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修來修去圍繞的其實就是一個字,所以也稱為空門,空學。世人一旦人出家就被稱為踏入了空門,佛經都圍繞著這個字來做炫導,告訴你何為空,如何空,原本是好意,結果被佛門弟子玩神秘,空來空去,把佛法的真意空沒了,就剩下繞嘴了,古人翻譯佛經是在文言文時期,那時的用詞對現在人來說就已經極難明白了,很多需要用白話解釋,現在佛門弟子卻繼續文言文來,文言文去,你就不知道他想說什麼了,不知道他們是為了炫耀,還是想刻舟求劍,這些人對文言文本就是一知半解,被這些人一繞,更是不知云云,如果你還能明白,你就是與他的同黨,那就是白癡,在那裏胡言亂語。

以人空法空為例,有人評價:又稱我法二空、生法二空。無人我的執著,以身為五蘊和合,實無常一主宰的我體,稱為人空;無我法之執,以色等諸法亦歸於空而無實性,稱為法空。一般而言,小乘說一切有部主張我空法有,故僅立我空,不說法空。

佛法教人修法空,法空者,即空六根、六塵、六識諸法也。悟一切法,皆無自性,其體本空,名得法空。世人皆為我執、法執所蔽,所以不知自己真心。大乘法門,若要悟心,先須信入人空、法空之理,千經萬論所說法義,不外二空。若能信入,則悟心有期,刹那成佛。若不信此二空,專求福報,是門外漢,決不能得佛法利益。

這兩段解釋人空法空的解釋,有多少人能夠明白,仔細看來,似是而非,如果明白了又如何解釋,這就是佛經產生的的錯誤,繞來繞去,大有毛澤東戰爭時期的遊擊戰,來無影,去無蹤。問題是你在和誰打遊擊,與佛門的弟子們嗎。你不如說,你們就是一幫笨蛋,說了也不明白,所以只好這樣說了,或者說這是天機,不能洩露,需要你去悟,如果能悟得臭氣腥天,那就對了,目的就是為了大家遠離。

修行人其實最需要知道的什麼是佛,成佛的結果是什麼樣,如果這兩點都不知道修什麼佛,就剩下自吹自擂了。

佛本就是外來的和尚,原來中國沒有佛,因為引進出現了佛,佛字本是兩部分組成,一個單立人加上一個弗,

弗:吳語方言常用字,古意,表示

造這個字的人很有學問,佛就是一個與正常人不同的人,或不與常人同的人,條件佛是人,不是神。

無數眾生都想成佛,不是為了這個不同,是為了能夠像中國神仙那樣,成為來無影去無蹤的神秘人士,並且永遠不死。佛教在中國落地有2000年了,結果再也沒出來一個佛,不能怪大家,只是眾生,包括佛門弟子把釋迦牟尼佛說成無所不能的,與天同在的大能,所以,再也無人能做到,大家只好嘴上成佛了,改為修嘴,成了繞口令,這些弟子最好離開佛門,去曲藝團,因為繞口令是曲藝團的基本功。

人如果能做到,人空,法空,人法俱空,就已經成佛了,這就是佛。做到了這一點,在某種意義上講已經超過了當時的釋迦牟尼佛了,不要迷信釋迦牟尼佛,他就是一個普通人,不過是有戒律的普通人,會得病,也會拉屎,撒尿,也會死。不過就是搞出了一些理論,按他弟子講,就是話多,總想要說點什麼,上行下效,現在他的徒子徒孫也不會什麼,就是會用嘴。一天不張嘴,不知道他們能否活下去,你說不對,可是佛經中總有這樣的一句如是我曰(就是弟子回憶釋迦牟尼佛當時的說法的意思)佛曰:不可說,但是他總在說,否則,哪里來的眾多佛經。如果這樣就可以成佛,那麼妙航和尚是否也可以成佛,他寫了修行者十二部260多萬字,不可謂不是巨著了。

這問題就又來了,既然釋迦牟尼佛稱佛了,就應該人空,法空了,空了的人如何會說話,釋迦牟尼佛自己說的:佛曰不可說的意思就是張嘴就錯,以示:人法俱空。不是現在佛門弟子無法說清楚佛法時就說:這是天意,故弄玄虛,哪里有什麼狗屁天機,如果你真能說清楚,各國的天文物理學家都失業了,但是大家都崇拜你,你不會有危險,你還可以獲得諾貝爾獎了。

