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山如道,道如山;人在山中,人在道中;人在山中不識山,人在道中不知道。
博士在研究過150個瀕死體驗者的案例後,試圖揭開死亡真相。儘管瀕死體驗發生的情境,以及親歷該種體驗的個人性格都有著巨大的差別。但需要肯定的是,這些人“瀕死體驗”的陳述中,存在著不可忽視的相似性;
1明知死訊;他們能親耳聽到醫生或是在場的其他人明確宣告自己的死亡。他將回感覺到生理衰竭到達極限;
2體驗愉悅
“瀕死體驗”的初期有一種平和,安祥,令人愉悅的感受,首先會感到疼痛,但是這種疼痛一閃而過。隨後會發覺自己懸浮在一個黑暗的維度中,一種從未體驗過的最舒服的感覺將他包圍。
3奇怪聲音,
在瀕死或者‘死亡’的時候有奇怪的聲音飄然而至。一位年輕的女子說,他聽到一種類是樂曲的調子。那是一種美妙的曲調。
4進入空間;
有人反映他們感到被突然拉入一個黑暗的空間,。慢慢去開始有所知覺,就像一個沒有空氣的圓柱體,感覺上是一個過渡地帶,一邊是現世,一邊是異域。
5靈魂脫體,
發現自己站在了體外的某一處觀察自己的軀殼。一個落水的男人回憶說,他自己脫離了身體。獨自處在一個空間中,仿佛自己是一片羽毛。
6語言受限
他們想竭力告訴他人自身所處的困境,但沒人聽到他們的聲音。
7時間消失
脫體狀態下,對時間的感受消失了。有人回憶說,那段時間裏,他曾不停的出入自己的身體。
8,感官靈敏
視覺,聽覺比之前更加靈敏,一個男子說‘他從未看得如此清楚過,實力水準得到了不可思議的增強。
9孤獨無助;
在這之後會出現強烈的孤立感和孤獨感。一個男子說;他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和別人交流。所以我感到非常孤獨;
10有‘人’陪伴
這時周圍出現了別的‘人’這個人要麼是來協助他們安然過渡到亡者之國,要麼是告訴他們喪鐘尚未敲響,得先回去再呆一段時間,
11.出現亮光。
在‘瀕死體驗’的最後時刻,會出現亮光,,這道光具有某種‘人性。’非常明確的‘人性’
12回望人生;
這個時候,當事人會對一生做一次全景式的回顧。當親歷者用時間短語描述它時都是,‘一幕接著一幕,按事情發生的順序移動的,甚至伴隨著當時的畫面,當時的一些感覺和情感都得以從新體驗 ’
13邊界阻隔;
在這時,人會遇到一道可以被稱作是‘邊緣’或者界限之類的東西,阻隔你到某一個地方去,關於它的形態,有多種表述,一灘水。一團煙霧,一扇門,一到曠野中的籬笆。或者是一條線‘
14,生命歸來,
人臨死前一秒鐘會看到什麼?在“瀕死體驗"進行到某種程度後,人們必須回來,在最開始的時候,許多人都想趕快回到身體中去、但是,隨著瀕死體驗的深入,他開始排斥回到原來的身體,如果遇上了光的存在,這種情緒接更為強烈,隨後你就真的回來了。
人是一種相當依賴精神的生物。當人瀕死的時候,一道微弱的白光就可以讓死亡變得不那麼可怕。
人死的時候整個一生都將被從新評價。這種評價完全不依賴你是否腰纏萬貫,身份,地位是否顯赫。而僅僅取決於,在你一生裏
與他人分享的愛和溫暖有多少。。。。。。。。
“知識就是力量。”那什麼才是能量呢?智慧就是能量。力量和能量有什麼不同?
第一、發揮的作用不同。英雄征服世界靠的是力量,聖人征服自己靠的是能量。力量可以把一個人打翻,但爬起來他還是他。能量可以讓一個人感動,從此發生改變。
第二、獲取的方法不同。為學日益,外求知識,分別執著,我們獲得力量;為道日損,內修智慧,看破放下,我們獲得能量。
第三、作用的原理不同。使用力量要有目標、有方法、有計劃,主動出擊,強調的是控制力;使用能量要自在隨緣、無為而治,自然感召,產生的是攝受力。那我們如何才能成為一個有能量的人呢?首先,要有誠敬之心,誠是深信不疑,敬是聽話照做,知行合一才有能量。
其次,時時觀照自心,把觀照的焦點,放在分清內求還是外求,內求修身堅持,外求結果打住。最後,深信因果,認命還要改命,無論什麼結果都是自作自受,不要妄想在結果上去努力,我們要改變的是因,因變了,果才會變。努力做好自己,一切都能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