去磕頭,不用去打坐,初期要找到這個“我”。你要知道是誰在修行,修行的目的,修行的方向在哪里?就在這個“我”上面。把你這個“我”,構成“我”的願望,全部朝向佛法。我跟你們講,佛國世界,天堂,包括宇宙間的勝景啊,比人類要真實的多,那個不可同日而語。人類這個世界像是泥土構成的,泥土構成的它很脆弱,而且它的時間很短,幾十年人的這個肉身就會散掉了,就沒有了,肉身散掉了之後,你內心裏面這個自我願望,被願望所帶動的內心裏面的認知,他還是繼續會活動,繼續會隨著你今生的欲望體驗習氣,以及認知願望思緒,被恐懼和希望帶著走,那個就叫中陰身,人的靈魂。

所以在我們活著的時候,你要找到這個自我,你們去體驗自己,內心裏面最恐懼什麼?內心裏面最渴望什麼?那個渴望背後到底是信仰還是欲望,你們要搞清楚,如果說是你渴望獲得,渴望的是我將來能夠獲得往生的機會啊,去天堂享受啊,你跟凡夫俗子沒有任何區別。如果你內心裏面的願望、渴望的是,對真理無限的虔誠和踐行,那麼這種純潔的信仰,可以將你的願望淨化、昇華、提升,直至消散這個自我,從知覺變成了覺知,那麼你就解脫了分段生死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