在《佛陀十大弟子傳》中有一段:有一次,舍利弗領沙彌羅侯羅托缽乞食回來,佛陀見到羅侯羅的面色不好看,知道他心中一定有不平之氣,佛陀就把他叫到身旁,問他心中有什麼不滿的事。(鄙人注:多管閒事,人不空)

少年的羅侯羅,低著頭像不好意思,但又像不平的說道:

佛陀!我是沙彌,不應該說長老的過失,但不說沒有人知道我們沙彌的處境。

是什麼事?你快點講!

佛陀!上座和中座的比丘,帶著我們到外面托缽乞食,信眾給他們的供養,都是上等的美味,而對我們初學的沙彌,信眾總滲合胡麻渣和野菜的米飯佈施給我們。人的身體,對於飲食,是不分年齡和戒行都有同樣的需要。長老們在他們受用之外,沒有慈悲的顧到我們,讓信眾對於供養生起分別的心。

這樣的事情不要你說,你就是一點小事都不能忍。(鄙人注,忍是方法,也就是法不空)

佛陀!請您慈悲,不要責怪我們,吃了胡麻油和酥酪,才能增長力氣,身體健康,才能安心精進修行,但我們現在每日吃些胡麻渣和野菜,營養不足,老感到身體困倦,常常不能專心一意的修持!

佛陀聽羅侯羅這麼一說,知道這是事實,但佛陀仍教訓道:

羅侯羅!你離開王宮,到我的僧團中來,是不是為了受好的供養呢?

不是!佛陀!我們加入僧團是為了學道修行。

那麼,你還要說些什麼嗎?如果想到我們是在修行,能夠受信施一麻一麥的供養,就應該要感到滿足了。你去修行要緊,不要老是掛念吃的問題。

佛陀雖然是這麼教訓羅侯羅,但佛陀知道信眾對沙門如此分別的供養,心中很不以為然。

佛陀叫羅侯羅去後,又再把舍利弗叫來,佛陀慈祥的對舍利弗問道:

舍利弗!你今天受了不淨食,你知道嗎?(法不空)

舍利弗一聽大驚,趕快把當日所受的飲食從肚中吐出來,他對佛陀稟告道:

佛陀!自從我皈依您以來,我就依著佛陀的乞食法而行化,我不敢不依佛陀的乞食法,而行乞不淨食。

佛陀明白舍利弗的心,解釋道:

舍利弗!你個人的行乞,我知道完全是依照我的法制而行,但是六和敬的僧團,不是只顧自己。法制應該平等,利益也應均衡,尤其做長老的要愛護關懷年少的比丘和沙彌。乞食時要注意到他們。(還是法不空,並且製造新法我稱之為思想霧霾)

佛陀這麼說,舍利弗一點不平之氣都沒有,他對佛陀教法,都是感恩的接受。

這一段看起來好像釋迦牟尼佛像個老婆婆,憐憫眾生,在鄙人看來,本來釋迦牟尼佛高高在上,一下子就被弟子們拉下來了,成了大家長,一個多嘴的老太婆,不再是佛了,寫這篇文章的可能是為了歌功頌德,其結果是畫蛇添足了,人可以吹噓一下,但是過了就走向了反面。可能寫這些書的人本就不懂,結果越描越黑。在佛門中人都知道,釋迦牟尼佛是從他媽的腋下生出來的,下地後就走了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這些人就是拍馬屁拍到馬腳上了,如果被他們捧為高高在上的佛知道,應該知道,他事無所不能的,不被氣死,也會七竅流血,這是由人修煉成的佛嗎,完全就是一個妖怪,人都是從娘胎裏來的,從陰道生出來的,這會有問題嗎?妨礙偉大嗎,那寫這些文章的作者宣揚的人就不會是人,是妖怪,不孝之子。還好佛門還知道釋迦牟尼佛有個娘,不是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現在人為什麼再也修不成,因為你是人,不是妖怪,所以再也做不到大能。

