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治前列腺炎驗方
地龍、炮甲、牛膝各12克,虎杖、黃柏各15克,蘿蔔子、車前子、黃芪各20克,甘草3克,木通8克,水煎服。該方治療前列腺炎療效神速,2-6劑可獲愈。
62.治口腔潰瘍驗方
用刀片將白礬(發麵用的)刮下少許細未(量以能覆蓋創口為准),然後撒到創面上,靜候5分鐘即可。第二天再上一次藥,就可基本康復。
63.口腔潰瘍散治腳氣
同仁堂生產的口腔潰瘍散1瓶,清洗雙腳後,保持腳稍潤,用消毒棉簽蘸藥塗於患處。也可將口腔潰瘍散與嬰兒霜混合後塗於患處。連續治療3天就可治癒。
64.治急慢性咽炎驗方
金銀花、青果各15克,桔梗20克,甘草、陳皮各10克,加水1000毫升煮開後,再用小火熬45分鐘,過濾後的藥液中加入蜂蜜,分3次服用,連服5-6天即可,此方對急、慢性咽炎都有特效。
作者:衡陽市中醫院頸肩腰腿痛專科 副主任醫師 郭永紅
65.治外陰白斑方
苦參、蛇床子各100克,蟬蛻150克。將諸味加水750毫升,煎煮,取藥液熱氣熏10-15分鐘後,洗浴30分鐘,每天2次,3-51個療程。一般用1個療程後瘙癢可減輕,連續用1個月外陰皮膚可接近正常。
66.地龍、麻黃敷臍治哮喘
地龍、麻黃、水蛭各等量,諸藥共研細末,加地塞米松注射液適量,調糊狀,填於肚臍內,外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兩天換藥1次,一般用藥1次即可奏效。
67.當歸醋治凍瘡
當歸20克,陳醋500毫升。將陳醋、當歸放入陶器內用小火煮沸20分鐘,然後將當歸液(連當歸一起)倒入盆中,將凍瘡患處乘熱浸泡於藥液中,亦可用紗布或毛巾蘸藥液塗擦患處,直到患處皮膚松皺為止,每天3-4次,一般連用數天可愈。
68.治化膿性中耳炎方
將仙人掌100克搗泥,用消毒紗布裹住用擰擠取汁,乾淨消毒器皿盛接,加等量地塞米松注射液混勻。使用前先用3%雙氧水清潔外耳道,拭幹後用滴管吸取藥汁滴入耳內,每天早、中、晚各1次,1-3天可愈。
李典雲 獻方
69.蓖麻仁、五倍子治子宮脫垂
取蓖麻仁、五倍子各等量,共研細末後,加清水適量調為稀糊狀,外敷於肚臍內,外用傷濕止痛膏固定。每天換藥1次,10天為1個療程,連續用藥3-6個療程,有培元固本、益腎之功效。
70.白茅根、車前草治膀胱炎
白茅根20克,車前草10克,山梔子6克。上藥共入砂鍋,加水2000-2500毫升煎煮,去渣取汁。每天1劑,分早、晚空腹溫服,可治療膀胱炎、尿道炎,症見尿味臊臭、小便刺痛、尿少尿赤等。
劉樹雄 獻方
71.薑柚飲治冬咳
冬季因感受寒邪而致的咳嗽、喘息等症,用生薑、柚子皮製成的薑柚飲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削去柚子皮表面青黃色的表皮,留下內層白色的一層,先用開水燜泡10分鐘左右,撈出後用清水浸泡12小時,再撈出擠幹水分,換清水再浸泡。如此反復幾次後,即可去掉柚子皮的青澀,備用。用時取柚子皮10克切成小塊,與生薑10克一同煎煮15-20分鐘,去渣飲汁。
72.桑寄生治凍瘡方
桑寄生30克,加水煎煮30分鐘,晾溫後將患處放進藥湯中泡洗10分鐘。此藥湯不要倒掉,可以連續使用3天,每次加熱後即可使用。每日泡洗1次。此方治療頑固凍傷效果較好,患者不妨一試。
73.槐花、黃連治高血壓
槐花15克,黃連6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兩次服;或槐角、黃連各100克,研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次服6克,每日3次。
槐花含芸香苷,具有顯著的降壓作用;黃連含有黃連堿,也具有明顯降壓作用。注意:槐花性涼味苦,脾胃虛寒者慎服。
馬寶山 獻方
74.治急慢性支氣管炎方
麥冬300克,杏仁、川貝各150克,生薑200克,蜂蜜若干。生薑絞取汁,杏仁、麥冬共搗為泥,川貝研粉,與蜂蜜、生薑汁合為丸,每丸重6克,每次取1丸,溫水送服,每日3次。
75.防治四時瘟疫方
石菖蒲9克,泡參15克,制香附、紫蘇、炒枳殼各5克,蒼術6克,甘草、幹薑各3克,大棗3枚,蔥白2根。加水煎服,每日3次。本方是預防多種消化道及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的重要方劑。
76.治老年癡呆方
