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覺悟 (49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我時常想,坐擁著柔柔的微風,沐著喜悅的鳥鳴,心染著季節的花開,依著清淺時光,守著心靈深處的一份靜美,淡看著風雲來去。無論閉目,還是凝眸,我都眼中有景,心中有詩;一路上不管步履沉重,還是輕盈,我都感恩生活,感恩生命。

走過了紅塵的起起落落,漸漸地明白,原來,相遇是一樹花開。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金液還丹三要:爐鼎——玄關——竅;藥物——先天一炁;火候——元神妙用。柳華陽指出:“藥物、火候、鼎器,有真(先天)有假(後天),已破之身(中老年人),莫不借假(後天有為法)複真(先天有為法)。”其實,“先天後天同一天(一個小宇宙內),雲遮霧蔽不見天,慧風吹得浮雲散,一輪明月在中天。”

經過後天有為法門抽坎填離烹煉成玉液還丹,基築漏補,神清體爽,精進有望——“精滿炁足,玄關自開。”此時上坐,易入靜定,“煉己待時”。待靜極生動 、玄關竅開的藥產活子時。混沌初開時,無中生有時,人天共震時,無極而太極時。亦即陰蹺發熱跳動的一陽初動時。此時玄關竅開,先天元炁沖關而出,玄牝體立,變化生起:“一陽初動即玄關,不必生疑不必難,正好臨爐依口訣,自然有路透泥丸。”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道至簡,是宇宙萬物發展之規律,是中華文化之精髓,是中華道家哲學,是大道理極其簡單,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大道至簡,不僅被哲學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視,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簡,大道無形,大道無法,這是一種大道自然、返樸歸真的高級功態。在這種清淨無為、忘我無私、天人合一的狀態中,不求長功,功力自然上長;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調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顯現;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脈自然暢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簡單最普通的真理。把最複雜的變成最簡單的,才是最高明的。最偉大的人僅僅因為簡單才顯得崇高。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20 Thu 2020 08:46
  • 點竅

修煉點竅:這“四大優勢”,使得“寅時”成為全天最適合修煉的時段!
1寅時陽氣上升,陰氣下降,陰陽相交。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人打坐昏沉,不知道怎樣對治。是不知道打坐之加行也。

打坐有具體的要求,在佛教七支坐法裏,對頭、舌、目、肩、背、手、足等都有具體的要求,不外乎:雙足跏趺(雙盤坐)、背脊豎直、手結定印、兩肩宜平、舌抵上齶、頭正,下顎微收、雙目微張七個基本要求。做好這七點,還要結合一些加行法門,容易靜坐而不昏沉,即便靜坐時有點昏沉,重複做這些法門,即刻對治。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丹道功法門派眾多,總的略分三大類:

1、陰陽雙修的栽接秘訣;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求靜

第一步收心求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仰臥在軟墊上,低血壓者不枕枕頭,高血壓者稍枕枕頭。兩手自然放在體側,或一手放在胃脘區,一手放在肚臍上。以採用以下四種引息法中的適合自己的某種方法進行練習。

1閉息靜待法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

內丹術是道家養生長壽技術中最重要的一項修煉方法,它的修持雖然極精深神秘,卻又至簡至真,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子講:人體兩眉之間,入顱一寸是“明堂“,二寸是“洞房”,三寸為“泥丸”,這泥丸就是人體的上丹田。心臟所在下部,則是中丹田。臍下三寸就是下丹田。上丹田中有“赤子”,中丹田中有“真人”,下丹田中有“嬰兒”。三者都形如小兒,長僅三寸,就是所謂的“三一”。其實人體器官中並無“三一”,而是練精化氣,氣變為精,精變為神,神化為嬰兒,嬰兒上升到中丹田為真人,真人再一升到上丹田為赤子,這就是“真一”。要修身養性,結氣成神,首先就得學會靜神。靜神時,返聽內視,心不妄念,口不妄言,形不妄動。在靜神前,先得沐浴齋戒若干天,將自己的精神煉得平靜安寧。然後才能入靜室打坐。入靜室坐時,有時會有活蛇來擾亂心神,有時會有神仙來現身,這些都是你身中的精氣神幻化出來的,你不用驚慌,只要安心守志,那些幻象就會自動消失。坐到一百八十日後,感到室內無燈自明。二百八十日後,身內諸疾自愈。一年以後,渾身疤痕都自行消除。一千日之後,形神就都成為真人了。修煉三年,已達“真妙”之境。面有神光,心結紫絡。可登紫極為無上天真。
老子把修煉的全過程,非常簡要地說清楚了。從古至今,對這段話的理解,各有不同。對那些忽然徹悟到其中的真正玄妙的人,三年就煉成,就可以獲得永恆,即修成像老子和釋迦一樣的人。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家內丹修煉不得不提到元神和識神。這裏借用"神"這個詞來說明生命構成的深刻性。神,在古文化裏是一種人無法認識的可以控制人行為的超自然力量,這裏在解說元神和識神的同時也破解這種超自然力量的內在機理。

