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修煉,從靜功起步。其實修煉功夫的一切層次,都離不開靜功的作用。無論是人手、了手以及中間過程,其中每一階段的各個層次以及同一層次的不同側面,都是靜功在起主導作用。因此也可以把道家修煉總煉之中的重要性。靜功在中華道家修煉功法之中,是最 基礎的起手功法。而在社會上流行的氣功之中,卻屬於 最高級的功法。修煉與氣功在層次上的差別,於此可見。

 

中派的築基方法
中派的築基方法有二種,第一是李道純致中和法;第二是黃元吉和閔小艮的中黃直透法。李道純強調築基首先要致中和,認為“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見《尚書》。人若能致中和於一身,“本然之體虛而靈,靜而覺,動而正,故能應天下無窮之變也。老君曰: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即子思所謂致中和”同上。。這就是說下手之時心必須常清常靜。其次要委順,即委身寂然,委心洞然,委世混然,委事自然;順天命,順天道,順天時,順天理。因為身順天命,故能應人;心順天道,故能應物;世順天時,故能應變;事順天理,故能應機。由此可以達到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其三要照妄。照心常靜,動則應萬變,雖動本體常靜。妄心常動,靜則起萬念,雖靜本體常動。所以要滅妄心,不滅照心。妄心為人心,照心為道心。道心惟微,謂微妙而難見也。人心惟危,謂危殆而不安也。二者處於動靜之間,所以要執厥中(致中和),使照心常存,妄心不動,以此而成道。做好上述工夫,便可以安爐立鼎了。黃元吉強調築基之初,打坐之時,先凝神,繼而調息,至神凝之時,不必有浩然正氣,至大至剛,充塞天地,只要心無煩惱,意無牽掛,覺得心如空器,一點不有,意若冰融,片念不生,身體聳立,恍如山嶽靜鎮,不動不搖。

伍柳派的築基方法
伍柳派在築基之前強調先煉己。所謂煉己,是煉人的本性而成真。所煉之者,眼逐於色而煉之不睹;耳逐於聲而煉之不聞。平常日用,必當如是先煉,則己念伏降,而性真純靜。得真性者,即是佛與仙,築基而基成。伍沖虛認為“修仙而始築基”。所謂築基,築為漸漸的意思,基為修煉陽神之根本,安神、安息之所。基要先築好,也就是說陽神之所成就,神才會顯靈,這就要依靠精炁而為用。簡單地說就是“息定還精炁,謂之築基。息定精還,謂之精成不漏。若有漏,則不能為胎神之基。無漏,則身可久生而為伏炁胎神之法界也”。“煉腎中真陽之元精,謂之築基。陽精煉得不漏而返成炁,漸修漸補,得元炁足,如童子之完體,方是築基成者。”。柳華陽認為築基之始,必須“忠、孝、仁、義,五戒全淨,然後有所望焉。”“下功之時,處於靜室。坐則忘形,迴光返照,以性入于命宮。靜極生動,情來歸性”。築基的根本目的是煉陽精,產陽神。伍沖虛認為:“神原屬陰,精炁屬陽。依陽精真炁,則能成陽神。不依陽精真炁,則不能成陽神,止為陰神而已。精炁旺,而法力大。精炁耗,則神亦耗,而靈光弱。此理之所以如是也。欲得元神常住而常靈覺,亦必精炁常住而長有基地也,自基未築之先,元神逐境外馳,則元炁散,元精敗,基愈壞矣。要使元精不敗不漏,就要掌握“洩漏修煉之法,教人再入胞胎,重造我之性命。將我之神炁入於此竅之內,合而為一,以成真種。如父母之精炁入於此竅內,合而為一,以成胎孕,其理一也”。事實上,人的元精容易“逐於交感,年深日久,戀戀愛恨,一旦欲令不漏而且還炁,得乎炁氣之散於呼吸,息出息入,勤勤不已,一旦欲令不息,而且化神,得乎炁神之攝于思慮,時遞刻遷,茫茫不已,一旦欲令長定,而且還虛,得乎炁此皆無基也,是以必用精炁神三寶合煉,精補其精,炁補其炁,神補其神,築而基成。唯能合一,則成基,不能合一,而不成基。所謂打成一片,正為此而言也。等到基礎築成,精自然固,炁自然還,就可以驗證到人仙之果。並且“為出欲界,升色界之基者,以此。為十月神定者之基,由此。而九十月不昏者,有此基也。十月神不外馳,而入大定者,有此基也。所以煉炁而炁即定,絕無呼吸一息。煉神而神即虛,而不昏迷一睡。此所謂陽神之有基也。基成由於陽精無漏,而名漏盡通。無基者,即無漏盡通也,一陰靈之性,五通之果。五通者,陰神之神通也。若陽神,則有六通,多漏盡通也。六通者,天眼通、天耳通、神境通、宿命通、他心通、漏盡通。此一通,為陽神之所多。余五通,陰神司。同上。

