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是東北人,小的時候就幫著媽媽下大醬。挑豆子,煮豆子,做醬塊,晴天時要暴哂翻攪,雨天時要加蓋,還要加紗網防蟲蠅,好多的活。每次搗醬的時候,大醬香氣撲鼻,新鮮的黃色從醬缸底部翻滾上來,讓人垂涎欲滴。夏日裏,將園子裏的黃瓜放在井水中冰涼,在大蔥地裏擇些嫩葉,幾個茄子包,幾根長豆角,新鮮的大蒜,然後蘸上大醬咬一口,那才叫爽脆香甜時要暴哂翻攪,雨天時要加蓋,還要加紗網防蟲蠅,好多的活。每次搗醬的時候,大醬香氣撲鼻,新鮮的黃色從醬缸底部翻滾上來,讓人垂俺涎欲滴。夏日裏,將園子裏的黃瓜放在井水中冰涼,在大蔥地裏擇些嫩葉,幾個茄子包,幾根長豆角,新鮮的大蒜,然後蘸上大醬咬一口,那才叫爽脆香甜。

 

一、做醬塊

洗黃豆,將壞的黃豆揀出來。然後泡5個小時。 

把黃豆煮熟,烀黃豆的大約要兩三個小時,需要文火。要經常翻鍋,注意不要煮糊了,我是開鍋煮。

然後攪碎,也不是特別的碎其中還有好多半顆的豆瓣。我買了一個攪碎器,攪啊攪,攪啊攪,整個晚上我和豆子把所有的豆子都攪碎了,胳膊上的肌肉明顯強壯起來。 

將攪碎的豆子放入一個四方形的盒子,這個盒子是用來裝蛋糕的。用力的壓豆子,然後將盒子翻扣,慢慢得讓豆子滑出來。

將四方體的醬塊子用刀切成四分,手裏少粘些水,將醬塊子的四面壓平整。 醬塊子晚上放到蔭涼的地方,我放在地下室。白天放到陽光下面曬,要把每個面都曬乾成一層殼,其實中間還是軟的。我們學校的老師經常罵學習不好的學生的腦袋是大醬塊子腦袋,就是從這個地方來的。 

 

二、下醬

穩中有升的溫度才能保證大醬裏的毛黴菌正常而快速地發酵。把曬好的醬表面(有毛是正常的)洗乾淨,然後弄成小塊。 

準備一個罎子,先放水,後放鹽,攪拌均勻,我們老家的規矩是1斤醬塊子半斤鹽,鹽少了不行,會壞掉。 

用細紗布蓋上放在陽光下(這樣醬才會發酵)。 需要每天用醬耙子(就是一根木棒下面訂了一塊板)每天搗(一定要),把沫子盛出來丟掉,每天弄醬會變的很細。

等醬發了就可以吃了,一搬在6月份就可以吃了。大醬做好了,怎麼吃呢?最簡單,小蔥沾醬,想複雜點,炸肉醬,雞蛋醬,炸好的醬可以拌面,下飯。當然也可以醃菜,但是不要放在醬缸裏,把各種蔬菜抹上大醬,放三天就能吃了。

東北人的家,特別是農村,過去家家門前或小院裏都有一個大醬缸,醬缸都是附近瓦窯燒制的,醬缸口用白布或者豆腐布蓋著,邊角系上紅布條和螺絲帽,最後用“醬缸帽子”(葦子編制,形狀和過去土改地主頭上戴的尖頂紙糊帽子一樣)蓋上。東北的大醬在製作過程中,從選料、烀豆、做成醬塊子、存放、下醬、打醬缸等等,都有很多細節的講究。每家的醬都不一樣,更離譜的是,幾乎一個人做醬一個味兒,但共同的特點如童謠唱的那樣,“烀黃豆,摔成方,缸裏窖成百世香;蘸青菜,調菜湯,撈上一匙油汪汪。”。大醬在東北人家的餐桌上是必不可少的,幹豆腐卷大蔥蘸大醬、大醬燉豆腐、大醬燉小魚、醬燉茄子、醬炒角瓜片、小青菜、婆婆丁蘸大醬等等,吃的讚不絕口、津津樂道。如今的東北農村,家家還都下醬,每家都有用來下醬的大缸。 

現在非常時髦的韓國大醬與東北大醬不太一樣,但韓國大醬是東北大醬的一個分支,韓國大醬是幾百年前從東北流傳過去的,東北大醬流傳到朝鮮半島後被改造成現在的樣子了。延邊地區朝鮮人做的大醬則是典型的東北大醬,但也與東北漢族人做的大醬味道有所不同,具有民族特色。

 

正宗東北雞蛋醬的做法 

雞蛋打散,加料酒;小蔥切碎待用

炒鍋倒油(油比平時炒菜量多一些),放蔥花,倒入雞蛋液

雞蛋炒散後,加大醬,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蘸醬菜中很多都是大姨家種的,小蘿蔔、黃瓜、小蔥、香菜、生菜、小白菜;還有東北人最愛的幹豆腐。抹上雞蛋醬,放上小蔥、黃瓜條、香菜葉,這麼一卷,別提多香了

如果用幹醬(生醬)炒雞蛋的話,放醬的同時少加一點水,防止幹鍋醬糊。

海天的黃豆醬,因為這款醬是熟醬,所以也可以直接食用。醬本身不是很幹,偏黏稠感,並且能看到一顆顆黃豆粒在裏面。口感鮮鹹,但有點甜味。

選擇大醬的方法很簡單,大醬一般分為生醬和熟醬:

1、生醬,也就是所說的原醬,也叫黃豆醬。除了黃豆、水、鹽以外,一般不會添加太多配料,但生醬無論是從製作方法,工藝或者配料上都是原始的,相對味道也是比較純正的。

2、熟醬,也就是所說的在原醬的基礎上再加工的。相應添加的配料也很多,所以品種自然也是多樣化的。像肉醬、香茹醬、辣椒醬、調味醬等等。一般都會標明可直接食用。

3、有些大醬,會在包裝上標明可以直接食用,或者炒、燉、煮等字樣。一般這種醬花牛建議各位朋友,吃的時候還是再加工一下好。

4、製作醬的方法是通過發酵而形成的,發酵的時間越長,所產生的酸菌越多。

5、再次加工的同時,則會把醬中的不利於人體吸收的酸菌揮發掉,從而起到保護腸胃作用。

6、不僅如此,再次加工的醬,味道也會更好,更益于增進食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光般若問道峰 的頭像
    心光般若問道峰

    t458686999的部落格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