一、元神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丹道修真

天元丹法真諦就一靜字下手!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

人生在世的根本不是繁,而是簡,簡就是要“簡易”、“簡約”就是要少思、安閒、輕鬆!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家丹經真偽雜陳,魚目混珠,使讀者不易辯認,即其修煉法訣,又不知何從。李道純真人將丹法分為三類:(一)(傍門九品)、(二)(漸法三乘)及(三)(最上一乘)三大類。在傍門九品中,又分(邪道)(外道)(傍門)三類,每類又分為上中下三品,共九品均為不入大道者。在漸法三乘中,以下乘為安樂法門,中乘為養命法門,上乘為延生法門。其最上一層才是無上至真妙道,雖其分別或有強調之處,但旨在為修煉者之有所警惕,茲分錄于左:

1傍門九品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入靜,是修煉內功的第一關,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關。隨著入靜程度的加深,功夫也在不斷精進。入靜也就是進入了我們平常所說的氣功態。在這種狀態中,練功者以一念代萬念,渾渾沌沌,恍恍惚惚,沒有區分,沒有差別。道家稱之為守一,佛家稱之為入空。

對於初學者來說,達到入靜的目標必須克服各種雜念。相傳唐代一位得道的神仙呂洞賓曾說:“世言吾賣墨,飛劍取人頭。吾聞哂之。實有三劍:一斷煩惱,二斷貪嗔,三斷色欲,是吾之劍。”他說的不是實有的刀劍,而是心劍、慧劍,意志和智慧的力量。在世俗的社會中。每個人難免不為各種煩惱、貪嗔、色欲所累,為七情六欲所苦,這就是種種的雜念。平常生活中不覺得,而一旦坐下宋閉上眼睛時,雜念就像奔騰的野馬難以架馭。那麼,修煉者就必須運用意志的力量,不斷地排除雜念,最終馴服這匹野馬。馴服這匹野馬的過程也就是功夫長進的過程和身體健康的過程。許多修煉者慨歎入靜之難,實際上這就說明他的心鏡上還有許許多多的灰塵,必須運用意志的力量去拭擦,用慧劍斬心魔。第二章清心法著重談了清淨身心的重要,讀者可以參考。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

首先,你做任何事都要關注自己的心,不要被事情本身控制了,忘記了心靈的狀態:你是被妄心控制了,胡思亂想;還是始終安住,不生執著,不會慌亂,從容淡定?如果是後者,就叫虛靜。做什麼事,都要養成從容、按部就班、不急於求成的習慣。日久天長,浮躁的心就會沉澱下來,你的生命也就變了。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丹道修真

現代人體質變差,疾病不斷增加的根本原因,不是細菌和病毒,而是因為人們忘記了自己生活在太陽的“統治”之下。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丹道三十六則中最要緊之功夫,乃用誠意迴光返照于下丹田,勿忘勿助,若存若亡,順其自然,不任其自然,即老子“綿綿若存,用之不勤”之旨,只在有意無意間。守下田功夫,至簡至易,只在如何運用誠意爾。誠意即真心,真心即真意,而火候即真意之作用。

丹道從下手以至了手,都離不開真意之運用。而真意是否為真,則全視平日煉己功夫是否純熟爾。先生所作三十六則,前十則,講述下手積精累氣;十一至二十二則,為開關展竅;二十三則,乃溫養內丹;二十四則,乃溫養道胎;二十五至三十六則,乃出神以至肉體氣化。中間得藥、結丹以至大藥過關,則省略不談也。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1

欲修道,先煉心。要有一顆城心,踏踏實實的練功,不要懷疑,下真功夫,練到什麼就是什麼,不拔高自己。要有一顆靜心,能定的住,無論發生什麼功像都要能定的住,而不是心隨境走。否則丹道路上步步有困難!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信徒問師:師父好,修行是否就是每天要去誦經打坐啊?

師答:道堂裏,一個年輕道長正在打坐,一個小道童卻躺在木凳上睡覺,還發出呼呼的鼾聲。這時,老道長推門走入道堂,小道童聽見聲響,微微睜眼瞟了一下,翻個身繼續睡,年輕道長則目不斜視,打坐用功。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