 

南派的築基方法
南派的築基下手功夫可用打坐,採取雙盤與單盤,雙手自然下放至下丹田,以之溫養。然後用收心、存心、內視、入靜、調神、調息和調精七個步驟完成築基修煉。收心,是下手時除斷雜念的一種方法。因為剛開始做功夫時,難免雜念叢生,心馳於外,所以要收心。具體做法為:“於一念妄生之際,思平日心不得靜者,此為梗耳,急舍之。久久純熟。夫妄念莫大於喜怒,怒裏回思則不怒,喜中知抑則平喜,種種皆然,久而自靜。”見張伯端《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卷上《口訣》。就是說妄念一產生,立即用心制止,便會喜而不喜,怒而不怒。這不僅是築基的先決條件,而且是打坐入靜的要訣。張伯端說:“豈獨坐時然炁平日提百萬強兵,但事至則理,退則休,亦可為靜之本。以此靜心應接事物,誰雲誤事炁實自靈耳。故曰:以事煉心,情無他。鏡能察形,不差毫髮,形去而鏡自鏡。蓋事至而應之。事去而心自心也”。說明修煉如此,待人接物亦應如此。做到此,“心不留事,一靜可期。此便是覓靜底路。有詩曰:得路欲歸休問遠,看看信步莫煩心,雲收將放金烏見,一點靈光眼內明。”見張伯端《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卷上《口訣中口訣》。存心,是收好心後的穩心工夫。存心之前,必須先止念。原因是“念之生也,感物而動,爾覺定中覺目有所睹,則神役於目矣”。做法是“急收內聽,其他皆然”。如此便可以養性,“養性之始,見不存則無所養,無所養則終乎不見矣。存心實自收心始。所謂收神者,蓋收心之餘,用耳行之,至久見如不見,聞如不聞,形心相忘,合乎至道,則元性彰露而元氣生矣”。見張伯端《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卷上《下手工夫》。內視,是一種使心繼續保持靜定的方法。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張伯端解釋說:“心之所以不能靜者,不可純謂之心。蓋神亦役心,心亦役神,二者交相役,而欲念生焉。心求靜,必先制眼,眼者神遊之宅也,神游於眼而役於心。故抑之於眼,而使之歸於心,則心靜而神亦靜矣。”見張伯端《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卷上《口訣中口訣》。就是說靜坐之時,又目微閉,內視於心,思想集中,萬慮皆空。至於雙目微閉的理由,《胎息經》曰:“天之神發於日,人之神發於目,目之所至,心亦至焉。”由此,內丹修煉打坐時,凝神定息,舌柱上齶,心目內注,俯視丹田,很快便能入靜。入靜,是經過上述工夫後自然而然形成的結果。其狀態是:“心惟靜則不外馳,心惟靜則和,心惟靜則清。”此時使要考慮運煉精、炁、神問題,“精、炁、神之所以為用者,心靜極則生動也,非平昔之所謂動也,用精、炁、神於內之動也。精固精,炁固炁,神亦可謂性之基也。何也炁蓋心靜則神全,神全則性現”見張伯端《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卷上《心為君論》。調神,是入靜平穩後調和、調配元神的工夫。張伯端認為必須內視、內聽、內嗅。原因是:“兩目為役神之宅,顧瞻視矚,神常不得離之。兩耳為送神之地,蓋百里之音聞於耳,而神隨之而又去。兩鼻為勞神之位,隨之而辨之者誰炁神也。使耳目口鼻皆如眉,則神豈不安而全之。夫如是,則不為後天也,亦不勞修煉也。大抵忘於目則神歸於鼎而燭于內,蓋綿綿若存之時,目垂而下顧也;忘於耳則神歸於鼎而聞于內,蓋綿綿若存之時,耳內聽於下也;忘於鼻則神歸於鼎而吸于內,蓋真息既定之時,氣歸無海之理。合而言之,俱忘而俱歸於鼎而合於內矣。”見張伯端《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卷上《神為主論》。也就是說,通過內視、內聽、內嗅等內煉,調神定息,使神歸鼎內。調息,是上述工夫的輔助工夫。整個築基過程中,調整好呼吸,至關重要。張伯端說:“靜定之際,先行閉息之道。閉息者,夫人之一息,一息未際,而一息續之。今則一息既生,而抑後息,後息受抑,故續之緩緩焉,久而息定。抑息千萬不可動心,動心則逐於息,息未止而心已動矣。”見張伯端《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卷上《下手工夫》。說明人的心若沉著事物,便心散亂無定。故要用心息相依之法,拴住鬆弛之心,由精入細,息調心定,終使心靜而神存其真。調精,是築基的最後一步工夫,也是煉精化炁前的關鍵工夫。整個築基工夫,重在培補精、炁、神三寶,神調息調,則精亦調。精為炁、神之基礎,所以必須首先調之補之。至於其方法,張伯端說:“竹破須將竹補宜,覆雛當用子為之(或抱雞當用卵為之),萬般非類徒勞力,爭似真鉛全聖機。”參見張振國《〈悟真篇〉導讀·悟真篇·絕句詩六十四首》其八,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2月。就是說,以己之神,補己之神;以己之氣,補己之炁;以己之精,補己之精,方合天地造化之聖機。但是補精調精,不能獨而為之,還必須精、炁合煉。張伯端說:“莫把孤陰為有陽(或陽裏陰精質不剛),獨修一物轉羸。勞形按影皆非道,服氣餐霞總是枉。舉世漫求鉛汞伏,何時得見龍虎降炁勸君窮取生身處,返本還原是藥王。”參見張振國《悟真篇〉導讀·悟真篇·七言四韻十六首》其九,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2月。指明精、炁、神必須合煉。《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卷中《青娥在我》“真鉛則元炁矣,精炁神亦先有胚胎在其中矣,火足氣充,則元精元炁元神盡合而為一,故嬰兒產矣。”“嬰兒”便是“藥物”。此時築基工夫完成,修煉者達到精滿、氣足、神旺的狀態,下一步便可以轉入煉精化炁階段了。

