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超常智慧,過去講“不可以有心求之,有心求之則著相”。如果總是想著一定要出功能,不出功能就自殺去,那就偏了。後面還有一句,“不可以無心求之,無心求之則落空”。如果根本就不去管它,超常智慧怎麼可能出得來呢?我們還是強調這種主動性。主動去開發它、運用它,但還不能著相。那我們練超常智慧最根本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要真正認識自我、運用自我。超常智慧的展現其實就是在自我層次上實現的,而且我們練超常智慧的時候,也無不是在運用自我。 

 如果大家認真地把超常智慧的理論想一想,琢磨琢磨,超常智慧究竟是誰在運用呢?如何來運用的呢?我們知道常態智慧的形成過程,通過人的感覺器官傳遞到大腦後形成認知事物的參照標準,而且我們知道各個感覺器官都有其局限性。我們錯認為現有的認知是正確的,把現有形成的參照標準當成了主人,我們叫錯認主人公。也就是說每個人應該都還有一個真我,能夠認知事物本質的真我,超常智慧就是那個真我在行使功能,平時都是假我當家作主。那個所謂的真我,就是自我。

 我們看小孩子時期,一切的表現都是整體性的,但也不失有個我,他意識裏有個我,但他表現出來非常的純真,不會偽裝,沒什麼顧及。而且我們說小孩子一般大腦功能都是整體性的,特別在三歲前,都自身有超常智慧,只不過家長不知道而已。所以在小孩子身上我們能看到自我的影子,再一方面我們都是從那個時期過來的,意識裏有這些烙印,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潛能,只不過後天遮罩掉了。但小孩子是一種自然展現,並不能自覺,而我們要做到自覺,並非還原回那個時期。

 由於我們迷失了自我,不知道自己的“本來面目”,通過理論學習,知道了。但這個知道還只是理論上的認識,你自己還沒真正感覺到它,跟它還是兩張皮。所以就要按照自我的體性和功能,反復琢磨,反復考慮。開發超常智慧,在開發的過程中人會有一定的狀態,那麼在這種狀態中就容易找到那個自我,這也是開發超常智慧的意義所在。過去佛家講的“明心見性”,實際講的就是這個問題。“明心見性”就是開啟了人的大智慧,我們一下做不到,一點點開,從理論上明,要從具體事上去做,多實踐、多體察,我們現在帶大家練超常智慧小功法,就是從具體的事上去做。當然這也需要用理來指導。

 超常智慧是從裏面發指令去跟外面起作用的,當大腦的整體功能和目的物一結合,結合好了再回來,你就能感知到東西了。但我們的神經功能(和普通的意識活動密切相聯)太強了,就把超常功能遮罩住了。所以在自然的狀態下,你的意識一下子不好和外界起作用。可是我們知道了常態智慧和超常智慧的關係之後,懂得了它們誰也不影響誰,既然不受影響,一旦常態的意識不再鎖定著自己,超常功能就出來了。往往我們不會一下建立起這種自信來,才要想各種招來打破這些框框。

 既然是本身就有的功能,就要想辦法讓它出來。過去講,“教的曲兒唱不得”,就是說不是真正發自內心的,就不好起作用。從內心裏去做,這是實現超常智慧的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條件。佛家講“一念遭業,一念轉業”,一個念頭可以產生“業障”,一個念頭也可以轉而清靜,向佛性上走,把這個“業障”消除。其實就是講自我意識同常態智慧和超常智慧的關係,你在自我那兒和超常智慧結合了,朝常智慧這一部分功能就能強化起來。超常態上走了,就又迷失了自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光般若問道峰 的頭像
    心光般若問道峰

    t458686999的部落格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