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蕩的心靈往往是在寂寞中慢慢的煎熬,特別是在入夜之時,當一個個孤獨的人兒獨處一室時,那種心情就會油然而生。也許人只是一具軀殼,偏偏這具軀殼裏裝著一顆時刻跳動的心,寂寞來臨時,總是會考驗一個人的意志是否強弱?

大多數人往往都具有一顆脆弱的心,脆弱的心那經得起孤獨寂寞的拆磨。

喝酒吧?

對於真正無聊的人來說,可以麻醉自己是最好不過了,這樣可以在昏沉中安然入眠,第二天一醒來,什麼不快樂的事都會統統忘掉。

對於真正有心事、有心欲的人來說,借酒消愁愁更愁,簡直是難已自拔的。

這樣的人也許會借酒賦詩、作畫、彈琴……總之在寂寞中他們得到了隨心所欲,心靈得到了很好的釋然和昇華!

其實這樣的人不喜歡孤獨寂寞,但也喜歡在孤獨寂寞中生活,特別是在夜深人靜或獨處的時候!難道這樣的人真的沒有朋友?

當然不是,可能這樣的人朋友很多,在朋友面前他們是不會孤獨寂寞的。這樣的人真正的孤獨寂寞是在於心靈上的孤獨和寂寞。

 

每個人都會有孤獨寂寞的時候,但是能在孤獨寂寞中得到精神上的昇華,我想除了那種才華出眾,情思唯美或者是超凡脫超之人外,一般普通人是很難達到這種境界的。

因為普通人是最怕孤獨寂寞的,孤獨和寂寞會摧殘他們的意志,會使他們不思進取,喪失信心,就更別說這樣的人能耐得住孤獨寂寞了,更別想在孤獨寂寞中進行人生的思考和認識,從而使自己的精神得以昇華。

恰恰相反的是,那些才華出眾,情思唯美或者是超凡脫超之人他們在凡塵世界中長時間積蘊的關於生活的艱辛、懷才不遇、社會變革等方面的感觸,他們雖然表面上不孤獨不寂寞,但是他們內心深處常常是孤獨寂寞的,因為現實世界的無奈與他們心靈總是那樣格格不入,他們有時需要找一處安靜的地方,獨自發洩一下心中的不快,常常覽物抒情,慷慨言志!這時他們本人是孤獨寂寞的,但是他們的心靈卻在孤獨寂寞中得到了超然和昇華!


  李白的《靜夜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就很能體現當一個人在獨處時,那種寂寞心境是怎樣的,當一個人孤獨無伴時,首先想到的是故鄉親人。不過李白這種寂寞這種孤獨也的確是太唯美了。

想想一個人在夜深人靜時,面對空曠宇宙中的明月時,人隨心動,觸景生情,吟出這樣唯美得讓人為之動容的詩,可以說李白的這種孤獨寂寞也太唯美了。

李白的這種孤獨寂寞的心情其實跟普通人的孤獨寂寞沒什麼兩樣,只不過這是李白的才情所然。如果普通人有李白這種超凡的才情,我想我們每個人的孤獨和寂寞也會像李白這樣唯美。

 然而張繼在孤獨寂寞時也出手不凡,他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首詩美倫美幻,也是出自他懷才不遇的失落、孤獨、寂寞而作的。他的這種孤獨寂寞卻給人帶來美的享受,讓人為之嚮往。

一個落第考生,由於心情不好,孤獨一個到蘇州散心,在一個明月當空的夜晚失眠而作。一種失落、孤獨、寂寞的心緒再加上失眠卻讓張繼“一夜”名垂千古,僅以自己深夜隨情而作的《楓橋夜泊》這一首詩進入大詩人行列,笑傲古今,他的這種孤獨寂寞的意境,真的令人嚮往!

因為那是一種美,美得很難再用語言來描繪。當然這也是跟張繼的才華和情思有關。試想,對於普通人來說,考試失敗也就發發牢騷而已,也會產生失落、孤獨、寂寞的心緒再加上失眠,可能也會吟詩一首什麼的,但是有幾人能具有張繼這樣絕美的失落、孤獨、寂寞的憂愁情懷?