北派的築基方法
北派功夫主張清修,強調清靜不二法門,因而其築基方法亦在“虛無”二字。打坐之時,“忘情忘形,委志虛無,一念不生,靜中至寂”,自然“天光自發,不內不外之間,若有一物或明或隱,乃玄珠成象。”見王重陽《五篇靈文》。北派功法認為,神依形生,一點先天在人身中,個個不無,人人本有,只因世人迷真順情,情境既熟愛河,流浪欲海波深,如有覺悟之人,得遇真師指點先天一炁,便會“藥從外來,依形而生”。修煉之人,若能“委志虛無,寂然常照,身心無為,而神炁自然有所為,猶天地無為,而萬物自然化育”。這是因為:“靜極之時,神抱於氣,氣結精凝,結成一粒金丹,永在丹田之內”。簡單地講,北派的築基功夫不採取內觀、存想、閉息、導引等任何方法,只在於一個“靜”,認為“靜極生動”,自然會進入煉精化炁階段。

東派的築方法
東派的築基方法用先天無極圖來形容,稱“五行不到,父母未生,真空本體,清靜圓明”。看來東派築基強調的是清靜澄神,認為“先天混元真乙之炁為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根,方其未有動機,故溟滓無光,聲臭俱泯,謂之無極。在人則至靜無感,寂然不動者當之。而佛氏所謂真空,儒者所謂未發,亦不外是。《老子》雲:常無欲,以觀其妙。《易·系辭》雲: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圓覺經》雲:惟取極靜,由靜力故永斷煩惱,竟究成就,不起於坐便入涅般。三教聖人同一宗旨,但作用不同,故有三者之別耳”見陸西星《金丹大旨圖》。。這就是三教聖人在入手時都強調洗心入靜,摒除凡世的一切欲望與煩惱,從而達到一個混沌無我的狀態,以至靜而生動,動而產元炁。