西洋參100克,石菖蒲、炙遠志各50克。將上藥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6克,每次1丸,每日3次,用溫開水或米湯汁送服。或將上藥用白酒浸泡30天,少量常飲之。
何錢 獻方
77.治前列腺炎方
前列腺炎屬於中醫白濁精濁範疇,是由下焦濕熱、氣化失調所引起的,用清熱解毒利濕類中藥可以治療。取敗醬草10克,蒲公英8克,赤芍、山茱萸、山藥、丹參各5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兩次服,連用5天。
博恩 獻方
78.車前子煎液治痛風
取車前子30克(布包),加水500毫升浸泡30分鐘後煮沸,代茶頻飲,每日1劑。現代藥理研究證實,車前子能增加尿量,促進尿素、氯化物、尿酸等毒素的排泄,此方藥味單一,服法簡便,收效甚佳。
79.梔子治外傷瘀腫方
內服方 梔子30克,陸英2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梔子有清熱、瀉火、涼血的功效;陸英又名接骨草,可活血化瘀,兩藥配伍,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力更強。兼發熱者,可加忍冬藤30克,野菊花20克;兼大便秘結者,可加土大黃20克。
外用方 取梔子粉60克,麵粉30克,雞蛋1個,燒酒適量。混合調成糊狀,敷於患處,藥幹則換,一般敷藥2次可見效。
80.地榆外用方二則
方一 治燒燙傷 地榆適量,焙乾後研成極細粉末,再將麻油(或菜籽油)煮沸後迅速投入地榆粉,攪拌成糊狀,盛於消毒器皿中。使用時將藥糊直接塗於創面,可起到預防和控制感染、消除疼痛、促進創面癒合等作用。
方二 治皮膚病 地榆適量炙黃,研細末,加凡士林配成30%藥膏,外敷患處,每日換藥1-2次。敷藥膏前可先用高錳酸鉀溶液(18000)濕敷。此方有止癢、收斂、消炎等作用,對濕疹、濕疹樣皮炎、脂溢性濕疹等有良效。
韓德承 獻方
81.治冬季皮膚瘙癢方
何首烏30克,生地、熟地、白芍各15克,當歸12克,丹參20克,秦艽、胡麻仁、地膚子各10克,蟬衣6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5-6劑。
82.手足皸裂外用方
生地30克,黃芩10克,加水煎煮,去渣取煎液約300毫升,趁溫熱將手浸泡其中15-20分鐘,然後再煎液加熱後泡雙足15-20分鐘,每日兩次,連洗1周。
83.老寒腿藥浴方
獨活、蘇木各15克,制乳香、制沒藥各10克,川牛膝、透骨草、當歸、桑寄生各20克,威靈仙、伸筋草、雞血藤各30克。上藥加水4000毫升,煎煮20-30分鐘,將藥液倒入過膝的木桶內,先趁熱熏洗膝關節和踝關節,待藥液溫度合適時再泡雙足,每天1次,每劑可連用2天,連用3劑可緩解疼痛。
84.海鮮過敏服紫蘇茶
紫蘇葉有解表散寒、行氣寬中、解魚蟹毒之功效。當吃海鮮出現過敏反應時,取幹紫蘇葉10-15克,用開水沖泡飲服,對食海鮮引起的瘙癢、風團、丘疹、腹痛等症有奇效。
85.
治帶狀皰疹方
鮮馬齒莧搗爛外敷於患處,每日2-3次,一般敷藥次日疼痛即可減輕,滲出減少,連續使用3日即可結痂痊癒。
86.治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方
柴胡15克,白術、生苡仁、防風、防已、桑枝、當歸、生地、金銀花、連翹、車前子各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劑。一般服藥5天見效,連服15-30天可愈。
87.治跌打腫痛方
將赤小豆研成粉末,取適量(視受傷面積大小而定,一般用100-200克)用冷開水調成糊狀,外敷患處,紗布包紮。每天換藥1次,一般2-3天紅腫可消。
劉國應 獻方
88.治甲溝炎外用方二則
方一 黃連、大黃少許,烘乾後研成細粉備用。使用時取適量用醋混合,常規消毒患處後外敷,紗布包紮,每日換藥1次,一般3-5日可見效。
方二 將新鮮仙人掌除刺後搗為糊狀,加入食鹽少許,再滴入正紅花油6-8滴,調勻,常規消毒患處後外敷,紗布包紮,每日早、晚各換藥1次,4天為1個療程。
王永蘭 獻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光般若問道峰 的頭像
    心光般若問道峰

    t458686999的部落格

    心光般若問道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