李商隱、柳永、杜甫、黃巢等這些大名人考試落第後也同樣失落、孤獨、寂寞呀,但是他們不是發發牢騷就是口出狂言!

而張繼卻與眾不同,在失落、孤獨、寂寞中如此唯美的憂愁即不傷人又不害人反而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可以說,古今無人能及。他的這種寂寞憂愁情懷在自己心靈上可以說完全得到了昇華,他的心靈就像蒼穹中的明月一樣皎潔,讓人神往!

 

 現實和理想的反差也會讓人在心靈上產生落差,從而產生心靈上的孤獨寂寞。特別是人與人之間在人格情操方面的差距最能讓人格情操修為高深的人產生孤獨寂寞了。當然,這種人也不缺乏朋友,只不過他們缺乏心靈上與之相交相通的朋友。往往這種人是極具才華和遠大理想的人。李白、杜甫可以說是這方面的代表。


  李白、杜甫兩人都具有才情並且都具有很遠大的理想。李白是一個很喜歡遊歷山水的人,也喜歡結交朋友,希望通過結交權貴入仕,李白是一個“官迷”,可天生不是一個當官的料,憑著才華出眾走上了仕途,卻喜歡恃才傲物。由於與權貴不相容,常常處於一種孤立無援的境地,經常以酒為伴,借酒消愁,往往心靈上的孤獨寂寞總是讓他揮豪出名句佳作。《將進酒》中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由其使人感受到李白的那種懷才不遇,現實和理想的反差所產生的內心深處的孤獨寂寞感是如此的強烈。

再加上他的才華橫溢,很難找到能與他齊逢對手的人,就連當時大名鼎鼎狀元出生的賀之章在做詩做文方面都不是他的對手,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

因此,他也很難找到與之人格情操修為高深的人做為心靈上的知已,往往心靈上是很孤獨寂寞的。說俗點,李白太有才了,所以心境太高,一般人不合他“口味”,也不是他那個層次的。

 

  而杜甫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也是一個“官迷”。杜甫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最後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官。

杜甫一生都在顛沛流離、風雨消磨中過活的,除了跟李白有相同的懷才不遇情懷以外。最重要的是杜甫的理想比李白要大,那怕是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屋裏過日子,都到了這樣貧困的生活環境中,但他為此一生的“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始終不變。

那時他的確是太貧苦了,就是他那幾間草房都是別人資助下給他修的。可以想像他過的日子是多麼孤獨寂寞,這方面他比李白還慘。內心深處對於杜甫來說就更孤獨寂寞了,甚至精神上達到了一種苦不堪言的狀態,最後才有了他著名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裏:“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死亦足!”的真實感言和納喊!真佩服杜甫住在破房子裏面還具有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高尚人格情操修為!

  當然像杜甫這樣在物質上和理想的追求上都陷於貧困無助之中與他那富有的精神和思想相比是格格不入的,才會使他常常陷入孤獨寂寞的內心世界中苦不堪言。正是在這種現實和理想的反差下,才會使杜甫的內心世界從苦不堪言中得到高度的昇華,才會給世人留下了如:《水檻遣心》、《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名揚千古的詩文和珍貴的精神財富。

 

 心靈在孤獨寂寞中得到昇華,做為普通人來說也許我們達不到李白、杜甫、張繼等人那樣極具才情和高深的修為。但是孤獨寂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怕面對,可怕的是我們面對以後不能去有所認識和釋懷。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很唯美的一種孤獨寂寞、憂愁情懷和一種思緒境界。當然這是一種在孤獨寂寞、憂愁情懷中比較唯美的一種釋放!雖然我們不能學李煜這種有著歷經蒼桑看破塵世的思想意識,但學學他的那種排泄孤獨寂寞、憂愁情懷的才情也是很不錯的。

往往心靈在孤獨寂寞中得到昇華,是需要這種才情的。

  要想心靈在孤獨寂寞中得到昇華,除了才情還不夠,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提高自己的自身修為,學會在孤獨寂寞中生活。

要知道,世界上最摧殘人的意志的也是最能磨練人的意志的是孤獨寂寞。如果你能熬住了孤獨寂寞,心靈在孤獨寂寞中得到昇華,在精神上你便可無所不能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