羅裏吧嗦說了一大堆,只是先把現象擺出來,讓大家先體會、感悟,下面我們再來談佛門的人空法空,人法俱空這個成佛的做法,也好有個比對。

所謂的人空就是不要管身外之事,和尚寫過一句話,那絕對是對的,那就是庵內人不管庵外事,這裏的庵不是說出家人的庵,只是用庵來比喻,庵代表出家人,本就不該管庵外的事情,這裏的庵說的是我們的人身,告訴你就是除了你自己誰的事情也不要管,這些庵外事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夫妻、親朋好友、鄰里、同學、同事等,就是你最親近的人也不要管,俗稱六親不認。就是心經裏的前兩個字---觀自,就是只管自己,天天看好自己,不要看外面的紛擾。你認為這就沒有人情,你的話說對了,六親不認了才叫人空,最好的方法就是出家。所以出家人稱為空門,就是告知自己什麼也沒有了,自然不需要關心了。你說這沒道德,那就屬於另外也個問題了法空,心經裏的前三個字--觀自在。就是看你是否自在,你為什麼不自在?因為身上綁的繩子太多了,什麼繩子,法條,就是做什麼事都用此來衡量的規矩,佛門稱為,什麼是法,有人認為說的是佛法,那就狹隘了,法就是:佛經中的一種說法,絕非就是佛法,佛本無法,法代表的是,想法、看法。法典。法規。法律。法理。總之引起你思考分析的。都算,例如道德、潛規則、三從四德等,當然有些你是不能空的,如法律、法規,這些一空就可能就會觸犯法律,那時你自己就說了不算了,法院說了算,那是地球人都要遵守的,這些不用想,拿屁股想都知道的。除此之外都可以違反,因為這些就是讓你無法安靜的規定。這些就讓你無法自在的東西,小孩子都與自己的娘吵架,為什麼,老管著你,讓你不自在。那麼你不自在的原因就是這些法條的約束。比如你是單身時,本是自由人,有個男子(或女子)你對他印象不錯,你敢上他家與他同居嗎?你不敢,既然你是單身你為什麼不敢,三從四德擺在那裏,他約束你,三從四德是什麼?是法條。你昨天在政府做高官,下臺了,敢和家裏人說嗎?你不敢,為什麼,丟人,為什麼會讓你感到丟人,法條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從小的教育擺在那裏,教你人前顯聖。你昨天還坐豪車,出入大飯店,今天賠光了,你敢與家人、親朋好友、同學同事、鄰里說嘛?不敢。什麼約束你,臉面,臉面是什麼?法條:書中自有黃金屋的高傲。家裏死人了你能做到漠不關心嗎,不能,因為人未空,你還有父母、兄弟姐妹、親朋好友、鄰里。法未空,你還有孝道,從小父母的期望,家人的驕傲。林林總總類似的很多,其實都是法條所致。人為什麼煩惱,就是每天都被各種法條困擾,就是人不空,法不空。也就是做不到觀自在,心經羅裏吧嗦寫了一大堆,都是講道理,其他的佛經那就是胡扯居多了,就像現在很多人都在寫,越寫越多,真東西少,胡扯居多。只有這三個字是重要的,你只要做到心經的這前三個字,你就能稱佛,心經其他的你認為重要可以看,也可以不看。都是說教,也就是講道理和感歎,道理不需講,做到了,你就是佛其實,釋迦牟尼佛也未做到,你如果不信,再看看我舉的那個例子,只是不知道這些故事是否是真的,鄙人無法驗證,也沒有那些功能去驗證,你做到了,自然比釋迦牟尼佛做得好了,你稱為佛,也沒人敢非議,不行你讓他試試,做不到就是凡人了。

談完了什麼叫成佛,我們再談一下成佛的目的,這點上首先要從釋迦牟尼佛離家到深林裏修行起因說起,不要用神秘說法。

釋迦牟尼在29歲(一說19歲)時,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諸多苦惱,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歲時,他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遂開啟佛教,隨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帶傳教。年80在拘屍那迦城示現涅磐。因家族為釋迦族,成道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也就是釋迦族的聖人的意思。

釋迦牟尼佛最著名的結論就是: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生滅滅己,寂滅為樂。

這裏主要是後兩句:生滅滅已,屬於自然死亡;寂滅為樂,就是涅槃,就是把自己散掉了。就好像你是鄱陽湖,你把自己全部融進了長江,最後歸了大海,鄱陽湖幹了,沒水了,還能叫鄱陽湖嗎,只留下了印記。