西派的築基方法
西派的築基功法比較繁瑣,在下手之前要先開關,開關後才能進入築基煉己,並且築基還分為小築基和大築基。小築基中還配合外煉己功夫,大築基中還配合內煉己功夫。西派功法最初亦採取打坐為入手法,只不過時間選擇在深夜。李涵虛認為:“深夜打坐,清靜自然……夜來氣清,息調神往。”見李涵虛《道竅談》。。一般是:五更天時盤坐,坐到巳時(9:00—11:00)起來,坐時不忘不助,若忘若存,寂寂惺惺,圓圓明明。打坐進入狀態後,便可開關。所謂開關,為開關展竅。中年學道者,只要凝神有法,調息有度,陰蹺氣萌,攝入鼎內,勿忘勿助。後天氣生,再調再烹,真機自動,乘其動而引,不必著力開,而關自開;不必著力展,而竅自展。真氣一升於泥丸,於是河車之路可通。全憑自然而然。乘乍動而又靜之際,微微起火,逼尾閭,逆流天穀。自然煉精化氣,灌注三宮。以後複得外來妙藥,擒制吾身之真氣,令其交絕,同落于黃庭之間,結為朱橘,是為內丹。展開關竅後,便進入小築基。攝元陽而入內鼎,有胎自己綿綿,然後生後天之藥,而行玉煉之功。此時要配合外煉己,萬象皆空,一塵不染,即古人對境忘情之旨。小築基後,進入大築基。養靈珠而生外鉛,金水溶溶,勤行周天之妙,而完盡性之功。此時要配合內煉己,河車之事,玉液之功,即《參同契》“內以養己”之內容。至於河車之功,在築基中十分重要。自築基以來,金鼎充足後,調內息,凝內神。神息相依,風火交合,忽然而靈芽吐萌,氣機生動,即起河車以煉之,使之自下往後,由督脈進,逆流天穀,而返中宮,此得藥當行之事也。……其妙在意守於內,神馭於外。神守內庭,只貴凝,而不貴運,運則必用意,周天之妙,外運逸,而內掌勞,故內掌必以意擋之。……真意居中,調遣呼吸,以內應外。詳細做法為:“運氣開關,所以開關築基,得藥結丹也。其中次敘,從虛空中涵養真息為始。收心調息,閉目存神。靜之又靜,清而又清。一切放下,全體皆忘。混混沌沌,杳杳冥冥。功夫到此,如天之有冬,萬物芸芸,各返其根。如日之有夜,亥漏沉沉,各息其心。此無知、無識時也。誰曉得無知、無識之際,才有一陽來得,恰如冬之生春,夜之向曙。驀地一驚,無煙似有煙,無氣似有氣,由下丹田薰至心闕,使人如夢初醒。初醒之候,名曰活子時。急起第一河車,采此運行,遲則無形之氣變為有形。此氣也,名壬鉛,名後天,又名陽火,故曰子時進陽火。何為進陽火,學人把初醒之心,陡地撥轉,移過下鵲橋,即天罡前一位。誓願不傳之真訣也。此心名曰天地之心,又名妙心,又名元神,又名真意,又名玄關發現。移至尾閭,守而不亂。霎時間真氣溫溫,從尾閭骨尖兩孔中,透過腰脊,升至玉枕,鑽入泥丸。古仙雲:‘夾脊雙關透頂門,修行路徑此為尊。’即此。愚人不知運氣,便要舌舐上齶,以承甘露。籲!可笑亦可憐也。皆不得師之過也。須知運氣一道,只可引氣入喉。《黃庭經》曰:‘服食玄氣以長生’,因此陽火之氣紫黑色,名曰玄氣耳。服食之法,須要口訣,乃能送入氣管。否則走入食管。否則走入食喉,從何處立得丹基炁須把這陽氣送下氣喉,至於玄膺,乃化為甘露之水。《黃庭》曰:‘玄膺氣管受精符’,此之謂也。玄膺名玄雍,又名玄壅,言人之氣到此壅塞也。俗人不知玄妙,氣至泥丸,就想他化為神水,如吞茶湯一般。吾恐氣管一滴,便叫汝咳而不休矣。蓋水者有形之物,安能入得氣管炁安能入得氣管炁故《黃庭》曰:‘出清入玄二氣煥,子若遇之升天漢。’猶言清氣出於丹田,玄氣入于玄膺,二氣轉換雲爾。氣化為水,灑濯心宮,仍落於虛無竅內。寶之裕之,是為築基。築基既久,積累益深,乃有一個時候,照常靜坐。忽于丹田中突出一物,有聲如雷之響,有色如星電之光,是為後天中先天藥。即按第一車運之,至於泥丸,始化為液,餌而服之,方得玉液丹頭。此得藥結丹之始也。”見李涵虛《道竅談·三車秘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