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丁,學名蒲公英,是很多人都喜愛的一種野菜,也是中醫常用的一味中藥!
桑葉,對於大家來說並不陌生,是養蠶必不可少材料,它除了具有養蠶的作用之外,也是一種藥材,還可以用來泡水服用,對於身體的滋養效果非常好。
如果將二者配在一起,拿來泡水喝,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蒲公英,歸肝、胃經。清熱解毒、利尿消炎、對各種炎症類疾病均有效果,尤其是蒲公英根,清肝利膽效果尤佳,可排肝毒,預防肝損傷。對因吸煙引起的口腔炎症、口氣、胃炎等均能對症緩解。
桑葉,具有“駐容顏,烏髭發,補髓填精,祛疾延年”等功效。桑葉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抑制動脈硬化、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衰老、美容、祛斑、清火、明目等功效。
蒲公英和桑葉搭配在一起,可以有4個作用!
作用一:護肝排毒
蒲公英根部對於保肝護肝排毒有大大的作用。可保肝,清肝毒,預防肝損傷。且能增強肝臟再生能力,是在許多預防C型肝炎中最重要的天然營養品。
桑葉不僅僅可以用於由於風熱所導致的雙眼發紅情況,同時還具有清除肝火的作用,對於由肝火上炎所引起的雙目紅腫情況治療效果非常的不錯。
作用二:降糖,防併發症
眾多研究表明,胰島素抵抗與炎症的關係十分密切,蒲公英中含有廣譜消炎成分,廣泛應用於多系統炎症相關性疾病,並且蒲公英多糖也有一定的降糖效果。
而自古以來,中醫就將桑葉作為治療消渴症(即現代醫學的糖尿病)的中藥應用於臨床,日本古書《吃茶養生記》也記載桑葉有改善“飲水病”(即現代醫學的糖尿病)的作用。國內外研究資料證實,生物鹼和多糖是桑葉中主要的降血糖成分。
作用三:潤腸通便
蒲公英植物體對於利尿可是有非常好的效果,它具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和vC及礦物質,對消化不良、便秘都有改善的作用。《山東中藥》載蒲公英“為解毒。消炎、清熱藥。治黃疽、目赤,小便不利、大便秘結”。
桑葉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因此具有導泄通便、減少某些急腹症的發生、保護腸粘膜和減肥的作用,可以改善便秘、腹脹。
作用四:消水腫
桑葉的利水作用既可以排尿,又可以排走細胞中多餘的水分。
蒲公英別名“尿床草”,有很強的利尿作用,兩者搭配,對於消水腫、減肥也有輔助作用。
教你自製:婆婆丁桑葉茶
1.取新鮮的桑葉洗淨,曬乾,備用;
2.取新鮮的婆婆丁葉,洗淨之後曬乾,備用;
3.將曬乾的桑葉撕成碎片,備用;
4.取桑葉15g,婆婆丁葉40g,將兩者混合均勻,存儲在玻璃瓶中備用。每次取2-5g,熱水沖泡,代茶飲即可!
溫馨提示:寒性體質者,可搭配玫瑰花、大棗等溫性茶搭配共飲。常見的小植物,搭配在一起,就有了神奇的養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