釋迦摩尼就是採用涅槃,就是把自己散掉了,回歸了宇宙,所以宇宙中再也沒有釋迦牟尼佛了,這就是我為什麼說這個世界沒有佛的由來。你把他吹噓得再高也是沒用的,他就像一陣風來了,又走了,但是他的修行方法留下了,就是佛經(修佛的經驗)。所以你要是追求這個目的,那就是要把自己搞沒了,但是沒有神通,也不是無所不能,廟門這樣說,大家可以理解,因為釋迦牟尼佛是佛門的招牌,越偉大神秘,弟子越多,錢也越多,招牌沒了佛門就沒了。釋迦牟尼佛早說了,他死以後佛門就進入了末法時期,就是佛教衰落了,只是弟子們不願意,就好比鄙人說過,女神功滅了,很多人不願意承認,因為那是他們的招牌,是精神支柱,吃飯的工具,沒了,他們怎麼辦?想騙人沒了招牌,就會被打假了。

釋迦牟尼佛的佛經,其實只是告訴你如何做成像他那樣的人,讓你好好學習他,首先要舍去欲望,再要肯吃苦,其次是堅持。就好像雷峰日記一樣,你想做成雷鋒,就看看雷峰日記,知道雷峰的成長經歷,他的思想方法,和做法,不是你今天掃了一次樓道,你就是雷鋒了,你需要經年累月的做,大家才會把你看成是雷鋒式的人物,一次、兩次,大家稱為做好事,不是雷鋒式的人物,你就是把雷峰日記背下來,你也不是,你對雷峰日記一句話也不知道,但是你在做,大家依然稱你為雷鋒式的人物,所以修行是你的行為,做的是否符合,不是你嘴上說得多好。你念一萬遍。一百萬遍,你還是俗人,成不了雷鋒式的人物,你經年累月做了,你不說,大家也把你稱為雷鋒式的人物,佛經也是如此哦,他告訴你如何做,也不是偶爾做,需要經年累月做下去。

釋迦牟尼佛出家只是為了找到為什麼人會生、老、病、死。佛經大量的論述都在告訴你這些,你只需要知道,明白了就好,不是念多少遍,會不會背。你把數學手冊,念一千萬遍,看你是否能成為數學家。

所以修行,成佛只是為了解決生老病死,明白了就活的健康自在,你可以比他人健康而有品質的多活幾年,,你說有些人什麼也不修,也活的過百歲,那你就需要知道他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你能不能學會,那就是另一個問題了,你看人家心癢癢,你做不到有什麼用。有品質的活著就是你明天死(壽終正寢了,不是60歲就攤在床上20年,床上吃,床上拉,熬了20年),今天還在該做事情。這就是修行的真諦,你想升天,告訴你兩個字---夢想,你說是我說的,我說是你的崇拜者說的,夢想究竟涅槃,是誰說的,這是哪里的話。

有些人認為我這樣說還是太籠統了,無法分辨是否可以在明瞭一些,那麼我只好試試,本來想讓讓大家自己去總結分析的事情。

人空:就是六親不認,放下錄影機,取消好奇心

法空:既簡單又複雜,大意就是不想,但複雜的意思是簡單卻說不明白,那麼,我再簡單一點,那就是翻字典,找到所有的反義詞,這樣的辭彙再也不會出現在腦海裏,如何解釋?假如你有:好|壞、對|錯、喜歡|討厭、應該|不應該、愛|恨、香|臭、道德|敗壞等感覺就是法不空,剩下的你自己去找吧,你都找到了,做到了你就法空了,為什麼這屬於法空的範疇,因為你有法條,也就是腦子裏放了一把尺子,佛門稱為度(量),對任何你見到的或發生的人和事都在衡量,人為什麼心亂就是因為你每天拿著這把尺子量來量去,有些時候你想按反面去做,又因為不敢等原因,搞得自己很苦惱,這是何原因,就是這把尺子逼著你衡量。讓你腦子裏總在想,你有想法自然就無法空了,想法是什麼:法條,所以法空就是無想法。

現在大家應該明白了吧,再看看觀自在你是否自在。什麼讓你不自在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